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讓疑病患者走出痛苦

2020-12-16 幸福的麻辣燙

一個疑病症患者說他每天都感覺自己得了重病,然後不停地百度,不停地就醫,非常痛苦。我問他:「你通過大量就醫後,發現自己患病的概率是多少呢?」他說:「患病概率是0。」當他說出0 的時候,恍然大悟「是我自己沒事兒找病呀!」

近期,我就是通過提問、引導帶著抑鬱症患者、焦慮症患者、疑病症患者、離婚者等各種問題諮詢者發現了他們問題背後被忽視的真相,進而走出了自己的問題。

當一個人陷入問題時,就會出現思維窄化、視野窄化,進而陷入問題當中無法自拔。問題當中的人就好比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的一小片天空。

作為諮詢師或者其他助人者,最有效的助人方式就是通過各種方法把這些困在井底的人們從井底拉到井外,讓他們自己親眼看看廣闊的天空,看看廣闊的大地,呼吸新鮮的空氣,換換大腦。

沒有什麼問題是無解的!所謂問題就是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解決途徑非常簡單:

1、降低目標

2、提升現狀

3、同時降低目標、提升現狀

助人者要做的是通過提問引導問題的當事人看到更多可能性,特別是幫助他們發現自身已有的能力、資源、優勢,讓他們自我賦能,通過過往的成功經歷和經驗,找到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

助人者的作用就是陪伴、支持、引導,耐心等待他們轉變,方向永遠優於速度!

相關焦點

  • 大多數疑病症的人都有嚴重的焦慮症?如何克服疑病症帶來的痛苦?
    疑病症確實很是痛苦,它的痛苦就是自己太在乎自己的身體健康了,過於擔憂自己有什麼重大疾病,而有什麼不測,以至於把自己搞得整日裡活在恐懼、焦慮、害怕、緊張高度緊張的狀態裡。其帶來的行為有:「坐立不安、反反覆覆的網上查病、不斷地去醫院檢查、反覆詢問醫生自己的問題,其實問題就是一點點亞健康而已」。
  • 焦慮症患者的疑病症!
    焦慮症患者往往身體一有不舒服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今天來教焦慮症的小夥伴怎樣去克服疑病症。疑病者總是感覺到身體很痛苦,但是去醫院檢查往往什麼病都沒有。疑病症非常的影響生活,而且自身的痛苦說出來親人往往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在裝病。
  • 疑病症:對健康過分的擔心
    疑病症患者的注意力大部分或全部都集中於健康問題,以至於明顯影響到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 患者把一般人通常所不注意的內臟活動,如心跳、腸蠕動等,或對輕微的疼痛、酸脹等不舒服感覺,表現出高度的敏感性,還對鼻腔的分泌物、糞便有否粘液、淋巴結是否腫大等特別關切。稍有「異常」便緊張不安。 2.病情單一的患者認為自己得了某一種疾病,病情複雜的認為自己同時罹患數種疾病,並形成疑病觀念。
  • 什麼是疑病症?它的危害有哪些?
    事實上,這種心理狀態本身就是一種疾病:心理疾病-疑病症。何為疑病症,簡言之,就是過分懷疑自己患有身體疾病,從心理影響到了生理方面。究竟什麼是疑病症呢?病患主訴表示自己身體呈現出一種或多種軀體疾病,口述的症狀與真實疾病症狀相符,患者因軀體症狀,反覆就醫,但反覆體檢均為陰性。醫生表示患者軀體完全健康,也不能消除患者的疑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鬱。
  • 感覺身體不對勁,越搜索越焦慮,可能是網絡疑病症
    #秋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發現身體上有小紅點,感覺緊張,還加入血液病患者的群組如果具有類似的表現,就要及時到專業機構診斷,看看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網絡疑病症。網絡疑病症,cyberchondri,這個概念的出現,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這個新名詞,首先出現在報紙上,因此,沒有引起專業領域的關注。不過,到了2009年,精神醫學專業的學者,開始就此現象進行討論;2014年,網絡疑病症量表問世。
  • 淺談「沒病找病」的疑病症
    這樣的患者可以認定他有心理障礙——疑病症。實際上,患有疑病症的人不在少數,據統計,門診患者中約有1/3的病人屬於這種情況。疑病症又稱疑病性神經症,主要指本病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的持久的先佔觀念,病人訴軀體症狀,反覆就醫,雖然經反覆醫學檢查陰性和醫生的解釋沒有相應疾病的證據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顧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鬱。
  • 疑病症都有這些症狀,你有嗎?
    一、疑病症要做什麼檢查疑病症尚無可以確診的輔助檢查方法,通常確診需要依靠患者詳細的疾病史,做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排除器質性疾病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尤其是器質性疾病,因為疑病症患者,常訴軀體多處不適。在排除器質性疾病後,還要注意排除精神科的其他疾病。
  • 反覆在醫院做檢查,小心這是疑病症
    疑病症是什麼疑病症是軀體形式障礙的一種亞型,又稱疑病性神經症,表現為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常因身體出現輕微變化而自覺患有某種疾病,並反覆就醫,患者常主動要求做檢查,儘管醫學檢查結果陰性,經專業的醫生解釋沒有相關疾病,仍不能打消患者求醫的欲望以及對疾病的顧慮。
  • 抑鬱症患者的反思:抗拒抑鬱情緒就是聚焦抑鬱痛苦,越抗拒越痛苦
    就這樣痛苦的和自己搏鬥了5天,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道理:執著於過去的失敗只會讓人更加痛苦,會帶來更糟糕的後果,還不如面對當下的現實,做好未來的規劃。人要懂得放下執念。當時我還寫下了一篇幾千字的備忘錄,來記錄我對執念的感悟和理解。
  • 要走出抑鬱強迫症,我建議你可以好好學習一下森田療法
    當下神經症患者越來越多,根據前段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數據來看,全世界抑鬱症患者數字已達3.5億人。十年以來增速達到18%,中國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9000萬人。在我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6.9%,12個月患病率為3.6%。
  • 睡眠心經:失眠者如何消除疑病心理?從杯弓蛇影的故事中學習方法
    失眠案例:疑病心理導致的失眠我是因為以前長時間作息不規律,睡眠時間不足,最後加上心理問題徹底爆發失眠,但是現在好多了,睡得著,就是感覺不到困意,懷疑是不是傷了腦神經,我覺得可能傷及我的大腦神經了,可能我的管理睡眠的植物神經紊亂了,做過一些檢查說沒有什麼問題,我覺得神經遞質應該有問題這個好像沒有檢查神經遞質
  • 抑鬱症和焦慮症哪個更痛苦?過來人幫你徹底解答這個問題
    典型抑鬱症患者具有「懶、呆、變、憂、慮」五大特徵,加上頑固性失眠及軀體不適。焦慮發作的感受首先顧名思義,焦慮症的最大感受主要就兩個詞「擔心、害怕」。焦慮症是腦功能警覺性增高的心理疾病,臨床特點是感到驚恐、緊張,植物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導致患者焦慮不安。
  • 抑鬱症患者到底有多痛苦?不知道的話快來看看吧!
    陷入抑鬱症,很痛苦?、但這種痛苦到底是怎樣的?、你觀察過它們嗎?從擔憂發展到恐懼,從恐懼發展到絕望……強烈的衝突,消耗了你大量的能量,導致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理解力下降,記憶力下降,哪怕原來對你來說最簡單的事情都做不了……總結了抑鬱患者常見的兩種痛苦及背後的原因,希望能幫大家梳理下,抑鬱時的情緒。
  • 婚外愛上一個人,分手很痛苦,5個方法,讓你學會靠自己走出痛苦
    愛而不得的痛,那種付出了真心而沒有結局的無奈,把她折磨的消瘦,她說是不是這輩子他都放不下這個人、走不出這樣的痛苦了?放下一個動了心的人的確會很難,放下一個婚外愛而不得的人,也會很痛苦,但最後能不能放下,需要多長時間能放下,關鍵的人物是自己。
  • 強迫疑病和焦慮,疫情反彈hold住好心情
    強迫思維表現為反覆、持續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強迫行為則表現為重複行為(如:反覆洗手、反覆核對)或精神活動(如:反覆計數、反覆默誦),這些思維和行為會引起個體痛苦,並產生反強迫的想法或行為。當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符合診斷標準時,就可診斷為「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