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新華社公布了張桂梅獲得"時代楷模"稱號的消息。張桂梅老師從無到有,在麗江華坪縣建起了一座免費招收貧困女生的高中,幫助1804名女孩走出了大山,走進了大學校門。
每天5:30起床,晚上12點休息,是學生的日常,也是身為校長的張桂梅的日常。然而,和那些花季的少女不同,張桂梅身上不止有十幾種慢性病,還有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
但63歲的張桂梅不在乎,她依舊會在早上拿著喇叭喊:"起床嘍,姑娘們!"
苦難所孕育的
張桂梅不是天生就堅強,也不是生來不同。她也曾身披嫁衣,在風光旖旎的大理與新婚的丈夫享受著美麗的春光。
然而,命運卻不願意讓她享受這樣的生活,胃癌奪走了她的丈夫,讓她來到了華坪縣。
在新的崗位上,她帶著四個畢業班,想要用工作平復心中的苦痛。然而,就在這時候,她檢查發現,她腹中有一個5個月嬰兒大的腫瘤。
在切除腫瘤之後,她的癌症再次復發了。當時的領導對她說,縣裡雖然窮,但一定會全力救你。這讓張桂梅感受到了溫暖,更感受到了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於是,她兼任了當地孤兒院的院長,想要報答這塊土地上的父老鄉親的恩德。
孤兒院剛剛開學,就來了54名孤兒。張桂梅發現,這些孩子中許多是被遺棄的女嬰,而她所教的中學裡也常常有女孩讀著讀著就不見了。隨著家訪她,發現在山裡,十幾歲的姑娘就被嫁人了……
於是,一個想法在她的心中發芽。
信念所構築的
張桂梅說,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她想解決低素質的母親和低素質的孩子這種惡性循環。於是,她決心建一所女子高中,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懷抱著這樣的夢想,張桂梅從2002年起開始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籌款。但大多數人不是把她當成瘋子,就是把她當成騙子。
在困難面前,她沒有放棄,終於等到了命運的垂青,在北京她遇到了一名記者。隨著,新華社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報導,讓張桂梅的夢想傳遍了中國。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在2008年8月建成。女高首屆招收了100名學生,其中大多數是少數民族。
這些學生不僅基礎差,家長還不願意配合,學生中100個人裡很快就走了6個,但是張桂梅硬是跑到大山裡一個個家訪,最終她守住了96個學生。
這些學生基礎太差了,甚至得從初中和小學的東西補起。可張桂梅的目標卻很高,她要讓這些孩子上大學,最少也要上個二本,儘管在旁人眼中,這些孩子能高中畢業就不錯了。
2011年,她的96名學生中有69人上了本科線,所有的學生都考上了大學。
12年間,一共有1804名女生從這裡走出了大山。
用生命燃燒的
華坪女高的節奏對於大山之外的學生來說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凌晨5點30分就要起床,晚上12點20分休息,中午吃飯10分鐘,晚飯30分鐘要包含打掃校園衛生,除了午休40分鐘和做操,幾乎都在上課和學習,每一周的休息時間只有周日的3小時。
而63歲的張桂梅每天5點15分起床,要喊學生起床。每天晚上她還要打著手電去巡校,更是等到所有學生睡去之後,她才會睡覺。
有人好奇,這所學校學生基礎差、老師年輕、設施也一般,為什麼高考成績那麼好?
張桂梅的這段話可以作為答案:我們的成績是用命換來的,確實是的。
10多年來,張桂梅拖著病軀走過11萬公裡的家訪路,走進過1000多名學生的家。
如今,女高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她們大多走出了大山,成為了教師、警察、醫生,從此告別了大山,走向了全新的人生。
張桂梅沒有子女、沒有存款、沒有房產,她就和學生一起住在宿舍裡。
2018年的高考前夕,張桂梅暈倒在了學校裡。可誰也沒想到,她醒來第一句話竟然是,想把喪葬費預支了,因為她想把骨灰撒到金沙江裡,想把錢用在學生身上。
來源:央廣網、中國婦女報、人民日報等
編輯:嚴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