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60,70,80,90,00後戰疫女神,敬妳

2020-12-26 騰訊網

江城三月

街頭的花兒次第綻放

與之交相輝映的

是怒放在戰疫一線的鏗鏘玫瑰

她們,

有醫生,有警察,也有志願者

她們,

是媽媽,是女兒,也是妻子

她們,

是我們的「戰疫女神」

我們記錄了

40後、50後、60後、70後、

80後、90後、00後

七位女神的戰疫故事

我們希望

通過她們的故事

展現這場戰疫的巾幗力量

帶給大家戰疫必勝的信心

在這個特殊時期的三八婦女節

讓我們向戰疫女神們說一句,

辛苦了

向所有女性同胞們道一聲,

節日快樂

40後

40後李蘭娟院士

抗疫是國家大事,我們義不容辭

73歲的李蘭娟院士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

這也是繼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後,她再戰防疫最前線。

2月2日凌晨,李蘭娟院士領銜的浙江高級別專家組抵達武漢,當天9時許,她就帶領團隊來到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開始救治患者。

一個多月來,李蘭娟每天上午8時30分,都會準時來到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她每天進紅區查房,心系每位患者治療情況,最辛苦時每天只睡3小時。

2月20日,李蘭娟從ICU查房出來,一旁的記者幫她拍下了一張摘下口罩後滿臉勒痕的照片。照片中,她笑容慈祥。讓人看後既心疼,又感佩。

2月24日下午2時30分,剛剛結束一場專題講座的李蘭娟收到邀請:當天有19名重症患者集體出院,請她去送行。顧不上休息,李蘭娟前往現場,「這是喜事,我要去歡送他們!」

69歲的梅婆婆連聲向醫護人員致謝,熱淚盈眶地向李蘭娟院士鞠躬致謝,「感謝你們幫助武漢人!」

「抗疫是國家大事,我們義不容辭。」李蘭娟院士團隊以實際行動詮釋他們的責任與擔當。

對李蘭娟來說,無論做教授還是做院士,從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為她一生的職責。

讓我們向這位「戰疫女神」李蘭娟奶奶致敬!

50後

50後環衛女工夏志華

馬路和方艙醫院,都是我的戰場

7日6時,天剛蒙蒙亮,武昌二橋清潔隊61歲的環衛女工夏志華,騎著電動車來到武昌中山路保潔路段巡查。

看見路面有幾個飯盒,她用鑷子夾起來,放進電動車後面的垃圾桶內;發現路邊一個果皮箱快裝滿了,她又下車將裡面的垃圾倒在電動車垃圾桶裡;然後拿起噴壺,給果皮箱消毒。「疫情期間,每天都要對果皮箱和城市公共設施進行消殺。」

剛上車行駛不遠,她發現人行道上落葉有些多,又拿起掃帚,將落葉歸堆裝入大塑膠袋中,然後給垃圾運輸車司機打電話,「我這裡垃圾滿了,快來收走。」

武漢封城以來,夏志華放棄休息,天天在路上保潔、消殺,收集廢棄口罩。她說,在抗疫戰鬥中,馬路就是她的戰場。

雖然工作量大,她還主動加入了「防疫突擊小組」。2月10日,洪山體育館方艙要增加床位,急需保潔消殺人員。當晚10時,已上床睡覺的夏志華接到增援通知後,連忙穿上衣服趕到現場。她唯一的女兒,被媽媽的精神所感動,也要求與她一起戰鬥。

夏志華告訴記者,她雖已年過花甲,但身體還很硬朗,除了做好本職工作,還可隨時參加突擊任務,直到戰勝疫情。

60後

60後社區民警張巧榮

你若覺得孤單,就找我

再過4個月就退休了,疫情突如其來,武昌餘家頭街派出所55歲的社區民警張巧榮臨危受命,接手疫情高發的喻家湖社區。

7日上午,記者在社區警務室見到張巧榮時,她正給癌症晚期患者劉大姐打電話:「申請救助已報上去了,你若是覺得孤單,就找我!」

劉大姐是1月搬來的租戶,獨居。每次她點的外賣,都是張巧榮送上門。

「我每天疼得睡不著,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微信交流中,劉大姐的話讓張巧榮揪心。張巧榮每天與她分享美圖美文,交流舞蹈心得,兩人無話不談。劉大姐逐漸戰勝悲觀情緒。

「我是1月31日來的,正是恐慌蔓延的時候。」張巧榮說,當時社區網格員、志願者都愁容滿面,一名女孩因給患病群眾送藥去了趟醫院,坐在角落抹眼淚。

「心理學有個術語,叫做注意力等於事實。過分關注疫情,就會無限恐慌......」張巧榮利用長期積累的心理學知識,給社區工作人員講課,迅速穩定了大家情緒。大家親切地稱她「巧姐」。

社區一位男業主,自認為新冠肺炎已痊癒,拒絕前往隔離觀察點。張巧榮連續打電話說服他;5歲男孩日夜在家滑滑板車,樓下孩子要上網課、寫作業。張巧榮給兩家打了幾十個電話,說服樓上收起了滑板車......憑著她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鄰裡矛盾化解了不少。

70後

70後醫生朱國超

我首先是名醫生,我沒有想得多複雜

朱國超是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41歲。

疫情襲來之時,平日裡眉清目秀、語音輕柔的朱國超,秒變剛毅女戰士,毫不猶豫率隊衝上戰場。為爭分奪秒救治患者,她將女兒送回老家,自己搬到醫院住下。

她在抗疫一線全力拼殺,病毒卻偷襲她的家人。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先後被確診。1月底,新冠肺炎帶走了她的婆婆。

「這段日子我過得『艱難崎嶇』。」她毫不介意坦承自己的感受,「但我首先是一名醫生、是這個科室的主任;其次才是兒媳、妻子和母親。」

肩上的責任不可鬆懈,為守護好病區每一名患者,她去探望親人時,從來都是一路小跑,來去匆匆。

醫院被指定為發熱定點醫院後,重症醫學科承擔起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朱國超更忙了。一天三次查房、監測分析患者病情、調整治療方案……為降低護士感染風險,她自己上陣為危重症患者上鼻腸管。科室醫護人員說,朱主任就像一面旗幟,有她在,大家心裡就是穩的。

「我沒有想得多複雜。」她說,既然穿上這身白大褂,就要擔負起這份責任。

80後

80後外賣員胡文君

能為一線醫護人員跑腿,特別有意義

自春節以來,武漢外賣女騎手胡文君每天奔波在送外賣和跑腿路上。儘管接單量沒有平時多,但她覺得,因為自己小小的付出,就能讓很多家庭吃上熱菜,拿到應急藥品,自己做的事情特別有意義。

7日,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從一家店鋪出來,手裡拎著兩瓶5公斤的食用油、兩包5公斤的大米。把東西放進電動車上外賣籃後,她長舒一口氣,「是有點重!」

80後的胡文君,是美團外賣中南片區的一名騎手。同一站點裡幾十名同事,就她一人是女騎手。

「我是珍稀物種!」她打趣道,不過,她沒覺得自己有啥不一樣,「男同事能幹的活,我都能幹。」

「經常給住在酒店的醫務人員送外賣,或者跑腿。」胡文君說,「一線醫護人員太辛苦了,很多時候,我給他們跑腿,都沒收跑腿費。」雖然免掉的錢不多,平均一單也就10塊錢左右,但她覺得能為醫護人員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感到很榮幸。

外賣騎手天天在外跑,害怕嗎?胡文君說,說完全不怕是假的,「但如果都害怕,不工作,城市就沒法正常運轉了。」

90後

90後社區幹部彭嫕(yì)

我的名字心上有醫,我還要做得更多

今天一大早,武漢市江岸區後湖街金橋社區副書記彭嫕到辦公室後第一件事,就是電話詢問新冠肺炎患者身體恢復情況。

昨天,她幫出院病人購買緊急藥物送上門,為在隔離酒店的隔離者購買藥品和睡衣。

最近的日子,查訪隔離點居民情況、社區發熱人員,處理轄區居民各類突發問題,將彭嫕每天的生活填得滿滿當當。

彭嫕1990年出生,今年剛好30歲,從事社區工作快7年。她說,這一個多月,催促了她快速成長。

「嫕」的含義是性情溫和,而以前的彭嫕遇事衝動。有天她回家給父母送藥,臨走時,父親提醒她「對居民態度要好一點」。

其實,在社區工作這麼多年,彭嫕早已改變了脾性。「但我爸不知道,因為在家裡,我永遠是他們的女兒,會時常有小脾氣。」她說。

隨著社區發熱病人持續增多,彭嫕每天忙到深夜才回家,又很難入睡,「那段時間,我記得騎電動車上班路上好幾次眼睛睜不開。」

孩子剛斷奶,她晚上回家再也沒有接觸過孩子。「每天早出晚歸,小孩慢慢也不怎麼對我笑了,有時想想還是眼眶溼溼的!」彭嫕說。

「我為自己驕傲,沒有想到我可以一路堅持下來。我的名字心上有醫,我還要做得更多。」疫情過後,彭嫕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抱一抱孩子,好好在床上睡一個懶覺。

00後

00後大學生志願者方一楠

這段經歷,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今天是當志願者以來最輕鬆的一天,只跑了一趟腿,說明情況越來越好了!」昨日,19歲的方一楠對記者說,當天早上她和兩個志願者一起到超市,排隊近1個小時,幫5位居民代購回物品。

方一楠是中國地質大學大二學生,現在武漢青山區和平社區當志願者。

外公外婆住其他小區,不會網購,正是有志願者買菜送藥上門他們生活才有了保障,這讓她意識到有許多人需要幫助。

而媽媽是護士,看到她臉上口罩壓出來的印子,就知道她很辛苦,媽媽衝在一線,自己也可以。

2月20日,她主動跑到居委會要求當志願者,配合網格員工作。2月28日,她正式擁有了志願者身份。

方一楠的工作主要是幫居民買藥買菜、分發物資、團購等等。

愛心菜車來了,方一楠幫忙卸物資,再和網格員一塊擺攤發放,一次要站2個多小時。此後,她還要上門給困難老人送免費愛心菜。

3月6日,是她最忙的一天,晚上8時才吃晚飯。

方一楠2月10日就開學了,每天要上網絡課。女兒成了志願者,父親便每天幫女兒錄課程,方便她晚上學習。

3月24日是方一楠20歲生日。「能夠做點實事,我挺開心的。這段經歷,是迎接生日的特別禮物。」她說。

楚天都市報出品

統 籌:董鳳龍

記 者:晏雯 盧成漢 吳昌華 陳凌燕 周丹 陸緣 孫婷婷 劉中燦 王永勝 李輝

通訊員:杜巍巍 覃小玲 黃赤橙 孫遜 項天宇 袁莉 王曾蓁 劉文華 曾穎琦

制 圖:鍾平

編 輯:謝禮逵 肖苔

相關焦點

  • 鼠年春節新變化:50、60後「反向探親」,70、80後攜家出遊、90...
    春運新氣象:90後成返鄉主力、反向探親、電子客票成新趨勢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回家的誘惑」仍舊無法抗拒。就算有100個不回家的理由,也敵不過一句「回家還需要理由嗎?」 。今年過年選擇返鄉的受訪者,以80後、90及00後更為集中。
  • 60、70、80、90後,到底哪一代的壓力最大?
    60後的人的壓力體現在工資收入相對於年輕人不高,經歷過砸三鐵時候大量失業。我一個同學來自農村,回讀一年大學,好不容易考上個大專,實現了從農村向城市的轉變。但畢業三年以後,分配的企業破產,來自農村的兩夫婦,沒有什麼資本,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只好在一個小學校旁邊開了一個小文具店,雖然解決了衣食,但是一直也非常的艱難。農村的60後是第一代的進城打工人員,歷盡艱辛。
  • 80位年逾七十董事長仍堅守!60後高知高薪 90後接班不易丨董事長報告
    數據顯示,此次納入統計的董事長中,除一位未公布年齡外,4071位董事長以60後為絕對主力,佔總數的56.35%,其次是70後和50後,分別佔比24.96%和11.15%,80後佔比也有5.01%,但40後、90後和30後人數佔比較少,均未超過5%,分別僅有1.92%、0.56%和0.05%。董事長總體以60後和70後中堅力量為主。
  • 一個70後對80、90、00後說的掏心窩的話(句句在理)
    好吧,今天是我48歲生日,就容我倚老賣老,跟70後,80後,90後和00後,說幾句掏心窩的話吧!終究我年輕過,你沒老過。我特別慶幸現在身邊都是90後,他們天天教育我,讓我越活越年輕。 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但終將是他們的。80後的接班人都說80後是被70後罵大的,但其實,我們公司就只有兩個80後。
  • 延遲退休,60後趕上一小半,70後趕上一大半,80、90……
    其中,第一套是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把女性兩檔退休年齡統一到一檔,再同時延長男女退休年齡。另一套方案是男女各自延長,女性延長步伐比男性快,最終統一男女性退休年齡。那麼這兩套方案,哪種實施的可能更大一些?
  • 透過微信表情包數據:讀懂00後、90後、80後、70後
    通過大屏幕呈現的數據來看,00後愛捂臉笑(周星馳笑)表情,90後愛邊笑邊哭表情,80後愛呲牙笑表情,70後愛捂嘴笑表情,其他年齡則愛拇指點讚表情。  很顯然,這五個表情早已經超脫了表情的範疇,從某種程度來說讀懂了這五個表情,就讀懂了00後、90後、80後、70後,以及55歲以上的人群。簡單的五個表情背後,承載了在這個波瀾壯闊卻又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時代人們的所思、所行。
  • 延遲退休可能真要來了,60、70、80、90後都被安排上了?
    當時人社部部長介紹漸進式延遲退休可能是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目前,業內討論較多的主要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到60有專家贊成第一種方案,並提出部分女性50歲就退休,年齡太早,當務之急是應該將男女退休年齡先統一起來。「第一步,女性可以先統一到55歲,統一之後再往60歲一步一步延長;男性在女性統一到55歲之後,也開始起步延長,當女性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0歲,男性應該延遲到了62、63歲,然後再一起統一延遲到65歲。
  • 40、50、60後為什麼你總會有一顆懷舊的心?
    40、50、60後不是有一顆懷舊的心,而是過去的歷史銘記於心,刻骨難忘。還記得那句話麼,「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我是50後,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與30後、40後比,是比他們幸福的一代。簡單地說,我們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戰爭,生活在和平時期,享受著革命前輩給我們帶來的新生活。
  • 70後80後90後為了投資應該要向00後10後學習了
    上周公司開年會,有一個禮物交換的環節,當我換到一個卡通人物的禮物時,我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悄悄地問了公司的00後,人家告訴我,這是泡泡馬特公仔,當時就覺得自己怎麼就離潮流文化這麼遠了。70後80後人到中年,百無聊賴都喜歡喝酒,所以白酒股漲的賊好,貴州茅臺高高在山穩如泰山; 80後90後的女人女生們,熱衷於微整和打玻尿酸,所以以朗姿股份為龍頭的美容市場出現了大幅上漲,龍頭直接5連板; 00後們,普遍沉迷二次元文化,所以B站嗶哩嗶哩的美股股價飆升,今年早已實現了翻倍
  • 70、80、90、00年代的人過年的區別,你知道嗎?
    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年一直是一件大事不管手頭正在操心什麼事情一句該過年了就把所有人都召喚回家了但是你知道70、80、90、00年代泌陽人過年都有哪些區別嗎?↓↓↓50年代- 溫馨年夜飯 -年飯沒什麼葷腥,但大家都由衷地高興,吃得也開心。
  • 60、70、80、90後都被安排上了
    圖片來源:中新網 目前,業內討論較多的主要有兩種方案: 第一種是先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 有專家贊成第一種方案,並提出部分女性50歲就退休,年齡太早,當務之急是應該將男女退休年齡先統一起來。 「第一步,女性可以先統一到55歲,統一之後再往60歲一步一步延長;男性在女性統一到55歲之後,也開始起步延長,當女性的退休年齡延遲到60歲,男性應該延遲到了62、63歲,然後再一起統一延遲到65歲。
  • 【六一策劃】曾經的少年 70後80後90後00後眼中的兒童節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青島新聞網採訪到70後、80後、90後、00後四代人,由他們來分享自己回憶中的兒童節,來看看哪些細節、哪些橋段能勾起你最美好的童年回憶。「80後」:「小霸王」的快樂無法複製 一切都是簡單的幸福80年以後出生的人,被叫做「80後」,計劃生育下,他們中絕大多數人的別稱是獨生子女,童年的玩伴只有同學和鄰居小夥伴。那個年代的雙職工家庭佔比很大,孩子們脖子上都掛著家門鑰匙,放學後自己回家寫作業。
  • 80後和90後能不能勝任領導崗位決定著未來20年各國的國運
    2020年80年出生的人已經40歲,90年出生的人已經30歲。20年後,當時間到達2040年時,80年出生的人60歲,90年出生的人50歲。50歲到60歲,這個年齡段裡的人在世界的絕大多數地區都應該是屬於社會的決策力量,一方面在指引著各自單位裡的前進方向,另一方面也在領導著各自的力量在廣闊的世界裡拼殺競爭!
  • 致80後90後出生的朋友!~ 這70首粵語歌你一定聽過嘅!
    點開視頻,把手機放下慢慢聽,給自己放鬆放鬆致80後90後↓↓↓↓↓↓↓↓↓全部歌單如下[2000] 0:00:00 K歌之王 0:00:46 花花宇宙明知故犯 0:33:13 Victory 0:34:00 大浪漫主義 0:34:40 身體健康 0:35:12 明年今日0:36:01 相愛很難 0:36:48 負擔不起 0:37:30 我們的紀念冊 0:38:00 朋友二號 0:38:25 啜泣0:39:00 假如讓我說下去 0:39:25 My Way(廣東話版) 0:40:13 日與夜 0:40:39 大紅大紫 0:41:00 祖與佔 0:
  • 如何理解職場「70後不用、80後難招、90後幹不久」的現狀?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目前90後漸漸步入職場,70後、80後和90後「三代同堂」的場景越來越常見了。現如今,70後正處於事業的頂峰時期,80後感慨著青春已逝,同時生活壓力大,需要養家餬口。而90後帶著一種個性張揚的特質,他們懷著不被70、80後理解的文化直接殺入職場。面對逐漸殺入的90後大軍,職場招聘也面臨著一些不一樣的挑戰。很多招聘人表示:70後的員工不敢用,80後的員工招不到,90後卻幹不久。這是為什麼呢?
  • 宅家戰疫「新三好學生」湧現,80後愛運動90後雲蹦迪,00後忙考證10...
    其中,80後熱衷於把自家客廳變成運動場,並跟隨奧運冠軍直播體育課一起燃燒卡路裡;90後玩起了雲蹦迪,00後則忙著考證;不過,「三好學生」獎狀應該授予10後小學生,語文、數學課他們都決不含糊。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已經開始憧憬疫情結束後的生活。宅家觀看景區「慢直播」的網友們,票選出了最想去的景點,安徽黃山、北京水長城、廈門鼓浪嶼位居前三。
  • 60、70、80、90後的你想知道自己啥時候退休嗎?做好覺悟點進來吧
    2020年了第一批「90後」已步入30歲的大關當「90後」一邊脫髮一邊佛系上班內心期待著退休年齡到來的時候一直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又傳來了最新消息…▼人社部稱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
  • 20後,30後,40後……00後,他們是日照一浪接一浪的青春
    點擊標題下「日照東港法院」可快速關注這兩天,視頻《後浪》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刷屏,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青春意味著什麼?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李大釗先生曾寄語青年:「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 2020年到2040年,全世界80後和90後都不得不接班了!
    作為一名80後,我甚至還沒有感覺到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就已經成為了過去。2020年,作為80後的我們已經40歲了,作為90後的小兄弟們也已經30歲了,30和40歲的年紀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對80和90後的人來說,在生命的前30年和前40年是一個絕對幸福的年紀,我們承接著祖宗的福蔭,躲在父母的身後,幾乎沒怎麼感受過生活的困難我們就活到了30到40歲。人的青春本應是20年,活到20歲就應該算是徹底的步入了成年,應該扛起生活和工作的重擔了!
  • 5大經典影視金曲,70後、80後聽了會沉默,90後和00後表示挺好噠
    今天小編為大家匯總了5大經典影視金曲,這些歌曲伴隨了幾代人成長,即便是90後和00後聽過以後也表示很喜歡?第一首、葉麗儀《上海灘》這首歌曲是來自於1980年的香港電視連續劇《上海灘》的主題曲,準確來說這部電視劇上線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確實我爸媽年輕時候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該劇不僅火了剛剛踏入影視圈不久的周潤發、呂良偉和趙雅芝,同時也火了我這部劇歌唱主題曲的葉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