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拜倫與雪萊(上)

2020-12-15 讀裁者黃遠輝

讀拜倫與雪萊(上)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拜倫傳》《雪萊傳》《文學回憶錄》《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在讀拜倫與雪萊之前,我們先聊聊吳曉波和木心的書。

財經作家吳曉波先生在《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散文集中提到,「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

這個散文集括關於人生、關於自由、關於理想、關於財富、關於商業多重表達。

關於自由,吳曉波是這麼說的:

「在我們這個國家,最昂貴的物品是自由與理想。它們都是具體的,都是不可以被出賣的,而自由與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賣。」

關於財富,吳曉波是這麼說的:

「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並非與生俱有的從容和沉重。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

詩人裡爾克問羅丹:「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羅丹沉默片刻,然後極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只要工作。還要有耐心。」是什麼讓某些人變得與眾不同?吳曉波認為羅丹說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夠的耐心。

除了工作,我以為人生還有好多美好的事物要去浪費,帶著最愛的人環遊世界,吃過全部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學過古希臘的哲學,見過從文藝復興到拉斐爾前派的繪畫傑作,走過羅馬和布拉格的廣場,住過義大利的花園,讀過拜倫的詩歌,看過莎士比亞的戲劇,聽過莫扎特的歌劇和巴赫的管風琴曲,欣賞過五大鋼琴協奏曲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這當然得有錢有閒才行,好在現在欣賞詩歌、音樂、繪畫的成本已很低,我們隨時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欣賞。現代文明社會,人類用智過度,拼命發展經濟和技術,以致於連停下腳步欣賞一下詩歌、音樂、繪畫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遠足旅行,詩與遠方很多時候也只是個念頭而已。

尼採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卡佛說:「一個人忙得連讀詩的時間都沒有,根本不是生活。」所以,我寫這個專欄的目的,除了向大家傳達書籍的力量之外,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審美的能力。

人生的本質是痛苦與虛無,為了能夠生存下去,需要為人生尋找意義。尼採認為,審美超越了個人的快樂與痛苦,是無意義盡頭的意義,是有限人生中的無限。人的生命終有一天會隕滅,只有藝術可以留存下來。在我們欣賞藝術時,不管是繪畫還是音樂,審美跨越了時間鴻溝,溝通了作者與欣賞者,人生因此被賦予了意義。

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中,對拜倫充滿了溢美之詞。木心先生說,拜倫的一生是十足的詩人的一生,是伊卡洛斯(希臘神話中代達羅斯的兒子,與代達羅斯使用蠟和羽毛造的翼逃離克裡特島時,他因飛得太高,雙翼上的蠟遭太陽融化跌落水中喪生,被埋葬在一個海島上)的一生。拜倫筆下的哈羅德、康拉德、曼弗雷德、該隱、唐璜,都是語言橫蠻的小夥子,不讀書不看報,漫遊,搶劫,亂倫,罵上帝。他的詩中的人物,都是搗蛋的美少年,膽大,氣醇,賦厚。

木心先生這樣形容拜倫:至性,血性,男性。在這一點,任何西方偉大的詩人都不能與拜倫比擬。

拜倫,天才詩人,在浪漫主義文苑詩壇上,他手握如椽之筆,流金溢彩。在民族解放的政治舞臺上,他又身著戎裝,叱吒風雲,成為希臘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拜倫只活了36歲,被評論家稱為是19世紀初英國的「滿腔熱情地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的詩人。

拜倫的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他的詩歌裡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拜倫式英雄」高傲倔強,既不滿現實,要求奮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時又顯得憂鬱、孤獨、悲觀,脫離群眾,我行我素,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出路。比如,《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中貴公子哈洛爾德,《東方敘事詩》之一《海盜》中的主人公康拉德,《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拜倫出生在沒落貴族,跛一足,拜倫對此很敏感,他媽媽還罵他是「拐子」。不幸的童年,使拜倫性格尖銳。10歲時,拜倫繼承家族產業和爵位,成為拜倫第六世勳爵,就讀哈羅公學,邱吉爾首相就是這所學校畢業的。

拜倫雖然跛一足,但長得帥,惹得一大批迷妹「一見拜倫誤終生」。拜倫身材修長優雅,是標準的美男子形象。他皮膚雪白,迷妹們都說他像「一塊通體透亮的白玉」(大家看拜倫的畫像感受一下)。拜倫一生情人無數,愛過的人,拜倫都為他們寫詩,寫下許多優美抒情詩。

拜倫是瘦身狂魔,為了保持體型,拜倫每天只吃一小塊蘸了醋的土豆或一小勺米飯,有時乾脆就吃兩塊餅乾,喝上一杯蘇打水。吃的不多,運動量還不小,拜倫長期練習擊劍、拳擊、騎馬和遊泳,每星期還要洗三次土耳其蒸汽浴,穿7件內衣,就為了出汗減肥(夠狠)。可以想像,這麼搞下來,身體肯定遭不住。拜倫患有嚴重的胃病,幾乎每晚都做噩夢,不得不靠喝鴉片藥酒入睡。

拜倫還有同性戀傾向(詩人的這種癖好我們真是不懂,我們此前說到過的王爾德也有這個癖好,請關注回看),他在劍橋遇到了15歲的唱詩班少年約翰·埃德勒斯頓。多年以後,拜倫把這段戀情描述為「強烈的、純真的愛和激情」,並寫道:「最初是他的聲音吸引了我,然後是他的容貌,最後,他的態度使我想要永遠和他在一起。我愛他勝於一切,時間距離都不能改變我……在劍橋的時候,我們每天在一起,不論春夏秋冬,沒有一刻會感到無聊,而且,每次都依依不捨地分開。」拜倫隨身佩戴埃德勒斯頓給他的信物直到去世。

(拜倫畫像,圖片來自網絡)
(拜倫畫像,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拜倫21歲(天問:21歲時我們在做什麼?)開始遊西班牙、葡萄牙、希臘、阿爾巴尼亞、比利時、瑞士、義大利,邊遊玩邊寫詩,是為《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詩作發表後,引起轟動,拜倫說:「我一早醒來,一夜成名,成為詩臺上的拿破崙。」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歷時六年,第一、第二篇以西班牙、葡萄牙、希臘、阿爾巴尼亞為背景。第三、第四篇以比利時、瑞士、義大利等地為背景。拜倫的這篇詩歌,木心定義為「世界性的大離騷」,評價極高。

拜倫短暫的一生,一直在追逐不同的女人,結婚,然後離婚,然後出走,繼續撩撥各種各樣的情人。當然,代價不小,瘦身不當,加上情人無數,拜倫身體很快就垮了,30多歲就一身病。一生病,拜倫就嗑藥(鴉片),惡性循環。

每次一犯病,拜倫的醫生就要求放血治療(這個極其殘忍的治療方法我在講富蘭克林的時候曾提到過,華盛頓總統就是給這個療法整沒的,請關注回看)。拜倫多次因失血過多昏過去,最後神志不清了,醫生還堅持給他放血。

1824年4月19日,拜倫卒。他的死讓希臘人民深感悲痛,希臘獨立政府特為他舉行國葬,全國哀悼三天,試問有幾個詩人能像拜倫這樣享受如此的尊榮。

木心先生認為,人類文化至今,最強音是拜倫:反對權威,崇尚自由,絕對個人自由。英國文學,莎士比亞之後,公推拜倫。

散文大家威廉·黑茲利特曾這樣評述拜倫:「在散漫、魯莽和古怪方面,拜倫勳爵超越了他同時代的所有人。

《拜倫傳》的作者鶴見祐輔對拜倫有著至高的評價,他評價拜倫:「拜倫揮動著他那熱烈如火的詩筆,震撼了十九世紀初期的歐洲。他的聲音像天的聲音一樣,穿透了地上萬民的心胸。他的真實,以宇宙大真實的威力,降落在一般大眾的頭上……只要人類還沒有失去對自由、愛國、民族獨立和個性發揚的思慕與渴仰,詩人拜倫的氣魄便會永久地闊步在大地之上。」

拜倫的一生很短暫,但留下的詩作卻震鑠古今,他和雪萊一起,幾乎成為浪漫主義的代名詞。

拜倫最重要的詩是《曼弗雷德》,是他從瑞士阿爾卑斯山到義大利時所作,主人公曼弗雷德是個強烈的異端,悲觀、厭世、陰鬱。此時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也剛問世不久,歌德說:「拜倫此詩是模仿我的,但卻是一種新的東西。」法國人丹納評價二者說:浮士德是庸俗的,曼弗雷德是血性的;歌德是普遍的,拜倫是個人的。

拜倫的詩作《該隱》(取材《聖經》),比《曼弗雷德》更強烈,是文學史上最瘋狂的作品。託馬斯穆爾寫信給拜倫:「《該隱》真可驚恐,令人不能忘情,這劇將永存世界人類的心底。誰都要拜倒於《該隱》之前。」歌德稱此詩是空前的大作品,在英國文學上無可比擬,他甚至勸友人念好英文,讀《該隱》。

《唐璜》是拜倫最後的作品,未完成,共十六篇,取材西班牙民間傳說,藉以攻擊英國的偽君子。唐璜是西班牙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因為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一生周旋於無數貴族、婦女之間,是西方傳說中的 「登徒子」「情聖」的代名詞。拜倫筆下的唐璜,卻成了反抗現有秩序、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浪漫主義英雄。拜倫的《唐璜》半莊半諧、夾敘夾議,有現實主義的內容,又有奇突、輕鬆而諷刺的筆調。第一、二章匿名發表後,引起巨大的反響。

魯迅曾寫過《摩羅詩力說》,對拜倫大為讚揚,以為要救中國,必須提倡「惡魔精神」。《摩羅詩力說》是1907年魯迅用文言文寫成的一篇文論。「摩羅詩派」其實就是浪漫派,19世紀初期盛行於西歐和東歐,是以拜倫和雪萊為代表的積極或革命的浪漫主義流派。魯迅在本文中主要介紹、評論了拜倫、雪萊、普希金、萊蒙託夫、密茨凱維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八位詩人,這些詩人「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不取媚於群,以隨順舊俗」。

我們知道,魯迅曾做過一次學術講座,題目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國魏晉南北朝文人吸食的是一種叫「五石散」的東西。「五石散」又叫「寒石散」,是由何晏根據張仲景的「侯氏黑散」和「紫石寒石散」加減合併而成。五石是指巖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和石鐘乳,服用此藥有壯陽、溫肺腎、治陽痿、改進血象之功效。王羲之說:「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也。」五石中之巖石是一種含砷的有毒礦物質,長期服用,會重金屬中毒而亡,多少帝王死於鍊金術煉的丹藥(這個我在講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的時候曾專門說過,請關注回看)。五石散價格昂貴,一般人吃不起,故服食此藥成為魏晉名士很有派頭的行為,為世人羨慕。

為什麼講著拜倫突然提起這事,主要是因為19世紀的英國,吸食鴉片成為文人的愛好,與中國魏晉名士相比,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吸毒的作家有:克拉比、柯勒律治、湯普遜、特·昆西、柯林斯。此外,拜倫、雪萊、濟慈、司各特、蘭勃、白朗寧夫人、狄更斯都有過吸毒史。

特別說一下拜倫的女兒,拜倫的女兒叫艾達,她有著令人驚嘆的身世,父親是詩人,母親是業餘數學家,一生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只有37天,長大後再沒有見過父親。艾達著迷飛翔,和詩人父親一樣英年早逝(都是36歲),發明電腦程式的初始結構。這位讓數學「飛翔」的女性,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說:「就算你不能給我詩,我也可以學習到詩一樣的科學。」死後,根據她的意願,終於與父親拜倫葬在一起。

艾達·奧古斯塔不僅是拜倫的女兒,最最重要的是,她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她和另一位偉大的計算機發明家巴貝奇創造了世界計算機歷史上的奇蹟。艾達繼承了數學家母親的智慧,秉承了詩人父親的藝術靈性,設計了巴貝奇分析機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個程序,並證明當時的19世紀計算機狂人巴貝奇的分析器可以用於許多問題的求解。艾達是穿孔機程序創始人,建立了循環和子程序概念,為計算程序設計擬定「算法」。艾達寫的第一個「程序設計流程圖」,被視為「第一個電腦程式」,所有這些至今都是第一代到第五代電腦程式語言的規範。

拜倫自稱不讀書,死後發現其藏書裡滿是註解。不讀書,成不了偉大詩人。最後,我們節選拜倫的一些詩來欣賞。最後一句,通過這次疫情,響徹寰宇,「連祖國都不愛的人,是什麼也不會愛的。

《我見過你哭》

我看過你哭——一滴明亮的淚

湧上了你藍色的眼珠;

那時候,我心想,這豈不就是

一朵紫羅蘭上垂著露;

我看過你笑——藍寶石的火焰

在你前面也不再發閃,

呵,寶石的閃爍怎能比得上

你那一瞥的靈活的光線。

仿佛是烏雲從遠方的太陽

得到濃厚而柔和的色彩,

就是冉冉的黃昏的暗影

也不能將它從天空逐開;

你那微笑給我陰沉的腦中

也灌注了純潔的歡樂;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一閃,

直似太陽在我心裡放射。

(查良錚譯)

《春逝》(節選)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若我會見到你,事隔經年。我如何賀你,以眼淚,以沉默。

生如白駒過隙,此身乃是草芥,任死神隨意收割。——拜倫《唐璜》

我對你的愛就是對人類的恨,因為愛上了人類便不能專心愛你。——拜倫《唐璜》

你的美,遺世而獨立,你的聲音,似流水之韻;我不語,不尋,亦不吐露你的芳名。——拜倫《樂章》

人生徘徊於兩個世界中,猶如晝夜交替時星辰掛在天空。現在是什麼,我們知道得很少;將來會怎樣,我們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時間的流水滾滾而去,把我們宛如泡沫的生命帶到遠方;新的誕生,舊的破滅,浮現於歲月浪花中;強國青冢,滄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濤。——拜倫《唐璜》

連祖國都不愛的人,是什麼也不會愛的。——拜倫

相關焦點

  • 董元奔‖現實必須打碎·未來是這樣的:拜倫與雪萊的浪漫主義
    英國消極浪漫主義的代表性詩人是「湖畔派」的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積極浪漫主義的代表性詩人就是拜倫和雪萊。雖然同為積極浪漫詩人,但是拜倫和雪萊的詩歌風格是不一樣的。其實,早在雪萊及其作品被介紹到中國之初,中國的文學大師們就看到了雪萊的浪漫主義不同於拜倫的地方。1922年雪萊逝世一百周年之際,周作人在《晨報副鐫》發表《詩人雪萊的百年祭》一文,在分析雪萊和拜倫的不同之處時他說道:「拜倫的革命是破壞的,目的在於去除妨礙一己自由的實際的障害;雪萊是建設的,在提示適合理性的想像的社會。」雪萊詩歌中所想像的是什麼社會呢?
  • 才華橫溢,但都英年早逝,英雄拜倫36歲,靈魂雪萊30歲,永恆濟慈26歲
    拜倫、雪萊、濟慈,都是英國19世紀初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詩人,有著很多相同點,比如:他們都是英國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都才華橫溢,又都英年早逝,而且也都是離開英國後客死他鄉; 他們的詩歌風格、創作角度、核心追求與價值體現有很多不同: 拜倫的詩勇敢激昂、英雄華麗
  • 《英國文學2》威廉·華茲華斯、喬治·戈登·拜倫、珀西·比希·雪萊
    01威廉·華茲華斯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雪萊、拜倫齊名,也是湖畔詩人的代表。曾當上桂冠詩人,湖畔詩人之一,文藝復興以來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
  • 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雙子星座」
    迪新讀詩咕噠鎮- - - 迪新讀詩 - - -Song歌孤鳥喪偶哀鳴不絕,獨棲冬日一寒枝,上聞蕭蕭北風雪,下見冰河逝。圖片來源:DeviantArt按照當地法律,雪萊的遺體在沙灘上火化,骨灰葬在了羅馬。
  • 讀《文學回憶錄》看十九世紀歐洲文學
    我這裡也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介紹《文學回憶錄》裡,我喜歡的一些時代,大家要是有和我不同的興趣點,也可以買書來讀。十九世紀,想起來真是文學的嘉年華,出現了很多大文豪,他們的名字到現在還能被大家所知曉,他們的作品直到現在還被廣泛流傳。以下,我將介紹一些十九世紀歐美的重要作家。
  • *ST雪萊「牽手」呼研所 鍾南山任後者董事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在市場上連續斬獲三個漲停板之後,*ST雪萊(002076)6月23日晚間披露了好消息,公司與鍾南山院士領導的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呼研所」)籤訂了「未來之光」戰略合作協議。*ST雪萊表示,該協議有助於提升公司在紫外線殺菌消毒、LED照明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
  • SFL|雪萊的詩|《無常》
    作者簡介:英國詩人雪萊(1792-1822)所作的詩。雪萊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之一,更被譽為詩人中的詩人。其一生見識廣泛,不僅是柏拉圖主義者,更是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 創作的詩歌節奏明快,積極向上。
  • 讀詩|從布萊克到濟慈,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星雲
    從農民詩人彭斯、布萊克發端,經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的興盛時期,到拜倫、雪萊、濟慈的鼎盛時代,七位詩人勇各自不同的生命經驗與不羈才華寫下數量可觀的經典詩歌文本,成為英國詩歌史上熠熠生輝的代表性詩人,猶如一片燦爛星雲。我們選擇了其中五位詩人。詩歌中文版經上海譯文出版社授權摘錄於《英國詩選》。
  • 人類史十大怪咖:從毒女到浪漫掘墓人|安格爾西島|拜倫|淘金時代|...
    拜倫勳爵的畫像,帆布油畫, 1835。劍橋大學告訴拜倫狗被禁止進入室內,於是他領養了一隻寵物熊。不久,當他的作品為他在倫敦贏得了一些讚譽之後,他與自己失散多年的同父異母的妹妹奧古斯塔(Augusta)重新取得聯繫,並使她懷孕。後來拜倫迎娶了一位富有的女繼承人,但他似乎無法和自己的妹妹斷絕關係,這位女繼承人認為他瘋了,她提出了離婚。
  • 搭上鍾南山 「未來之光」能救連虧兩年的*ST雪萊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搭上鍾南山,「未來之光」能救連虧兩年的*ST雪萊嗎?6月23日,*ST雪萊公告稱,公司擬與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未來之光」戰略合作協議書》。值得注意的是,*ST雪萊已連續兩年虧損,2018年、20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虧損8.34億和虧損6.01億元。
  • 拜倫很感人的一首詩,事隔經年,我若再見你,以眼淚,以沉默
    拜倫是英國著名的詩人,而且出身高貴,還是當時的貴族,不過他很不幸,由於兒時患了小兒麻痺症,最終落下了殘疾,以至於無法正常行走。但是正應了那一句老話,上天帝為你上了一扇門,但是打開了另一扇窗戶。拜倫就寫過一首很絕望的詩《春逝》,在這首詩中他把戀人之間的無奈,還有分別之生的重逢,描寫得感人肺腑,每一句都很經典,而這首詩也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通篇情感細膩,寫出了愛情最大的遺憾。那在這裡筆者只節選其中的最後幾句,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原文讀一讀。
  • 拜倫的語錄問了兩句話,很多人都沉默了
    如果這個問題拿來問現代人,估計現代很多人都會回答沒有意義,因為沒有愛情的青春,就像沒有青春一樣,沒有愛情的青春,多數只有課本上的回憶。沒有愛情的青春,估計都是認真去讀書去了,所以不知道去談戀愛。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拜倫的一段語錄,他的兩個問句,讓很多人讀完都沉默了!文字如下:沒有青春的愛情有何滋味?沒有愛情的青春有何意義?
  • 品讀徐志摩的詩歌,體會詩歌中所帶來的個性美、意向美和意境美
    徐志摩本身是一個擁有浪漫主義情懷的人,在西方教育的洗禮下,加上深受雪萊、拜倫等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在與英國貴族名流交流的過程中,深受拜倫、雪萊等詩人的影響,奠定了其浪漫主義詩風。徐志摩很多短小的詩歌中都採用了上述意象創設的方法,即選取一個新鮮、獨特的美麗意象,讓其成為主導,並圍繞這個單一的意象進行想像和抒情,使讀者一讀便久久難忘,心靈震撼,留下明晰的印象,例如《沙揚娜拉一首》、《月夜聽琴》、《秋月呀》、《夜半松風》、《黃鵬》、《珊瑚》等。
  • 拜倫·斯科特的湖人歲月
    拜倫·斯科特在洛杉磯湖人隊度過了三個階段。拜倫·斯科特的一生與洛杉磯湖人隊密不可分,儘管他在聯盟四處流浪,但他的「根」總是能把他帶回家。拜倫·斯科特在英格爾伍德長大,畢業於晨興高中。來自亞利桑那州的他最終在聯盟為洛杉磯湖人隊效力,這再合適不過了。
  • 川普的兒子拜倫要轉學進來 可把貴族學校的家長們嚇壞了!
    而拜倫也將在9月轉學到華盛頓地區著名的貴族學校——聖安德魯學校(St. Andrew's Episcopal School)讀六年級。據悉,聖安德魯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收費標準,但在價格不低這點上卻是相通的。
  • 西庸古堡 | 追隨拜倫的足跡
    因為我一如其他的死囚犯註定與明媚的天地絕緣,身上戴鐐銬,門上有鐵欄。僅僅是因為我父親的信仰我就在這裡受禁,渴望死亡。——拜倫《西庸的囚徒》        在瑞士的日內瓦湖畔,有這樣一座古堡,它從羅馬時代就矗立於此,經歷史打磨,坐看人間潮起潮落。
  • 雪萊一首廣受歡迎的短詩《愛的哲學》| 唐韻夢蝶
    No sister-flower would be forgivenIf it disdain』d its brother;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What are all these kissings worth| 關於這首詩 《愛的哲學》是雪萊的一首廣受歡迎的短詩
  • 雪萊的一首小詩,只有短短六行,讀完卻讓人心情蕩漾
    波西·比希·雪萊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在1792年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12歲被送進伊頓貴族學校接受教育,18歲那年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第二年因發表《無神論的必然性》的小冊子,被牛津大學開除。不久又到都柏林,參加愛爾蘭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
  • 讀詩 | 從布萊克到濟慈,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星雲
    孤獨啊,孤獨啊,真正的孤獨,  大海上孤單單一人!  沒有一個聖者施予憐憫,  憐憫我痛苦的靈魂。  (拜倫 著,查良錚 譯)/ /  議會維護者歷史上最殘暴的法案——  把這些埋葬了,將有神靈跳出墳頭,  一身光芒,來照耀這暴風雨的時候!
  • 外國詩歌|雪萊經典詩歌《西風頌》欣賞
    外國詩歌|雪萊經典詩歌《西風頌》欣賞 2020-06-09 1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