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做好1個準備,提前培養孩子2個能力,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2021-01-16 騰訊網

我們只覺得校園霸凌事件,是在網絡或者電視上看到的新聞,仿佛離我們的生活很遠,而這是一個誤區,校園霸凌事件就在身邊,隨時有可能發生,或者說已經發生了,只是孩子沒說我們不知道。

孩子從3歲進入幼兒園起,便每天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脫離家長視線的,孩子的安全問題是我們最擔心的。不是孩子已經被打得鼻青臉腫了,我們才能算孩子被欺負。

什麼是校園霸凌?

1.語言霸凌

羞辱,嘲笑,侮辱性綽號,侮辱以及謾罵。

2.身體霸凌

肢體衝突,推搡,拳打腳踢,人身攻擊行為。

3.網絡霸凌

在網上或者班級學校群裡,惡搞同學照片,造謠等。

4.社交霸凌

拉幫結派,共同孤立一個人,並且不允許其他人與之交朋友。

校園霸凌事件的危害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2.46億學生因欺凌而痛苦,在中國約有58%的青少年經歷過校園霸凌

校園暴力案件裡

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

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重傷

38.54%的案件中受害人輕傷

在這其中,57.5%為故意傷害案件。

1.施暴者,霸凌者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構成犯罪,根據年齡會有相應的法律責任,拘留或者抓捕,留下案底,未來也是社會上的不安分子,這時候家長才意識到問題就已經晚了。

2.被霸凌者,受害者

身體傷害,以及心理,精神的傷害,很多嚴重的後果都是不可逆的,自卑,厭學,由於驚嚇,精神受到嚴重的刺激,最嚴重的的有自殺的,還有的逆襲反成為霸凌者,把痛苦轉移。

一、父母做好一個準備——無障礙溝通與引導

我們的教育一定是雙向的,我們在避免孩子被霸凌的同時,要注意教育孩子別成為施暴者。

很多孩子的叛逆,最大的表現就是不願意與父母交流,話不投機半句多,經常是孩子每天在做什麼,發生了什麼家長是不知道的。

不能夠及時的發現孩子的品質,情緒,心理的變化。錯過了教育,幫助,引導,解決問題的好時機。最後什麼都晚了。

1.每天與孩子聊天,讓孩子成為聊天的主體,引導孩子每天自己主動說出來都有什麼事情。好的不好的,都可以,家長不要一直說教,只談學習。

2.家校溝通,讓老師引起注意,防患於未然。

3.父母要夫妻關係和諧,家庭氛圍和睦溫暖,也不要對孩子動不動就打罵,避免孩子養成暴力行為處事的方式。

4.引導孩子要趁早,藉助科學育兒的繪本,讓孩子有很強的代入感。

分享給大家一個家長使用的繪本《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本書引領父母如何科學育兒,培養快樂,自信,能幹的孩子。

全書360幅全景手繪漫畫,360個活用主題建議,培養孩子六大關鍵社會能力:交往能力,情緒能力,自律能力,自尊心,親社會行為,積極主動性。很多家長閱讀字數過多也會乏味,增添閱讀趣味性,可以作為親子共讀繪本,溝通親子感情。

二、培養孩子兩個能力

1.培養反抗的勇氣與體力

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中明確表示:孩子被欺負,一定要「打回去」,如果體力相差懸殊,還是要了解躲避技巧。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4歲就可以開始鍛鍊身體了。」讓身體強壯起來,給人不好惹的氣場。

沒錯,我們的孩子要有:不被欺負的氣場,也要有不欺負的別人涵養。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鍛鍊強壯身體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是欺負別人。

霍思燕知道了兒子嗯哼在幼兒園被打,直接把嗯哼送去報了幾個鍛鍊身體的興趣班,橄欖球網球等。

經常的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與勇氣。

2.從小樹立安全意識,提升孩子的情商

(1)從孩子有意識開始,我們就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一切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行為都要拒絕。並且不限於針對校園霸凌,在家裡水電登高等,在街上不理陌生人,交通安全等都要培養。

由安全教育專家王大偉審定推薦的《幸運的米拉安全教育繪本》,這套書是兒童文學作家保冬妮十年創作結晶!包含了孩子易陷於危險的50個情況,以及家長容易忽略的50個安全隱患。

安全童謠從小牢記背誦,分清危險,避免意外發生。

(2)提升孩子的情商鼓勵孩子交朋友

我們不要總覺得小孩子之間無大事,從幼兒園起,孩子就進入了一個微縮的小社會,孩子交往能力,行為習慣,情商都影響了孩子在一個環境中的地位與處境。

李玫瑾教授強調:3-6歲是孩子性格與情商形成的關鍵期,此時的可塑性最強。6歲之前要完成孩子性格以及人格的培養,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防止壓抑、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防止自私、自信樂觀的性格。

我家孩子在6歲之前的睡前故事就是《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由專業的早教專家提出的科學建議,從情緒管理、逆商、性格、品格、行為、社交、性教育和財商,8個方面培養孩子的社會化能力。

最後提醒家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同時父母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家長的言行舉止都對孩子有非常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當你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如何教孩子應對?
    當你的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如何教孩子應對?中國的家庭教育是與眾不同的,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與歷史,文化底蘊如此豐厚所以出現了很多著名歷史典故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百裡負米等,這些歷史典故的發生與他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那麼校園暴力與家庭教育有什麼關係呢?文豪泰戈爾曾說過:「當人是獸時,他比獸還壞」,為什麼要引用這句話?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被暴打致傷,家長如何才能真正保護孩子
    這些年,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我們不禁要問校園暴力何時休?01恃強凌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學校和老師並不能及時制止校園暴力的發生。學校也是個小社會,自然就分出各個小團體和等級。而這等級是如何定的呢?這時,孩子被欺負慣了,有的還被欺凌者洗腦,產生了自卑心理,哪裡還會反抗呢?而且他們不會再向父母求助,因為被欺負不是件光彩的事,不一定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就像新聞中的那個男孩,母親給他洗澡才發現他的傷痕,被打成肺出血都不敢對父母說,可見心內的恐懼和絕望已到了何種地步。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很多被欺凌者,為了保護自己,也會成為暴力的幫兇,欺負更弱者。
  • 想培養個樂觀、抗壓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以下幾點
    最近幾年新聞總是報導孩子關於壓力大跳樓自殺的案例,這其中有學習壓力,有父母給的壓力,有生活壓力,但不管是什麼壓力,孩子之所以會因為壓力自殺,多半是抗壓能力差導致。父母想要培養出一個積極樂觀,抗壓能力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以下幾點一、對孩子施行這4原則(1)對孩子不要指責和批評,更不要過多的打擊;(2)不要總是強制孩子去做事兒,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3)不要總是拿孩子和更優秀的人做比較,容易導致孩子自卑;(4)多給孩子鼓勵,不要總是否定孩子;父母若能把上面這4點做好,不僅能讓孩子變得積極樂觀,更會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即將上小學,父母要提前做這4個準備,有助於他們更好適應!
    孩子即將上小學,父母要提前做這4個準備,有助於他們更好適應!陳曼的兒子晨晨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前幾天,班主任給陳曼打電話,告訴她晨晨在學校不斷地大哭,無論怎麼安撫都不行,讓陳曼最好能夠來學校一趟。其實,剛剛上小學的孩子,很多都會跟晨晨一樣,極度不適應。無論是上課方式還是作息規律,孩子們都很不適應,這才導致他們出現厭學的情緒。出現這種情況,與父母們沒有提前充足做準備有很大關係。那麼面對即將上小學的孩子,父母們該提前做哪些準備呢?
  • 當我們談論校園霸凌的時候,63%的自閉症孩子正在被欺凌,他們又該...
    而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他們的特殊性更加劇了傷害。所以,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對此重視,及早預防,防止霸凌事件在自己孩子身上上演。 美國自閉症之聲網站建立了比較全面的防止霸凌計劃,下面防止霸凌的6個步驟可供家長們學習。
  • 必修課:父母如何科學地面對孩子的校園生活?
    四、教導孩子保護自己這條法則並不是建議你「教導」孩子以牙還牙、睚眥必報,而是讓你時刻做好面對校園霸凌的準備。如果你的孩子正面臨著校園霸凌問題,你能做得最緊要的一件事就是教導孩子,在問題變得不可收拾之前好好解決。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被同學知道了鐵定會因為害怕被施暴者盯上而選擇視而不見吧,沒準還會一起嘲笑你,孤立你……滿腦子的問題與設想的後果讓你杵在抉擇的路口上停滯不前,最後你默默擦掉了身上的腳印,遮住了傷口,在路邊小轎車的車鏡上確認臉上的拳印消了,整理好儀容,提前想好如何應對父母對傷口的詢問,佯裝若無其事的回家。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老師建議,接下來的教育重點放在「社交能力」的培養上,這樣才能讓悅悅的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長。可能很多家長單純的以為,社交能力就是讓孩子交朋友,只要讓孩子找到朋友就夠了。
  • 辱罵、毆打、扒衣服,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1.之前有一個案例:小女孩長期遭受後桌男孩的欺凌,每天這個孩子都會揪小女孩的頭髮,孩子忍耐長達一年,最後告訴爸爸,爸爸一氣之下竟然使之走上了悲劇的道.路。2.一群初中女生因為發生口角,而去欺負一名看似比較柔弱的女生,在進行打罵的時候還選擇拍視頻,甚至將女孩身上的衣服扒光,暴露她的隱私。3.一名男孩因為被懷疑偷的別人的耳機,受到三名男生的打罵。
  • 正確面對校園霸凌必須堅持「七不要」!看完後,立馬轉告孩子
    我不禁開始想著:「陪伴一個孩子成長多麼不容易,自己小心呵護的寶貝兒,怎麼能成為別人的下飯菜?」於是,對於校園暴力的憎恨程度又加深了一截!於是,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的孩子避免校園暴力的傷害,今天總結了正面應對校園霸凌的「七不要」原則,希望父母看完後立馬轉告孩子!(1)結伴而行,不要落單。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如果父母是這樣做,那是在拖延孩子
    有的父母甚至直接跳過幼兒園大班,給孩子報學前班,為的就是做好「幼兒期的銜接」,不讓小學傷害孩子。本人也是大班孩子的家長,聽到周圍家長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學了多少漢字,會不會二十個以內的加減法,以及下學期要不要從大班轉到校外幼兒園,提前學一些內容。好像在進小學之前就進了班,多識一些字,學會拼音和加減法,就算是「幼小銜接」了。事實上,如果父母只把這些當重點,反而會耽誤孩子。
  • 讓孩子變優秀,從做好這些小事開始!送給父母和孩子的行動清單
    1.在孩子做作業時學習或閱讀想要孩子學得好,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同時也能幫助家長實現自我成長。2.每個月至少和老師通一次電話保持順暢的家校溝通是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不二法寶。家長可以通過電話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在校表現,按時、定期地參加家長會也是很好的途徑。
  • 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父母要想孩子優秀,培養四大關鍵能力很重要
    然而,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但是,在父母「包辦」式的教育和過度呵護下,很多孩子變得獨立性差、沒有責任心,依賴性強。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對孩子的嬌寵和溺愛,是其獨立能力和責任心養成的最大障礙。因此,父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責任心,就要對孩子適當放手。
  • 教育孩子,父母常帶孩子到三個地方,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因此,對於父母來說,教育孩子,要懂得:其實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就是好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多花點時間陪伴和引導孩子體驗生活。父母有時間,常帶孩子到三個地方去,能讓孩子得到非同尋常的體驗,孩子會受到更好的教育。一、帶孩子到博物館。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該怎麼辦?
    校園是春光明媚的花園,老師是園丁,孩子是花朵,但是園中也會有荊棘泥濘。這也是近期校園欺凌主題的《少年的你》截止今日已斬獲9億票房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的那些少年面對自身或他人遭遇校園欺凌,內心有無助和惶恐,也有錯愕和掙扎,他們用青春探索成長的道路,用天真和赤誠試圖破解自身的困境。
  • 傅首爾兒子、施柏宇都遭遇過校園霸凌,旁人卻對校園霸凌看法不一
    施柏宇在《演員請就位2》中演繹小北的片段後,就談論了自己曾經被校園霸凌的往事。 他小時候因為愛哭被同學笑娘娘腔,交過保護費甚至在走廊被當眾脫褲子羞辱。直到後來長個子變高,並且打籃球之後,情況才有所改善。
  • 打擊「校園霸凌」迫在眉睫,對容易被欺負的學生,父母老師應關愛
    孩子,是父母的寶貝。 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希望孩子能夠接受教育,全面健康地發展。誰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委屈,然而校園霸凌往往在不同的學校、地點和時間上演著,相比於成年人,習慣霸凌的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往往會給其他人帶來更大的傷害。
  • 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父母要做好這4點,自制力是成才的必要品質
    自制力是人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自制力強的孩子,到了中學階段,其成績明顯高於智商同等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取得成就,自制力差的孩子則剛好相反,但自制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運用合適的方法,來培養孩子自制力。這裡分享四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第一、了解原因,找出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