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新河鎮永豐村支部副書記、「小鳳」工作室負責人施鳳榮獲「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日益凸顯的情況,
2012年7月,
永豐村村委建立了
「小鳳」工作室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平臺,
由施鳳擔任負責人。
施 鳳
「我們村留守兒童較多,一共有12位。他們的父母離異或常年在外務工,孩子們缺少愛和陪伴。」
成績落後、性格孤僻……
面對留守兒童生活、學習、心理等問題,
施鳳想出各種方法解決。
她組建了一支愛心媽媽隊伍,
對他們進行結對關愛;
邀請民本中學學生幫助孩子們輔導作業;
舉辦各種實踐活動,
讓他們多與外界接觸。
施鳳讓每個孩子都
「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
作為孩子們的「大家長」,他們有任何困難,施鳳總會第一時間提供幫助。吳敏(化名)的父親前幾年不幸去世,母親又組建了新的家庭,他由爺爺奶奶一手撫養長大。去年,施鳳接到吳敏奶奶的電話,電話中她焦急地說:「小敏好幾天不去學校了,也不聽我們的話回去上課,怎麼辦啊?」施鳳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迅速趕到吳敏家中。
施鳳沒見到吳敏,老人也不了解具體情況,於是,施鳳又打電話到學校詢問,才得知緣由。原來,自從進入重點高中後,吳敏的學習成績從以前的名列前茅退步到全班倒數,強大的落差感讓他備受壓力。
了解情況後,施鳳第二天又來到吳敏家中,卻被他拒之門外。「你快走,不要管我。」吳敏聲嘶力竭地叫道。施鳳擔心吳敏,就站在門外與他溝通,但吳敏始終沒有開口。
吳敏好久沒去上學了。施鳳心急如焚,期間,她又嘗試讓吳敏的母親開導他,吳敏仍不為所動。
「不能放棄任何一位孩子」。懷著這樣的信念,施鳳又開始尋找其他辦法。「心理老師比較專業,沒準能幫助小敏呢?」施鳳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一位願意上門溝通的心理老師。經過多次疏導,吳敏的牴觸情緒總算得到緩解,而且,吳敏還同意老師和施鳳的建議——借讀到普通中學讀書。
如今,轉學後的吳敏成績慢慢提高,臉上重新洋溢起自信的笑容。施鳳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下。
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孩子們成長的每個階段,
都有施鳳的參與和陪伴。
雖然平時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
但施鳳甘之如飴。
「看到他們一個個長大成人,
生活逐漸步入正軌,
人也變得開朗、自信,
那麼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記者:範立
編輯:顧佳麗
【來源:上海崇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