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不吃料,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問題:母豬無力,產程延長,死胎率升高,產後無乳等等。為什麼在這個季節這個問題這麼普遍呢?
就母豬不吃料,核心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體溫不正常,體溫偏高或偏低,都會造成豬精神不佳,自然沒有食慾;
第二是便秘。
第一種,因為疾病引起的體溫不正常,這就需要仔細觀察,找到原因或者直接對症來解決,用頭孢類、林可黴素、多西環素等來治療。
這裡我們重點來分析第二種,就是因為便秘引起的母豬不食,這種也是最常見的。在處理這個問題上,養殖戶往往有一個誤區,就是母豬一發現不吃料,就給它打針,結果往往是沒有效果。其實母豬不吃料,核心是便秘,是生理問題,腸道不通暢,打針消炎往往是無濟於事的。
母豬便秘原因分析:
一、在高溫季節,便秘的首要原因是飲水不足。
母豬體表汗腺非常少,所以母豬是比較怕熱的。感覺熱的時候,它只能通過呼出氣體來散熱,這樣就帶走了大量水分,從糞便和尿液中排出的水分大大減少,就造成了便秘。
二、在懷孕後期的便秘。
懷孕後期,胎兒生長極速增加,特別在臨產前,胎兒發育成熟,直接壓迫腸道,導致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直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造成便秘。產仔數越多、胎豬越大,出現的概率就越大。
三、母豬懷孕期缺乏運動。
特別是在限位欄的母豬,配種之後就固定在狹小的範圍內,運動量大大減少,這就導致了母豬腸道機能降低,消化吸收減弱,腸道內容物乾燥,引發便秘。
四、飼料變化引起腸道應激。
在約80天左右的時候,母豬的飼料要從懷孕前期的低蛋白飼料轉換到後期的攻胎料,並且因為自身和胎豬的生長需要,母豬的採食量也會大大提高,腸道更加充實,大腸吸收和分泌體液的能力改變,極易引起便秘。
五、藥原性便秘。
有些養殖戶給母豬高頻率、長時間投餵抗生素類藥物,以為這樣能更好進行母豬保健防病,其實不然。
有些飼料廠家在生產母豬料時,為了達到提高母豬產仔數的目的,而忽略了母豬本身的消化特性,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菌促長劑,如金黴素、土黴素、桿菌肽鋅等。殊不知,豬身體吸收、消化、排出藥物的分解物,都需要水分的參與,母豬腸道長期處於抗菌藥物作用下,必然會造成水分被過度吸收,造成便秘。
隨著國家的要求更加嚴格,飼料裡添加抗生素的現象會逐漸被禁止。
六、吸附性脫黴劑的使用。
這裡主要指蒙脫石,優點是價格實惠,缺點就是吸附性強。吸附性的脫黴劑,不能被豬腸道消化吸收,除了會吸附飼料中的水分,還會吸附一定量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造成飼料利用率降低和便秘的發生。特別是某些廠家蒙脫石類脫黴劑使用量範圍不明確,每噸飼料中添加1公斤-10公斤皆可,讓人沒有把握到底怎麼使用。
說了這麼多原因,到底怎麼來預防母豬的便秘呢?
一、首先要保持豬舍適宜的溫度,保證充足的飲水。
母豬是比較怕熱的,溫度控制在25℃以下,如果豬舍溫度達到30℃以上,母豬非常容易熱應激。水壓要控制好,如果水壓過大,會像水槍一樣刺激豬的嘴巴;如果水壓過小,喝了很久還沒有飲足,就會讓母豬失去耐心,雖然沒有喝足,它也不想喝了。
二、飼料配方要合理。
玉米、豆粕、麩皮、精料要按照既定的量來配比,在夏家高溫時間可稍微加大麩皮的比例,促進腸道蠕動來防止便秘。如果有條件的養殖戶,可採些青綠飼料來提高母豬的食慾,能緩解便秘。
三、選擇合適的母豬保健產品。
在夏季最常見的母豬疾病是附紅細胞體病,可間隔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給母豬用多西環素淨化7天。
如果母豬有隱性的藍耳感染,可用替米考星和多西環素配合。不要頻繁加化學類藥物,應選擇的藥物為益生菌和中藥類,益生菌有平衡腸道菌群、促進消化吸收、預防便秘的作用,目前的獸用益生菌技術非常成熟,也是未來無抗養殖的主要替代品。
中藥類如清瘟敗毒散等,成本較低,也適合長期添加。
四、巧妙應用小蘇打。
小蘇打學名為碳酸氫鈉,具有抗酸、解毒、健胃的神奇功效。在豬的飼料中添加0.3%-0.5%的小蘇打,據臨床經驗,可有效防止豬便秘的發生。
如果已經發生便秘不食,怎麼處理?
這裡給各位分享幾個有用的方法:
1、肌注複合維生素B
2、人工鹽飲水,口服蜂蜜
3、溼拌料加糖,青飼料加生雞蛋,也加用教槽料,味道香誘食性好
4、用溫肥皂水或蜂蜜灌腸(灌肛門),一天2-3次,連用3天
5、儘量趕出限位欄,到更大的場地活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