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惠州住建 惠州住建
7月3日,
惠州市建築行業自律公約
首批籤約暨動員大會召開
14家企業代表現場籤署了
《惠州市建築行業從業自律公約》
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召開的建築行業自律公約首批籤約暨動員大會,旨在加強建築行業從業自律管理,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強化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淨化市場環境,維護公平競爭,不斷提升我市建築工程質量,促進我市建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市建築和房地產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馮新玲、市住建局副局長商紅新為自律委員會會員單位頒發了證書。
14家企業代表籤署了《惠州市建築行業從業自律公約》,承諾守法經營,誠實守信,自覺維護建築市場秩序。
會議宣讀了惠州市建築行業自律委員單位名單、《惠州市建築業自律委員會工作規則》和《惠州市建築行業從業自律公約》(以下簡稱《自律公約》)。
《自律公約》要求凡在惠州市轄區內註冊的施工總承包、監理、檢測鑑定、設備租賃等建築業相關企業,都應遵守公約並籤署《惠州市建築行業自律公約承諾書》。
按照《自律公約》的約定,企業嚴格按照資質等級核定的業務範圍,以合理價格和合理工期,依法誠信承攬工程,抵制惡意競爭行為。按照建設程序和設計要求,精心組織施工,杜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行為,確保工程質量。監理企業提供專業化、規範化的監理服務。實施裝配式建築技術的項目,不得欺瞞、偷換部品部件或擅自更改施工方法。積極推廣應用「智慧建造」和建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全面規範開展從業人員實名制和分帳制管理,確保按月足額發放工人工資。嚴格按照《工程質量保修書》履行保修義務。
由21個委員單位組成的惠州市建築行業自律委員會,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以及受理舉報投訴案件等方式,對籤約單位執行公約的情況實施監督。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對企業進行考評,給予通報表揚、信用加分或者警告、通報批評、信用扣分等獎懲決定。
為應對惠州建築業發展壯大帶來的新挑戰,去年以來,住建系統推出了由建築行業、房地產行業、物業管理行業三個自律委員會和住房與建築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構成的3+1行業治理模式,主動防範化解住建領域重大社會風險,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惠州市建築和房地產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馮新玲希望建築企業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1
將誠信自律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自律委員會這個平臺,進一步完善建築行信用管理和信用機制體系建設,切實把誠信打造成為惠州建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2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底線,牢固樹立「視隱患為事故」的理念,切實維護我市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
3
嚴格落實工程質量主體責任,將工程質量責任落實情況納入行業自律管理,執行好公約內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對住宅工程存在較多質量常見問題特別是引起質量投訴的企業,將採取通報批評、限制在我市開展業務等措施,推動工程質量自律成為行業自覺。
4
積極參與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整治工作,針對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領域惡意競標、強攬工程、轉包、違法分包、貪汙腐敗等突出問題,積極參與和配合我市掃黑除惡專項整治工作,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夯實「中國之治」基石。
馮新玲指出,市建築行業自律委員會要積極擔負起推動行業自律建設、為行業賦能提升、建立行業新標準和價值觀等重任。她希望自律委員會儘快發揮好功能作用,引導在惠州開展業務的建築業企業強化行業自律,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促使行業整體素質達到一個新高度。
馮新玲強調,自律委員會要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督促在我市開展業務的建築業企業籤署公約並監督企業認真踐行公約,進一步優化行業環境,保持行業良性競爭,建築業保持蓬勃發展的向上態勢。
馮新玲要求自律委員會不斷規範行業標準、與我市擬近期出臺的《建設工程企業信用信息暫行管理辦法》銜接與聯動,運用獎懲機制,切實把誠信之風樹起來,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市住建局副局長商紅新指出,建築業企業是建築行業的責任主體。《自律公約》提出了基本規範,自律委員會要管好企業,企業要認真遵守公約。他要求各縣區住建局在轄區內組織《自律公約》籤約暨動員大會。9月15號前完成轄區內在建項目施工企業和監理企業全覆蓋籤約,並加入行業自律管理。
商紅新要求,市住建局對進駐我市開展業務的市外和本市建築業企業和監理企業,在「市建築業信用信息平臺」進行信用信息錄入時,經辦單位應告知企業自律公約內容並建議企業主動加入行業自律管理。
商紅新表示,市住建局將按照「放管服」要求對我市建築業企業實行「寬進嚴管」和差別化管理。對加入行業自律管理、遵守市場規則的企業給予誠信加分,對拒不加入行業自律管理、不服從管理的企業實施重點監管。同時將積極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共同營造我市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競爭有序的建築市場環境。
由惠州住建公眾號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
原標題:《誠實有信 競爭有序! 惠州建築行業自律公約籤約將全覆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