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周年成績秀——「一個平臺八大體系...

2020-12-16 金羊網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周年成績秀——「一個平臺八大體系」構建優質生活圈

金羊網  作者:許悅、穗農宣  2020-06-29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許悅 通訊員 穗農宣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自2019年5月9日啟動建設以來,快步推進已滿周歲。特別是近半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增城)便利區在廣州市增城區正式啟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正式推出自動售賣新模式,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達到了第六批,集區域總部、商務洽談、線上線下交易、產品發布、展示推廣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聖)中心成功落戶越秀……一項接一項的工作又快又穩,打造出一個高標準的惠民惠商優質農產品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目前農產品的流通量累積超過15萬噸。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創新的「一個平臺八大體系」,在指揮中心的數位化管理下,八大體系各司其職,從田頭到餐桌,從生產到銷售,一系列最嚴指標、陽光監督、安全可追溯的創新舉措,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大框架上協同運作。不僅為老百姓吃得放心提供了可靠保障,還成了廣東充分發揮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效應」的輻射帶動能力,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生動實踐。

便民惠民:像買飲料一樣買肉菜

說起「菜籃子」,廣東人都不會陌生。作為「菜籃子」工程批發市場體系建設的首批試點城市,廣州市自1989年開始實施的「菜籃子」工程,結束了廣州市蔬菜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歷史。

如今,「菜籃子」工程改革再出發,滿足的是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內地居民的消費升級新需求,提供的是更加安全、綠色的「菜籃子」產品,助推了粵港澳乃至各地優質生活圈的建設,全方位發揮大灣區輻射帶動能力,也是落實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舉措。

全國範圍內,截至2019年12月底,已認定1000多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銷售點,還有不少社區主動建起了團購群,很多居民每天在微信群內接龍報上自家要買的肉菜數量。一位金雅苑團購群內的消費者就在群裡上傳了圖片點讚:「菜心苗放了幾天還是那麼好!」

疫情期間很多人宅在家裡,為了方便消費者購買肉菜,3月23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上的供貨企業迅速研發了「菜籃子」智能售賣機,並進行試點。消費者在購買時,通過微信授權,就可以掃碼開櫃、選購農產品。自動售賣機自動感應,稱重銷售,整個購買過程方便、快捷。

智能售賣機上售賣的農產品,全都來自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產品加工企業),均經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流通,附有權威檢測報告和溯源信息二維碼。目前,這些智能零售終端正逐步投放到廣州各個社區、寫字樓等消費場所,服務社區、面向廣大消費者,下一步還將繼續全國布點。這是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安全優質農產品送達千家萬戶的重要一環,疏通了產品進入百姓餐桌的「最後一公裡」,助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發展駛入快車道。

吃得放心:檢測標準高、輕鬆掃碼可溯源

這也是「八大體系」中最吸引消費者的承諾:一個標準供市場。即進入粵港澳「菜籃子」平臺的產品,無論是用於供應港澳市場或者用於供應內地市場,均要是來源於海關備案的供港澳生產基地,符合供港澳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在內地銷售的「菜籃子」產品同時還需符合國標要求。

為了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八大體系」又特別涵蓋了「產品溯源體系」,對商品實行線上線下「一品一碼」管理,生產、流通全程智能監控。包裝上均貼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標識和質量安全溯源二維碼,消費者輕鬆一掃,生產溯源信息、質量安全信息盡在掌握。

目前全國共有843個企業進入溯源管理平臺(其中772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71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加工企業),共溯源登記了近1400個農產品。

制度創新:推動合作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

就在5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認定了第六批生產基地。至此,已有111個地級以上城市加入合作共建行列,認定了6批808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3批71家產品加工企業,並在全國各地推進建設15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配送中心(分中心),初步搭建了全產業鏈條的生產體系、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流通系統。

是什麼吸引全國各地的農產品企業紛至沓來?

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的牽頭建設城市,廣州以「立足廣州、聯結泛珠、服務灣區、輻射內地、面向全球」為建設定位,著力打造的是一個惠民惠商的優質農產品服務平臺,構建以廣州為樞紐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及流通服務體系,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加工基地拓展到全國各地優勢產區,形成強大的輻射帶動和示範效應,從而推動合作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以4月17日下午正式啟用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增城)便利區為例,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調節」的模式,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黃埔海關將關口直接前移到位於增城區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和加工基地,實現大灣區「菜籃子」服務平臺和通關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打造成為集生產、流通、檢驗、檢疫、通關、信息化等資源要素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對於完善廣州乃至大灣區現代農業產業鏈條,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將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時刻,通關(增城)便利區的建成啟用,還將實現高效的檢驗檢疫通關服務,大大縮短企業供港澳及出口產品的通關等待時間,有利於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迎來發展機遇,營造更優質、更高效、更便捷的營商環境。

「數說」「一平臺八體系」

指揮信息平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信息平臺和平臺指揮中心坐鎮廣州,設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統數據服務監管平臺,實現生產、物流、生產管理、質量監管、客服管理等功能的數位化管理,採用二維碼技術實現對質量安全和物流貿易的溯源。

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指標體系——採用供港澳質量標準和國家標準中的最嚴格指標,編制發布了蔬菜、水果、畜禽和蜂產品、水產品、乳及乳製品和食用油及油料產品六大類共21210項安全檢測指標,打造成為全國質量安全新標杆,實現「一個標準供市場」。

高質量生產基地體系——目前已認定6批808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3批71家產品加工企業。在前4批認定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中,來自國家(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生產基地有65個,輻射帶動貧困地區農民數萬人。

高效便利流通體系——推進建設15個區域性配送中心或分中心。全力推進梅州、清遠、雲浮等3個配送中心建設,齊齊哈爾、贛州、濰坊、聊城、永州、懷化、韶關、肇慶、畢節、黔南、黔西南、珠海等12個配送分中心建設同步有序推進。

政策體系——《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廣州市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的若干意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標識管理規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管控試行方案》等系列文件先後出臺,初步構建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運營的「四梁八柱」。

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在產地,結合海關對出口基地管理的成功經驗,以及農業農村部門的屬地管理職能,形成生產體系質量安全監管的雙保險機制;產品採收後,在生產基地的自檢室進行「逢出必檢」,具備國家認可資質的第三方法定檢測機構對進入平臺產品實現「逢進必檢」;進入市場後「陽光監督」,消費者可以輕鬆掃碼溯源,辨識產品。

產品溯源體系——檢測合格後才能在包裝上使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LOGO和溯源二維碼。通過「一品一碼」管理,實現產品源頭可追溯,是質量安全信心的保障。

穂港穂澳及城際合作機制體系——與香港、澳門特區有關部門建立了穗港、穗澳聯席會議合作機制,已有111個地級以上城市加入合作共建行列,初步形成了全國大協作的局面。

運營管理規則體系——截至日前,全國共有843個企業進入溯源管理平臺,共溯源登記了近1400個農產品,累計流通量超過15萬噸。同時,通過倉儲物流平臺實現流向可跟蹤,解決農產品配送最後一公裡的問題;通過電商平臺,優質農產品全天候在線展示和交易,實現供求無縫對接;通過進出口平臺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編輯:正龍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城市共享加工集配中心啟動
    劉良龍)12月19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作辦公室指導,廣州市增城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廣東雪印集團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城市共享加工集配中心啟動儀式暨雪印集團『百億'合伙人戰略發布會」活動在廣州市增城區舉行。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深度探訪
    越來越多人喜歡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不僅安心健康有保障,而且還方便購買!為了讓市民朋友們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了解更加深入~小編這次特意挑選了六家超級奈斯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生產基地,實地進行深度探訪。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優質蔬菜在濱州這樣長起來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近日,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採訪團來到山東濱州。儘管濱州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隔千裡,但卻和粵港澳人民的生活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在山東鑫誠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內,感受直通大灣區的「菜籃子」如何煉成的。
  • 對接大市場 搞活大流通 鶴翔蔬菜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銷售...
    對接大市場 搞活大流通鶴翔蔬菜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銷售市場懷化新聞網訊 7月7日,在距懷化城區20公裡的鶴城區黃金坳鎮坪星村鶴翔農業生態蔬菜基地,工人們正冒著盛夏高溫,採摘打包辣椒、黃瓜、茄子、苦瓜等時鮮優質蔬菜
  •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城市共享加工集配中心啟動儀式舉辦_南方網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12月19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作辦公室指導,廣州市增城區農業農村局主辦,廣東雪印集團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城市共享加工集配中心啟動儀式暨雪印集團「百億」合伙人戰略發布會」活動在廣州市增城區舉行。
  • 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業論壇高質量發展論壇開幕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促進蔬菜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滿足粵港澳、東南亞及全球高端消費市場需求,12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 濱州成功籤訂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供應合作協議
    濱州日報訊 11月22-26日,我市考察團赴廣東參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供應對接活動取得豐碩成果。考察團先後參加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座談交流會及農產品產銷對接會議;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濰坊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考察學習;赴增城區農業農村局開展對接活動,並籤訂與市農業農村局友好單位合作協議;參加山東「菜籃子」產品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展洽會,作《打造「食域濱州」公用品牌,全力推動濱州農業高質量發展》典型發言。
  • 輝煌2018:耀眼全球的粵港澳大灣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實化,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  近年來,粵港澳合作編制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構出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框架,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硬體支持。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的縮影。
  • 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的重要時期。藍皮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全國率先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重大跨界交通工程促進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重大跨界交通工程是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 山東深度開拓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市場 已在粵建成2個農產品配送中心
    央廣網濟南10月19日消息(記者桂園)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山東濰坊農品展示交易中心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正式啟動運營。該交易中心佔地1500平方米,集「濰坊農品」和「壽光蔬菜」加工、倉儲、展銷、品鑑、行業交流等業務功能於一體,現場集中展示了300多個濰坊最具代表性的名優特色果蔬產品。
  •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檢測中心正式揭牌運營
    該檢測中心是廣州海關所屬肇慶海關和肇慶市懷集縣政府合作共建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副產品檢測監管平臺,由廣州海關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撐,肇慶海關綜合技術中心負責實際運維,建築面積達1500平方米,可提供食品(農副產品)、植物產品、林化產品、日用陶瓷、建築石材、化妝品等商品檢驗檢測服務。
  • 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成全球重要科技創新中心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鄭澍 何偉奇 楊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籤署三周年系列報導,7月12日播出《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成全球重要科技創新中心》。
  • 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支持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支持贛州打造融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於近日正式印發,這是繼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後又一個為贛州量身定製的重大政策文件,是省委、省政府賦予贛州的又一重要使命。
  • 2020廣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現代農業嘉年華活動安排(時間+地點)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暨廣州現代農業嘉年華  活動時間:10月1日到3日  活動地點:天河體育中心南廣場  活動安排: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與五星級酒店、知名酒家供需對接會  時間:10月1日14:00開始;  機構:市公交集團、廣州酒店協會、廣州烹飪協會;  內容:播放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宣傳片;主辦單位代表致辭;洽談交流;企業籤約等。
  • 國君宏觀:深圳特區40周年 粵港澳大灣區改革新臺階
    伴隨粵港澳大灣區上升至國家級戰略,深圳—東莞—惠州深度一體化,引領區域科技創新。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預計我國改革開放將進入新臺階,深圳迎來新一輪改革開放、科技創新政策新機遇。「十三五」規劃中指出,我國將加快城市群建設發展,在全國範圍內共打造19個城市群。
  • 就在江高,有個輻射全國的「菜籃子」!
    總部經濟全力把好「菜籃子」關作為第一批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的企業之一,去年下半年,粵旺集團率先在總部建立了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和淨菜加工檢測配送中心。萬俊華介紹,粵旺集團總部還專門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事業部,緊緊圍繞「三個一」,依託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信息平臺,嚴格按照一個供港蔬菜標準,在車間安裝了360度無死角攝像頭,全程監控並負責保障「菜籃子」蔬果的品質與安全。在該集團總部,工作人員還利用無土栽培技術,不斷研發和培育各類有機蔬菜品種,以減少化肥和農藥用量。
  • 探訪粵港澳大灣區「大農場」:田邊設置電子眼 產品信息可追溯
    梅州市是廣東省的農業大市,而五華縣處於梅州南部,是梅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距離最近的縣。目前,五華境內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78.13公裡,高速公路通車密度居梅州全市第一。長(春)深(圳)、濟(南)、廣(州)等高速公路的通車,促進了五華與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加快了農產品「出山」。
  • ...粵港澳」大灣區丨黔西南州義龍新區德臥鎮白水河村第一書記吳古昌
    2017年9月12日,組織按照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安排我到義龍新區德臥鎮白水河村,擔任駐村幫扶第一書記,從此,開啟了國家脫貧攻堅工作,也就是「天字號」工程。至2020年11月30日,一晃就過去了3個年頭1148天。  當我進入白水河村的第二天,為打通脫貧「最後一公裡」開出破題藥方。
  • 吉安綠色農產品「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9月19日,83.56億元的農業產業和農產品產銷對接項目在深圳召開的2020江西吉安·粵港澳大灣區農特產品推廣會上簽約,吉安綠色農產品走出「家門」,擁抱大灣區市場。近年來,吉安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先後與深圳等地開展了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健康產業推介等一系列交流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吉安蔬菜每年銷往廣東約16萬噸,生豬外調70%銷往廣東,越來越多的吉安農產品正源源不斷地裝進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
  • 廣州黃埔: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建造科技創新展示平臺啟動
    9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裝備製造創新中心」(簡稱「創新中心」)在黃埔區西基島規劃建設,將打造以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建造科技創新示範為主題的智能創新產業園,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代表共同見證「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建造科技創新展示平臺」啟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