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潮州,並提出『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的總目標,更為我們做好潮州政數工作指明了方向。」潮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桂蓉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部門,接下來,潮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一如既往踐行「更高、更快、更好」的服務宗旨,依託「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動數位化發展,全面升級和完善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產業經濟等領域各類智慧化應用,推動「智慧潮州」建設,同時不斷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和暢通為民辦事服務渠道,切實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致力提升廣大群眾、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大數據驅動 創新思路加快「智慧潮州」建設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視察時,希望潮州廣大幹部群眾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起而行之,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請您談談感受和體會。
李桂蓉: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第一站就到潮州,這是潮州千載難逢的巨大機遇。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我倍感振奮,更深受啟發。潮州政務服務數據管理部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對潮州的殷殷囑託和深切關懷,把領袖的諄諄教誨和我們對領袖的深厚感情,轉化為做好潮州工作、政數工作的強大動力。
在「十四五」新徵程上,我們將切實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總目標,提早謀劃,對標先進,堅持「數位化智能化現代化」發展導向,以「雲—網—數」為支撐,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基座,創新思路加快「智慧潮州」建設,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細化,為潮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潮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如何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助力潮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李桂蓉:接下來,潮州市政數局將緊緊圍繞潮州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有關全面深化改革、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等工作要求,以推進數位化進程為引領,以大數據為抓手,借鑑學習深圳佛山等先進經驗,運用科技創新手段和前沿技術,抓好建設集約化城市大腦的總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建設「三個平臺」(智能綜合治理指揮平臺、智能城市服務平臺和智慧經濟運行平臺),實現「三個一」(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網興業)目標,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潮州樣板」,把潮州的城市管理運營從1.0版本直接提升到4.0版本,助力潮州彎道超車。
一是建設智能綜合治理指揮平臺,實現一網統管。依託市級社會綜合治理信息平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應急處置信息平臺,打造一個涵蓋社會綜合治理、城市管理和應急處置的「潮州社會綜合治理指揮平臺」,最大限度實行扁平化管理,實現全域感知,達到「一屏可視、一鍵指揮、一令通達、一目決策」應用效果,提高決策管理效率。
二是建設經濟運營平臺,實現一網興業。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和安全保護等機制,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探索推進數據價值挖掘和價值交易,激發數據生產要素對經濟社會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探索建設大數據分析平臺、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平臺等智慧經濟運行平臺,發揮「可視化大屏建模展示」「經濟運行指標」「領導看數」專題功能的作用,對上規上市企業形成「畫像」,實現產業政策規劃智慧化、企業服務精準化,「智輔」政府決策科學化。
三是建設城市服務平臺,實現一網通辦。以城市服務「掌上辦」為目標,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成果應用步伐,打通政府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數據資源,集合智慧政務、智能客服、智慧旅遊等數位化系統,建設「i潮州」城市服務平臺,打造全方位綜合智能化智慧城市服務平臺、文化傳播平臺,對接「粵省事」「粵商通」等政務服務平臺,推進「數字潮州」建設,進一步提升便民服務水平。
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最多跑一次」向「零跑動」轉變
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視察時強調,要走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實施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此,潮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潮州構建發展新格局?
李桂蓉:潮州市政數局聚焦「放管服」改革,依託「數字政府」平臺,加速推進審批制度等深層次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最多跑一次」向「零跑動」轉變,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一是加強簡政放權,推動服務下沉。加強權責清單動態管理,取消審批事項112項、承接省事項790項、委託下放327項,公開公布權責清單17703項,政務服務事項26602項。深化鄉鎮街道體制改革,各縣區委託下放鎮(街)事項193項,減少跨層級辦事,讓基層群眾更多業務實現「就近辦」。推進政務服務資源向基層下沉,制訂《鄉鎮街道體制改革政務服務工作指引》,梳理了鎮(街)村(居)事項261項,完成了「潮州一網通辦鎮村拓展項目」系統的部署,做好2042個鎮級服務事項的配置和試運行,把「一網通辦」服務延及到基層市場主體,優化基層營商環境。
二是創新審批服務模式,為市場主體提供有效支撐。持續深化政務服務體系建設,以企業訴求為出發點,創新「五大清單+五個辦」(「一件事主題服務、最多跑一次、綠色通道、容缺受理、免證辦」「網上辦、預約辦、物流辦、掌上辦、自助辦」)政務服務模式,推動「數據跑路」替代「企業跑腿」。先後與漳州、揭陽、惠州籤訂了「跨域通辦」合作協議,通過設置專窗、網上專欄,實現800多項事項的對接通辦。今年來,辦理「綠色通道」事項6538件,提速率51.7%,實施容缺受理167件,網上受理業務5770件,免費快遞證照14491件。
三是加強監管數據歸集,著力營造公平的營商環境。著力推進「網際網路+監管」和「網際網路+公共資源交易」。在國務院督查迎檢工作中,牽頭推進數據匯聚及監管行為信息採集,監管行為數據覆蓋率達92%。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著力推行公共資源招投標、政府採購不見面網上辦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評「2020全國優秀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今年來,全市公共資源交易182宗,交易總額超48.72億元。
推進「一網通辦」 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
南方日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潮州市政數部門從哪些方面加強政務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實現便民利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桂蓉: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政務服務能力建設。依法加強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管理,繼續優化審批流程,在現有即辦事項基礎上,梳理一批秒辦事項,在政務網上開設「秒辦專區」。依託全新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推進數據共享核驗、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籤名等新技術「應用盡用」,發揮「秒批」「無感智辦」等功能,全面提升市縣區的「減時間、減跑動、即辦率」水平,擴展實現「全城通辦」。圍繞重點領域異地辦事需求,推動更多高頻事項實現多地政務服務「一地認證、全網通辦」。優化「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共同梳理不少於100件高頻民生事項,實現「一套材料、一張表單、一次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
二是優化設置拓展空間,發揮好平臺的服務效能。對原有的政務服務1號大廳進行優化設置,增設了即辦、刻章、銀行開戶等服務,同時開闢政務服務2號大廳,綜合受理市級及城區(湘橋、楓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市政公用服務和住房公積金服務等12個部門共99項業務。從企業項目訴求、招商引資需求出發,破解審批改革的難點堵點,通過配置政務服務一體機、自助查詢機等智能化服務設備,帶動政務服務增速提效,切實增強群眾和企業辦事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三是發揮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果,提升「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粵系列」移動應用平臺,繼續大力推動水電氣、交通、人社、醫療等重點領域高頻民生服務事項「指尖辦」,進一步豐富「粵省事」潮州專版、「城市名片」的內容,大力推動市場監管、稅務等領域企業高頻服務事項入駐「粵商通」平臺,推動實現「粵政易」平臺全覆蓋。探索建設「i潮州」城市服務平臺,打造全方位綜合化智能化智慧城市服務平臺。
撰文:許鈺敏 吳傳聰
(責任編輯:李.彤)
中國網地產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