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牆鐵壁」促升級 「芯屏器合」育集群 製造強省建設步入快車道

2020-12-23 安徽網

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訊(記者 吳量亮 見習記者 朱卓)11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以來,全省工業經濟呈現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至2019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6%,高於全國2.5個百分點;2018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民營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9位、中部第1位。

「十三五」以來,我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準確把握「製造業是強國之基,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戰略定位,狠抓技術改造、智能製造、專精特新、安徽精品、工業設計、民營經濟、節能環保「五個一百」等一批特色品牌工作,持續推動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著力構建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體系,成效明顯。聚焦「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堅持「龍頭+配套」「基地+基金」,實施十大高成長性產業、「7+5」重點產業發展行動,優勢產業不斷鞏固,千億產業達14個。圍繞「銅牆鐵壁」促升級。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工程,每年滾動實施億元以上重大技術改造項目1000項以上,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淘汰煉鐵產能224萬噸、粗鋼產能302萬噸,提前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任務。冰箱、洗衣機、彩電、空調四種家電產量約佔全國1/4。瞄準「芯屏器合」育集群。大力實施「建芯固屏強終端」戰略,新型顯示實現「從砂子到整機」的整體布局,集成電路集聚產業鏈企業300餘家,微型計算機產量居全國第五。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國10%以上,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速超50%,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全球第一。積極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智能語音入選首批國家三大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試點,「中國聲谷」成為工信部批准的第一個「中國」字號人工智慧產業基地。14家基地被列入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以兩成左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貢獻了五成以上的工業企業利潤,產業集聚和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凸顯,發展質量居全國前列。

我省強化頂層設計,構建起橫向全覆蓋、縱向全生態的政策支撐體系,有力促進了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十三五」以來,我省高規格召開「製造強省」萬人大會,實施「製造強省」行動方案,推動出臺製造強省、機器人、集成電路、「三首一保」、「中國聲谷」、5G等系列「政策10條」,每年省財政投入上百億元資金支持企業產業發展,製造強省建設步入快車道。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2019年全國各省製造業營商環境評價中,我省營商環境排名第7位,其中「政策」項排名全國第2位。

相關焦點

  • 推動高質量,建設製造強省邁新步——對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謝志成
    力促高質量,六個「新」成為集中體現——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實現新突破,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智能製造發展跨上新臺階,兩化深度融合開創新局面,結構優化調整取得新成效,企業發展環境取得新改善。  【實幹舉措】 省政府出臺指導意見,重點培育13個先進位造業集群,形成全省上下集成政策支持、合力培育產業集群發展的鮮明導向。
  • 鳥瞰「芯屏器合」 遇見大美合肥
  • 奮力推動新時代新階段美好安徽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步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支點,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圍繞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拓展投資空間、促進消費升級聚力用勁,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緊扣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在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依託「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加快促進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
  • 安徽營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強磁場」
    」為標識的新興產業形成體系、以新型「銅牆鐵壁」為代表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大智移雲」為牽引的數字經濟蓬勃興起……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今年以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動科技創新,傾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 酉陽桃花源水庫工程建設步入快車道
    酉州城事訊   日前,酉陽桃花源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重慶市水利水電發展總公司在酉陽時代大酒店聯合召開了項目建設推進會,標誌著桃花源水庫工程建設步入快車道。會議通報了桃花源水庫項目公司「酉陽縣興星水利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情況,明確了公司領導班子及組織機構;聽取了桃花源水庫工程參建各方前階段工作開展情況匯報,並對項目的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確了目標任務及各參建方的職責,要求參建各方做到安全施工、優質施工、文明施工,確保工程合格、不超概算、力爭大禹獎。據悉,酉陽桃花源水庫是市級重點水源工程,總投資8.76億元。
  • 張家界七星山觀光火車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
    紅網時刻張家界6月15日訊(永定站記者 謝麗瓊)6月13日上午,張家界七星山觀光火車(齒軌)項目初步設計評審會在永定區召開,標誌著張家界七星山觀光火車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正高級工程師薛新功為專家組組長,來自國內該行業的12位知名專家,對該項目的初步設計進行評審。
  • 平煤神馬集團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高質量發展步入「快車道」。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保護壓力加大的形勢,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轉型升級突破口,主動淘汰落後產能,加快智能化建設,深化「大精煤」戰略,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量大到質優的新跨越。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千企智造·智匯行動」啟動儀式……廣東省工信廳廳長塗高坤的工作日程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緊緊圍繞廣東向製造強省的建設工作展開,從資金、人才到產業布局的每一個環節。「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適應新發展格局,科學謀劃『十四五』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製造強省建設新局面。」塗高坤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這樣描述未來五年的目標。
  • 九個強省突破,應該如何突破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明確提出要努力實現「九個強省突破」的重大戰略任務,為加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了目標遵循。全面推進「九個強省突破」戰略深入實施,山東應主動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立足自身基礎特色,努力增創發展新優勢,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水平,確保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走在前列。
  • 2020年煙臺福山區回遷安置區建設步入「快車道」
    原標題:2020年福山區回遷安置區建設步入「快車道」 累計開工75.8萬㎡水母網1月1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潘丹丹 )雪後初霽,福山大地萌動著新的希望。東北關小區一期項目建設現場馬不停蹄,12#樓施工至地上2層,13、15#樓正在進行基礎筏板施工……福山區安置房建設步入「快車道」,2020年7個安置板塊、8期安置項目已開工建設,累計開工75.8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提供4727套房源,承載著居民的期望,暖暖的新家正在拔地而起。昨天上午,記者在老嵐水庫安置區惠禮富城施工現場看到,工程人員正在對電梯進行調試和驗收。
  • 江西推進交通強省建設 打造一個世紀水運工程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為建成交通強省,我省將在未來15年,力爭打造一批能夠在全國領先、具有標誌性和引領作用的重大工程項目,著重打造世紀水運工程、八大千億工程、萬億交通產業。
  • 兩江新區:加快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 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
    不過,作為兩江新區第一批覆工復產企業,隨著上下遊配套企業有序恢復生產,靈龍的業務也逐漸步入正軌。生產出來的手機振動馬達半成品 陳昕 攝張南平說,兩江新區圍繞「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招商,培育壯大智能產業集群,制定了《重慶兩江新區促進先進位造業發展辦法》等一系列政策,靈龍生產的產品作為「器」——核心零部件,
  •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靠創新育先機,靠創新開新局
    安徽創新的「裡子」更厚實了,「芯屏器合」成為產業新地標,長鑫存儲、京東方、科大訊飛等一批骨幹企業成為產業鏈創新鏈重要力量,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戰新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均超過40%。安徽創新的「引擎」更強勁了,經濟總量向著全國第一方陣邁進。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對我們實打實地抓創新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勵。科技創新是大變局的「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 甘肅張掖育西部「智能製造」 塑產業集群探國際合作
    16日至20日,「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高層2019甘肅行」採訪團走進河西走廊的張掖,走訪了當地的智能製造產業園。 楊豔敏 攝中新網甘肅張掖10月19日電 (閆姣 丁思)「目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生產的30萬部手機、40萬件SMT貼片出口至中東、印度等地。」
  • 廣東加速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世界500強企業布局 惠州再添...
    原標題:廣東加速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世界500強企業布局,惠州再添百億級石化項目   世界級石化巨頭再次加碼布局大灣區。
  • 推動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 我國工業設計發展步入快車道——2020年...
    期間,知名院士專家、設計師共話設計賦能智能製造新趨勢;《工業設計園區研究報告》《工業設計發展研究報告》以及全國首個工業設計行業團體標準《全產業鏈設計創新服務導則》發布;集中在先進位造業、生物醫藥及醫藥器械三大產業的20個先進位造與服務型製造項目籤約落戶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