腦機接口真的來了嗎,距離《猩球崛起》會有多遠?

2020-12-09 知識就是力量

近期,微信朋友圈被火星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又佔領了,他表示未來火星將是一個自由星球,不接受地球法律的約束。新冠疫情期間,馬斯克一方面在為火星移民計劃造勢,一方面在顛覆未來通訊行業的星鏈計劃(Starlink)布局,而在另一個腦洞大開的領域——腦機接口,他創立的公司Neuralink公司,研究對象為"腦機接口"技術。

"腦機接口"就是將極小的電級植入大腦,利用電流讓電腦和腦細胞"互動"。今年8月底,馬斯克的團隊取得了重要進展——數頭豬在兩個月前被植入Neuralink設備,演示現場可以看到植入這一設備的豬,其腦部Neuralink設備發出的實時信號,無論它們是走來走去還是觸碰什麼東西,都能轉化為可探測的神經信號。

不過,Neuralink剛在豬身上展示積極的結果,就迫不及待地想應用於人體身上,希望能夠為那些記憶衰退、脊柱損傷、肢體殘缺的人帶來生活上的便利。這樣做能行嗎,會有哪些挑戰?

圖片來自Neuralink

腦機接口技術到底有多神奇

早在馬斯克創立Neuralink之前,很多人對腦機接口技術的了解,可能主要源於《駭客帝國》電影,這部20年多前的電影講述了人類世界被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著,而通過腦機接口人與機器進行交流。不過由於這部電影的黑科技太多,因此腦機接口在當時沒有給我們留下太深的印象。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研人員就啟動了一個腦機接口的項目,這個項目的贊助方來自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ARPA被譽為美國「科技的核心引擎」,如我們廣為熟知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就是在該機構孕育下出現的。腦機接口只是DARPA孵化眾多黑科技中的其中一項技術。

腦機接口,通過中文的字面意思即可理解,它是通過人腦和計算機相連,從而能夠達到人機互動的目的,通常可用於研究、導航、輔助、增強以及修復人類的認知、感知和運動等功能。而未來電腦程式一旦能對人腦信號進行精準解讀,腦機接口技術就可以預測人類的行為,幫助殘疾人恢復他們對肢體的操控。

目前,腦機接口可以分為無創和有創兩種。無創部分不僅可以捕捉我們的腦信號,還可以通過對我們的手、腿以及肌肉釋放出來的信號進行解讀,實際上,我們每一個動作都是在大腦的指令下完成的,都可以從相應的腦電波中得到解讀;而有創的腦機接口,雖然難度和風險更大,但它的優勢也是明顯的,那就是精準。對於那些有肢體殘缺的人,設備越精準,他們釋放的信號越能被理解。馬斯克之所以先在豬的大腦裡植入晶片,是為了下一步在人腦中做有創植入進行準備。

解讀人腦活動,

現有腦機接口技術能否做到?

腦機接口是在人腦與計算機或其它電子設備之間建立的直接交流和控制通道,也就是讓人腦和電腦之間產生交互。自從計算機發明不久,我們的人腦就與計算機在進行交互,只是我們藉助的是滑鼠、鍵盤以及觸控螢幕,而在未來,人機互動也許只需要通過我們的腦電波就可以向電腦發出指令,在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和運轉下,能高效地幫助人類完成許多工作。

達到這一目的,不僅需要電腦設備能精準地採集大腦發出來的信號,同時也能對信號進行處理分析,在輸出信號環節,能有針對性地對人類或動物發出指令。

然而,目前的腦機接口大部分還只是對大腦極少量的運動控制信號進行採集,部分公司可以進行簡單地加工和分析,由於大腦過於複雜(不論是豬腦,還是人腦),其發出的信號我們並非完全掌握和理解,大腦也被稱為人類認知最後的疆界,從紛繁複雜的神經元中解讀大腦的特別是運動之外的意識信號,其難度可想而知,電影《駭客帝國》裡面的場景,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一旦對人腦信息有非常精準的解讀,我們則可通過人的腦電波來預測人類的下一個行為。

腦機接口背後涉及的倫理風險需關注

圖片來自mayo clinic

Neuralink在豬身上的實驗「成功」後,馬斯克表示希望最早在今年進行人體試驗,目前,Neuralink已被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認定為突破性設備。

實際上,腦機接口早已在人身上用過。2014年,世界盃開幕式上,一位截癱青年在「機械戰甲」的幫助下通過「意念」開出了第一球,這是通過大腦與機器間的連接實現的。

最近,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研人員將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於腦機接口領域,這一技術能讓癱瘓者的大腦記住操控電腦的光標,即不再進行日常訓練,這部分記憶力就可以留存一段時間,從而實現「即插即用」的效果。

腦機接口技術除了能在醫療領域發揮作用外,它還能實現人腦或動物大腦功能的增強。在計算方面,人腦比不過電腦,但人腦可以處理許多複雜的信息。人機合成後,人腦和電腦可以分別利用自身的優點來完成不同的任務,未來人腦或其他動物的大腦在腦機接口技術的幫助下,會變得更加強大。

圖片來自Daniel Maluka

馬斯克甚至表示,如果猴子植入了人類的思維,那麼它們可能會模仿人操作電腦。這一場景似乎只在電影中出現過,如電影《猩球崛起》描繪的場景,一隻被用來進行實驗的大猩猩在服用抗阿爾茲海默藥物之後,變得異常聰明,具有超高的智慧,與人類為敵。在馬斯克的版本裡,實現的手段只是換成了腦機接口技術。儘管目前技術目前這一技術還處於初步階段,但通過腦機接口增強大腦功能會面臨許多倫理困境,這是未來需要我們警惕的,相關的倫理話題的探討也是必要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保護使用者的隱私問題。晶片記錄著人腦信息,裡面存儲著我們的想法、記憶。如何保存好這些數據,涉及到植入者的個人隱私,因為我們誰都不想自己思考的東西或曾經美好而又隱秘的記憶被另外一人知道。

作者丨紀十 科普作者

審稿丨OwlofMinerva 中科院、德國馬普學會博士

參考資料

1.首個 「即插即用」 腦機接口系統誕生,不再擔心「記憶力」被格式化. 知識分子.http://www.zhishifenzi.com/news/multiple/9986.html

2.Shih JJ et al.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in Medicine. 2012. Mayo Clin Proc.

文章由騰訊「全民愛科學」團隊推出

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Hot | 《猩球崛起3》凱撒回歸,猩火燎原!
    從《猩球崛起1》溫軟平穩的敘事開始說起,再到蓄勢待發的《猩球崛起2》,最終來到《猩球崛起3》的全面開戰。三部曲最終章《猩球崛起3》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驚喜和意外?《猩球崛起3》最終章,在7月13日燃起,揭開人與猿之間最後的存亡問題。(國內2017年9月15日上映)大家應該有所耳聞,前面兩部《猩球崛起1,2》的口碑,相當樂觀。《猩球崛起3》最終章的上映,乘勝追擊,給這個系列劃上完美的句號。
  • 腦機接口:重大突破還是商業噱頭?
    2020年8月28日(北京時間8月29日早晨),特斯拉和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舉行發布會,介紹了其創立的公司Neuralink研發的腦機接口的進展情況。這是Neuralink自成立以來第二次以發布會的形式公開展示其研發進展。從發布會提供的信息來看,新版的腦機接口實現了從有線到無線的進步。
  • 猩球崛起的特效技術
    《猩球崛起》的不同在於,至少在觀眾的認知裡,是它把安迪·瑟金斯,以及動作捕捉的可能性往前推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如果說第一部已經讓你讚嘆不已,那麼第二部,以及即將在下個月15日上映的《猩球崛起3》會讓你繼續驚嘆於好萊塢的技術神話。而創造這個神話的,除了導演和演員,一個不能略過的存在就是它背後的視效公司——維塔工作室。
  • 原創 | 腦機接口可以替代人類的學習嗎?
    腦機接口的本質腦機接口的本質,是對腦電波信號進行輸入和輸出的處理。通過有效採集腦電波信號,並將這些信號翻譯出來,讓腦機接口設備來執行大腦產生的一些想法。隨著腦機接口的不斷進步,通過「腦機接口」,可以進一步提高人類大腦皮層和這些科技產品「連接」。人類很有可能部分數位化,成為某種程度的「電子人」。儘管如此,腦機接口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比如,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2020年8月展示的最新成果,也僅限於讀取三隻小豬覓食、餵食等行為的腦電波信號,從這一點來說,這家公司的進展並不比2004更先進。
  • 馬斯克這個讓網友們激動的腦機接口,真的這麼厲害嗎?
    如果有不知道的差友,這裡差評君幫你惡補下:馬斯克用豬展示了旗下的腦機接口 Neuralink ,該設備僅硬幣大小,植入豬腦後可以探測小豬神經元的活動,讀取腦部活動。未來可以幫助解決許多神經系統問題,比如記憶力減退、中風、成癮等。差評君還挺好奇想了解大家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就多刷了下相關新聞。
  • 《猩球崛起》:黑猩猩是被忽視的智慧生命嗎?
    從《金剛》到《猩球大戰》這些科幻恐怖系列在幾十年內一次次被翻拍和續拍,就可見抓住人類這種恐懼的心理有多大的市場。真實的凱撒然而人們所忽視的是,真實的猿類如果和人類一起生活一輩子,到底是對人類的威脅還是對它們自身是一種悲劇呢?和《猩球崛起》同時上映的BBC紀錄片《尼姆計劃》相比而言就低調很多。它有一個和《猩球崛起》類似的開頭,可是我們都猜不到它的結尾。
  • 腦機接口是不是潘多拉的魔盒?
    2.Neuralink在腦機接口的工程技術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它現在能把傳感器做到這麼精緻小巧,是非常驚豔的。而且還能用手術機器人來完成植入。把產品做小做精緻、且易於使用,從科研的角度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它意味著可以讓更多的志願受試者參與其中,收集更多的大腦信號數據,這對於解碼人類大腦的電信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人機互動不再是幻想 趕快來DIGIX TALK聽學者揭秘腦機接口
    你有想像到有一天人機互動變成現實嗎?華為DIGIX TALK特邀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卓越學者鄧虎為大家揭秘腦機接口這一話題,與大家一起探討人機互動。想對腦機接口有更多的了解,不妨跟隨鄧虎一起走進人機融合的科幻世界。DIGIX TALK特邀學者鄧虎為大家講解腦機接口「腦機接口是連接腦與機器之間的媒介,大腦可以通過腦機接口這個媒介去控制外面的機械,也可以用攝像機採集一定的信息後輸入我們的大腦。」
  • 《猩球崛起》:你以為看的是「猩球」,實際它說的全部是人性
    「猩球」系列電影第3部《猩球崛起:終極之戰》正在熱映,它被稱作「終極之戰」,自然令很多「猩球」迷期待想像中的大型戰爭場面:人類與猩猩互相殘殺,血流成河
  • 《猩球崛起》系列合集!
    凱撒一路走來,不僅是它自己的成長史,也是整個猩球崛起的歷程。我們一同見證了很多精彩瞬間,也留下了許多關於猩球的回憶。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凱撒,和那些難忘的瞬間!凱撒寶寶剛剛來到威爾的家,威爾和父親打開盒子看到它是那麼小小的,萌萌的。凱撒雖然失去了母親,但卻因為遇到威爾,從此又擁有了溫暖的家。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儘管能被授權用於人體實驗的腦機接口設備已經相對功能穩定,但由於每個大腦都是獨特而精細的,個體差異有時會導致技術實現的失敗,如果被試或其親人期望過高,可能會遭到再一次打擊。因此,研究人員有責任促進公眾對腦機接口技術的理解,避免「過分誇大」。腦機接口技術本身也存在不完善乃至錯誤的可能。
  • 馬斯克所說的腦機接口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腦機接口還不來?現在的腦機接口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大腦裡面有八百六十多億個神經元,此時此刻正在不斷的放電信息,就是這樣嗖嗖嗖的輸入輸出。腦機接口就是要介入這個過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是不想快,是這個工具進化的實在是太慢了。
  • 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進展如何了?科學家稱5年內有重大進展
    11月7日,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接受經濟觀察網在內媒體採訪時,對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提出的腦機接口「心靈感應」、「數字永生」等觀點提出了反對意見。Miguel Nicolelis是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他和他的實驗室研究腦機接口技術有38年經驗。
  • 8月28日,馬斯克將發布腦機接口最新進展,生化人時代開啟?
    特斯拉和Space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周四在推特上宣布,8月28日將發布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最新進展情況。但他這條消息卻是在回復另一條更刺激的消息時寫的,這就讓人遐想連篇了,難道馬斯克真的要繼特斯拉、可重複使用火箭、天基網際網路之後,發布第四個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產品了嗎?
  • 成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 瑞金醫院研究用腦機接口治抑鬱症
    昨天,上海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儀式於瑞金醫院舉行,中心的第一個臨床腦機接口研究項目——「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同時啟動,更多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將由此獲益。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和上海交大相關領域的專家聯合攻關,在神經界面、晶片、電極和神經解碼等腦機接口的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主任告訴記者:「帕金森運動障礙是一個環路,抑鬱症情感障礙又有一個環路,這些疾病都是由於出現了環路功能紊亂。目前很多病人靠吃抑鬱症藥物來控制,但是藥物有一定的局限性,藥效很難集聚在腦部。」
  • 從《人猿星球》到《猩球崛起》
    按電影上映順序分別是1968年第一部《人猿星球》、1970年第二部《失陷猩球》、1971年第三部《逃離猩球》、1972年第四部《猩球徵服》和1973年第五部《決戰猩球》。2001年蒂姆·波頓翻拍了第一部的《人猿星球》,名字也叫《決戰猩球》。但劇情有所改動,結局很特別。接著就是近幾年上映的猩球崛起前傳三部曲。
  •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人猿決戰,猩球最終章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9月15日正式開戰!此前,《猩球崛起3》已在北美上映,開畫之後以破竹之勢席捲全球。傳世三部曲劃終結句號作為「猩球崛起」系列的終結章,《猩球崛起3》也是三部曲中期待值最高、場面最宏大的一部。影片開幕就將觀眾拉進緊張的戰爭氣氛,人猿勢不兩立,憤怒開火。
  • 2020騰訊WE大會|米格爾·尼科萊利斯:「腦機接口」將引領人們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2014年,在巴西聖保羅舉行的世界盃開幕式上,一位下身癱瘓的少年,依靠大腦控制機械骨骼的運動並順利開出第一球。創造這一奇蹟的,是腦機接口權威專家Miguel Nicolelis(米格爾·尼科萊利斯)。
  • 人工智慧之腦機接口問題及規制
    所謂的腦機接口,通俗來說就是在人腦(或動物)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由此形成信號的接收與發送,並實現相應的功能。按照腦機接入的方式可以分為兩類:侵入式腦機接口(馬斯克這次演示的就屬於此類)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前者的優點在於獲得的腦電信號更好,便於分析與處理,而後者收集到的信號質量較差、容易受到噪聲幹擾。因此,侵入式腦機接口是目前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
  • 一分鐘了解「猩球崛起」宇宙
    關於人與猿族的恩怨,好萊塢總共拍攝了九部影片,分別是1968—1973年的「人猿星球」系列5部,2001年蒂姆·伯頓拍攝的《決戰猩球》1部,以及2011—2017年的「猩球崛起」系列3部。3955年,在喬治和特倫布引爆核彈毀滅人猿星球之前,一對猿族科學家夫婦駕駛宇宙飛船,回到了1973年的地球,這對猿族夫婦向人類科學家透露了地球的未來,猿族將崛起並最終統治地球,人類將淪為被統治者,並逐漸退化。人類科學家一開始對這對猿族夫婦也算友善,但當發現女性猿類懷孕時,人類科學家開始擔心新的猿族生命會帶來猿族崛起,於是將猿類夫婦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