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具體事例可參考中國的一眾富豪們。但是2020年發生的一系列情況,讓我們知道了,再有錢的富豪,在官方的整治面前,也低調多了。
自從螞蟻集團上市計劃泡湯之後,馬雲也罕見的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此後更是傳出馬雲被四部門聯合約談,但是約談的內容到底是什麼,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連番受挫的馬雲,更糟心的還在後面……
12月14日,一則處罰通知讓阿里巴巴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據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阿里巴巴、閱文集團以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的三起收購案件,均未依法申報,根據《反壟斷法》,這三家公司分別被處以50萬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螞蟻集團上市未果的後續還沒解決完畢,馬雲又被約談,如今僅過了兩個月不到,又傳出阿里巴巴被罰款的新聞,重點是此次被罰款,還是官方點名罰款。除了阿里巴巴之外,閱文、豐巢都沒能倖免。
如果對時事比較關注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國的《反壟斷法》已經推出12年之久了,那麼為何如今才開始對網際網路行業進行整治呢?
不管是阿里巴巴還是豐巢,都是比較知名的網際網路集團,很顯然,這次官方釋放的重要信號只有一點:網際網路行業的巨頭們要注意了!
受到此次處罰消息的影響,被罰處的三家企業,公司股票均出現了大跌,阿里巴巴港股開盤即大跌,午後大跳水後,最低跌了3.25%,到收盤時,阿里巴巴的股價收於251.6港元。
作為閱文集團背後的大佬,騰訊這次也沒能倖免,開盤股價出現大跌,隨後出現了反覆調整的情況,但是到了收盤時,股價仍跌了2.89%,收於571港元。
此次騰訊、阿里巴巴兩大網際網路巨頭「中槍」,很顯然官方此次是認真了,對於網際網路行業出現的反壟斷情況,將不再予以寬容。而此次這三家企業被罰,處罰理由相同,都是因為股權收購交易。
一般情況下,企業收購企業應該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但是這三家都沒有對自己的收購進行申報,儘管50萬的罰款對於阿里巴巴或者是騰訊來說,不值一提,但是借著這次罰款,我們可以看出官方的態度如何了,往後的網際網路企業想要大肆作為,也要掂量掂量了。
反壟斷法在國際上早已有了完全的概念,近些年來,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寡頭的局面越來越明朗,網際網路巨頭們越來越有錢,而底下的小老闆們,越來越卑微。
隨著網際網路頭部企業越來越壯大,新出現的優秀小企業,根本禁不起巨頭們的一句「收購」,當一些好的小公司出現之後,這些巨頭們第一想法就是「買下來」,而不是反思自己哪裡做的不好,需要創新。現在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只會用錢砸流量,當流量池足夠揮霍了,他們就要開啟壟斷收費的新模式了。
參考來源
南方都市報《阿里閱文豐巢被罰150萬!反壟斷法12年,為何才到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