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杜鋒指導成為複賽後的流量擔當。
CBA聯賽的主體,永遠是活躍在賽場的球員和教練們。
在CBA常規賽結束後,新一輪的MVP和各個單項最佳獎項已經開始評選,而在網友心中,有兩個獎項也許並無懸念:
最佳教練屬於「金句頻出」的杜鋒;而最佳球員,更該是給整個聯賽全華班的褒獎。
杜鋒在場邊金句頻出。
紀錄:
29連勝和杜鋒的「冠軍哲學」
在賽會制的特殊背景下,廣東男籃書寫了一段格外閃耀的篇章。
101比82戰勝北京首鋼,贏下「京粵大戰」之後,廣東男籃將常規賽的連勝場次定在了29場。
單賽季29連勝,這不僅僅是廣東男籃在常規賽的最長連勝紀錄,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單季26連勝的同時,也創造了CBA歷史上單賽季的最長連勝紀錄。
有意思的是,不同於2014-2015賽季因為輸球而中斷的26連勝,這一次廣東男籃是因為常規賽結束,贏到了「沒有比賽可贏」的局面。
杜鋒「死亡凝視」。
整個賽季,廣東男籃只輸了2場球,常規賽44勝也同樣是CBA的又一個歷史紀錄。而95.7%的常規賽勝率,同樣也創造了隊史紀錄。
特殊時期、特殊賽制,廣東男籃在創造了「前無古人」戰績的同時,也留下了主教練杜鋒的一段「佳話」。
當小將劉權標在複賽中處理球不合理時,杜鋒會毫不客氣地喊一句,「一打五,你,青年隊隊霸」;當胡明軒沒有按照杜鋒的戰術安排進攻時,杜鋒則是死死盯著他「威脅」,「我吃了你的心都有」。
而當徐傑在球場上「夢遊」時,杜鋒則是急得想要「叫醒」他,「唉你幹嘛呢在,上頭今天」……
杜鋒讓曾繁日「硬一點」。
杜鋒的這些「經典語錄」,在社交網絡上的人氣都超越了他曾經怒罵曾繁日的「你硬一點行不行」。大多數球迷也理解杜鋒的良苦用心,他們總會在這些語錄下留下一句評論,「杜指導,愛之深,責之切。」
或許,這就是廣東男籃的冠軍基因——在29連勝,衝擊「第十冠」的路上,如果沒有杜鋒的鞭策,廣東男籃的年輕隊員們能夠從頭到尾保持專注和拼搏嗎?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廣東男籃在大勝南京同曦的那場比賽裡,徐傑在上半場形同「夢遊」,又是杜鋒在中場休息的時候罵醒了他——然後,徐傑拿到了23分,創造了個人職業生涯得分新高。
「上半場自己像在夢遊,之後在更衣室杜指導給我壓力,讓我更好地放開,才會有之後的表現。」徐傑在自己的「裡程碑」之夜,也感謝了杜鋒。
而更有幸的是,杜鋒還有一個身份——中國男籃主教練。也許,他能給低谷中的中國籃球帶來改變,找尋未來的希望。
吳前(左)在複賽後表現出色。
全華班:
「無論是對國家隊還是俱樂部,都有好處」
疫情讓CBA聯賽停擺了151天,也讓遠在國外的外援們無法回到球場。當比賽重回正軌,CBA「被迫」出現了一個局面——超過一半的球隊以「全華班」開始複賽。
「全華班到底行不行?」這是自CBA複賽至今,一個多月時間裡每天都被球迷和媒體反覆提及的話題。過去的兩個階段比賽,CBA有10支球隊都一直以全華班陣容出戰。
周琦面對「網絡暴力」,一直在用實力證明自己。
站在聚光燈下,這些曾經機會不多的年輕人們確實犯了不少錯,他們會投出「三不沾」,他們會在關鍵時刻出現失誤,他們也會在打出一場好球後莫名「短路」……教練們會被氣到搖頭、怒吼甚至摔掉戰術板。
就如鞏曉彬教練所說,「球員們習慣了圍繞外援打球,當球隊需要攻堅時,其他人的擔當意識不強,解決問題的主動性不夠。
這可以算是「成長的代價」,但重要的是,這些國內球員們沒有浪費機會。
孫銘徽成為複賽後最大亮點。
浙江稠州就靠著全華班打出了精彩的比賽,包括程帥澎、何思雨、張涵鈞、朱旭航這些不太被關注的名字,如今被越來越多球迷津津樂道。
而孫銘徽、周琦、王哲林、吳前更是打出了MVP級別的表現——百花齊放的CBA,真的久違了。
複賽至今,CBA公司會在每周評出一個「全力進步五虎榜」,幾周以來,出現在榜單上的名字大都是曾經不太被注意的年輕球員。
特別是第二周的榜單,相比於複賽之前上半個賽季的綜合得分表現,程帥澎增長了299%,何思雨增加了417%,而張涵鈞更是「瘋狂」增長了14543%……
張涵鈞的增長速度是什麼概念?27歲的張涵鈞這個賽季來到山西,一共出戰14場,其中7次首發中的6次都是在複賽階段。
複賽前,他場均出戰10.4分鐘,得到1.1分、2.1次助攻和0.9個籃板,而在複賽的6場比賽,他場均出戰30.6分鐘,得到11.6分、2.6個籃板、5.2次助攻和1.8次搶斷,投籃命中率46.6%,三分命中率高達61.5%……
王哲林依舊打出了MVP級別的水平。
「外援在的時候,球員在關鍵時刻有一些依賴性,現在外援不在,對於這些年輕人最大的好處就是,技術可以得到更好的鍛鍊和成長。」
複賽期間,浙江稠州主帥劉維偉曾經在採訪時和澎湃新聞記者感慨,現在正是國內球員「從理論走向實踐」的最好時機,「像這樣的關鍵球都交給你處理了,經驗上肯定有所積累。」
「一個隊伍在離開外援之後,特別是技術方面,有一些年輕人確實能力還不到,所以像我們這樣年輕的隊伍,起伏很大,他們在場上不夠成熟,技術運用也有差距。」在劉維偉教練看來,狀態起伏不定也是全華班在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但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讓國內球員們站在球場上成為那些失誤、那些犯規以及失敗的主角,他們可能難以在心態上和技術上更好地成長。
正如劉維偉所說,「我想將來的話,全華班無論是對國家隊還是俱樂部,都有好處。外援在有外援的好處,外援不在,國內球員就更有擔當,要知道,畢竟外援是有限的。」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