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前,麻煩您點點上面的「關注」哦!您的關注是筆者最大的動力!完全免費!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
1991年,曾經作為社會陣營老大哥蘇聯解體,冷戰的格局也成為了歷史,蘇聯這個曾經代表東方陣營的代名詞也逐漸被人們遺忘。對於中國人來說,因為蘇聯,我們走出了屬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蘇聯也常常也不靠譜,比如眾所周知的韓戰中蘇聯除了援助志願軍武器裝備外,沒有互動一兵一卒,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1992年,當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爾欽給美國參議院中的信裡,揭示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就是蘇聯空軍曾經參與過韓戰,並且曾經和美軍形成了激烈的對峙,擊落數千架美式飛機。
1950年韓戰爆發後,金日成見形勢發生扭轉,立馬掉頭請求中國和蘇聯增援。當時毛主席考慮到聯合軍的繼續北上會嚴重危害到東北邊境的國防安全,要知道當年的日本就是通過朝鮮半島作為跳板,開啟了侵略中國的計劃。因此毛主席最終決定調撥數百萬的軍隊調撥朝鮮。此外,當時美軍三番五次開著軍艦駛入臺灣海峽,南邊的小弟越南也蠢蠢欲動,如果東北部分再被敵人插上一把刀子,新中國的形式就岌岌可危了,所以中國出兵顯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蘇聯就不這麼想,當時的史達林認為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不僅僅士兵接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而且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尤其是空軍領域,可以對整個朝鮮半島實施轟炸。因此為了避免這場他認為"沒必要參與"的戰爭,史達林沒有明確答覆金日成,只答應在後方增補物資和武器。另外史達林眼看中國出兵了,更打算直接坐享其成,如果志願軍失敗,那史達林再出兵也為時不晚,如果志願軍成功,那就是一舉兩得了。不過話是這麼說,史達林考慮到志願軍沒有一駕飛機,在空軍領域恐怕遭受毀滅性打擊,於是他秘密安排蘇聯的空軍部隊在背後進行支援,這樣可以避免在明面上和美國發生軍事衝突。
果不其然,1950年10月志願軍進入朝鮮後,和美軍展開了激烈的廝殺,因為美國的空軍偵察機往往能夠全方位監控志願軍的部署,同時戰略轟炸機b-29居然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對我方地面部隊實施轟炸任務,不僅僅讓我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也常常被切斷後方的供應線,因此蘇聯空軍見此也開始秘密行動。
1951年年初,蘇聯的米格-15戰機開始逐漸部署在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區域,因為每當美軍的b-25轟炸機靠近中朝邊境時候,會發現幾架神秘的空軍部隊緊急出動截停美軍戰機。因為神秘戰機數量並不是很大,所以並沒有引起美軍的高度重視。
直到1951年雙方談判沒有達成一致,為了給志願軍壓力,美軍決定單方面發起"轟擊戰",又稱為"絞殺戰",顧名思義就是在空軍的狂轟濫炸下,掩護地面部隊北上,從而正面強行突破志願軍的防禦戰線。
10月23日,幾十架美軍b—25集中向北方開火,不久後,大量的米格戰機反攻,成功擊毀敵機20多架,次日又成功擊落數架B—29和F—84,一時間因為蘇聯的原因,南北雙方空軍形成對峙,美軍空中優勢也蕩然無存。
根據後來報導,朝鮮戰場上當時米格戰機殲滅敵機將近1028輛,震驚了世界,也反映出當時美軍空中火力有多麼集中。但是由於蘇軍進攻時穿的都是志願軍的軍服,戰機起飛的地點也都是在中國境內,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志願軍操縱的蘇聯援助的飛機,哪怕在後期一些美國軍官發現了這個秘密,這些飛機上顯然都是一些歐洲面孔,美軍也只能咬著牙乾瞪眼,保守這個秘密,因為一旦和蘇聯開戰,那是已經陷入疲態的聯合軍承受不起的,畢竟美國也沒有打算和蘇聯發生正面衝突,誰都不想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於是蘇聯和美國心照不宣的故意裝作不知道,彼此給自己留臺面,這場浩浩蕩蕩的朝鮮空中戰鬥史也逐漸被人遺忘在歷史長廊裡。
後語: 朋友們在看完本文之後,可以看看筆者的其他文章,也是一樣精彩哦!帶來如果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可以在下面點個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