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我們家家戶戶的習俗就是要貼門神,貼對聯,而關於門神畫的是誰,其實很多人不是非常的了解。事實上,門神上的兩個人物,一個人秦瓊秦叔寶,一個則是尉遲敬德!說起這兩位,大家都聽過他們的名字,畢竟隋唐演義還是比較出名,而這二人在書中也是一等一的猛將。只不過遺憾的是,關於秦叔寶的出身,在史書中並沒有詳細記載,直到1995年山東濟南出土了一個唐代大墓,才終於揭開了秦叔寶真實身世之謎。
秦叔寶
史書中關於秦叔寶的出身,描寫的非常簡單,只說他是齊州歷城人,在隋朝大業年間就已經是參軍入伍了。最開始的時候,秦叔寶是在隋將來護兒手下任職,深受器重。當時秦叔寶還是一個大頭兵,但是當他母親去世時,將軍來護兒竟然親自派人前去弔唁,以至於很多人都疑惑,家裡出事的士兵非常多,為何將軍只去秦叔寶家中弔唁呢?最終來護兒才說出緣由,原本他覺得秦叔寶為人有大志向,又驍勇善戰,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所以他才對秦叔寶高看一眼。
而事實上,秦叔寶的表現也確實是非常的亮眼。隋大業十年(614年),秦叔寶跟隨張須陀出徵,率軍襲擊敵軍營寨,最終以少勝多大敗敵軍,自此以後,秦叔寶之名,開始流傳開來。不過由於天下大亂,秦叔寶也只能跟隨將軍不斷轉戰各地,先後投靠了裴仁基、李密、王世充等人,最終投奔了李唐。而在李唐這邊,秦叔寶終於安定了下來,並屢次立下奇功,被封為翼國公。
武德九年(626年),秦瓊更是參加了玄武門事變,跟隨李世民誅殺了李建成、李元吉,有從龍之功勞,事後被拜為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秦叔寶死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追贈他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並下令在秦瓊的墓前建造石人石馬,以彰顯秦瓊的戰功。貞觀十七年,秦瓊更是被畫在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畫像中,令人敬仰。
秦叔寶作為一代虎將,令人敬仰,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關於他的出身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史書中均沒有明確記載。在民間作品中,秦叔寶被描述成將門虎子,說他們家祖上也是大將,所以秦叔寶才會練就一身無敵的功夫。不過據秦叔寶老家人說,他們在修歷城縣誌等地方志時,竭盡全力地開展調查,最終發現秦家世世代代其實是以冶鐵為生的,這就說明秦叔寶出身寒微,是生在「冶鐵世家」的,而並非什麼將門虎子。
在有最新的證據出爐前,這一說法被大家普遍認同。不過在1996年唐代出土的大墓中,卻發現了一個不同的說法,而這一發現,直接推翻了前面兩種說法,揭開了秦叔寶真正的身世之謎。
1996年初,濟南在工程施工修建金融機構住宿樓時,不經意間挖掘到了一座石室陵墓,於是立馬上報有關部門,隨即考古專家紛紛趕來,最終確定了這個墓主人的名字叫做秦愛,通過秦愛墓志銘,我們基本搞清楚了秦叔寶家族之謎。
據碑文記載:秦瓊的曾祖父名叫秦孝達、祖父名叫秦方太、父親名叫秦愛,字季養,他們三代人都曾做過北朝時期的官。
秦叔寶的曾祖父秦孝達,曾做過魏廣年縣令。而秦叔寶的祖父秦方太,曾做過北齊廣寧王記室。這個「王府記室」指的是是王府的僚友,在當時的北齊是一個五品官。而秦叔寶的父親曾做過北齊的「錄事參軍」,六品官。後來北齊滅亡,秦叔寶的父親和祖父眼見天下大亂,便告老回鄉,歸隱了故裡,以觀天下形勢。
從秦叔寶父親的墓志銘來看,他們家三代都是做官出身的,所以說他家出身寒微,世代冶鐵為生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而從官職來看,他們家三代都是文官,也就是說秦叔寶並非是將門虎子,秦叔寶算是棄文從武,這估計也是因為當時天下大亂,秦叔寶被迫如此的。
結語
在秦叔寶父親的墓地被發現之前,秦叔寶一直被認為是出身寒微或者是將門虎子,但是隨著秦愛之墓的發現,專家們終於揭開了秦叔寶真正的身世之謎。原本秦叔寶家族之前根本就不是什麼貧困家庭,人家是宦官家族,頗有人脈。只不過是因為天下大亂,為求自保或者說建功立業,秦叔寶才被迫棄文從武。如果天下和平的話,有父輩的照應,秦叔寶長大後很可能也會做一個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