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菊花蝴蝶 立軸
明天就是陰曆九月九了。
01
重陽節,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後。
重陽之說,緣於古籍《易經》:
「陽爻為九」,九為陽數,兩九相重,故曰重陽。
唐代,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2
重陽節別稱有十餘個:
一則因節慶時間,稱重陽節、重九節、雙九節、九九重陽等;
二則因節慶內容,也稱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
三則因節慶寓意,亦稱祭祖節、老年節、女兒節;
四則因時令特點,農作物成熟,又稱曬秋節…
登高圖
03
登高遠眺,為重陽節一重要習俗。
關於重陽登高之緣由,大致有四:
其一,源於古人對山嶽之敬畏與崇拜;
《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其二,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之說,登高可暢享清氣;
其三,源於登高「辭青」,與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其四,源於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一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
04
放紙鳶習俗。
紙鳶,亦稱紙鷂、鷂子、風箏等。
不過,舊時重陽時放紙鳶有一說,雖迷信,倒也有趣。
一則,放紙鳶是"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福氣則越濃,若線斷了則福氣也隨之遠去。
如,民謠有言:「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
二則,放紙鳶是"放晦氣",紙鳶飛得越高遠,晦氣則隨之遠離,甚至不惜將線扯斷。
嘿嘿,兩者剛好相悖,你信哪個?
《舌尖上的中國》裡的重陽糕
05
重陽糕,為舊時重陽節之傳統食品。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不過,重陽糕多為九層,像一寶塔,頂上做有兩隻小羊,寓重陽(羊)、 登高之意。
為討一好兆頭,重陽日父母以片糕搭兒女額頭,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
瞧,滿滿的祝福…
06
重陽日,歷有賞菊花之習俗,故稱菊花節。
菊花,有「延壽客」之雅名,寓長壽之意。
重陽節採菊,或制菊花茶,或泡菊花酒,或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壽」之意。
古人重陽佳節必飲菊花酒,求祛災祈福、延年益壽之效。
《荊楚歲時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耳,飲菊花酒,令長壽。」
重陽佩茱萸
07
重陽節,又稱茱萸節。
茱萸是一種落葉小喬木,果實像枸杞,是一味祛風散寒之中藥,有辣味。
舊時,重陽節爬山登高時,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闢邪求吉,故茱萸有一雅號,「闢邪翁」。
茱萸佩戴方式不一,或纏在手臂,或插在頭上,或做成香袋隨身攜帶…
茱萸最牛的廣告代言人,當為唐代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曬秋(圖蟲@王劍424)婺源篁嶺
曬秋(網易攝影@楊羊)婺源篁嶺
08
又稱曬秋節。
曬秋,為極具南方地域特色之民俗。
湖南、安徽、江西等山區村落,因平地少,村民便利用房前屋後及屋頂晾曬農作物,蔚為壯觀。
曬秋,其歷史悠久,或曬五穀,或曬菜蔬,或曬藥材…
西漢揚雄《方言》有言:
「暴五穀之類…晉秦之間謂之曬。」
時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一時尚元素,更是藝術家競相追逐之景。
金秋時節,攜家人去鄉村看曬秋、賞民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09
重陽節,也稱女兒節。
明清時,已出嫁的女兒要歸寧省親。
《帝京景物略》:「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則詬,女則怨,小妹則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兒節。」
不過,個別地區有一陋俗: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
說,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重陽回娘家,會給婆婆帶來災難。
此實為迷信。
《壽星圖》明 朱瞻基
10
重陽節,時下多稱老人節。
天上有一顆恆星,名曰「老人星」,又名「壽星」。
據天文學家介紹,因其緯度低,我國僅仲春之黃昏和仲秋之拂曉時可見。
據傳,壽星為古代神話中的長壽之神,又稱南極老人星,即《西遊記》中手捧靈芝、大腦門的那位。
壽星,實為道教追求長生一信仰,舊時民間多有供奉,以求健康長壽。
《史記·壽星祠》:「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也。」
其實,早在漢代便有重陽求壽之習俗。
《西京雜記》:「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1989年,我國正式將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
11
國外也有類似的老人節。
加拿大「笑節」,為每年6月21日。
美國「祖父祖母節」, 為每年9月份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日本「敬老日」,為每年9月15日。
法國「祖母節」,為每年3月第一個星期日。
參考來源:
1.知乎:不可不知的重陽節冷知識。
2.簡書:你真的了解重陽節?
3.騰訊網:四大名著裡的「重陽元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