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曾指出,了解一個國家的地理,就懂得了這個國家的外交政策。土耳其地跨亞歐大陸,兼有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西向入歐和東向入亞的兩面性,這也導致其國家定位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土耳其在一些外交政策上,時常在西方與東方之間搖擺不定,而最終是兩面不討好。
但總體說來,二戰後,土耳其是親西方的,尤其是和美國關係挺不錯,雙方雖有矛盾,但都有相互的利益。不過,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中,美國為了利益最大化犧牲了許多土耳其的利益,當時土耳其為了能夠長遠發展,雖然有過抗議,但還是委曲求全。在1964年因賽普勒斯問題引起的希土衝突中,因為土耳其當時對於美國的依賴和美國對於土耳其的價值而說,土耳其違背美國不利於其發展和維護國家的穩定,所以,在當時的希土衝突中,土耳其順從美國的意願停止了衝突。但隨後,美國總統詹森要求土耳其政府克制,土耳其越來越覺得受到了控制,此後,土、美關係從「蜜月」轉向冷淡,而土、蘇關係卻不斷改善和加強。不過此時,土美關係並未土崩瓦解。
在海灣戰爭中,土耳其與美國生了嫌隙,此時,土耳其一改往日「唯美是從」的外交理念和態度,兩國再難像以前那樣。在伊拉克戰爭中,土耳其更是站到了美國對立面,這讓美國對土極其不滿。
而近年來,美土因為土購俄S-400事件,不時爆發口水仗。
近來,美國更是對土耳其來了個實打實的懲罰。今年12月14日,美國政府宣布,依據《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制裁北約組織盟友土耳其,緣由是土方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土耳其為此成了首個根據這一法律受美制裁的北約盟國。制裁具體措施包括禁止向土國防工業局發放美國產品、技術的出口許可和授權,對該局局長德米爾等數名官員實施財產凍結和籤證限制等。
美方多名官員告訴記者,美方多次呼籲S-400可能有助俄方追蹤F-35隱形戰鬥機,但土方仍執意購買S-400,這讓美方「別無選擇」。美國國務院說,制裁發出「明確信號」,即美方不會容忍與俄方的「大規模交易」。土耳其2017年籤訂S-400系統購買合同,俄方2019年開始交付。
對於美方開出的制裁,土耳其表示不服。土耳其外交部14日聲明稱,土方準備好經由「對話和外交渠道」解決分歧,但制裁將「不可避免地衝擊」土美關係,土方將「適時以相應方式報復」。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12月15日譴責美國日前做出對土製裁的決定,稱這一制裁動搖了兩國聯盟價值觀。
有分析稱,美國制裁土耳其,實質是美國失去了一次大額軍售的絕佳機會,而此制裁行為,將進一步將美車推向俄羅斯。
其實,土耳其建國以來,一直奉行親西方政策,但西方國家往往把它視為小夥伴,常常對其施壓,這讓土耳其十分反感和抵制。土耳其一直想加入歐盟,但努力了幾十年,還是沒結果。所以,土耳其時不時地拿中東難民問題為難下歐盟國家,如土耳其周邊國多是戰亂國家,周邊國一有戰爭,難民就湧向土耳其,而土耳其此時就會開閘放水,將難民引向歐盟國家,這種做法引得歐盟各國十分不滿。此外,土耳其想變議會制為總統制也遭歐美反對,美在敘利亞支持庫德武裝引發土耳其嚴重不安。
被西方壓製得多,土耳其就想起了「東方」。土耳其作家庫爾特說:「我們騎著馬來到阿納託利亞,靈魂卻還留在那遙遠的東方,我們總想成為西方人,但其實還是東方人。」既然在西方常常碰壁,他們就要另闢蹊徑。因此,近年來土頻頻提出要「向東看」,而且在行動上也有所體現。近年來,雖然俄土雖然常有軍事糾紛,但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向俄羅斯靠攏跡象明顯,而土耳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的熱烈反應似乎也有這種因素。
不過,回頭來看,土耳其和中國的幾十年交往,可謂是充滿恩怨情仇。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和土耳其的交往並不多,不過,一場韓戰,讓中國知道了土耳其,並記住了它。
當年,美國要組建「聯合國軍」,因為看到了土耳其的地緣政治前景,所以拉上了土耳其,而土耳其也樂於和美國搞好關係,於是派出一個5400人的陸戰旅,這支作戰部隊隨後被編入美軍第1軍團,1950年10月從釜山登陸。在1950年11月2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土耳其旅與志願軍首次交鋒,並展開了刺刀白刃戰。此後,土耳其旅一個營又被志願軍第12軍殲滅,營長以下官兵百餘人被俘。韓戰中,土耳其旅和志願軍先後作戰十餘次,亡741人,傷2068人,失蹤163人,另外還有非戰鬥傷亡298人。其損失的兵力在「聯合國軍」中居第三位。沒有道義的參戰,使土耳其受到了懲罰。
1971年8月4日,中國與土耳其建交。此後,雙方多是在經貿上進行交流。
不過,中國從蘇聯手中購買了瓦良格號航母,這次又讓中國人見識到了土耳其人的兩面性。因為在從蘇聯駛回中國的海路上,瓦良格號要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土耳其對此大加刁難,經中國多次做工作,且交了一定費用才放行。
再後來,中國人知道土耳其是因為土方要購中國紅旗-9防空飛彈,一時覺得土耳其挺夠意思,在那兩年裡,媒體對此也頻頻報導,但沒成想,進程是:買-不買-買-又不買……真是把中國氣夠嗆。
不僅在地空飛彈購買方面與中國分分合合,在諸如兩棲攻擊艦、戰鬥機、自行大炮、坦克的招標中,土耳其都虛虛實實與中國談合同,卻最終不買。
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土耳其還對新疆的民族政策說三道四。
好在中國發起「一帶一路」時,土耳其因為看到了利益所在,積極參與,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可以說,中土關係過去有複雜的一面,但這些並不構成阻礙中土今後擴大戰略溝通與合作的充分理由。需要看到,中土並無解不開的矛盾,而且2015年埃爾多安訪華之後,土發展對華關係的積極性大增,兩國擴大合作的正能量壓倒了分歧,中土關係的面貌發生了積極變化。
看待土耳其和中土關係,太簡單了不行,而需要有與實際相符、與中國現實力量和使命相配的視野和格局。土耳其對實現中國國家利益同時有著正面及負面影響,我們需對它們做出客觀的評估和比較,進而採取趨利避害的應對。
2021年是中土建交50周年,埃爾多安今年12月15日在接受中國新任駐土耳其大使劉少賓遞交國書時表示,土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願同中方加強雙邊高層往來和務實合作,推動兩國關係取得新的更大發展。(郭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