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巴音布魯克草原還有些「乍暖還寒」的感覺,但是對於第四小學慰問宣傳開展扶貧工作的老師們來說依然暖如盛夏!
由第四小學校長巴都仁古同志帶隊的7位教師一行人員攜帶慰問物資上山開展實地走訪入戶工作。讓扶貧工作不停留於電話、微信等方式,克服困難通過實際行動再一次拉近幹部與扶貧戶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距離不是問題,黨的溫暖與關懷無處不在。
我們把這次的走訪入戶當成一場走親訪友的「親情之旅」,當成送關懷送溫暖的實際行動。無論環境、地點,傾聽彼此的心聲!當前正處疫情期間,防疫工作不容小覷,我們在走訪所到之處給包聯戶送去口罩,還細心的為他們講解了防疫工作注意事項。
俗話說得好:「人在外要靠朋友 」,當地的巴音布魯克寄宿制學校領導、教師盡顯地主之誼,為我們指點迷津。為我們儘快聯繫了伊克扎尕斯臺村相關工作人員,並為我們指出最佳走訪路線。有了同行的幫助,我們懷著一顆愛民敬民的心,出發前往去我們學校扶貧包聯村-伊克扎尕斯臺村。
安全到達目的地後,在村長和伊克扎尕斯臺村工會主席的幫助下我們順利的與就近的幾戶扶貧包聯對象見了面。我們深知,此刻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我們個人,更代表了我們黨。在扶貧工作的收關之年,我們要為這些穩定脫貧戶加油打氣,讓他們明白:在奔小康的路上大家攜手一起努力!
其中, 幾戶包聯戶放牧居住點離我們所在的村委會較遠,但是這不會影響我們前行的腳步。扶貧戶騎著馬為大家帶路,旅途的顛簸和疲憊被牧民熱心的舉動早已吹的煙消雲散!
帶著誠心去走訪,做到將心比心。在走訪過程中,我們儘可能地到牧民居住的點看一看,聽一聽,和他們拉家常,重點了解他們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向他們宣傳了黨的各項教育惠民政策。
蒙古包內奶茶飄香,大家其樂融融肩並肩做在一起,談心聊天中感受著彼此的關愛。校長為包聯牧民用通俗易懂的話宣傳講解「三個白書」的內容,提高牧民的思想覺悟,將「扶貧先扶智」落到實處。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虛偽的表情,我們臉上洋溢著最誠摯的微笑,帶著黨的關懷,走訪了村裡的老黨員家庭。
美好的時光總是彈指一瞬間,滿載著溫暖、感動和期待,兩天的推進脫貧攻堅鞏固工作在一聲聲告別中和不舍的眼神裡即將結束……
扶貧路上我們一直在行動!只有真心付出,真心幫扶,扶貧工作才會取得實效!
(瑪依熱·玉素甫)(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