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2020-12-23 人民論壇網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莊子在《逍遙遊》裡寫道: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

這是莊子的哲學智慧。當欲望難平,一味索取時,人生反受其累。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物質極簡

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

人之所以有很多不快樂,有嫉妒、不滿等情緒,很大的原因是物慾太強,想要的東西太多。

最新款的衣衫、限量版的包包、新出的手機......就算沒錢可花,或者買到的東西全無用處,也忍不住剁手。然而最後發現:物質永遠追求不完,焦慮無時無刻不在。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中,女主麻衣從「囤積狂魔」到「扔東西狂魔」,其間最觸動她的一件事,是在經歷一場大地震時,在滿屋雜物裡連瓶救命的水都找不到,麻衣感嘆:多餘的東西會斷送你的性命!

囤積雖然不至於讓我們斷送性命,但著實浪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古希臘哲學家埃皮科蒂塔曾說過:

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儘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

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不在五光十色的物質中沉湎。不管東西有多貴,多稀有,如果不是我們需要的,再好也不要。

知足者富。懂得知足,才是善身之道。

社交極簡

曾有一個名為《我們一生將會遇見多少人》的廣告,戳中無數人淚點。視頻中的場景,何嘗不是我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呢?

翻翻你的朋友圈通訊錄,有多少人,加了好友後再也沒有了交集;有多少人,只是點讚之交?

人情社會,遇事要求人,人脈大於天,多個朋友多條出路。這些都沒有錯,錯就錯在,每天和我們一起喝得大醉,許下山盟海誓的,不一定是「朋友」。

朋友以酒肉聚,必以酒肉散。

人到中年,才開始明白,朋友不用太多,有三兩知己足以。

所以,給通訊錄減減負,有些人該刪就刪了吧,有些群該退就退了吧;少參加無聊的飯局,少認識一些不必要的人,多陪陪家人。

生命,本該浪費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追求極簡

白巖松在「光陰的故事」裡有一段演講,回首自己的30歲時,他說:

30歲最大的人生感受是減法。有的人在20多歲的時候拼命地做加法,但是忘了到一定的時候要做減法。你不是所有的都適合,也不是適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該去做。

有人說,成長是做加法,而成熟是做減法。我們一路追逐,不斷給人生的行囊增加重量。但如果不懂減法,就會遺忘初衷。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宮廷鐘錶組的王津老師一炮而紅。

故宮有一對乾隆皇帝鍾愛的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壞了,王津花了整整八個月的時間,細心修復。

修好後,王津擰上發條,眼前的鐘立刻「活」了:小雞小鴨揮動翅膀,天鵝扭動身姿,船隻航行,掩在樹下的大門打開,裡面的織女正在勞作,這化腐朽為神奇的一刻,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大呼精彩。

片裡的旁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現代中國需要工匠精神。原來我們的身邊還有這樣的人,真的一輩子只幹一件事兒。

走紅後的王津,收到了很多節目遞來的橄欖枝,他都拒絕了。他說,我只想專心修文物,不想被其他的事情佔用修文物的時間。

泰戈爾說過:「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的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人生就如同雕刻,剔除多餘的,才能留下精華;專注當下,可能遠比貪多更有意義。

越樸素,越富足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身外之物與精神,猶如硬幣的兩面,難免此消彼長。

有一個故事,一位哲學家問弟子:如何除掉曠野裡的雜草?有人說用手拔,有人說用鋤頭除,有人說用火燒。他們一一試過,全都失敗了。

哲學家告訴他們說:要除掉曠野裡的雜草,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種上莊稼。

精神荒蕪的心田,正是欲望貪戀瘋長的搖籃。一個追求精神成長的人,自然無暇顧及身外之物的誘惑與牽絆。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在欲望上做減法,在精神上做加法。

他們深知,越樸素,越豐盈。

本期編輯 | 劉一霖

資料 | 洞見、有書;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薦讀」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不在五光十色的物質中沉湎。不管東西有多貴,多稀有,如果不是我們需要的,再好也不要。知足者富。懂得知足,才是善身之道。社交極簡曾有一個名為《我們一生將會遇見多少人》的廣告,戳中無數人淚點。視頻中的場景,何嘗不是我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呢?翻翻你的朋友圈通訊錄,有多少人,加了好友後再也沒有了交集;有多少人,只是點讚之交?
  • 哲思|層次高的人,都有這四種表現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俗話說:「寧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如果層次不同,說什麼都會是一場雞同鴨講的徒勞。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四種表現。
  • 心力訓練:思維決定層次,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四個思維習慣
    站在十九樓看風景一定和站在一樓看風景是不一樣的,你所處的層次不一樣,你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層次越高的人,看世界的眼光和處世習慣也全然不同,他們大都理性感性兼具,更擁有良好的思維習慣,這些思維習慣來自他們深刻懂得一個道理,心外無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來自我們內心的投射,我們想要擁有什麼,我們就要播種什麼。
  • 哲思|情商越高的人,越懂得「麻煩」別人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麻煩別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也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的與世隔絕,既然要相互依存,那就要懂得「麻煩別人」。班傑明·富蘭克林說:「如果你想交一個朋友,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
  • 一個人層次越高,越懶得炫耀
    人啊,自己的能力自己清楚就夠了,自己的生活自己過好就對了,不要被別人的眼光所禁錮,活出真正有價值的人生。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做一件事,那就是炫耀。一個真正優秀,有內涵的人,他懂得不斷讓自己去成長,即便已經擁有了很多,但他還是一步一步低頭往前走,做更好的自己。
  • 對不起,我不能幫你,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拒絕
    對不起,我不能幫你,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拒絕很多人都不懂得拒絕別人,因為面子問題,不敢去拒絕別人,導致成為爛好人,做著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關鍵是有的人會形成依賴,把你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幫得好,會換來下一次的難題,做得不好,
  •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和這些人交朋友,希望有你
    層次高的人為什麼會層次高,為什麼就是會比平常的普通人更優秀,必然有他的道理,因為他懂得如何去和身邊的人相處,懂得如何才能讓自己結交到正直善良的朋友,他們不會去濫交,他們會非常注重自己的交友.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和這些人交朋友,希望有你 01喜歡和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交朋友
  • 心力訓練:層次越高的人,越會掌握命運的主動性,層次低的人相反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曾經讀《了凡四訓》這本書發現,一個人層次越高,其實越會掌握命運的主動性。而層次低的人相反。這是因為層次高的人了解命運的底層密碼,他們會通過對命運底層密碼的熟悉,順勢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主導自己的命運。而層次低的人往往會隨波逐流,不但不了解命運如何走向,更會放棄自我,並簡單把自己的人生歸因為宿命。
  • 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
    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會有像水一樣,有善於便利萬物的行為。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1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曾國藩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意思很顯而易見,要想做成且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三心二意往往都是做不好的。
  • 生活層次越高的人,越乾淨
    不同層次的人,會不自覺地加入不同層次的圈子,如果你不屬於任何圈子,那麼你也會有三五好友,從你的好友身上,也能折射出你的樣子。乾淨的人,喜歡乾淨的圈子。骯髒的人,總是往骯髒的地方走,就像蒼蠅愛上了垃圾,聞到了垃圾的味道,就蜂擁而至。
  • 鬼谷子:做人需善,不能太實在,層次越高越懂這4字含義
    但行善並不是一味做人老實,鬼谷子:做人需善,不能太實在,層次越高越懂這4字含義。正如戰國時期的能人孫臏與龐涓一樣,孫臏與龐涓是同窗,但論才能,孫臏要遠高於龐涓。後龐涓同在魏國共事,龐涓嫉妒孫臏才能,屢屢陷害,孫臏不以為然,最後龐涓設計誣陷孫臏叛國,孫臏而遭受到毒害,被挖去膝蓋,險些喪命。
  • 層次越高的人,越遠離這四樣東西
    越是活的通透的人,越敢於丟掉羈絆,都是做「減法」的「狠人」。事實上,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遠離這四樣東西!生活就是這樣,你越善於努力,就越容易受到意外饋贈。你越陷入負能量中,就越容易遇事不順。古人常講:「向內尋求於心,向外尋求於道。」意思是說,改變人生最好的途徑,就是遇事不抱怨,多想方法解決。
  • 人越乾淨,層次越高(深度好文)
    生活層次高的人,注重整潔乾淨,討厭雜亂無章。 著名文學家楊絳,即使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刻,也依然保持著乾淨。 不僅儀容上如此,就連房間都打掃的一塵不染。 乾淨的人,不僅懂得尊重自己,更有能力將自己的生活過得繪聲繪色。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三件事上
    一個人的層次,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又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層次越高的人,在為人處世,行為方式上,會勝過很多人。因為他們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沒有用的事情上面,而是會把時間放在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裡面。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冷淡」,低層次的人才會有自卑情結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整天自以為是,到處吹噓自己、口若懸河的人,不管是在飯局上還是初次見面,這種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混得好,甚至還誇大事實,期待別人對自己投來的羨慕目光。 這正印證了層次越高的人,反而越「冷淡」的現象。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呢? 心理學的觀點為我們呈現了以下一些角度。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一團和氣,反而有這些「攻擊性」
    這不僅讓你感嘆道,層次越高的人,越是和善。但事實上,如果你和層次高的人多接觸以後,你會發現,和善只是他們的表面。事實上,每一個大佬,都擁有極強的攻擊性。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真正成熟,高情商的人,往往都會有這幾種「攻擊性」。
  • 52歲張家輝近照罕見曝光:層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簡單
    張家輝的打扮顯得非常隨意,穿著最普通的T恤,和一雙休閒的人字拖。這樣一幅略顯「邋遢」的形象,甚至讓不少人懷疑這根本不是張家輝。是啊,身為影帝,還坐擁上億身家,張家輝怎麼一點該有的「派頭」都沒有呢?越來越發現,那些層次越高的人,反而越追求簡單。作家亦舒說:「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他不告訴別人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為他沒有自卑感。」深以為然。
  • 層次越高、擅長思考的人,越懂得拒絕他人丨三種思維限制了你
    因為只有在毫無根蒂根基的背景下,一個普通的打工人,才會這樣去忍受上級領導或者同事的呼三喝四。因為除了維繫好這份工作,他在這個城市就毫無別的出路。所以,以忍辱負重來換取工作機會和空間,就成為大多數類似小張一樣人群的職場生存狀態。
  • 鬼谷子:做人不能太實在,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兩個說話技巧
    了解歷史的讀者應該清楚,宮廷之間的博弈很激烈,不亞於一場戰爭,往往皇帝身邊的寵臣和大將,說話和辦事都很講技巧,不輕易許諾,更不輕易下結論,而且還能在適當的時機取悅皇帝,這些人不能算是「實在人」,因為「實在人」很難在朝堂之中有所作為,或許太實在,還會招來禍害。給大家說這些,不是說讓大家變成一個不實在的人,而是要告訴大家,要懂謀略,懂怎麼說話。其實這些東西,《鬼谷子》一書早已提及。
  • 曾國藩: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4種富貴相,看看你是不是
    他曾明確地表明: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4種富貴相,看看你有沒有。一、端莊厚重老子曾說過:「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意思就是端莊厚重的人舉止不輕浮,做事沉穩不浮躁。曾國藩在部下面前很有威嚴,無人不尊他、敬他,也就是靠著這份沉穩,曾國藩才能規避禍患,屢建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