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論壇|張繼成:全國文化先進市,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景

2021-02-11 無界散文

作者簡介

張繼成:中國音協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山西音協理事,山西合唱協會理事,呂梁音協副主席,山西管樂協會呂梁分會會長。全國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獲得者,山西省特級教師,副教授。原汾陽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原民進山西省委委員、呂梁市委副主委、汾陽總支主委。

近日,拜讀了北京教育學院美育中心教師、博士張爍在《人民音樂》2020年11期發表的《休閒性音樂講座的特點、價值與困頓——以北京T音樂沙龍為例》一文後。激活了我的思緒,頗有感慨。

「T音樂沙龍」中的T是指什麼,我不清楚。

T音樂沙龍創辦於2016年,坐落於朝陽公園西南角一間咖啡廳內。這裡的音樂沙龍屬於休閒性音樂講座,其特點之一是非功利性:觀眾到這裡來聽講座並不是為了升職考學,而是以感受藝術,提升修養為目的。其二是小眾性:由於空間的限制,人數不多,少則十幾位,多則幾十人。其三是私人性:這裡沒有領導講話,沒有官方介入,不用正襟危坐。其四是舒適性:可以吃吃喝喝。

T音樂沙龍一般分為「講課模式」和「音樂會模式」,內容包括交響樂、歌劇、室內樂、鋼琴、藝術歌曲、中國民族器樂和爵士樂等。教師的聘請不看職稱,不看背景,不看身份,只看講座的效果——能否吸引觀眾。觀眾每人每次收費100元(入場券+一杯飲料)。因為人數有限,所收費用不能保證教師勞務費和相關開支,還要靠咖啡廳日常的營業收入來彌補。儘管如此,在大都市,這種沙龍式、休閒性的音樂講座或許還有不少。那麼作為小縣城,是否也可以開展類似的活動呢?由此我想到了近些年來,我身體力行的十餘次公益性音樂講座。

我應邀無償服務的音樂講座內容,包括音樂審美特徵、音樂與生活、中西管弦樂隊比較及作品欣賞、歌曲鑑賞、與合唱愛好者談合唱、合唱指揮、古琴與古箏、中國漢民族樂隊漫談、紅歌欣賞、茶與音樂漫談。講座的場所一般是文化館、學校階梯教室、新華書店、琴社(音樂培訓機構)、單位會議室、市委黨校等。受眾包括音樂愛好者、大學生村官、學校教師、合唱團成員、中學生、科級幹部培訓班等。受眾人數從30、40人到200、300人不等。

恕我孤陋寡聞,大概能有機會安排如上公益性音樂講座的縣城,恐怕為數不多,實屬難能可貴。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地的音樂氛圍和文化底蘊。

汾陽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積澱深厚,古為三晉大邑,至今置縣已2600餘年。2005年被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改革開放以來,汾陽不僅有文工團、晉劇團,還先後創建了少兒藝術團、女子合唱團、政協之友合唱團、人社之聲合唱團、同心合唱團、音樂舞蹈協會志願者樂團等。上世紀80年代,汾陽文工團排練的話劇《於無聲處》、歌劇《小二黑結婚》、歌舞節目聞名遐邇;上世紀90年代初,汾陽少兒藝術團排演的音樂舞蹈詩劇《春光融融》、《呂梁魂》、少兒管弦樂及合唱音樂會、民族音樂會、舞蹈《杏花雨》分別應邀或代表山西省少年兒童在北京音樂廳、人民大會堂、海澱劇場等成功上演,曾獲得榮毅仁副主席籤發的獎牌,享譽京華;合唱團和志願者樂團聯袂,按照當年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的完整版本,成功排演了《長徵組歌——紅軍不怕遠徵難》,為國慶70周年獻禮;2020年,音樂舞蹈協會志願者樂團成功排演了呂其明作曲的交響樂《紅旗頌》等。作為縣級市,這樣的成績單委實難能可貴。我有幸在這方文化藝術的沃土上生活、耕耘,立足於自己的專業,為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深感榮幸。

開展公益性音樂講座,有利於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修養。我的體會是,公益性音樂講座的題目具有自由度,聘請主講教師不拘一格,受眾者「人以群分」,講座場所除了音響設備,一切從簡,較之於院校講座和「雲端」直播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我想如果這項活動能夠得到當地文化、教育等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如果能像茶社、咖啡廳那樣,固定場所,引進商業操作,在滿足觀眾消費的同時,還能適當支付主講教師的勞務費,這項活動有望長久堅持,可成為縣城裡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當代中國,正奮力行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上。作為基層音樂工作者,我們應當審時度勢,立足本職,面對現實,不負時代託付,不辱肩頭使命,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為繁榮我國的文化藝術事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

相關焦點

  • 2020文化旅遊產業高峰論壇暨成果展在廣西崇左舉辦
    圖為2020文化旅遊產業高峰論壇暨成果展啟動儀式現場。中新社記者楊志雄 攝   論壇由中國旅遊協會和崇左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崇左市文化和旅遊局、崇左市投資促進局、美麗城鄉(北京)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承辦。
  • 風景別致,風韻動人,全力打造萊州文化新高地!
    風景別致,風韻動人,全力打造萊州文化新高地!「十三五」時期,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文化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非遺傳承與保護風生水起,一曲曲文化之歌餘音繞梁,一道道文化風景靚麗奪目……文化底蘊深厚的萊州一路砥礪前行。站在新起點,我市正以只爭朝夕的決心推進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工程,深度挖掘萊州山水風光、地方風物、人文風韻,全力打造萊州文化高地。我市入選2019全國十佳宜居宜業宜遊城市、2020中國國家旅遊年度臻選文化旅遊目的地。
  • 去年的今天第二屆全國彝族青年文化論壇在孜孜普烏昭通召開
    2015年8月7日第二屆全國彝族文化青年論壇在中共昭通市委黨校召開,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和來自各行各業的雲、貴、川、桂、重慶等省區市的彝族青年代表共
  • 國旗文化傳播再登高峰 第六屆全國國旗文化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由絲路規劃研究中心主辦,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支持,北京新風旗幟文化傳播中心、中國國旗網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國旗文化論壇,2020年10月30日上午在北京中信大廈舉辦。前不久,習近平主席籤署主席令,公布新修正的國旗法2021年元月1日施行,在這樣一個特殊年份,第六屆全國國旗文化論壇的舉辦意義更加非凡。由於疫情防控影響,按慣例將於今年秋季在京舉辦的第七屆全國學校升旗手交流展示、第五屆全國高校十佳升旗手評選等系列活動延期舉辦。在各方期盼中,全國政協絲路規劃研究中心繼去年主辦第五屆全國國旗文化論壇後,今年持續主辦第六屆論壇活動。
  • 晉商文化的搖籃,優秀民俗文化旅遊區,山西晉中市
    東部河流多屬海河流域南運河、子牙河水系,主要有松溪河、清漳河、濁漳河;西部河流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有瀟河、烏馬河、昌源河、惠濟河、龍鳳河、靜升河。晉中市土地總面積2460.6萬畝,佔山西省土地總面積的10.5%,居山西省11個地(市)第4位。
  • 第二屆運博會文化旅遊產業合作論壇聚焦文化建設
    論壇將目光聚焦於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數說運河」為主題,共同探討在數字科技背景下,如何利用好祖先寶藏,讓古老運河煥發新機,高質量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合作論壇」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無錫市人民政府、淮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承辦。
  •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在滬舉行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在滬舉行 12月8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在上海市虹口區舉行。 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旨在深入探討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建構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機遇和新趨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自2016年以來,該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在國內外已形成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是上海有影響的高端論壇之一。
  • 第四屆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開幕
    【解說】以「美食無國界 綠色好食材」為主題的第四屆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11月26日在海南博鰲開幕 。來自國內外餐飲食品行業、全國大型商超、國際連鎖酒店的企業代表,以及餐飲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於此,圍繞中國餐飲企業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應對變局展開討論。論壇還為採購商與餐飲企業搭建一個合作共贏的交流平臺。
  •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首屆大學生科技文化交流論壇在淮南圓滿落幕
    科技之旅:驚羨淮南科技進步    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負責人邢宏龍告訴記者:「化學工程學院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學院擁有民用爆破器材與工程爆破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民用爆破學科實力處在全國的前列。這次安排的活動有《爆破技術學術講座》、參觀爆破實驗室與爆炸試驗場、火藥作畫等,兩校的學子面對面交流,可以互通有無、相互提高。」
  • 東夷文化與中華文明——「第七屆東夷文化論壇」學術綜述
    作者:杜慶餘(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第七屆東夷文化論壇」日前在山東省臨沂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舉辦。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林小安認為,大汶口文化出土陶器上的刻畫符號是象形的文字,有單體字,有合體字;文字是文明起源的標誌之一,這表明東夷文化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源。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教授王鈞林認為,上古時代以黃河下遊的海岱地區為中心,沿著中國東部海岸,到朝鮮半島,形成了東夷文化圈。
  • 青少年文化科技論壇:青少年們怎樣創·造紫禁城文化
    12月12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的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暨2020年青少年文化科技論壇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創客們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海江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也介紹了近些年故宮為推動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作出的探索。
  • 第四屆全國體育學科研究生文化論壇暨《體育文化導刊》進高校系列...
    12月19日,第四屆全國體育學科研究生文化論壇暨《體育文化導刊》進高校系列行活動在東北師範大學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由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文化導刊》編輯部聯合主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東北師範大學)協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旨在為廣大在讀研究生創建學術交流平臺,增強體育學科研究生的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積極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論壇首次採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會議形式。
  • 文化澳門 風景正好
    澳門是一座文化城市,歷史和文化是澳門的財富。幾百年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嬗變,賦予澳門獨特的文化魅力。回歸祖國後,得益於「一國兩制」安排,澳門多元文化碰撞融合,交相輝映,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和諧共處。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門特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國際人文交流,促進世界文明互鑑。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在天府新區舉辦
    自2017年首屆舉辦以來,歷屆天府文化論壇精準把握文化新方向,緊扣產業新熱點,邀請國內外文化大咖、專家學者、行業領袖齊聚天府新區,共商天府文化發展大計。據陳放介紹,近兩年,「四川出品」的天府文化音樂、文博、設計、動漫、影視、文學、網絡作品、文旅項目、文化活動等聞名全國。
  • 首屆漢文化論壇育豐碩理論成果
    與會的專家學者中有來自20多所高校機構的教授、學人及研究者, 也有國內外文旅行業領軍人物、知名文化企業家,以及淮海經濟區(四省十市)文旅界的有關代表,研究領域涵蓋了哲學、考古、文學藝術、民俗、文博、文旅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本次論壇舉辦層次高、所邀專家學者範圍廣,不僅是「高大上」的學術思想盛宴,也是接地氣的群眾文化節日。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暨兩岸藝術家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大學主辦,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合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和文旅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
  • 第四屆嘻哈文化產業論壇共尋潮流文化資本新風口
    黃星先生表示歡迎遠道而來參與論壇的各位領導和來賓,也提及:」嘻哈文化是閩臺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加大嘻哈文化的交流、融合與發展。圖:張玉杭先生致開場詞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弘視數媒公司書記 總經理 總編輯張玉杭先生致開場詞表示:嘻哈文化自20世紀80年代被引進中國以來,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它以自由、奔放的獨特魅力深受青年群體的喜愛。
  • 世界蘇迷的「朝聖會」——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
    11月10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眉山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學主辦,眉山市委宣傳部、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眉山市教育和體育局、眉山市東坡區人民政府、四川大學蘇軾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承辦的第四屆眉山東坡文化學術高峰論壇與第六屆全國書院高峰論壇在眉山市舉行。
  •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在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8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在滬召開。  本次會議以「後疫情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城市文化建構新趨勢」為主題,採用現場研討和遠程視頻連線相結合的形式,設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政治秩序加速調整背景下,論壇旨在深入探討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建構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機遇和新趨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打造中國油茶第一強市 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開幕 衡陽茶油鮮香亮相
    這座因亞洲論壇而聞名的小鎮,如今飄起了茶油香,向全國和世界介紹衡陽茶油。此次盛會,衡陽創新交流舉措,讓茶油與世界「互動」起來。,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廚師們正施展十八般武藝,拿出絕活來製作美食。【同期聲】第四屆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組委會執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