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
1.在經濟承受範圍內,最大承受金額的80%至90%為最適合的價位;
2.不要為了好看或者相信商家的話去購買SZ球拍,SZ球拍雖然外觀與正品相同,但是手感及擊球感絕對比正品的低端球拍差,而且可能存在部分安全隱患(拍框材料摻雜廉價玻纖易於斷裂,或中杆插入木柄後未上固定螺絲導致拍體因膠水老化而分離);
3.不要過度迷信國外品牌球拍,實踐證明大陸和臺灣生產的球拍質量同樣可靠,況且日本某品牌的中低端生產線分別位於臺灣和大陸,另有日本某品牌生產線已全部移至大陸,同時在行貨價位上,大陸某品牌和臺灣某品牌也要低於日本某品牌;
4.不要相信商家宣傳所謂的廠貨、渠道貨、日本/臺灣原胚拍、XX專業隊/省隊/國家隊訓練拍/定製拍,雖然運氣較好的時候也能找到比較好的無標定製拍,但是能辨識這種球拍的人多數是骨灰級玩家或資深器材燒友,學生還是購買正品球拍較為省心,悉心挑選過後,小品牌的正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列出幾款口碑較好的、價位在500元以下的中端球拍供參考:
VICTOR(勝利) 挑戰者9500、納米6、納米7、JS08、TK15,
KASON(凱勝) TSF100Ti、TSF105Ti REBORN、C7PT、F9PT等;
列出幾款價位在500元以上的各大品牌經典高端球拍(在產型號)供參考:
LINING(李寧)N55二代、N50三代、N55三代、N90三代,
KASON(凱勝)TSF109EX、TSF300Ti、TSF300D、C7、F9,
VICTOR(勝利)BS12系列、TK9000、JS10、HX800,
YONEX(尤尼克斯)ARC10、NS9900、VT80ETN、ARC11、NRZSP、VTZF2系列等。
拍線:
1.最重要的一點,所有球拍必須空拍上機!!!(懂預編豎線節省時間的商家太少了,為方便球友記憶直接一刀切)
2.拉線的磅數一般是橫線磅數=豎線磅數×110%,一般是橫線在豎線的基礎上加兩磅;
3.目前主流拉線法為日本YONEX四結穿線法、日本張人穿線法、李寧兩結同磅數穿線法,請根據自己的球拍品牌及質保磅數要求穿線;
4.橫線磅數低於24磅請用最便宜的線,大於等於24磅可以考慮線的性能,彈性、控球、耐打等因素均可考慮;
5.日本YONEX品牌的拍線可選種類最多,整體最具性價比。
列出幾個不同特點的拍線供參考(均以YONEX舉例):
BG65、BG65Ti、BG70Pro耐打,
BG68Ti、BG66Um高彈性,
BG80、BG80P耐打彈性兼顧,
NBG95控球,
NBG99各方面較為均衡。
手膠:
分為毛巾手膠和聚氨酯手膠,聚氨酯手膠可按粘性強度分為粘性手膠和磨砂手膠兩種,按有無龍骨(手膠背後的加厚海綿條)分為龍骨手膠和平面手膠,其中毛巾膠和平面粘性手膠使用最為廣泛。
列舉部分較為常見一線品牌平面粘性手膠供參考(價格一般小於等於10元/條):
LINING GP1000,
YONEX AC102C、AC102EX(C為中國大陸版本長度1100mm,EX為國際版本長度1200mm,除長度外二者差異不大),
VICTOR GR223、GR233等。
球鞋、球襪:
1.不要用籃球鞋、跑鞋、網球鞋代替羽毛球鞋,羽毛球運動中的急停急轉較多,合適的球鞋球襪有助於保護腳部甚至整個下肢在運動中免受傷害,不同運動鞋對於腳部保護的側重點不一樣(僅部分手球鞋、排球鞋可通用羽毛球項目);
2.購買球鞋最好去實體店確定自己的碼數,各品牌的毫米碼數基本通用,如男生常見尺寸為255-280毫米,每5毫米為一單位;
3.碳板並不是評判球鞋好壞的唯一標準,但是有碳板總是相對較好的;
4.球襪至少要有全腳底的毛巾圈,棉含量在35%-70%左右的最為舒適,棉含量過低吸汗性能隨之降低,棉含量過高則使用壽命隨之下降;
5.挑選羽毛球鞋的普遍標準為,穿毛巾襪繫緊鞋帶後,左右感覺包裹性較好且不擠腳,腳盡力向前頂,鞋跟處略有半指到一指寬的空餘空間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