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第一站——榕湖
在榕湖邊住了一年,所以榕湖是我在桂林比較熟悉的地方,承載著我散步、跑步等等的回憶,每當家人、朋友來找我,總會帶上走一走,因為真的很美。
榕湖的地理位置在哪裡呢?
榕湖位於桂林市中心,是桂林山水的名勝之一,西面的湖通陽江,湖畔古榕濃鬱,古稱榕湖。唐宋時期人工開掘的城南護城河,與杉湖相連,面積不大,原為桂林城南護城河,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城池擴展,護城河廢棄,逐漸變為城內風光綺麗的湖泊。
在我的記憶裡面,印象比較深刻的景點有古榕雙橋、古南門、玻璃橋、迎賓橋、白崇禧舊居,當然還有隱藏在湖中心的咖啡店。
古榕雙橋
古榕雙橋位於古南門前,古南門前本來沒有橋,榕湖東西兩端只有一個涵洞相通。兩江四湖工程建設中,新建了一座漢白玉的古榕雙橋,雙橋晶瑩潔白,玲瓏剔透,綠蔭掩映,紅花烘託,湖中倒影,如中秋滿月,雙橋與周圍景觀,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雙橋的湖的中心地段,對於我來說,跑步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圍繞著整個湖泊跑一圈是我不能堅持下來的事情,所以總是以雙橋為轉折處,經過雙橋就繞去。
古南門
古南門位於桂林市榕湖北岸,又名樹門。磚石砌築,高5.3米,長39.4米,厚19.4米。據載為唐代將軍李靖於武德四年(621)平定嶺南後,在桂林築置城守所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門,距今已1300多年。城門舊樓毀於抗日戰爭期間,現存建築是抗戰後所建。古南門是單簷歇山頂,磚木結構。1963年郭沫若曾登門樓,並書「古南門」三字,鐫刻門首。
我們都知道榕湖因湖邊榕樹多而起名,而在古南門前就有一棵巨大的古榕樹,枝繁葉茂,夏天的時候在榕樹下乘涼,特別的愜意。
玻璃橋
玻璃橋為榕湖景區的觀光橋,是我國第一座採用特種水晶玻璃構架的實用性橋梁。橋長22.4米,橋寬2.64米,橋平直,下有四孔,中段有互頂,它無論是外部立面、雨廊屋頂,還是橋面承重部分,均採用工藝精緻、造型考究的水晶玻璃製品為建築構件,柱頭、欄杆等橋梁構件和飾件也是用水晶玻璃專門熔鑄的。
到晚上的時候,會閃耀紅橙黃綠紫的光彩,將整個橋映襯得晶瑩剔透,非常的漂亮。我從來沒沒有上過這座橋,在玻璃橋興起的時代,某天朋友問起我玻璃橋,我甚至想不起它,因為它真的太短了。還有它是收費的,上去一次需要5塊錢,我們可以在上面拍照等等,我不是特別喜歡,這並不能吸引我,所以沒有上去過也並不覺得遺憾。
迎賓橋
迎賓橋為翊武路通往榕湖飯店國賓館的迎賓專用橋,長35.5米,寬6.5米,鋼箱梁橋面,以漢白玉和鋼索為主要材料。門拱中心雕刻著桂林城徽,門頂浮雕雕刻著桂林的歷史。
這座橋像塞切尼鏈橋,那條橫跨多瑙河,位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它是布達佩斯橫跨多瑙河的第一座橋。我對於他的印象就是很多人會選擇在這裡拍婚紗照。也許正是擁有北歐的風格,所以得到人們特別鍾愛吧。
白崇禧舊居
就在榕湖江畔,每次經過,都會感嘆,是一種什麼樣的神仙生活,選擇在這裡生活。進去右轉還有神秘的白公館,也是白崇禧先生故居一部,酒店珍藏了大量民國時期古董家私和海外少見的古董鋼琴、留聲機、座鐘、圖片等,更是將古董文物博覽館的概念與文化遺蹟酒店高端商旅要求完美結合。酒店三面臨水,與九崗嶺國賓區為鄰,風水絕佳,左攬迎賓橋,右接榕溪橋;沿榕湖步行2、3分鐘,百年圖書館、千年大榕樹、古靖江府南門皆一箭之遙。
其實在榕湖,最讓我驚喜的是湖中心古建築,根本想像不到它是一座咖啡館,坐在這裡喝點一杯咖啡,感受四周的靜謐,特別適合放空自己。
當我需要安靜的時候,我就會想到這裡,慢慢地放空自己,融入到這安靜的湖水當中。
榕湖,是承載我很多記憶的地方,我喜歡沿著湖邊慢走,什麼也不想,融入到景色當中,如果夜晚去看,又是一番景色。這裡走過我的家人、朋友……這是我記錄的第一個地房,希望深深地印刻的腦海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