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不負韶華不負秋,只生歡喜不生愁

2020-12-18 陝西法制網

白露已過,晨有露珠,不知不覺,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

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三秋已過半,此時陰陽相半,秋色平分,不冷也不暖。

這是一年裡最宜人的季節,不僅時臨中秋,而且金風送爽,菊黃蟹兒肥、丹桂正飄香。

人到秋分,心境大概也如曠野裡的一棵樹,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

秋分,天高,雲淡,氣淨,風輕,是一個浪漫的節氣。

仲秋時節,秋高氣爽,一樹樹的黃葉隨風搖曳,給這個開闊的季節增添了許多的詩意。

殘暑終,晝夜平。草木染黃,雁字橫秋。

此時的鄉間,梨柿荸薺,百果收倉。滿樹石榴一夕熟,山間野柿一朝紅。雨後須添件暮夏小裝,一場風滿院會鋪桂,月下可訪香。

其實,中秋節就是源於秋分。因為秋分有時逢不到好看的月亮,於是人們便把祭月固定在了八月十五。

今年,秋分恰在中秋前幾天,人們說,如果秋分在中秋之前,就會五穀豐登、歲月靜好,過完秋分再過中秋,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美好。

秋分·三候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

一候丨雷始收聲

古有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秋分以後,下雨不會再打雷,再也不用擔心夜晚會被驚雷嚇醒。

二候丨蟄蟲坯戶

秋分過後,晝短夜長,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洞穴之中,以防寒氣入侵。

秋天完全佔據天地之間的舞臺,早已聽不到秋蟬的嘶鳴,田野裡的蟲鳴聲也變得稀疏喑啞。

三候丨水始涸

《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

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降雨量也開始減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便是詩人愛說的「秋水消瘦」、「秋水清瘦」。

「秋分無生田,準備動刀鐮」,玉米綻開了黃燦燦的笑容,高粱託舉著紅燦燦的火把,穀子地一片金黃,田野裡油畫一樣絢爛多彩。

掰玉米,收高粱,割穀子,豐收後歡樂的笑聲在田野上空迴蕩。

「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葉落空」,是刨花生的時候,而經了秋露的紅薯葉梗,也可以用水焯了,涼拌,淋上小磨香油、蒜汁、老陳醋,新鮮花生米和涼拌紅薯葉梗,可是以前人們下酒的美味佳餚呢!

除了秋收,還有秋種,「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應時」,秋分還是個搶種冬小麥的時節,更是一年中忙碌的時節。

秋分·習俗

秋分時節,有很多的習俗,比如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風箏,做面雀等,在很多地方依舊延續著......

淳樸的勞動人民,敬畏著自然,也依靠著自然的饋贈生活。

【吃秋菜】

「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

秋分這天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

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送秋牛】

秋分那天,有挨家送秋牛圖的人。「秋牛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說唱的人,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合轍押韻,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順應農時的話,祝福收成好。

【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

人們把不用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

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人們不僅放風箏,還要相互比賽看誰放得高。

秋分·養生

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

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另外,藕,梨,柑橘,山楂和百合等都是除燥養陰的佳品,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除了食補,還要堅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此外,秋天溫度下降、花木凋零,容易產生抑鬱的情緒,進而會導致疾病的出現。

其實,在這個時候,保持樂觀的情緒,對於安寧神志、暢達心情,是非常必要的。

秋分·寄語

秋分,在半冷半暖之間,已經走過了半個秋天。

想起春分時刻,仍在眼前,大半年的光陰,就這樣被我們一天一天數沒了。

將秋情化詩情,將秋意幻倩影,暫且放下手頭上的事,去看茂盛葉林,層林盡染,去看碩果纍纍,果蔬飄香,盡情享受這浪漫秋天。

秋風如刀,收割著豐盈的五穀;

秋風如扇,扇去夏日的悶熱;

秋風如帚,掃去心中絲絲的煩悶;

秋風如傘,遮住烈炎紅日的火熱。

秋分時節雲量減少,景物鮮明,可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碧空萬裡,涼風習習,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好一個詩意的季節,好一個愜意的心境。

平心拾得三分閒,定要看落花聽雨,聞果香賞殘荷,念舊事踏秋林。登高獨行,迷失不知歸途。

秋分,正是一年最美時!

秋分,恰如人到中年,心中有萬千滋味,回憶起往事的點點滴滴,少年的無知,青年的青澀,中年的惑與不惑,總是情不自禁地唏噓不已。

那些沉甸甸的回憶,猶如一樹紅葉,絢爛且妖嬈,等到灑下一地的繽紛之後,幡然悔悟,那漸漸凋零的不過是擦肩而去的流年罷了。

並不是所有的繁華落盡,一切都將歸於平淡;拂去了浮華,一切都將回歸原來的本真。

秋分,在悄悄地告訴我們:歲月輪迴,春華秋實,輝煌過後又是一季耕耘,要以平和的心境面對未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冷秋、冷晨、冷霜、冷落葉;暖情、暖意、暖人、暖歲月。

因為懂得,一切美好;因為存在,溫暖相隨。

來源讀者文摘雜誌

*作者:詩詞天地·詩詞君。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500萬人的詩意生活倡導者,每早六點,與你相約,轉載請標明來源。微博@詩詞夜公子。

相關焦點

  • 天涼好個秋,願你只生歡喜不生愁!
    天,更高了;水,更清了;風,帶著淡淡的傷;雨,帶著絲絲的愁。九月,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只願你:不負韶華不負秋,只生歡喜不生愁。不急不緩,淡定悠閒。事再大也舉重若輕,事再多也有條不紊。用做事去修行,用心境安生活。這就是從容的生活。
  • 十二月,願我們只生歡喜不生愁!
    十二月,願我們只生歡喜不生愁! 不知不覺中, 2020隻剩下最後一個月! 對那些先離開的朋友道一聲: 今日就此別過,他日定當相逢! 往後餘生, 願你所到之處,遍地陽光; 願你所想之事,來日可期; 願你夢之所及,充滿歡笑。
  • 最美秋分詩詞|溫一壺月光下酒 不負韶華不負秋
    「秋雨梧桐葉落時」,秋分,是一年中最浪漫最小資的節慶。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橙黃橘綠正當時,這塵世種種落寞的美和詩意,就在今日始,一分為二。 傍晚時收到閨蜜阿麗的邀約:「晚上老地方,就著月光喝酒吃蟹。」 阿麗所住的酒店臨著錦江,從早到晚波光粼粼。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隨緣隨性,只生歡喜不生愁
    一天一年,一輩子,流年彈指間流去,只願餘生,隨緣隨性,只生歡喜不生愁。歐陽修曾說,「堤上遊人逐畫船,排第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白髮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樽前。人生在世,如在荊棘叢林,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一盞清茗,一本閒書,不爭不搶,不亂不慌,笑看星河璀璨,明月青山,草木溫潤,如此,足矣。有的人來又走,有的人匆匆擦肩,能夠相識一場,把酒言歡。這一生,朋友好覓,知己難尋,時光匆匆間,人渺小若塵,但若有他在,便是人間良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十月你好:願你不負韶華,不負金秋
    璐瓀內琰旺枉汪望碧玉玌玍玎玏玐容璣玒玓玔玕玖玗璵瑒瑪玜玝玞玟玠玡玢玣玤玥玦玧珏玩玪玫玬玭瑋環現瑲玲珎珍珌珋珊珉珈珇珆珅珄珃珂珁珀玿玾玽玼玻璽玹玸玷玶玵玴玳珏珫琇琺珬琈琉班瓏珒佩琊琋珯珓珔璫琌琍珱珕珖琿璡璉珳珗珘珙珴珵琑瑣珴珵珚珶琒琓珷珛珜珸琔琕珹珝珞珺琖琗珻珟珠珼琘珡珽琙琚現珢珣珿琛珤琀琜珥琁琝珦琂琞琟球珧珨琄琠珪珩琅理琡琢琣琿璦璓璯瓋瓌環璔璸瑜瑀琤琥瑁瑝瑹璕璱瓍瓎璲璖瑺瑞瑂琦琧瑃瑟瑻璗璳瓏瓐璴璘瑼瑠瑄琨琩瑅瑡瑽璙璵瓑瓚璶璚瑾瑢瑆琪琫瑇瑣瑿璛璷瓓瓔璸璜璀瑤瑈琬琭瑉瑥璁璝璹瓕鑲璺璞璂瑦瑊琮琯瑋瑧璃璟璻瓗瓘璼璠璄瑨瑌琰琱瑍瑩璅璡璽瓙瓚璾璢璆瑪瑎琲琳瑏瑫璇璣璿瓛瓀璤璈瑬瑐琴琵瑑瑭璉璥瓁瓂璦璊瑮瑒琶琷瑓琅璋璧瓃瓄璨璌瑰瑔琸琹瑕瑱璍璩瓅瓆璪瓔瑲瑖琺琻瑗瑳璏璫瓇瓈璬璐瑴瑘瓊琽瑙瑵璑璭瓉瓊璮璒瑤瑚琾九月有風,有雨有中元,有白露,有秋分
  • 熱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韶華」有沒有對應的單詞呢?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又帶火了「韶華」這個詞,引發不少小夥伴爭相去問,韶華到底是什麼意思。前幾年有一個短句很火,叫「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韶華」經常出現在古代詩詞中,比較有名的是這句,「韶華不為少年留」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這首詞還有一句特別有名,「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至於「不負韶華」,嚴格來說,這個短句並不來自於哪一首古詩詞或現代詩,只是一個仿古短語而已。
  • 124年以來最早秋分到來,「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道理嗎
    導讀: 今天是秋分節氣,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好日子。今天農民在慶祝節日的同時,農民也在忙著搞收割,這也是農民常說的白露過秋分,農事忙紛紛。我們知道,農民搞秋收的時候,對於天氣的變化是有很多講究的。這不「秋分日晴,萬物不生」說的就是一個實例,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中元節:不忘先祖,不失良善,不負韶華
    中元節讓我們知道自己來源,明了自己的歷史,看清了未來的方向:不忘先祖,不失良善,不負韶華。慎終追遠,不忘先祖中元節處在小秋,作物開始收穫,人們開始嘗到豐收的喜悅。按照慣例,在此時民間要開始供奉新米,祭祀祖先,報告這一年的收成。地府則會在中元節這一天放出陰靈,讓他們回家團圓。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和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分別出處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經常出現在學校或者是珍惜青春大好時光的一些情況下出現。但是這句話是一種拼湊的格言,他沒有出自一個完整的典故。我們所熟知的以夢為馬出自於孩子的詩歌,祖國或者稱之為以夢為馬。而不負韶華是成語。
  • 保研特輯 | 賀凱然:向陽而生,不負韶華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國家勵志獎學金天津工業大學校長二等獎學金天津工業大學「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天津工業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項(第二負責人)參與學校師生合作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科研項目2項發表論文2篇座右銘: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
  • 感謝相逢,不負韶華不負卿
    縱然是相隔千山萬水,縱然是沿途風雨如晦,縱然是身在天涯海角,也要踏遍萬水千山而來,也要冒著風雨而來,只為和有緣人相逢,共度一段美好的時光,在花前月下徜徉。人與人的相逢,無不是前世的約定,無不是命運的安排,無不是為了未完的承諾,生生世世要相逢。
  •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不負韶華,在大好的新時代,中國夢正在圓夢之時。抓緊時間學習吧?新生事物層出不窮,新技術新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不學就落後,跟不上時代步伐是不行的。4G時代過去,5G時代到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才能奪取人生追求的勝利!
  • 習近平勉勵青年學子: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習近平勉勵青年學子: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調研。離開校園時,師生們聞訊趕來,高聲向總書記問好。面對熱情洋溢的青年學子,習近平說:「見到你們很高興,讓我想起嶽麓書院的兩句話:『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真是人才濟濟啊!」
  • 節氣:今日秋分,就在21時30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今日21時30分我們在涼風習習中迎來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180°>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故名「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陽光隨之衰微秋寒一天增一分
  • 【司法隨筆】青春如歌,不負韶華
    【司法隨筆】青春如歌,不負韶華 2020-12-2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一六八中學參加《不負韶華——追憶「時代楷模」李夏》新書...
    合肥一六八中學參加《不負韶華——追憶「時代楷模」李夏》新書首發式
  • 恰今日,正秋分:一半月色,一半秋光
    今日秋分,秋已過半。此刻,想起兒時的秋分,奶奶會喃喃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天氣一夜比一夜冷了,要加衣囉。」那時候的我很好奇於晝夜平分的說法,總想今夜不睡覺,看看是不是真的晝夜平分了,很可惜,每次總是以我困極酣眠而告終。
  •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2019大冰的小屋,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哈爾濱,冰封松花江,雖冷,很美。油城大慶,凡心所向,素履所往。青島,最留戀的依舊是啤酒。2019呼和浩特,領教了大昭寺藏傳佛。齊齊哈爾,以北不再北。秦皇島,把酒言歡已昏黃。鐵嶺秧歌,讓人腳亂手忙。石家莊萬達,不負不往,北京故宮、天壇非同感想。
  • 新年賀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出處?且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今日偶得一副春聯,靈感來自領袖新年賀詞「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原本已是一副工整的對聯,「夕」字入聲,屬仄聲,不論從平仄還是詞性,都完全符合聯律。庚子新年將至,四字聯有些短,是以六甲番人在上下聯各另加三字成七字聯如下:上聯:不負韶華春趁早;下聯:只爭朝夕子當先。
  •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演講稿
    有人說「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是青春,我認為韋莊寫的是少年風流;有人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是青春,我認為孟郊寫的是少年意氣;有人說「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是青春,我認為李白寫的是豪情!到底什麼是青春呢?我認為人生是一段踏上了就回不了頭的路,青春就是一本打開了就合不上的書!少年有青春,青春非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