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約科維奇宣布自己確認參加北美兩站賽事之前,現世界第一對美網組委會頒布各項條例的不滿,一度讓外界覺得他定然不會遠赴美國。
然而塞爾維亞人不僅決定參加辛辛那提和美網,還攜同胞克拉吉諾維奇出戰大師賽的男雙項目,讓人頗感意外。
作為現世界第一及17座大滿貫男單冠軍得主,德約科維奇冒險參賽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他本人近日對此也作出了回答。
「我差點就決定不參賽了,你知道這裡有很多不確定性,還有許多情況不那麼清晰。」
「但顯然我對比賽的渴望,是我來美國的原因,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擔心身處一個有一定健康風險的環境。」
「假如我害怕,那我就不會來。」
「當然了,我會謹慎小心並負起責任,就像所有人一樣尊重一切規定,但是事情是無法預料的,在網球場內外,所有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此前有不少聲音指出費納接連缺席也是德約科維奇參賽原因,塞爾維亞人坦誠表示這確實是原因之一,但並非主要原因。
我們都知道以費納德為代表的網壇三巨頭幾乎統治著整個ATP,尤其是大滿貫賽場,四大滿貫幾乎都被這三人瓜分。
若三巨頭中有兩位缺席,那麼剩下這位必然是冠軍最有力爭奪者。
而美網作為德約科維奇獲得亞軍最多的大滿貫賽事,他在法拉盛公園的表現總是少些運氣。
在德約與費德勒大滿貫全部17次交手中,塞爾維亞人雖然11勝6負領先,但美網卻佔了6場敗局中的一半(3勝3負)。
2007年美網男單決賽,費德勒就以3-0的比分戰勝對手奪冠,當然這也是德約科維奇第一個大滿貫亞軍。
另一邊,德約與納達爾在大滿貫全部15次交手中,塞爾維亞人以6勝9負略佔下風,其中美網為1勝2負。
這三場交手均發生在最終的男單決賽舞臺,納達爾在2010年3-1戰勝德約奪冠,並取得對後者大滿貫賽場的五連勝。
2013年西班牙人同樣笑到了最後,德約科維奇則是在2011年登頂,那個不可思議的賽季他拿到了3座大滿貫冠軍。
單從近幾個賽季所有賽事交手記錄而言,雖然德約對費納保持領先,但美網過去的失利還是會帶來一定影響。
所以在費納早早宣布退賽情況下,德約科維奇又怎能放過絕佳的刷新大滿貫數量機會呢?(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Barb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