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蔣勤勤主演的懸疑劇《迷霧追蹤》目前正在優酷熱播,該劇是優酷「她懸疑」系列又一代表作,講述了女警林雨虹調查兩起案件,同時引出了這個小城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案件再次陷入迷霧之中。本報記者專訪該劇導演餘慶,不同於一般懸疑劇中集中塑造警察辦案中神勇的形象,蔣勤勤飾演女警林雨虹一出場就在一起案件偵破過程中失敗,同時她還面臨著失敗的婚姻、一地雞毛的家庭困境。餘慶坦言,雖然觀眾會期待一個完美的主角,但是他並不想要主角完美,林雨虹有自己的問題,有生活上的困境。
蔣勤勤主演《迷霧追蹤》。
人物
不希望寫一個「完美主角」或神探
在餘慶看來,蔣勤勤扮演的林雨虹是個充滿瑕疵,又一直在倔強對抗自己的人物。在和前夫對兒子撫養權的調解中,林雨虹堅決要爭得兒子的撫養權。在籤離婚協議的時候,她旁邊的兒子在父母吵架時玩水。餘慶有意設置了這樣一個小孩漫不經心的動作,說明這個家庭的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了。林雨虹幾乎沒有太多撫養兒子的時間和能力,但她依然在死扛和爭奪,憑藉母親的本能希望離孩子不要太遠。餘慶也認為林雨虹未必是那個更適合撫養兒子的人,但他非常理解她的糾結和頑固。林雨虹在劇中說,別人覺得她一心只知道破案、工作,沒有辦法顧及家庭,實際上她是沒有辦法工作生活都兼顧好,才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整個劇集也是在講她和自己的和解,她始終處在這個過程中,所以她並不是以完美的形象出場。」
餘慶並不希望寫一個「完美主角」,林雨虹就是一個縣城的刑警隊長,不是武力值爆棚的神探。但是身為女性警察,林雨虹是一個能站在受害女性立場考慮的刑警。比如當領導指責她給司機打電話這一舉動不當時,她立刻反問到「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網約車出事了,而且每次受害的都是女孩,你自己也有女兒,你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在餘慶看來,這種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感性,也正是他想在林雨虹這個人物身上所傳達的信息。
劇中,林雨虹還有一位探案搭檔趙偉,趙偉的父母是市裡高官,生活優渥。雖說他看起來年輕,但是危險時刻展現出的判斷力、行動力都很優秀。儘管組成了探案CP,兩位刑警實際上還是完全專注在案情的推理破解上。劇中角色沒有太多感情線幹擾,「探案姐弟」一心一意搞事業。對此,餘慶表示,男女主人公之間並沒有愛情線,他們之間的感情關聯是價值觀的認同,而這比愛情更重要。在餘慶看來,《迷霧追蹤》的製作更像文學作品,主題表達不是為滿足觀眾,所以也並沒有考慮寫愛情。
《迷霧追蹤》劇照
故事
並沒有依據任何新聞事件進行改編
《迷霧追蹤》注重對現實生活的刻畫,全劇瞄準了小城鎮裡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從夜班護士到網約車司機,從電視臺工作人員到選秀選手,也許他們初看起來普通無奇,但是兇手就隱藏在他們中間。餘慶說,他更在意的是展現社會生活變遷中的人,或者說,他想以案件形式貫穿來展現社會生活,懸疑推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迷霧追蹤》以「網約車」案件為開始,開播第一天就以「敢拍」登上了熱搜,還有網友將劇中的案件和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對比。餘慶表示,實際上在創作中,《迷霧追蹤》並沒有依據任何新聞事件進行改編。而之所以選擇「網約車」題材,是他想要一個大眾熟知的故事去開場。一方面是他在表達一些對現實社會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觀眾的關注。「我會讓觀眾先相信這個事情,並同情這個事情。」餘慶說,他此前看過展現印度公交車輪姦案的劇集《德裡罪案》,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元素,看到第一集就會讓人覺得必須要看到把這個案子給破了,這部劇會製造憤怒,必須跟著他追隨下去,「這個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一開始的切入點就是要讓觀眾充分的相信這個案子,然後他會產生代入感、介入這個事情,接著往下看。」
《迷霧追蹤》劇照
作為一個懸疑影迷,餘慶給《迷霧追蹤》設定的基調是寫實,所以故事的主角人物也都比較寫實,他們是普通的、有瑕疵的警察,同時也是普通人、正常人,而不是神探,查案的過程也更接近普通警察,更多依靠監控信息、對案發現場的偵查、刑偵技術和現代科技的幫助,以及走訪和談話。餘慶說,這些也正是現在大多數警察的探案方式。比如劇中有一個細節,警察追蹤線索到一座山上,並沒有一直守在那裡,有網友會問,警察為什麼走了?為什麼不一直在山上等著?實際上,現實破案中也是如此,警力有限,不可能在那個情況下匯集警力守在山上。
爭議
林雨虹第一要務不是抓人而是救人?
《迷霧追蹤》中的案件始於一樁網約車案件,被害人是一名護士,她在留下了求救信息後就消失不見。林雨虹通過網約平臺獲得了駕駛者的聯繫方式,於是她打了一通電話試圖讓嫌犯及時收手,還聯繫到了嫌犯的家人,打一通親情牌。可也正是這通電話,讓她受到網絡輿論的非議,很多人覺得如果林雨虹沒打這通電話,可能嫌犯不會殺人。第二天,媒體報導,是刑警隊長林雨虹的「愚蠢」舉動,加速了女孩的死亡。
關於林雨虹給嫌疑人打電話這一舉動,也是該劇最大的爭議點,林雨虹是否做了最佳的選擇,這次失敗也造成她的困境。對此,餘慶說,如果從結果論來看,林雨虹的這次行動成功了,可能大家會覺得她非常厲害,而現在她失敗了,就會覺得她魯莽。而實際上她只是想阻止犯罪。餘慶表示,在林雨虹的邏輯裡,警察的第一要務並不是破案或者抓捕兇手,而是避免犯罪行為的發生,公安系統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包括法律存在的一個重要意義也在於它對於犯罪行為和犯罪動機的威懾。所以在當時的處境下,嫌疑人帶走了被害人,汽車停在荒郊野外,很可能即將作案或者正在作案,這種情況下開車趕過去抓人肯定是遲了,「當時林雨虹的第一反應是避免嫌疑人作案或者繼續作案,因為救人才是最關鍵的。」
演員
選擇蔣勤勤是想讓觀眾也跳出舒適區
《迷霧追蹤》是蔣勤勤第一次扮演警察,餘慶說,在選擇演員時,要找的是一位中青年且兼有母親身份的女演員,這在國內能選擇的並不是很多,而他又不希望被女警察隊長這個身份限制了想像力,僅僅去找演過警察的女演員。於是就在所有年紀符合,又是母親,狀態氣質又好的女演員中尋找。「而且蔣勤勤有她身上的那鼓勁兒,同時她又有女性柔軟、感性的力量。她有生活體驗,年齡感、成熟感都恰到好處。」
蔣勤勤早年演過不少瓊瑤劇,此後主演的年代劇、古裝戲偏多,而很少演現代作品。在接演了這部劇之後,蔣勤勤專門看了警察有關的紀錄片,也會和現實中的警察座談、聊天。她來演的第一天的晚上,餘慶就覺得選對人了。第一天拍了一場吃飯的戲,蔣勤勤就在那兒聊起一案子,隨意提了幾句,讓她的一個下屬沒事回家照顧一下老婆,表演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說得很隨意,也不看人,「這種表達方式完全是我需要的」,餘慶說,雖然蔣勤勤此前完全沒有演過警察形象,觀眾最開始會有陌生感,「但也應該讓觀眾跳出舒適區。」
《迷霧追蹤》劇照
此外,《迷霧追蹤》畫面屬於冷色調,給人一種隔著屏幕的壓抑感和高冷,場景也都用光線不足渲染壓抑,警局、犯罪場所……沒有高亮強光的存在。這種冷色調也讓一部分網友感覺,色調偏暗,在觀劇體驗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餘慶坦陳自己在看片大屏幕上沒問題,但是我們忽略了網友的觀看環境可能沒有這麼舒適、專業,可能用手機就看了,那麼這個色調確實會感到暗。他也表示,這次沒有考慮那麼周全。好在優酷緊急聯合片方,進行亮度和色調調整,12月19日,上線「迷霧追蹤開燈版」。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