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山西青銅博物館升級亮相!參觀須分時段實名預約

2020-12-14 瀟湘晨報

經過三個月的展陳提升,9月18日,山西青銅博物館將華彩亮相。同日,「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兩大年度重磅展覽,分別在山西青銅博物館和山西博物院開展,曾侯墓與陶寺遺址珍貴文物在兩個博物館南北交相輝映。

青銅時代「再現」

山西青銅博物館提升改造後,「吉金光華」陳列的觀展邏輯更合理順暢,展覽語言更通俗易懂,展陳形式更具藝術美感。1200餘件精選文物,作為晉式青銅器的明星代表,上起龍山文化晚期,下至秦漢,時序完整、特色鮮明,跨越整個青銅時代,勾勒出中國青銅文明的輝煌圖景。

第一部分「華夏印跡」,以歷史時間為脈絡,講述「器」與「國」的關係,以銅敘史;第二部分「禮樂春秋」,以華夏禮樂制度為題,講述「器」與「禮」的融合,以銅述禮;第三部分「技藝模範」,以侯馬陶範為模本,講述「器」與「技」的滲透,以銅說技。

重新開放後,山西青銅博物館每天參觀人數限額為600人,實行分時段預約,觀眾可提前3日,通過山西博物院官方微信分時段實名預約。

曾國青銅「一窺」

曾國,史籍失載的西周封國,隨著帶銘青銅器的不斷發現而逐漸被世人知曉。曾與隨是否是一個國家?曾國的創建者為誰?曾國與楚國的關係又如何?這些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學術謎團,隨著擂鼓墩、葉家山、郭家廟、蘇家壟、文峰塔等遺存相繼發現,被逐漸破解。

「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共展出湖北隨州、棗陽等地出土的歷代曾侯青銅器百餘件,勾勒出曾國從周初,始封屏衛周王朝,到戰國中晚期被楚所滅約700年間的歷史畫卷。獸形座燻燈、南公簋、獸首形銅面具、半環形龍紋銅鉞、獸面紋銅觥等珍貴文物「結伴」亮相。

陶寺與石峁「呼應」

距今5000年前後,華夏大地上滿天星鬥般的文明之光向黃河中遊聚合。文化碰撞,社會變革,華夏文明在這裡綻放。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兩岸,從4300年前開始,河汾之東,陶寺人夯土建都;陝北高原,石峁人砌石築城。

陶寺與石峁,隔河遙望,南北呼應,雙城並峙數百年。土城恢宏,石城巍峨,人口密集,規劃井然,社會分工明確,初現王權和禮制,中國早期國家的基本面貌顯現。在交流與碰撞中,二者共同推進了中華文明一體化格局的形成,成為黃河文明的顯著標識。

「黃河文明的標識——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重點推介項目。

陶寺遺址,1978年發現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村,年代距今4300年至3800年。40多年的考古發掘,揭示遺址面積近300萬平方米。清理出宮城、下層貴族居住區、王陵區、祭天祭地禮制建築區、倉儲區、手工業作坊區、普通居民區等功能區域,發掘墓葬千餘座,出土了彩繪龍盤、土鼓、鼉鼓、特磬、玉器、彩繪木器等精美文物。

這些文物在展覽中都可看到。陶寺文化在文明和早期國家形成過程中,創造的政治制度、統治模式、執政理念等內涵,多為夏商周三代及後世繼承發展,是中國古代文明和成熟國家形態的主源。

石峁遺址,位於陝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地處晉陝高原北端,黃河西岸,距今4300年。石峁城址以皇城臺為核心,內城牆和外城牆呈半包圍狀將「皇城臺」環抱,是中國已知規模最大的龍山時代晚期城址,城內密布著大量宮殿建築、房址、墓葬、手工業作坊等遺蹟現象。經過多年考古發掘,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銅器、壁畫、紝木和石雕等大量重要遺物。

種種跡象表明,石峁遺址是當時中國北方區域政體的中心,已經跨入了邦國都邑的行列之中。石峁文化以農業生產為主,等級分化明顯,已經步入早期國家的發展階段。展覽中的雙面人面石雕、蛇紋鬲、口簧等文物,透露出黃河文明的悠遠燦爛。

來源:太原晚報 記者 陳辛華

【來源:太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本周五,山西青銅博物館升級亮相,參觀分時段預約!
    9月18日,經過3個月的展陳提升,山西青銅博物館將華彩亮相。提升改造後,觀展邏輯更合理順暢,展覽語言更通俗易懂,展陳形式更具藝術美感。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24日恢復開放……
    屆時,大家可以通過實名預約的方式,進入博物館參觀展覽。觀眾可提前3日(含當天)通過山西博物院官方微信分時段實名預約,每個預約單最多預約2人(每人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每張身份證每天限約1次,請務必保存好預約憑證;(三)暫停團隊接待。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山西博物院在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於3月24日起對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有序恢復開放。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例行閉館。
  • 山西省內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
    3月23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了解到,省內各博物館將陸續恢復開放。3月24日起,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青銅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山西民俗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太原博物館、山西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八路軍駐晉辦事處舊址、拱極門城牆將有序開放。
  • 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重新開放首日,熱情遊客秩序井然
    3月24日,我省文化地標場館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青銅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恢復開放,兩個場館首日迎接遊客517人。大家參觀熱情不減,兩大場館防控工作秩序井然,山西晚報在此溫馨提示大家,最好錯峰參觀。公眾入場參觀需要經過兩道關卡,提供健康二維碼並且接受體溫檢測,可進入山西博物院院內;提供預約碼並接受第二次體溫檢測,才可進入場館內。山西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從進入省博院內再到進入整個展廳,用時大約10分鐘,整個參觀秩序井然有序,大家也都非常配合檢查工作。
  • @觀眾,陳家祠正式實行分時段預約參觀!每天提供15000張門票,可預約...
    @觀眾,陳家祠正式實行分時段預約參觀!每天提供15000張門票,可預約3天以內門票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1-15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李小華攝影報導:1月15日,記者從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獲悉,從1月13日起,該館正式實行分時段預約參觀,每天分
  • 太原博物館今日恢復開放 觀眾可通過官方微信預約參觀
    太原博物館3月24日起有序恢復對外開放,觀眾可通過官方微信預約參觀。太原博物館開放時間為9時至17時,16時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恢復開放後,每天參觀人數限額600人,瞬時觀眾量不超過200人。疫情防控期間,僅接受個人預約,觀眾可提前3日通過「太原博物館」官方微信分時段實名預約,每個預約單最多預約2人,每人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每張身份證每天限約1次,暫停團隊接待。
  • 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9月12日至9月18日門票半價!網上預約購票...
    上海科技館(021)68622000轉6888、68542000上海自然博物館(021)62620280>溫馨提醒1、疫情期間,兩館客流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50%,即:上海科技館瞬時承載量為67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15000人;上海自然博物館瞬時承載量為2950人,單日最大承載量7965人。
  •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已開放!預約參觀、掃碼入場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4月1日,記者從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已於3月31日起恢復部分展廳對外開放。想要參觀的公眾,可當日提前至少半小時實名預約,並出示預約二維碼。據悉,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開放,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部分展廳對外開放,指的是除正在施工改造的三樓展廳、4D影院、地震海嘯感受劇場暫不開放外,其餘常設展廳及開放式文創區正常開放。
  • 8月1日起,參觀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須提前預約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為保障暑期期間場館平穩有序對外開放,自2020年8月1日起,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對觀眾進館參觀服務進行了調整,想要前去參觀的市民須提前一天在網上預約,每日的參觀人數限制為3000人。
  • 山西新春大展|美意延年!到青銅博物館,看一個美美的傳統銀飾展
    2、展館地址:山西博物院:濱河西路北段13號(觀眾從東門進入)山西青銅博物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廣經路13號3、限額人數:山西博物院參觀人數限額為4500人/天,山西青銅博物館每天參觀人數限額為1500人/天,兩館均實行實名制、分時段預約。
  • 參觀服貿會須提前兩天在線預約
    9月5日至9月9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家會議中心室內展館及周邊室外展館將免費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想去觀看展會盛況的市民遊客,即日起可以登錄服貿會官網或官方APP開始預約。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個人預約按照「先約先得、額滿即止」的原則,預約的個人用戶需已註冊北京健康寶並確保健康狀況為「綠碼」,如健康寶狀態異常則無法進行預約。
  • 李自健美術館4月7日起恢復開放 須線上實名預約
    李自健美術館將於4月7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紅網時刻4月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丁陽亮)春風如期至,大地復甦來。記者今日從李自健美術館獲悉,該館將於4月7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疫情期間,僅提供個人線上實名預約,暫不接受團體預約。為給觀眾創造安全、有序的觀展環境,全館已做好防疫措施,並按照當前防控防疫要求每日定時消毒。
  • 國家博物館預約攻略(時間+方式+入口)
    中國國家博物館於2019年4月8日開始施行全員實名預約參觀機制(分時段),每天預約人數為3萬人,額滿為止。  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預約地址:http://www.chnmuseum.cn/  國家博物館開放時間:2019國家博物館暑期延時開放公告  最新消息:2019年7月28日起中國國家博物館每周日開放時間延至21:00
  • 北京動物園恢復開園 遊客須實名預約購票
    記者從北京動物園獲悉,3月23日起,北京動物園正式恢復開園,開放室外公共遊覽區域。同時,園方開通網絡實名預約購票,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市民遊客遊園安全、有序。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員聚集,北京動物園自1月24日起實行全面閉園管理措施。
  • 疫情期間國家博物館參觀須知
    中國國家博物館疫情防控期間參觀須知  1.觀眾須按預約時段自北門西側經消毒通道入館接受安檢,錯過預約時段者謝絕入館。  2.觀眾入館參觀時須全程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預約進館!湖北省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場所14日起均恢復開放
    明天(6月14日),湖北省博物館、省圖書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湖北美術館、省群藝館等五家省級公共文化場館將恢復開放,社會公眾可通過預約方式有序進館參觀。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由二級調整為三級,標誌著我省常態化防控進入新階段。
  • 預約制!洞庭湖博物館元旦開門迎客,預約方式請看
    為加強對洞庭湖博物館的保護和管理,為觀眾提供安全、舒適的參觀體驗環境,結合目前疫情局勢,經研究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入館參觀實行線上預約,每日開放預約最大容量2000人,將分三個預約時段,分別為9:00-11:00,11:30-13:30,14:00-15:30。
  • 想帶娃長見識的家長們注意,北京33家博物館回歸!
    左右滑動查看  疫情防控不可鬆懈,目前開放的博物館仍需要實行實名預約參觀、分時段控制流量等措施。  中國國家博物館    8月1日起,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院內文創商店、書店、冰窖餐廳等餐飲店。    預約方式:  https://gugong.ktmtech.cn/    老舍紀念館
  • 北京這33家博物館已回歸!娃們有了暑期好去處
    北京這些博物館已有序開放,這下娃們可有了暑期好去處。疫情防控不可鬆懈,目前開放的博物館仍需要實行實名預約參觀、分時段控制流量等措施。想知道目前都開放了哪些博物館?都在什麼時間開放?預約方式:https://gugong.ktmtech.cn/老舍紀念館開放時間:9:00-16:30(節假日另行安排)注意:擬於:2020年8月2日(周日)、8月16日(周日)、8月25日(七夕,周二)、8月30日(周日)、9月13日(周日)、9月27日(周日)期間延時開放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