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安家》已經收官,看到最終的大結局,這七劍客又重新聚到一起,開始新的故事,由衷地為他們高興。
站在結尾的時刻,回頭望去,從全劇一開始,慢慢梳理,一個個畫面再次在眼前浮現,一個個心靈仿佛閃閃發光,訴說著他們的故事,講述著人生百態,人情冷暖。
靜下心來,細細思考,突然想起了這麼一句經典的話,沒有人天生喜歡活成一座孤島,不過是沒有遇到生命中的擺渡人。
從表面上看,房似錦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後來有幸遇到了徐姑姑,徐姑姑用自己的心胸,氣度,開導了她,化解了她,讓她放下了偏執,倔強,最終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但是,站在徐姑姑的角度來看,他又何曾不是呢?
看到電視劇最後一幕,徐姑姑和父親擁抱,和解,此時無聲勝有聲,放下了心結,活得更加通透,自然,這何曾又不是房似錦的功勞呢?
對於自我的重新審視
房似錦和徐姑姑如果沒有遇到對方,那麼,他們很可能沒有這麼一個絕佳的,重新審視自我的角度和機會。
在金風玉露相逢之前,他們對於自我的概念,是多少都帶有一份偏執,甚至是頑固在裡面的。
在房似錦看來,她的原生家庭,她的種種不幸,歸結為她的命運不好,仿佛錢包裡有個巨大的洞,好不容易攢點錢,很快就被老天爺給收走了。
同樣,在徐姑姑看來,他的種種不幸,都要歸結於那個父親,他的無情,他的背叛,讓自己失去了母親,失去了所有美好。
於是,他要和他對著幹,凡是他要求的,他一律反對,凡是他反對的,自己一律執行,總之,就是要逆著來,讓他難受,自責,內疚一輩子。
兩個人相遇後,他們在朝夕相處中,從對方的身上,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一個怪自己的母親,一個怪自己的父親,一個雷厲風行,一個優柔寡斷,既有性格互補的一面,也有心有靈犀,彼此照映的一面,兩個孤獨的靈魂,完成了對於彼此的擺渡。
系統幫助他們完成自我重塑
在房似錦和徐姑姑完成自我重塑的過程中,安家天下靜宜門店這個團隊所構建的系統,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這個大系統中,他們各司其職,保證了店面的正常運轉,齊心協力,闖過了一關又一關,在生活中,他們也互幫互助,用心呵護著彼此,維繫著系統的穩定與平衡。
一方面,他們互為支撐,共同組建了這個大的系統,另一方面,他們又是這個大系統下面的小系統,彼此依靠,互為依託。
小樓和985,這是一對系統,小樓的敢衝敢上,沉不住氣,與985的循規蹈矩,穩重內斂,形成了彼此的互補與對照,他們在鼓勵中共同成長,也在成長中互相鼓勵。
朱閃閃和王子健,又是一對系統,朱閃閃的天真,可愛,懵懂,與王子健的成熟,穩重,又構成了一對彼此關照的系統,最終,他們發現了自己已經離不開對方,真正走到了一起。
同樣,老油條謝亭豐也是系統中的一員,如果說在他兒子生病之前,他可以游離於這個團隊之外,悠然自得的話,從那件事情之後,他真正放下了內心的包袱,完全融入了團隊,變成系統中的一份子,扮演著第二店長的關鍵作用。
彌足珍貴的陪伴
每個人都是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又孤獨地離開。那些在生命中,可以有緣遇見,結伴而行,始終陪伴在身邊的人,都是彌足珍貴的。
《安家》中的房似錦,從小到大,最感激的就是她的爺爺,那個始終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是她一生最珍貴的財富。
所以,當她得知爺爺去世後,才會那樣的傷心,難受,痛苦,她有多愛爺爺,就有多恨潘貴雨。
而徐姑姑,就是她的擺渡人。
遇到徐姑姑,讓她的內心開始變得柔軟,敢於和他人傾訴內心的苦楚,不用再那樣假裝堅強,戴上冰冷的面具,把一切隔絕於身外。
這一切的源頭,開始於她和徐姑姑的合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們得以面對曾經的那個自己,就像站在鏡子面前,重新審視自己,詢問自己,徹底放鬆下來,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徐姑姑也是,房似錦就是她的擺渡人。
遇到房似錦,讓他變得不再那麼佛系,不再那麼隨意,開始有自己真正珍重,在乎的東西,這一點改變,正是房似錦帶給他的。
從這點來看,這也是電視劇《安家》的主題所在,從剛開始房似錦和徐姑姑的有家不能回,到最後的他們與家庭和解,再組成一個新家。
同時,整個團隊也從安家天下來到城家公寓,既有小家,也有大家,「家」是該劇的邏輯出發點與回歸落腳點。
有家就有依靠,就有情感寄託,一個習慣了漂泊不定的人,長久以來那種對於歸屬感的依戀,想像,終於有了一個停靠的港灣,不再孤獨,不再迷惘。
在這裡,安一個家。在這裡,讓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