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都需要王者,奉天承命,應運而生。
90年代,喬丹,君臨天下。
00年代,科比,一統江湖。
10年代,詹姆斯,獨領風騷。
一般認為:科比取代喬丹,是同一種風格的傳承;詹姆斯取代科比,是不同風格的顛覆。
我曾說,如果喬丹是籃球世界裡最高的那座山,科比就是稍微低那麼一丁點的次高峰,而詹姆斯卻是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
大河不在高度上跟高山一爭高下,它自有自己的深度、長度和廣度。
但其實,這種印象只是個假象。從喬丹到科比再到詹姆斯,其實一脈相傳。三代「帝王」的共同標準,關於「籃球帝王」的終極想像,本質上都由喬丹一人締造。
先說科比和喬丹。這兩人,就像難分彼此的克隆體。
喬丹充滿競爭心,他會在隊內訓練時變身「暴君」,如果有哪位隊友達不到他的要求,他會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有時甚至大打出手,讓此人度日如年——科比也是一樣,他曾把奧運會金牌掛在加索爾衣櫃,也曾稱球隊「軟得像衛生紙一樣」。
喬丹在籃球場上錙銖必較、睚眥必報,如果有誰膽敢跟他叫板,他一定傾盡全力獵殺對方。太多NBA球員講述過「曾年少不懂事激怒喬丹,結果被喬丹教做人」的故事,那是喬丹送給他們的「歡迎來到NBA」時刻——科比也是一樣,杰倫-羅斯曾在2000年總決賽上墊腳導致他受傷,幾年之後他在羅斯頭上砍下單場81分。
喬丹記仇,他永遠記得對他的輕視、侮辱或不尊重,拒絕原諒對方。甚至在早已功成名就的多年之後,他在「籃球名人堂」入堂儀式上發表演講,仍然不忘嘲笑曾力壓他入選高中校隊的前隊友,吐槽不讓他登上《體育畫報》封面的大學恩師迪恩-史密斯,以及奚落成全了他「最後一投」的拜倫-拉塞爾——科比也是一樣,他至今不肯原諒斯馬什-帕克。
喬丹不怒自威,在場上自帶殺氣,令人望而生畏。科比曾講過一個故事,他選秀前曾跟幾個76人隊球員共同訓練,向他們詢問跟「麥克」打球是什麼感受,對方竟然大驚失色,讓他千萬別這麼稱呼「黑耶穌」,否則會引發「神怒」——科比也是一樣,球場形象從「飛俠」蛻化成「黑曼巴」,就是要讓對手心生畏懼。
喬丹擁有鋼鐵意志,輕傷不下火線,哪怕冒著10%的職業生涯報廢可能,也要堅持帶傷復出,後來更是打出過堪稱傳奇的「流感之戰」——科比也是一樣,易建聯曾說,同樣是手指骨裂,他休息了一個半月,而科比一天都沒休。「負荷管理」?這兩人的字典裡都沒有這個詞組。
難怪科比前隊友盧克-沃頓會在觀看《最後之舞》紀錄片時會心一笑,說他感覺自己在看另一個平行時空裡的科比。
再看詹姆斯和科比,卻像是迥然不同的兩種生物。
科比在場上不苟言笑,總是一副金剛怒目的模樣,動不動就給你「死亡凝視」——詹姆斯卻總是嘻嘻哈哈,自帶充滿魔性的鬼臉表情包,隨時隨地都精神鬆弛,收放自如。
科比打球時仿佛殺神附體,永遠嗜血如命,滿眼都是像大海一樣寬廣的籃框——詹姆斯卻更願意扮演進攻的發起點,隨時都在留意其他四名隊友的跑位,只在不得不挺身而出的時刻展現殺手氣質。
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科比更習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他跟隊友多少總有些不太合拍,也很少見他公開與其他球隊球員頻繁互動——詹姆斯卻是長袖善舞,八面玲瓏,跟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把對手一個個都變成自己的「香蕉船兄弟」,2010年還首先開創了真正的「兄弟籃球」。
科比不在乎外界評價,他習慣了媒體和輿論對自己的吹毛求疵,甚至很享受「與世界為敵」的感覺,哪怕因此製造了一大批「科黑」也依然我行我素——詹姆斯卻不想當一個「全民公敵」,他主動擁抱媒體,聘用最專業的公關團隊來經營公眾形象,愛惜身上的每一根羽毛。
科比沒有穿過23號,卻更像是得到喬丹真傳。詹姆斯穿著23號,卻好像與喬丹大相逕庭。
但事實上,科比只學到了喬丹的一半。他沒能學到的另一半,卻被詹姆斯全盤吸收。換句話說,詹姆斯同樣是如假包換的「喬丹傳人」。
論拉幫結派,喬丹才是真正高手。
在《最後之舞》紀錄片裡,你能看到他跟對手丹尼-安吉在比賽前一起打高爾夫,他會給裁判們送去自己的籤名照片和球鞋,他能在更衣室裡主動跟聯盟總裁斯特恩客氣寒暄。巴克利、尤因、「魔術師」詹森……喬丹在NBA圈子的好朋友遍布天下。他不打「兄弟籃球」,其實只是因為運氣好,身邊始終有一個被稱為「天下第二」的皮蓬,因此並不需要。當他需要幫助時,他同樣會在對羅德曼的招募中不遺餘力。能團戰解決的,他不會鑽「單打獨鬥」的牛角尖。
論超高情商,喬丹也是不遑多讓。喬丹最擅長的溝通工具是他混雜著高雅和粗鄙的幽默感,他會用開玩笑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隱含情緒,對方即使感到被冒犯也無可奈何,無論如何不會把場面弄得過分尷尬僵硬。他還洞悉人性,擅於觀察,能看出科林斯主教練生涯第一場比賽前的緊張並出言寬慰對方,理解對羅德曼這樣的人來說,半夜敲門借雪茄就表示道歉。
喬丹懂得如何操控媒體。當記者不斷追問皮蓬何時復出,他會反問對方:「你想跟我聊皮蓬的復出,還是聊聊比賽?」記者回答都想聊,他就說想聊皮蓬的事就去問他本人,跟我就沒得聊,記者馬上反應過來,表示要聊比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公牛前總經理克勞斯曾無奈感嘆:「哪怕喬丹在他們頭上撒尿,他們也會覺得那是瓊漿玉液。」
喬丹還精於計算,擅於談判,在各種力量的博弈之中立於不敗之地。他會拿著耐克的合同跟阿迪達斯談籤約,跟公牛隊的合同要一年一籤並且要確保年薪是全聯盟第一,跟《太空大灌籃》片方談判,要求必須為自己設立高規格的籃球訓練館,在球隊內部無意捲入主教練菲爾-傑克遜與總經理克勞斯的權力鬥爭,始終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直到最後一季才不得不公開站隊。
以上種種,是喬丹相對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而正是這一面,被詹姆斯全盤繼承,發揚光大。
隨著職業生涯的不斷演進,科比同樣試圖學習過這一面。生涯後期,他跟加索爾、慈世平、奧多姆、費舍爾這批隊友情同手足,會給隊友們送禮物,會在全明星賽場上向很多新生代球員面授機宜。球場之外的他實際上是個暖男,會給車禍球迷錄祝福視頻,飛機失事前離開球館,還鼓勵跟他自拍合影的小球迷「明天拍一張更好的」。他同時代的球員大多把他視作敬畏有加的對手,然而從歐文到德羅贊到塔圖姆這些晚輩,聯盟裡的「科比門徒」卻比比皆是。但總的來說,科比更傾向於讓別人畏懼自己,而不是親近自己,而詹姆斯則截然相反。
詹姆斯也同樣在持續打磨自己的殺手本能,他的好勝心也偶爾會在某些時候鋒芒畢露。被質疑時,他會自己給自己貼上#washed king(過氣國王)#的反諷標籤。休賽期主動把湖人隊友聚在一起搞迷你訓練營,面對由全明星球員組成的對手,他要求這支迷你湖人隊絕對不能輸掉任何一場比賽。他精心照顧身體,對時間精打細算,無比痛恨不守時的行為,有傳言稱當初布拉特之所以丟掉騎士主教練工作,就是因為經常遲到,不能在紀律性上為球隊以身作則。2016年率隊逆轉奪冠,一貫出言謹慎的他也會忍不住袒露心聲:「我覺得自己就是歷史最佳球員!」——在溫良恭儉讓的外表下,他同樣有一顆渴望不朽的王者之心,但總的來說,大多數時候的詹姆斯,不會那麼咄咄逼人、寸土必爭。
歸根結底,每個人的個性都有與生俱來的先天不同,縱使採用同一套模型進行深度學習,得到的最終結果也會出現個體差異。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聰明人不會追求完全雷同,而會結合自身性格特點揚長避短,對同樣的算法進行改良、迭代,從而開發出更適合自己的體系和風格。科比和詹姆斯正是這樣,他們其實都在師法由喬丹創造的「帝王之道」,但因勢利導之後,科比學到了「殺伐決斷」的那一面,而詹姆斯則更精通「左右逢源」的另一面。
科比的帝王之道,是法家主張的「霸道」,嚴刑峻法,賞罰分明,富國強兵,開疆拓土。精要,在於要讓人「怕」他。
勒布朗的帝王之道,是儒家主張的「王道」,施仁政,講周禮,團結友愛,歌舞昇平。精要,在於要讓人們「愛」他。
殊不知,真正精通帝王之道的,還得看喬丹。「霸道」和「王道」,不過是喬丹帝王之道的一體兩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王道」夠用時,不妨仁愛。「王道」不好使,「霸道」接管。從漢武到太宗,概莫如是。
班固在《漢書》裡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太子劉奭不忍看嚴刑酷法弄得民不聊生,對父親漢宣帝說,「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漢宣帝對其大失所望,痛斥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霸道王道雜之,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科比和勒布朗,終歸在喬丹身上各自只學到一半。
但王道是外殼,霸道才是內核,所以學到霸道的科比在觀感上更像喬丹,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