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公園又錯了:伶盜龍很可能是孤獨的獵手

2020-12-16 孜然實驗室

圖片:Mark Witton

伶盜龍以及它鐮刀形的爪子在電影大片《侏羅紀公園》中一戰成名,電影將其描繪為兇殘狡猾、諳熟團隊狩獵技巧的頂級掠食者。不過電影中的伶盜龍形象從很多方面來看都是不科學和不準確的。

電影中的伶盜龍形象

伶盜龍團隊狩獵的想法最初來自於恐爪龍。恐爪龍的化石通常是成群被發現的,並且偶爾與腱龍(一種大型草食恐龍)一起被發現,這說明恐爪龍很可能是團隊合作狩獵的,儘管證據並不是非常充分。

由於恐爪龍與伶盜龍關係十分密切,它們同屬於馳龍科,所以恐爪龍的一些特徵也被安在了伶盜龍身上。雖然在蒙古和北美發現了許多伶盜龍和其他馳龍科的化石,但是並沒有發現過成群的化石。此外能夠完美說明團隊狩獵的化石出現的可能性也極低。所以儘管群體狩獵的說法已被廣泛宣傳,實際情況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伶盜龍化石與狗大小對比。圖片:Mark Witton

我們無法親眼目睹這些恐龍狩獵,因此我們必須使用間接方法來確定它們的狩獵行為。

一種新穎的觀點是,活著的恐龍(鳥類)及其親屬(鱷魚)通常不會團隊狩獵,而且很少獵取比自己更大的獵物。如果比較伶盜龍與它們之間的狩獵或飲食行為,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科學家觀察了科莫多巨蜥,它們的個體可能同時攻擊同一隻動物,但它們不會合作捕獵。

科莫多巨蜥捕獵

另外,團隊狩獵與動物成長過程中的飲食之間存在相關性。

在科莫多巨蜥中,幼年巨蜥有被成年巨蜥吃掉的危險,因此它們躲在樹上,在那裡它們能夠獲得更多種類食物,而在地面掠食的成年巨蜥的食物種類則少很多。

團隊狩獵的動物通常不會出現這種飲食多樣性,狼或者鬣狗以家庭形式生活在一起,吃同樣的食物,並且用同樣的食物餵養幼崽。

如果我們比較幼年伶盜龍與成年伶盜龍之間的飲食關係,也許能夠知道它們是否擁有與科摩多巨蜥或者狼類似的飲食模式。

為此,科學家們對一種北美伶盜龍的牙齒進行化學分析,它們在約1.15至1.08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生活在北美。利用碳和氧的穩定同位素來了解這些動物的飲食和水源。科學家還同時分析了來自同一地質構造的鱷魚和草食性恐龍。」

用於分析的化石牙齒。圖片:J.A. Frederickson

科學家發現,與現代鱷魚一樣,白堊紀鱷魚顯示出明顯的飲食差異。最小的牙齒相對富含碳13,中型牙齒碳13最貧乏,而最大的牙齒居中。這表明隨著它們的成長,飲食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顯然鱷魚父母不會為它們的幼崽提供食物。

伶盜龍和鱷魚牙齒的碳同位素分析。圖片:J.A. Frederickson

在伶盜龍中我們也看到了相同的模式,最小的牙齒和最大的牙齒平均碳同位素值是不同的,這表明它們吃不同的食物。這意味著成年伶盜龍不會餵養幼年伶盜龍,而團隊狩獵的觀點很可能是錯誤的。

相關焦點

  • 迅猛龍、伶盜龍和恐爪龍,傻傻分不清楚
    迅猛龍、伶盜龍和恐爪龍是三種恐龍,我之所以拋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大多時候官方都把它們弄混淆了。就比如下面這張圖片,相信看過《侏羅紀世界》電影的人,對這個場景並不陌生,主人公面對三隻個頭跟自己差不多大的「迅猛龍」,但是,這裡面卻出現了兩個錯誤。
  • 《侏羅紀世界》裡的迅猛龍那麼厲害,現實中卻比狗大不了多少
    正是因為這種深入人心的形象,讓許多人都混淆了真實的伶盜龍與恐爪龍,在《侏羅紀公園》的衍生遊戲作品,如2003年的《侏羅紀公園:基因計劃》,2011年的《侏羅紀公園:遊戲》以及最近推出的《侏羅紀世界:進化》中都把伶盜龍(迅猛龍)設定為來自蒙古的生物,與真實的伶盜龍一致,甚至還用基因技術的問題來解釋了為什麼《侏羅紀》世界觀中的「伶盜龍」與現實中的伶盜龍不一樣。
  • 伶盜龍與阿根廷龍,誰更厲害?為什麼?
    那麼,「刺客」伶盜龍和「肉盾」阿根廷龍誰更厲害呢?能不能上演刺客磨死肉盾的戲碼呢?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兩種動物。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刺客」伶盜龍伶盜龍也就是迅猛龍,而它的名字直譯就是敏捷的盜賊,也就是說這是一種速度極快,而且有著很強攻擊性的恐龍。
  • 侏羅紀的哥斯拉——恐龍
    一開場首先是恐龍破殼而出,既然片名是侏羅紀,觀眾想必都是奔著恐龍去的,因此這第一個畫面實屬必然。但有一情節值得注意,恐龍腳進化成鳥爪這個梗,戲虐式的鳥腳突出了主題。其次對伶盜龍軍事化的處理,反派胖子跟著出現宣講他的武器化理念,實際上也是電影價值觀的爭論吧。
  • 拾遺侏羅紀往事,是否還記得陪伴我們成長的恐 龍們?
    伶盜龍復原圖沒錯,伶盜龍它是有羽毛的,其體型也小很多(成人膝蓋高)。實際上,馳龍科大部分物種都是有羽毛的,比如,和電影裡伶盜龍體型類似的應該是同屬馳龍科伶盜龍亞科的恐爪龍(Deinonychus),其復原圖如下:
  • 侏羅紀系列電影裡恐龍那麼多,你叫得出名字嗎?
    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你看了嗎?雖然劇情套路感滿滿,但在特效的加持下,該片可能不失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劇情驚險之餘不忘溫情元素,尤其是一隻叫blue(布魯)的恐龍,和主角的互動有愛。被認為是萌系擔當的「blue」。
  • 侏羅紀丨那些恐龍並非你想像的那樣!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隨著《侏羅紀世界2》的熱映,關於恐龍的熱議又開始了,對於曾經真實世界裡的恐龍,你了解嗎?
  • 《侏羅紀》系列電影恐龍圖鑑手冊 電影重現消失巨獸
    因為導演的設定,電影中的伶盜龍比其實際尺寸大得多,並改變口鼻部的形狀。此外,已知的化石的解剖學結構也與伶盜龍在電影中的形象相矛盾,它們的前肢結構與姿勢並非電影中的描述,而且電影將它們的尾巴描述得太短、太靈活。電影中的伶盜龍覆蓋者鱗片,但手盜龍類身體應該覆蓋者羽毛。
  • 如果陸地上突然出現5000萬隻伶盜龍,會對現代的人類有什麼影響?
    因為伶盜龍生活在距今約7500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早在7000多萬年前,它們就永遠地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所以,伶盜龍出現在現代的陸地上,我們只能是開一下腦洞來想像一下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伶盜龍雖然是小型恐龍,但是它的兇猛程度不是現存普通的食肉動物能夠媲美的,所以,5000萬隻伶盜龍來到現代的陸地上,絕對大有看頭。
  • 中華盜龍
    中華盜龍(屬名:Sinraptor)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晚侏羅紀的中國。中華盜龍的身長經測量大約有7.6米,高度接近3米。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大盤點,第七個是龍中哈士奇
    大家都知道,《侏羅紀世界2》今天在中國大陸上映,該影片作為《侏羅紀世界》的續集,主要講述了在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及豪華度假村被失控的恐龍們催後四年後,那布拉爾島已經被人類遺棄,島上倖存的恐龍們在島上肆意生活,而島上的休眠火山開始甦醒活躍,此時歐文(克裡斯·帕拉特飾)與克萊爾(布萊斯·達拉斯·霍華德飾
  • 侏羅紀島區域網作弊代碼大全
    今天小編帶來的就是侏羅紀島區域網作弊代碼大全,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侏羅紀島區域網作弊代碼大全 【馬普龍】mapu 【南方巨獸龍】giga 【埃雷拉龍】herrer 【翼龍】ptera 【食蜥王龍】sauro 【劍龍】stego 【特暴龍】tarbo 【三角龍】trike 【伶盜龍
  • 看《侏羅紀世界2》前,你應該補補劇情
    《侏羅紀公園2》正在各大各大院線火熱上映中,侏羅紀系列作為第一部以恐龍為主角的電影,這個系列伴隨了幾代人成長。然而很多人一提到侏羅紀第一個想到的是各種各樣的大恐龍,對於該系列的故事可能早就已經忘記了,今天就給大家從頭講講侏羅紀!故事,要從一隻倒黴的蚊子開始說起。
  • 腦洞大開:養個恐龍當寵物玩兒-恐龍,侏羅紀世界,寵物,馴化,歷史...
    小盜龍的四肢都有翅膀,具有初步的飛行和滑翔能力,但是它在地面上的運動就非常尷尬,而且現在認為它很可能難以從地面起飛,要從樹枝上起來。原雞的飛行能力也一般般,這可能是它成為早期被人馴化的鳥類原因之一吧。中國似鳥龍(Sinornithomimus)——鴕鳥上面用小盜龍作為蛋的來源其實有一個潛在的問題。
  • 完美視點 | 恐龍粉眼中的《侏羅紀世界2》
    下面就從我這個老粉眼中,談談這一部《侏羅紀世界2》中出現的恐龍種類和生存設定~~首先是電影的logo,我們發現這個繼承了老版「侏羅紀公園」的恐龍世界的標牌又碎了……正如1997年的《侏羅紀公園2》與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差別,這當然是表示公園再次成為一片廢墟了,真是替反反覆覆建造公園的人們感到無力,造個恐龍公園,每次都因為小疏忽,說壞就壞。
  • 《侏羅紀世界3》曝6種新恐龍,一位反派角色回歸,戰神棘龍再登場
    而這兩天舊版《侏羅紀公園》三部曲的主角山姆尼爾又說了,回歸的「鐵三角」,即——格蘭博士、艾麗博士和馬爾科姆博士,在《侏羅紀世界3》中並不僅僅只是客串,用山姆尼爾的話說就是——我們三個會貫穿整部電影,傑夫和蘿拉都是我的好朋友,能跟他們一塊回歸真的感覺很棒,我們不僅會重聚,還會在個片場一起待3,4個月,所以那會很有趣,大家都喜歡克裡斯和布萊斯(《侏羅紀世界》男女主
  • 侏羅紀世界1和2:失落的恐龍再次來襲,這裡是侏羅紀世界
    這是閒魚看完侏羅紀世界1和2之後的最深刻的感受,滿腦子都是一群恐龍的吼叫聲,真想對這群恐龍大哥說,大兄弟,咱能安靜點嗎?一直這麼吼著嗓子不累嗎?哈哈哈,以上純屬開個玩笑。看完兩部侏羅紀世界,閒魚覺得還是蠻過癮的,劇情蠻刺激的,略微驚悚卻不噁心人。雖然恐龍這個題材已經被玩了很長時間,拍出來的電影也是多不勝數,但是廣大觀眾至今還是沒覺得膩,比如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