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往直前·中超特刊|生命之河

2020-09-29 燕趙都市報

一道亮光曾划過,留住青春片刻。

一部反映中國女排事跡的電影《奪冠》,正在各大院線播出。影片中老女排因為沒有計算機輔助,沒有更多的配套設施,只能採用超出常人的「魔鬼訓練」彌補差距,這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讓人潸然淚下。

也曾經莫名執著,不顧什麼結果。

這樣的一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剛剛結束了中超第一階段徵戰的石家莊永昌將士,作為中超投入最少的平民俱樂部,既無大牌球員,亦無足夠的資金支持,只有依仗永不放棄的城市精神,與各路豪強周旋。也只有對他們有足夠深刻的了解,才會明白為什麼面對任何對手,都要拼盡全力,而不是「田忌賽馬」式的戰略性放棄。縱然,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提前1輪倒在了只有咫尺之遙的奪冠組門口。看著頂到前鋒線上的蘇祖,看著坐在看臺上滿眼渴望而又無能為力的馬修斯、穆裡奇、奧斯卡,看著打進點球之後燃起最後希望的20分鐘,才驚然發覺打光了最後一顆子彈,戰鬥卻還沒有結束,這是一種充滿了無奈的悲情。

別害怕墜落,灰的天總會清澈。

經過半個月的休整之後,永昌將士將奔赴已經進入初冬的大連,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卻沒有了蘇州的旖旎江南風光。第一個對手,就是東道主大連人隊,保級路上依舊荊棘遍布,步步驚心。

但是,球迷依然充滿了期待,一如《奪冠》的主題曲《生命之河》中所唱的那樣——

不害怕折磨,因為熱愛才值得;

風雨過後的灑脫,如出一轍的你我;

穿越過,生命之河……

(白茫茫)

相關焦點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風雨真情
    當你拿到這份「中超>特刊」之時,也許會有些意外,因為幾乎都是馬修斯,或者說,這就是一份馬修斯的「個人秀」。實際上,這期特刊原本應該在上周五出版回想2016年那個夏天,已經33歲的馬修斯,第一次踏進裕彤國際體育中心之時,恐怕所有人都不會想到,他才是永昌的「天選之人」。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即使這個城市大雨傾盆 我們也一起「戰鬥」
    夏雨說來就來,昨晚石家莊永昌隊與青島黃海隊之戰,摯愛球隊的近500名永昌球迷風雨無阻來到球隊第二觀賽現場蜂巢下沉廣場及地下絲絨文藝酒吧隔空助威,整個上半場,窗外瓢潑大雨,場內球迷熱情似火,整齊地跳著喊著號子,享受著足球帶來的夏日激情。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開賽前夕,他們帶著遺憾告別
    7月25日,新賽季中超就要拉開帷幕,可是一張張無比熟悉的面容,卻帶著遺憾告別了永昌俱樂部,他們是馮紹順、矯喆、張帥、李春鬱、郭勝、郭松、武浩然、王宏宇、安碩以及魏敬宗,幾乎可以湊成一支球隊了。其中,球迷最熟悉最熱愛的,莫過於老隊長馮紹順。從「永昌駿豪」時期開始,他見證了球隊兩次衝超的喜悅,也經歷了不幸降級的痛苦,留下了效力時間最長、出場次數最多的隊史紀錄。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020年的中超,定於7月25日點燃戰火,這讓經歷了大半年球荒的球迷們興奮不已。這是永昌時隔4年之後重新回到中超賽場。當回憶的時鐘撥回2015年3月9日,永昌的中超首秀還是歷歷在目,仿佛是乘坐時光機重又回到那一天,激動人心的一幕幕特別清晰,永生難忘!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苦難是生命中最大的恩典
    萬萬沒有想到,在今年這個特殊的中超賽季裡風格獨樹一幟,第一階段曾經戰平上海上港和北京國安,拿下河北德比,並戰勝保級對手武漢卓爾、天津泰達和青島黃海的石家莊永昌居然降級了。就像一個享受著甜蜜婚姻生活的人,失足摔了一跤,爬起來就成為了光棍,這無疑是屬於今年「光棍節」的黑色幽默。永昌降級之後,朋友圈裡樂觀的朋友說著激勵的話語,悲觀的朋友則在痛苦中像草一樣不能自拔。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七歲時的那個夜晚
    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比賽開始了,馬修斯腳下好像有了魔力,想讓球往哪兒滾動球就向哪兒滾動,連闖數關,飛起一腳球進了,大家激動得全部站了起來,一片歡呼,一陣陣掌聲。不知不覺,比賽結束了,讓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爸爸拉著我的手,拉的很緊很緊,直到坐上車,他才鬆了一口氣。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永昌俱樂部的「精神圖騰」
    生命中,總會有一些人像流星一樣,展示完瞬間的美麗,便按照既定軌道前行不再回頭。都說重溫舊夢會砸碎所有的美好幻覺,但是對於永昌的10號,只要生命不息,我們永遠不想去關閉記憶。從2016年7月2日的越秀山說起,33號馬修斯換下了門迪,那個時候誰也不會想到,他在永昌一待就是4個賽季甚至成為傳奇。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樹上的前鋒
    在去年的中超賽場,感覺奧斯卡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中甲的金靴。他初到永昌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球迷是抱著救世主降臨的心態翹首以盼的。然而在中超的賽場上,奧斯卡的表現讓人略有失望。比如一個禁區前的傳球,像穆倫加、梅盧一樣的普通前外援都能接好並且打進的,奧斯卡勢必要踢疵。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百場之路
    :2016年9月25日,中超第26輪,永昌主場3:2長春亞泰,2個進球1次助攻號碼:99號(2005-2016)、33號(2016)、10號(2017-)中超首次出場年齡:2016年7月2日,33歲5個月17天中甲首次出場年齡:2017年3月11日,34歲1個月24天足協杯首次出場年齡:2017年5月3日,34歲3個月18天賽季最長出場時間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傳奇依然在繼續
    我是《三國演義》的忠實粉絲,在我心中,馬修斯之於永昌,猶如諸葛亮和趙雲的合體一般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正是馬修斯加盟永昌之時最佳的寫照。當時也許沒有多少人看好這個瘦小的33歲巴西射手,但他用半個賽季8個進球的數據,回應了球迷的質疑,只不過,他的出色發揮,並沒有幫助球隊保級。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這就是球迷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中超賽程幾經更改,開賽之後也是空場進行,即使有所謂的「球迷房」,也只限於蘇州賽區最遙遠的崑山,更不用說數量有限的房間和球隊在這裡的場次了。你可以想像,當得知中超有限開放賽場的消息之後,球迷的心情有多麼急切,恐怕連傳說中的「人生四大喜」都無法比擬,也正因如此,他們才甘願「冒老婆之大不韙」,編造各種理由偷跑到劍花煙雨的江南,與足球來一場久別重逢的約會。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潛能的力量
    是的,我們就是一支幾乎以中甲球員為班底的球隊,經過主教練的調教和賽前充分的磨合,在中超聯賽第一階段一度展現出躋身爭冠軍團的實力。因為主力球員傷病,又跌入保級軍團。作為一個悲觀者,你會發現永昌隊的身價在中超是倒數的,我們的球隊有諸多不盡如人意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中超是永昌的傷感列車
    伴隨著埃弗拉的倒地鏟射,一種回天無力之感剎那間掠過,一腔熱望,像被地心引力無情吞噬一樣,永昌不可避免的降入中甲。然而,在賽季最重要的一場比賽中,永昌的傷停問題很嚴重,邵鏷亮依舊因為有傷坐在看臺上,樸世豪、鄭致雲和王鵬3名防守大將停賽,小將劉超陽第一次中超首發。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像讀小說一樣看中超
    今年的中超進入到第二階段了,包括本人在內的很多人還對賽制賽程不太了解,比如不理解第一階段一場未勝的天津泰達隊如何躋身第二階段一般的作家只能寫出熱鬧盛大的戰爭場面,而好作家通過戰爭場面直指人心,寫下無數活靈活現的生命故事。北京國安和山東魯能,老對手了,也應該是老朋友了,希望這次能看到殘酷對決背後的鮮活的生命和躍動的人心。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板凳上的風景
    2002年世界盃上,風之子1990年義大利之夏,阿根廷隊門將蓬皮多的替補戈耶切亞成為了一代傳奇;1994年的美國世界盃,巴西的替補球員羅納爾多引領了未來足球王國的潮流風尚。當然,你也可以說中國隊的替補有機會完勝主力,因為水平能力比較差的球員,容易迎來鹹魚翻身的機會。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古特比的「大連攻略」
    由於今年中超賽制的特殊性,對於石家莊永昌乃至所有中超球隊來說,告別第一階段之後古特比說,如果說第一階段更多的是為榮譽而戰,那麼第二階段每一場都是生死戰,每一腳球都要全力去拼去搶,「我了解永昌的歷史,每當我們面臨這種挑戰之時,都能把最好的一面發揮出來,我們是有這個傳統的,會從開場哨響拼到終場哨響。」但是,除了精神的力量之外,競技場上更多的還是以實力說話,對此古特比也很清醒,「必須認識到,我們是升班馬第二名,面對任何對手都是弱勢一方。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保級,永昌的「中超攻略」
    新賽季中超,升班馬石家莊永昌俱樂部的目標是「保級」。最後2場熱身賽,他們先是在「大本營」4∶1完勝替補陣容出戰的山東魯能,又在南京以同樣的比分輕取崑山FC,印證了主帥古特比的說法,「我們的攻擊力沒有問題」。而且,新賽制下保級機會更多,很可能不用等到最後,便可以完成賽季任務。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你好,城市英雄
    降級之後,永昌球迷傷心之餘只關心一件事,「大腿」能不能留下來。「大腿」這個稱謂是拜球迷所賜,大概從抱某人大腿演化而來,意思是球隊沒誰都可以,但沒他不行,贏球就靠這個人。因此,在漫長的永昌生涯裡,你能看到一個孤軍奮戰在對方禁區的「大腿」,用超越多數人的速度,突破很多人的防守,然後施以致命一擊。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卓爾臨陣換帥為哪般
    在進入「爭冠組」的生死大戰即將打響之時,昨天,武漢卓爾突然傳出消息:與主帥何塞解除合同。果不其然,隨後卓爾官方公布了消息,何塞第二次從中超下課。客觀上說,何塞下課並不意外,畢竟卓爾一直處於爭冠組。但是,第10輪到第12輪,竟然遭遇了3連敗,特別是負於直接的競爭對手永昌和重慶,名次跌到了第六位,顯然突破了俱樂部容忍的底線。
  • 永往直前·中超特刊|偷得半日閒
    蘇州的天氣,溼熱;中超有人在K歌,一曲《後來》四座驚豔;有人秀撞球,雖然首輪便惜敗出局,但想想是輸給了後來的亞軍組合,也不算太冤枉;還有人變身「剃頭大師」,只不過,這一位的技藝,遠比小學課本中「小沙的表哥」強多了;當然,還有人「削髮」卻並非為「明志」,只因為某位球技進步明顯的球員在打進個人中超首球之後「自掛東南枝」,說再進1球就剃頭,於是,在先後攻破了兩支直轄市球隊的球門之後來「還願」了,至於新髮型美觀與否,就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