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局預測,2020年十一假期,客流量將達到1.08億,是近半年的客流最高峰。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往年十一假期,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帶娃出門旅遊,既能放鬆心情,又能帶孩子增長「見識」。但今年由於情況特殊,很多家長都選擇和孩子一起「宅」在家。
「宅」一假期,聽起來就很無聊,但其實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十一假期更有意義。
孩子宅在家,也一樣可以長見識
往年放假,璐璐都會帶孩子出門旅遊,但今年情況特殊,璐璐心裡也非常糾結,應不應該帶娃出門「浪」。
同事小萱對她說:「其實在家一樣可以讓孩子漲知識啊,比起旅遊,孩子肯定更喜歡家長的陪伴啊。你可以帶孩子一起做飯,做小手工,看展覽都很有意義啊。」
小萱的話讓璐璐豁然開朗,是啊,還有什麼比家長的陪伴更重要呢。寶媽決定好好計劃這個假期,不出門旅遊,也一樣要假期充實起來。
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根據研究,孩子對學習的堅持很大一方面,取決於父母的陪伴。
其實陪孩子學習,不一定就是看著他們,管著他們,這樣機械的陪伴,只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在一次調查中,有51%的家長表示,自己每次都會陪孩子學習,39%的父母則表示自己是偶爾陪孩子學習,只有10%的家長表示從不陪孩子學習。
有時候,我們需要換一個方法,我們大可不必,在一旁「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而是拿出一本書,或是你需要做的工作,和孩子一起學習。
這樣既陪伴了孩子,也給孩子了一些獨立的空間。除了學習上,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儘量抽出時間,聽孩子講講今天都發生了什麼,陪孩子遊戲和運動。
假期帶娃做這幾件事,可比旅遊更有意義
1)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哈佛曾做過一項關於「孩子做家務」研究,結果發現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和幾乎不做家務的孩子,在成年後就業率為15:1;而犯罪率卻是1:10。
讓孩子做家務不但能培養孩子的自理、獨立能力,還能讓孩子更富有責任感。最重要的是我們和孩子一起做家務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
快拿起工具和孩子一起,給家裡來一次大掃除吧!
2)戶外運動
根據調查,在孩子一歲以前,母親對其成長更加重要。而孩子1歲以後,父親陪伴的重要性也漸漸凸顯出來。
耶魯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那些每天都與父親相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比一個星期接觸父親少於6小時的孩子更加聰明,而且在人際關係和觸覺發育上也更具優勢。
所以快利用十一假期多陪陪孩子們,尤其是我們的爸爸。戶外運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讓孩子強身健體,又很適合爸爸們帶娃。
3)做手工
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這段時間也是家長培養孩子想像力的重要時期。
做手工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孩子想像力的方法,有研究表示,經常動手的孩子其大腦也更加活躍,更利於孩子想像力的培養。
像常見的樂高、摺紙、繪畫甚至拆卸和修理家電,都是不錯的方法,家長在帶孩子做手工的同時,也可以給孩子們講一講其中的原理,幫孩子增長知識。
4)帶孩子學習
這裡的學習,一方面是指帶孩子溫習和預習功課。另一方面也是指,帶孩子探索和發現一些科學小常識。
比如動物園、科技館和各種展覽都是孩子學習的「風水寶地」,如果你不想出門,也可以帶孩子在家做一些簡單的實驗。
還可以看一些科普類的動畫和紀錄片,帶孩子足不出戶就暢遊世界。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十一準備帶娃出遊嗎?如果不出門,你打算帶孩子在家做什麼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