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謝霆鋒,可能很多朋友只知道他是個影視明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謝霆鋒有著自己龐大的商業版圖。目前謝霆鋒已經很少參與電影電視的拍攝,大家看到更多的是他出現在各種商業商業場合當中和大佬們談論商道。比如和馬雲一起探討對創業的看法,與丁磊一起分享「創新與青年潛能」,同雷軍一起發布新款電飯煲等。
先來看下謝霆鋒的商業版圖
謝霆鋒的商業版圖最早應該追溯到1999年,當年謝霆鋒的專輯《謝謝你的愛1999》火遍全國,銷量破百萬,名氣大熱之後,他靠著獎金、廣告、商演等大賺一筆,就在這一年謝霆鋒在香港投資多個商鋪,正式開啟了他的商業版圖之路。到目前為止到底謝霆鋒名下有多少物業沒有公開的數據,但至少在幾個億以上,畢竟從1999年到現在香港的房價已經漲了很多。
而真正讓謝霆鋒在商業市場上斬落頭角的應該是特效公司PO(朝霆)的成立,2003年,謝霆鋒拍完MV找視頻公司做後期,花錢不少但是特效很差,全香港居然沒有一家公司能達到要求,最後只能找外國公司才解決問題,這一次經歷讓謝霆鋒意識到了特效製作的巨大市場空間,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就開始組建了自己的特效公司。
PO剛開始的時候只有10個員工,但發展到今天已經在香港、北京、上海、杭州、臺灣等地開設了多家分公司,並承接很多影視以及廣告的特效工作,成為了目前我國最頂級的特效公司之一。大家所熟悉的很多電影,比如《一九四二》《中國合伙人》《捉妖記》都是PO做的特效,而且很多廣告的特效也是由PO完成, 據說香港每60秒的視頻廣告有36秒來自謝霆鋒的團隊,汽車廣告更是包攬了90%的市場份額,寶馬奔馳奧迪都是其座上客。不過2016年數字王國以1.35港元收購了PO朝霆85%的股權,目前謝霆鋒只有15%的股份。
謝霆鋒的商業版圖再次升級應該是在《十二道風味之後》,2014年霆鋒推出了自己的美食綜藝《十二道鋒味》,成為了熱播的綜藝節目,這個節目火了之後,謝霆鋒趁熱打鐵,開始進軍餐飲領域,先後在香港成立「鋒味byBeyond Dessert」、入股香港知名沙拉店Beautifood、在北京開設鋒味實驗室、在上海杭州等地投資酒吧。2015年謝霆鋒推出了「鋒味曲奇」,以線下店的方式在香港售賣,2016年末,謝霆鋒又去天津開了一家「鋒味」食品技術有限公司將「鋒味」曲奇引入內地。
經過多年的打拼,包括代言、影視收入、各類物業、特效公司、餐飲公司在內,目前謝霆鋒的個人身價保守估計至少在10億人民幣以上。
謝霆鋒的商業版圖是如何煉成的?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當紅明星做生意而且能成功的並不多,很多明星在成名之後都是不斷的去享受和揮霍,甚至在人氣過後只能吃老本。而謝霆鋒從出道開始就涉足商業,雖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曾經受到過家人的反對,也有被人騙的經歷,但是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至於謝霆鋒商業版圖是如何煉成的,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一個原因:
第一、個人IP影響力
謝霆鋒剛出道的時候就很火爆,人氣很旺,這讓他賺了不少錢,有了原始資本的積累之後可以持續的投入到自己的商業版圖中來。而且在涉足商業之後謝霆鋒並沒有放棄影業唱歌等老本,他還是經常參與各種電影拍攝,參加綜藝節目,這樣可以持續保持個人名氣,這對於他餐飲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二、敏銳的商業嗅覺
從投資商鋪到開設特效公司到進軍餐飲業,每一次行動都可以看出謝霆鋒的商業嗅覺是非常靈敏的,當影視大發展時他由唱歌馬上轉展影視,當影視朝著數位化發展的時候,他及時推出特效公司,當感覺香港樂壇和影壇有所衰退之後,他馬上轉戰內地綜藝節目,跟衛視推出鋒味,這些都說明謝霆鋒對局勢的判斷很準確。
第三、不服輸的精神
雖然謝霆鋒表面看起來溫文爾雅,但是骨子裡卻有著一股永不服輸的氣概,從一開始他做生意被家人反對,再到他演藝和歌唱生涯當中受到眾多人的噓噓和質疑,為了證明自己謝霆鋒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自己,然後不斷去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