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2021-02-18 噹噹讀書匯book


【2015諾貝爾文學獎公布】諾獎官網消息,白俄羅斯女記者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

頒獎詞為:「為她用復調所記錄的我們這個時代人們所經歷的苦難以及承受苦難的勇氣而致敬。」(for her polyphonic writings,a monument to suffering and courage in our time)。

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阿列克謝耶維奇,女,1948年生於烏克蘭,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車諾比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已出版的著作有:《戰爭的 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鋅製男孩》、《死亡的召喚》、《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等。其著作相繼獲得1998年德國萊比錫圖書獎、199年法國國家電臺「世界見證人」獎、2006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等獎項。

相對於簡單而機械的事實而言,人腦海中的那些模糊的情感、傳言和印象其實更接近事實真相。為什麼要重複那些事實——正是它們掩蓋了我們的情感。令我著迷,念念不忘的也恰恰正是這些情感的演變歷程,以及從人們在談及這些情感時無意中表露出來的某些事實。我嘗試著去尋找這些情感,然後把它們收集起來,加以保護。——斯維特蘭娜 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ksijevitj )

曾多次獲獎

她的作品已在19國出版,在中國出版的著作有《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來自車諾比的聲音》、《鋅皮娃娃兵》等。本月,她的兩部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還是想你,媽媽》出版。

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曾多次獲獎,包括1998年德國萊比錫圖書獎、1999年法國國家電臺「世界見證人」獎、2006年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13年德國出版商與書商協會和平獎等,去年,她還獲頒法國藝術和文學騎士勳章。

德國出版商與書商協會為其授獎時曾稱:「她自己創造了一個將在全世界得到迴響的文學門類,必將掀起證人與證詞湧現的浪潮」。瑞典資深專欄作家梅•斯文森也曾公開表示,「她早應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

關注的焦點永遠是人


阿列克謝耶維奇並非按照正式的歷史文獻來描述歷史,而是從個人經歷、機密檔案以及從被忘卻、被否定的資料中挖掘。這樣的創作意義更加深遠,遠遠超出技術性文獻的意義。她關注的焦點永遠是人,探索人的心靈是她與其他作家的區別之一。她成功地表現了一代人的茫然和恐慌,作品觸動人的內心深處。

比如在《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中,阿列克謝耶維奇用三年時間採訪了車諾比核電站反應堆爆炸的倖存者們,有第一批到達災難現場的救援人員的妻子、有現場攝影師、有教師、有醫生、有農夫、有當時的政府官員、有歷史學家、科學家、被迫撤離的人、重新安置的人、還有妻子們祖母們……每個人不同的聲音裡透出來的是憤怒、恐懼、堅忍、勇氣、同情和愛。為了收集到這些第一線證人們的珍貴筆錄,阿列克謝耶維奇將自身健康安危拋之腦後,將他們的聲音繪成一部紀實文學史上令人無法忘記的不可或缺的作品,並籍此期盼同樣的災難絕不再重演。

作品體裁助力獲獎

可以說,無論是媒體還是海外各大文學論壇,對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關注並不多。因其作品數較少,目前不超過10部;此外,她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影響力不大;再次,身為一名紀實記者,其著名作品基本上是對重大悲劇性事件當事人採訪稿的合集,更類似於「口述史」,作者個人的存在感非常微弱。

不過,自2013年以來,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多有瑞典語譯本問世,包括《最後的見證:失去童年的孩子們》,也為其獲獎增添了不小優勢。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另一優勢大概是其作品體裁——傳記文學。只因上一本非虛構類作品獲得諾獎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邱吉爾以《二戰回憶錄》獲此殊榮。

速戳【原文閱讀】進入購買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回復 以下內容,獲得精彩內容

明天見 | 秘密花園 | 塗色書 | 好書榜 | 開學季 | 創業無畏 | 幻獸之國 |促銷 |張藝興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一起回顧歷年獲獎者
    中新網10月8日電 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頒獎方稱她的「詩意之聲」能夠「讓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得2021年諾貝爾獎。
  • 書單|2010-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推薦
    看這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不難發現,似乎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都在安利一些在大眾眼中的「爆冷」文學家。所以今天螺螄君也去收集了從2010年到2020年中的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一些作品,讓我們一起來充充電吧!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這些諾獎小知識你了解嗎?
    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公布一般在10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四。最遲不超過10月15號。授獎大典將於12月10號的「諾貝爾日」,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瑞典國王親自頒獎。得主們會坐上被安排好的豪華轎車抵達舉辦頒獎典禮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瑞典國王會頒給每位獲獎者一份獲獎證書、一個獎章和一張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支票。為什麼2019年宣布了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
  • 美國女詩人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0月8日電 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頒獎方稱她的「詩意之聲」能夠「讓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 盤點|21世紀以來,已有19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去世
    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表彰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畫,以及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其代表作為他以集中營生活為背景的小說《命運無常》等。2015年4月13日,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德國呂貝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7歲。
  • 諾貝爾文學獎為何冷落美國作家?
    如同中國文學界總在期待第一位中國籍的諾獎得主,近年來,美國文學界也一直在翹首企盼誰能打破瓶頸,畢竟有候選資格的美國作家不止一兩個。不過,就在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前,瑞典文學院(SwedenAcademy)常任秘書長HoraceEngdahl的「一盆冷水」澆滅了美國人的熱情。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熱門,中國作家呢?
    有著逾五十年歷史的布克文學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參考,布克獎官網曾發布了一篇題為《奧爾加通往諾貝爾之路》的文章,文章列出了一份由布克獎走向諾貝爾獎的作家名單,其中包括印度裔英國作家V.S.奈保爾(V.S. Naipaul)、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南非作家庫切(J.M.
  • 快訊:法國華人作家高行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瑞典文學院在北京時間今日19時宣布,法國華人作家高行健榮獲200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高行健是迄今為止第一位獲得諾爾貝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生於江西省贛州,現為法國公民;父親是位銀行職員,母親是演員。受母親的影響,高行健很早就顯露出對戲劇和寫作的興趣。
  • 截至2020年已有117人獲諾貝爾文學獎,華人作家2人獲獎
    120年間,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是誰、哪個國家獲獎作者最多、女性作家都有哪些、華人作家又有誰榜上有名?……今天,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116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各洲獲獎人數分布為:歐洲85位、北美洲15位、南美洲6位、亞洲5位、非洲4位、大洋洲1位。也就是說,在歷屆得主中,歐洲人捧走了超過7成的諾貝爾文學獎盃。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70年一遇的「雙黃蛋」究竟花落誰家?
    今年將頒兩屆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將在10月10日宣布2018年和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因為瑞典文學院在2018年經歷嚴重危機,去年的文學獎延至今年頒布。2017年11月,當地媒體曝光了一樁醜聞,18名婦女指控在斯德哥爾摩文學界頗有名望的法國藝術家讓-克洛德·阿爾諾對她們進行性騷擾和虐待。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看這一篇就夠了!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路易絲·格麗克: 接受心理治療的少女成長記瑞典文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 那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孩子們寫的兒童文學作品
    今天,本版選取多部由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為讀者一一介紹。這些大家寫的童書,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沉澱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為無數讀者的成長插上了翅膀。這些故事,無論古老還是新鮮,無論憂傷還是歡樂,無論平實還是瑰麗,都散發出令讀者怦然心動的力量。翻開它們中的任何一本,都像是把尋常的日子,領進了一個豐富而美妙的世界。
  • 莫言:21歲參軍,40年創作,從農民作家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要說世界範圍內哪個文學獎項含金量最高,那應該可以說是瑞典的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的宗旨是頒發給那些在文學創作方面具有極高造詣,甚至開創先河的文人,諸如馬爾克斯、黑塞、奈保爾等許多名家都是該獎項的獲得者。因為諾貝爾文學巨大的影響力,它的獲得者往往會在全球掀起一片浪潮,被人們所熟知。
  • 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算上本次的獲獎者,自1901年以來,已有110餘位作家摘得諾獎桂冠,既有大眾熟知的「文藝偶像」,如馬爾克斯、海明威、泰戈爾,也有比較小眾的「低調實力派」。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
  • ...露易絲·格麗克|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作家|瑪麗斯·孔戴
    2020諾貝爾文學獎(以下簡稱諾獎)揭曉,美國人露易絲·格麗克獲得了這一榮譽,以及1000萬瑞士克朗的獎金(約合770萬人民幣)。露易絲·格麗克這個名字讓幾乎所有媒體和文學界人士的大呼意外,但一位資深的美國女詩人,這個定位又的確符合今年的總體趨勢。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上次有人買她的書還是...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 今年誰有望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業內大咖預測:中國作家可能是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宋浩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10月8日將揭曉。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
  • 愛爾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去世
    原標題:愛爾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去世  新華網都柏林8月30日電(記者熊思浩)愛爾蘭文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謝默斯·希尼30日去世,享年74歲。  希尼的家人發表聲明說,因突發疾病,希尼30日在都柏林布萊克羅克醫院離世。  愛爾蘭總統希金斯當天稱讚希尼「對愛爾蘭文學、良知和博愛貢獻巨大」。
  • 諾貝爾文學獎前瞻|8日公布獲獎者,三位中國作家登上賠率榜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於8日在瑞典公布,英國博彩公司Nicer Odds以賠率預測可能得主,排名居首的是加勒比海法國屬地瓜德羅普出身的83歲作家瑪麗斯·孔戴,她的許多作品描繪奴隸制度及殖民主義下的非裔族群故事。排名居次的是俄羅斯作家烏利茨卡婭。村上春樹與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並列第3。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85個經典名句,每一句都是人生
    七、馬爾克斯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