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脫位

2021-01-17 世界中醫骨傷聯盟
什麼是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是人體較複雜的關節,上側有股骨,下側有脛骨、腓骨,前側有髕骨等,共同構成膝關節。膝關節是人體內負重最大的一個關節,全身的重量基本上都要通過膝關節的傳導。膝關節的損傷,往往是由於嚴重的暴力,造成局部關節結構的破壞。膝關節脫位的症狀表現為患者的關節外形改變、出現腫脹、疼痛等。根據這些症狀,可以初步判斷膝關節是否脫位,以及具體脫位形態,是否造成神經血管等損傷,需要到專業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膝關節骨性結構雖不穩定,但關節周圍和關節內有較堅強的韌帶和肌肉保護,故膝關節脫位較為少見。偶有脫位也是在強大的直接暴力撞擊脛骨上端或間接暴力使膝關節受旋轉或過伸性損傷,致脛骨上端向後、向前兩側脫位。典型症狀

膝關節受傷後,疼痛劇烈,小腿可能向前、後、內、外側面移位或扭曲畸形,失去正常連接關係。局部觸痛明顯,皮下有波動空虛感,並有大片淤血斑,前後抽屜試驗、內外翻應力試驗、過伸應力試驗均陽性。

診斷依據

1.多有典型的外傷史,應詳細詢問,以求判定與推測傷情及韌帶受累時的損傷情況等。
    2.臨床表現主要為膝關節腫脹及疼痛,如有脫位所形成的畸形,則更易診斷。應注意是否合併神經血管損傷。局麻下膝關節內外側加壓試驗及前後抽屜試驗等均有助於明確診斷、分類及治療方法選擇等。

治療方針

通過手法閉合復位及固定等治療,使膝關節復位。

手術治療

 脫位後常可用手法閉合復位取得滿意的整復。對關節內的血腫應以無菌操作給予吸出。然後,用大腿石膏固定於膝關節屈曲15°~20°這是一種臨時的良好的治療措施,因可避免膝關節不再受到其他的損傷。大腿石膏臨時固定5~7天。在這段時間內,可精心挑選一個周到的合適的修復韌帶的手術方案。如像手法復位後膝關節不穩定,特別是膝關節向後外側脫位,若膝關節顯示整復後不穩定,則往往可能是有其他組織嵌入在關節中間。

日常護理

1.注意調整外固定的鬆緊,避免壓迫。
2.注意休息,適當進行功能鍛鍊,避免患肢負重。
3.做好心理護理,保持樂觀心態。
4.遵醫囑,定期複查。

飲食調理

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多進食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防止便秘。

膝關節脫位後為什麼膝蓋僵硬

    膝關節脫位以後往往同時合併膝關節韌帶、肌肉、肌腱的損傷。損傷以後人自身的修復會產生大量的組織液炎性因子,這時會導致部分肌肉韌帶彈性順應性的下降。而且損傷以後無論做什麼治療,膝關節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制動、固定,該過程中也會影響下肢肌肉、肌腱、韌帶的順應性和延展性。所以部分病人在後期鍛鍊或護理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膝關節僵硬。在膝關節早期治療時就要做精確的復位、固定、修復,為後期的功能鍛鍊創造條件。當出現膝關節脫位之後,正確的程序應該是先到醫院診斷清楚,然後接受早期的固定或手術治療,在早期有效可靠的固定情況下,建議後期進行及時的膝關節屈伸鍛鍊和肌肉力量鍛鍊,來預防膝關節的僵硬和肌肉萎縮。如果長時間固定出現肌肉關節僵硬,將來膝關節功能不正常,對膝關節其他結構也是一種損傷。


相關焦點

  • 20: 膝關節脫位
    在對50例膝關節脫位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Wascher及其同事發現,在損傷嚴重程度,主要血管損傷和機制方面,自發降​​低的雙星傷害等同於「經典」膝關節脫位(三條韌帶受傷)。膝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往往是複雜的膕動脈損傷和腓總神經損傷。關於MS,注意到他的右腿的脈搏減少了。伴膕動脈損傷是膝關節脫位的一個很好的併發症。
  • 圖解膝關節脫位的分型
    本文為作者整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用脛骨相對於股骨的位置來定義脫位的方向。
  • 孩子膝關節老扭傷?當心習慣性髕骨脫位惹得禍
    先天性髕骨脫位分為先天性永久性髕骨脫位和先天性滑動性脫位。先天性永久性髕骨脫位的特點是患兒出生時髕骨不在髁間窩內,不能主動伸膝,被動活動也不能消除膝關節畸形。那麼什麼是習慣性髕骨脫位呢?定義習慣性髕骨脫位系膝關節存在骨性或軟組織的發育缺陷,膝關節在屈伸過程中出現脫位的病症。
  • 專家妙手「混搭」肌腱移植微創術 讓膝關節脫位患者重新站起來
    日前,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收治了一例因外傷導致膝關節脫位的患者,因疼痛、紅腫,導致無法正常行走。為減少取自體肌腱導致的損傷以及增加移植肌腱的直徑,中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陸軍主任醫師團隊採用了患者自體膕繩肌腱+同種異體肌腱混搭移植的方法,成功施行交叉韌帶重建術,讓患者重新站了起來。
  • 「運動康復科普」預防髕骨脫位、膝關節疼痛,要做髕骨穩定性訓練
    另一方面,有時肌肉和韌帶不能將髕骨保持在膝關節滑車上方。如果你出現髕骨半脫位或髕骨脫位,那麼你的膝蓋骨可能被拉向膝關節的外側或內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的髕骨就不會保持在原來正常的位置,會出現膝關節疼痛和不適的症狀。髕骨通常會更容易出現向腿外側移位的情況,而不是向腿內側移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接下來的文章中將為您解答。
  • 習慣性髕骨脫位
    臨床表現 膝關節無明顯的外傷,膝關節下蹲或股四頭肌強烈收縮,即可引起脫位。 1.X線檢查 膝關節正、側位片主要觀察髕骨的位置和大小,可以發現高位髕骨和外移的髕骨。髕骨軸位片觀察異常的股骨滑車和髕骨脫位的程度。
  • 左右科普丨什麼是髕骨脫位?
    好了,說回到髕骨脫位這個話題,髕骨脫位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什麼是髕骨脫位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滑車關節,當我們在做屈膝動作時,髕骨受到肌肉牽拉,在股骨的髁間窩裡滑動,一般不會出現什麼症狀。但有些人因為外傷或者其他原因,致使髕骨脫離了原定的髁間窩凹槽,根據脫離的程度不同,在醫學上稱之為髕骨的脫位或半脫位。
  • 髕骨脫位的康復訓練方案
    近來對髕骨脫位矯正術(主要是微創的關節鏡下內側支持帶緊縮+外側支持帶松解術)後的患者進行隨訪發現,一些患友雖然在術後已經基本恢復日常生活,但是參加體育活動時仍然有膝關節不穩和打軟腿的感覺,考慮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和關節靈活性不夠而引起。
  • 髕骨經常脫位?醫生:這4種原因導致,有的人只要一蹲下就脫位
    正常情況下,膝關節在彎曲運動時,髕骨是在股骨的凹槽裡上下移動。而當髕骨因為各種原因偏離了凹槽,就形成了髕骨脫位。 一、髕骨脫位有哪些區分?
  • 髕骨脫位,走著走著就散了,軟骨都磨淡了
    02.內部矛盾 所謂的內部矛盾,是指膝關節先天發育異常,導致髕骨和股骨髁間溝不匹配產生的髕骨脫位。 比如有些人的髕骨先天沒有在股骨髁間溝,而在髁間溝上方(高位髕骨),或者股骨髁間溝先天發育的太淺,或是髕骨的內外側支持帶力量不均衡,一側緊張,一側鬆弛,都可以導致髕骨脫位。
  • 談「骨」論「筋」 | 髕骨脫位偏愛花季少女?
    原創 燕明嶽、薛清佩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什麼是髕骨脫位?髕骨在哪裡?髕骨就是我們常見的膝蓋骨,髕骨是用來保護膝關節的,一旦髕骨出現問題,自己的膝關節也是會受到很大傷害的。
  • 膝關節錯位了會有什麼症狀?
    膝關節脫位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分別是前脫位、後脫位、外側脫位、旋轉脫位和內側脫位、。從脫位的發生率上來看,膝關節前脫位是膝關節後脫位的兩倍,而膝關節內脫位則約為膝關節前脫位的八分之一。膝關節出現錯位後由於骨骼錯位造成擠壓同時也會出現半月板的問題.膝關節還有一種間隙變窄,間隙變窄以後上下的骨骼會擠壓骨骼中間的半月板,半月板就會面積變大,膨脹出來造成半月板的膨出,時間長了以後半月板就會出現裂痕造成半月板的撕裂,一旦出現半月板撕裂就不再好修復了。
  • 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及治療
    4、關節軟骨破裂:如果膝關節股骨及骨的關節面撞擊太厲害,可能造成軟骨破裂,也會造成嚴重關節血腫,碎片若掉在關節腔內,卡到骨頭疼痛而無法正常活動,走路時,在某個動作會有突然劇痛。       5、髕骨(膝蓋骨)脫位:於運動或外傷時發生,出現膝關節突然劇痛,髕骨向外側移位,伸直膝關節後大部分髕骨可恢復至原位,傷後膝關節腫脹、疼痛較重,以髕骨內側壓痛明顯。
  • 髕骨脫位手術後,康復訓練怎麼做?醫生來支招了
    髕骨對膝關節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它可以避免股四頭肌腱對股骨髁軟骨面的磨損傷害,而且是膝蓋部位構成伸膝裝置的一個重要部分,並且還有傳遞四頭肌的力量。它還可以保障我們人體的膝蓋完成許多功能,例如在半蹲位時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膝關節過度的伸屈、內收和外展帶來的傷害。
  • 一篇文章全面了解髕骨脫位
    讓我們想像一個場景,某位運動員在運動中轉身加速,忽然間膝關節「嘭」的發出一聲響聲,有經驗的人都會覺得不妙,可能是ACL斷裂的聲音,其實在運動中,還有另外一種默認的傷痛 - 髕骨脫位。今天我們就通過仕安診所康復治療師 - 王進朝的文章一起全面了解髕骨脫位和相關的治療手段。
  • 蹠跗關節脫位
    另外,第1、2蹠骨基底部分離脫位者,可能影響足背動脈以及因扭轉暴力而影響脛後動脈,從而均可導致前足缺血性壞死。臨床上,以第1蹠骨向內側脫位、第2~5蹠骨向外側或背側脫位較為多見。兩者可單獨發生,也可同時發生。以上均又合稱為分歧性脫位。遭受直接暴力打擊、碾壓等損傷引起脫位時,多為開放性骨折合併脫位。
  • 8歲女孩常摔跤 青少年要小心膝蓋骨脫位
    不到半年,妮妮兩次髕骨(膝蓋骨)脫位,好在上周的手術很成功,即將出院。  荊州的妮妮今年8歲,媽媽秦女士回憶,妮妮從一歲四個月學會走路至今,經常走著走著就摔跤,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飯,摔倒後還曾導致手臂骨折、下巴磕破、鼻子流血。想到孩子年紀小,走路不穩也正常,家人沒有把孩子摔跤當回事。  去年9月,妮妮在學校上體育課時又摔跤了,摔得膝蓋青一塊紫一塊的。
  • 肩關節反覆脫位怎麼辦?濰坊市中醫院專家用小切口解決大難題
    但是肩關節反覆脫位怎麼辦呢?濰坊市中醫院專家用小切口解決這一大難題!肩關節脫位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肩關節前脫位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衝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圓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位。
  • 女孩竟最容易髕骨脫位?專家科普:大多數都是天生的!通常手術才能治好
    同時髕骨、髕腱對於我們的膝關節很重要,它主要起到滑輪或者槓桿的作用,保證了我們能完成日常上下樓、跳躍、下蹲等動作。 由於髕骨的解剖弱點加上日常生活的使用頻繁及重要性,就導致了它在運動中可能出現這些問題。其中很大一部分病人就是髕骨不穩定,即髕骨脫位。
  • 年紀輕輕就做了左側髕骨脫位矯形術?若能好好處理,折騰也無妨
    這是一位剛滿21歲的女孩,2年前在我院做了左側髕骨脫位矯形術,這次是返院取出內固定。一見到我們,就說倍感親切,也很信任我們。在和她交談的過程中,得知她復讀一年後,考上了廣州的一所重點本科院校,讓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