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當地人」一樣的旅行才是真正的旅行!

2021-01-13 騎驢



作為一家【專注中國的小眾旅行組織】,對於VIVA旅行家:旅行,是一個個細節。每一次旅行,我們都必須要考慮這些細節:人數,當地人,停車點,旅行方式,住宿,車,司機師傅,領隊等。細節,就是標準;有了標準,才會有小眾旅行。而所謂堅持,只有堅持在「細節」上,堅持在「標準」上,堅持才有意義!





( 哈尼族小孩)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當地人」




( 白族札染)


說起「當地人」

你一定會有很多旅途中的記憶


那些熱情打招呼的人

那些給我們講故事的人

那些帶我們走街串巷的人

.

.

.

那些可愛而友善的當地人

可能是旅行中最美好的部分



(捏糌粑的藏族姑娘)



對於VIVA旅行家也是一樣


(「當地人」,是小眾旅行所不可缺少的)




(在巴丹吉林沙漠的越野車手)


我們的「當地人」

(在整個中國)

從最北的漠河到最南的元陽梯田

從最西的白哈巴到最東的舟山


他們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加入我們的旅行)





為了公路旅行反覆擦拭車窗的西北師傅

腦子裡有無數故事的雲南師傅

為我們改造露臺的客棧老闆

青海湖邊為大家寫明信片的大叔

草原上教我們騎馬的專業馬隊

協助我們設計路線的老教授.

.





他們和我們、和你一樣

是真正熱愛當地而又喜歡旅行的



(西北的當地司機——方叔).


(青海湖邊的旦切大叔——藏族).


(在雲南的老司機——楊師傅).



他們幫助我們找到極少人知道的美景

他們告訴我們當地人最愛去的館子

他們讓我們知道了一個個當地的故事

.

.

所以,真正的小眾旅行,是要「當地人」參與設計的



(為我們烤肉的圖瓦小夥子)



(在新疆的哈薩克族姑娘).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旅行

是想要發現新奇的遠方


只有當地人

才能帶著走進小眾的景色、美食、人文

.

景色,不是千篇一律

而是去到當地人也喜歡的景色中

.

美食,不是一成不變的團餐

而是和當地人一起品嘗地道美食

.

人文,也絕對不是背誦書本

而是最純粹的原味風俗體驗



所以

真正的小眾旅行

是「像當地人一樣」走進遠方


(我們和藏族姑娘卓瑪在青海湖邊唱歌)



景色,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

而是去到當地人都很喜歡的美好景色裡



我們在青海湖邊


一定要住在位置最好的當地人家

推開窗就能看見日出日落星空



(青海湖日出)


我們在草原上


騎著駿馬深入草原腹地

背靠潔白的雪山,面向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和牧民一起在坐在草地上吃午餐


(甘南草原深處)


我們在沙漠裡


乘著越野車一路狂奔

到無打擾的天空之境

跟著當地人爬上視角最好的沙丘

欣賞沙漠的絕美曲線


(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我們選擇那些連當地人都很喜歡的景色

在人少不被打擾的地方遇見美好的風景

而在美食上

我們也不將就

團餐是旅行中最乏味的存在

在中國的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美味



所以食物,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團餐

是最地道可口的美味


在新疆徒步一整天之後

我們在雪山下,草原上

來一頓正宗手抓羊肉作為犒賞


(我們在圖瓦族的村落烤肉)


我們在大理

一定要去到喜洲古鎮的中心

吃現烤現賣的正宗喜洲粑粑


(正在做粑粑的喜洲人)


我們在青海

藏民家自己做的糌粑、奶茶、老酸奶

才有最醇厚的味道


(我們在學藏族人捏糌粑)



除此之外

人文,也絕對不是背誦書本

而是純粹的原味風俗體驗


我們在非遺傳人的家裡學一次手藝


在大理,我們圍在白族的奶奶身邊學習札染

聽他們講這古老的技藝


在黔東南,我們住在苗族師傅的家裡

和他們朝夕相處,親手做一次銀飾


在建水,我們的手藝人把紫陶講得妙趣橫生

除了聽故事,還能動手做一次紫陶



(大家帶走自己染的布)

(正在制陶的建水人)


我們住在當地人的家裡


在喀納斯,我們住在圖瓦人的木房子裡

在玉湖,我們住在雪山腳下的納西族村落

在青海湖邊,我們住在藏族大叔的氈房裡

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和當地人聊聊這裡的故事



(牽馬的納西人)



關於少數民族,絕不是景區的表演

而是最真實的深入接觸





在喀納斯的松針林裡和熱愛音樂的哈薩克族一起彈吉他

在青海湖邊的藏民家和他們一起捏糌粑

在甘南的大草原上和騎馬放牧的藏族老人聊古老的傳說

在元陽的梯田裡和哈尼族小孩追逐打鬧

在巴丹吉林沙漠裡和蒙古族的賽車手一起沙漠飆車

在東北的大炕上吃朝鮮族大哥的烤肉.

.






(彈吉他的哈薩克小哥)
(哈尼族小孩)
(草原上的牧民)

(巴丹吉林沙漠的當地人——小寶哥)


在那些美好的瞬間

我們是旅行者

是牧民,是車手,是孩子

是哈薩克族、朝鮮族、哈尼族.

.

.

「當地人」給了我們不同身份

讓旅行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



(祁連草原腹地).


(我們在草原上的蒙古包裡).


(我們騎著白馬一路前行)


這都是旅行該有的美好體驗


而且

只有「像當地人一樣」走進最真實的遠方

才能遇見這樣的旅行



(正宗的新疆手抓飯)


在VIVA旅行家的旅行裡

「當地人」不僅是遍布中國可愛的人們

更是「像當地人一樣」走進真實的當地

.

.

.

掃描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們哦




每一條路線

「像當地人一樣生活」的旅行都是不同的

我們從雲南開始

《雲南日子》

《雲之南1915》


在雲南

尤其是商業化嚴重的地方

一次有「當地人」的旅行首先是


①避開人流,去當地人去的地方


比如

《雲南日子》的世外梨園


旅行的第三天

我們將去到與世隔絕的梨園

那是一個只有乘船到達的小島

當地人的「秘密基地



我們在午後乘船到達

在洱海的源頭

水清澈見底

我們在不遠處的小島上享受地道的白族大餐

然後在吊床上曬曬太陽.

.




除此之外,我們避開人山人海的麗江古城

去到依舊有當地人生活的


沙溪古鎮,喜洲古鎮





(喜洲古鎮做正宗喜洲粑粑的當地人).


而在《雲之南1915》

我們將乘坐米軌小火車走進團山村


百年前的米軌小火車在建水重現

一路的滇東南好風光

一直慢慢開到團山村

那裡保留了原始的風貌

像極了一百年前的雲南




(團山古村曬太陽的當地人).


同時,雲南依舊保留著很多傳統的生活方式

所以

一次有「當地人」的旅行是


② 體驗獨屬於當地的生活方式


在《雲南日子》

我們體驗當地的白族傳統手工藝——札染


我們一起圍坐在白族奶奶身邊

學著他們的一針一線

染一塊兒藍布



在《雲之南1915》

我們體驗當地的傳統生活方式


在老豆腐坊捏豆腐吃豆花


我們選擇建水最老的豆腐坊

那裡的豆腐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不僅如此

我們還可以自己試著包一個豆腐



(建水包豆腐的工人)


在建水學習製作一次紫陶


從選圖到成形到雕刻

製作建水紫陶的每一步都充滿神秘感



(正在製作紫陶的手藝人)


在普者黑跟著當地人摸一次魚


在稻田裡

我們把鞋子一丟

回到小時候



除此之外

③ 在雲南還有多彩的少數民族

因此,如果可以

我們的路線將儘可能的走進當地人家裡


比如《雲南日子》

我們住在白族、納西族、藏族人的家裡,和他們聊聊天




比如《雲之南1915》

我們將遇見彝族、壯族、哈尼族、撒尼族、苗族、傣族



(趕集的哈尼族婦女)


接著我們來說說大西北

《縱穿大西北》

《五分之三的青海》


在大西北旅行

很多去青海湖的路線只是小憩

而我們選擇在湖邊停留

零距離感受青海湖和藏族文化

① 夜宿青海湖畔的藏式旅館


我們將夜宿最靠近青海湖的藏式旅館

零距離感受青海湖的極致魅力

晚上看看湖泊之上的銀河

拍拍星軌

和藏族大叔學藏語、做糌粑






② 走當地人才走的小路


祁連草原中國最美麗的草原之一

我們的司機師傅發現一條不同尋常的「小路」

我們一路開進祁連草原的腹地

那裡是連片連片的綠色

那裡是小動物的天堂

那裡整片草原只屬於我們





③和蒙古族的賽車手一起去到沙漠的腹地


去沙漠一定要來一次沙漠越野

而且,我們是和當地的蒙古族一起

他們知道沙漠最美的腹地

他們還會帶著我們繞敖包祈福


(蒙古族帶我們繞敖包)


然後是新疆的路線

《伊犁河谷》

《北疆大環線》


在新疆

大家最擔心的往往是當地的安全問題

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我們早就和當地人打成一片了


① 住在最美的草原上,睡在落葉松林裡


在《伊犁河谷》


我們放棄了一些舒適

選擇在最美的巴音布魯克草原上

住當地人的蒙古包

做一次牧民

清晨推開窗就是繚繞的晨霧

晚上頭頂上就是安靜的星空



(我們和當地人在雪山下吃飯)


在《北疆大環線》


我們住在圖瓦人的木屋裡

建房子的木頭來自房子旁邊的針葉林

屋子裡有木頭的香氣

外面是璀璨的星空





② 嘗到地道的手抓飯,手抓羊肉


我們把美餐作為徒步的獎勵

在坐在雪山下面的草地上

請一個哈薩克族的小夥子

為我們最地道的烤羊肉手抓飯




除了遇見哈薩克族

在新疆

我們還將遇見

圖瓦人

柯爾克孜人

土爾扈特人

.

.

.



而在藏域我們有兩條路線

《七色甘南》

《終於西藏》


我們選擇最虔誠的方式走進


① 拉卜楞寺、格爾底寺、賽赤寺、大昭寺

請阿卡帶我們朝拜每一個重要藏傳佛教寺廟


我們時間充足

一邊慢慢走

一邊聽博學的阿卡講藏傳佛教

感受神秘的藏文化



(拉卜楞寺的阿卡們)


而拋去高原反應在《七色甘南》我們


② 跟著著名的馬隊騎馬溯源白龍江


郎木寺,一個被草場包圍的小鎮

那裡不少居民仍保持著放牧牛羊的生活方式

我們在那裡跟著馬隊學習控制馬匹

騎馬走進藍天、白雲、綠草、牛羊裡




美味是當地的一個重要部分

《河西走廊》


一個欲罷不能的嘉峪關夜市


嘉峪關的夜市融合了各民族美食

搓魚兒、炒炮、卷子雞

是挑逗味蕾的開胃菜

接著還有嘉峪關的釀皮和堪稱一流的燒烤

都是最地道最不能錯過的美食體驗




除此之外

我們還有到當地學習銀飾製作的路線

《YI彩黔東南》


能遇見神秘的少數民族的路線

《最後的怒江》

..

.

如果想參加我們的路線

或者有問題想要諮詢

趕快加他吧



(信仰天主教的少數民族)


除此之外

在我們每一條路線裡

都有很多個當地靠譜的老司機

他們的駕齡在10年以上

他們認可我們的旅行觀

他們非常熟悉當地的景色

他們會在風景最美的地方為我們停留.

.

.

比如在西北的方叔

方叔在旅行開始之前總是要為大家擦拭車窗,因為他說西北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比如雲南的楊叔

在楊叔的車上總是有說不完的雲南故事


比如甘南的王叔

大家剛剛說前面的雲真美,他已經踩著剎車停下來,喊大家下車欣賞了!.

.

.



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地方

都有和我們密切聯繫的當地人

每一個「當地人」都是我們路線的設計者

在整個中國

我們和很多個民族都曾經有過親密接觸

他們給我們更多重的身份

在整個中國

在VIVA旅行家每一個遠方每一條路線裡


「當地人」作為小眾旅行的一個標準

是「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真正地走進當地



作為一家【專注中國的小眾旅行組織】,對於VIVA旅行家:旅行,是一個個細節。每一次旅行,我們都必須要考慮這些細節—人數,當地人,停車點,旅行方式,住宿,車,司機師傅,領隊等。細節,就是標準;有了標準,才會有小眾旅行。而所謂堅持,只有堅持在「細節」上,堅持在「標準」上,堅持才有意義。

相關焦點

  • 行走16年的阿Sam:旅行最高級別是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讀書和旅行,是一個人生命延續的兩種方式。16年來,他一直都在路上,以旅行的方式生活,走遍了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與其他旅行家不同的是,在當地的菜市場買菜、做飯,像當地人一樣生活,這是「庫客」阿Sam眼裡旅行的最高境界。
  • 低空飛行,像原研哉一樣旅行
    「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張愛玲 《童言無忌》)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創建了一個旅行網站「低空飛行」,如果他的美學氣質是你喜歡的,那麼這些推薦的旅行方式也肯定會讓你鍾情。「低空飛行」不是指乘飛機旅行。而是一個介紹原研哉精選景點的網站,以向人們傳達「這樣的日本,您意下如何?」。
  • 經常出去旅行的人說白了是想要逃避現實,愛旅行的理由扎心了
    每個人想要出去旅行的理由都是不一樣的小編總結了身邊這些愛旅行的朋友的理由無非就是以下幾點大多數人旅行的理由都是釋放壓力,短暫的放鬆一下心情所以她經常出去旅行,因為她說只有旅行的那短暫的幾天,才是真正屬於她自己的時間。
  • 背包旅行的3個建議
    大部分的背包客常說每次我都一個人出發,但從來沒有真正一個人旅行過,那是因為他/她一直都在上面三條路線的範圍之內,在上面三條路線上的任何青年旅館、景點或交通工具上,找到同路人都不難。因此,你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獨行者,你只是萬千背包客之一。澤木耕太郎在《深夜特急》中曾努力地想避開其他背包客,但終究走在同樣路線上的他還是得面對其他人。絕大多數的背包客都是做一樣的事,走相同的路線。
  • 親子旅行的快樂你想像不到,暴走旅行,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
    我們喜歡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幾乎不會去逛街購物。就像到了巴黎,別人都是買買買,我到了老佛爺裡面半個小時就出來了,頭暈腦脹。但是我可以坐在海德堡,看著來往的人群發呆一天。我們很喜歡去山裡徒步野營兩三天。那種沿途的美景,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感受到。我喜歡去博物館,去看自然風光,也喜歡坐在街邊去觀察當地的人,而且我還特別喜歡逛當地的農貿市場。為什麼?
  •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一切都能在旅行中找到答案
    如此嬉皮打鬧的相聚,便在細水長流的相處中讀懂朋友不散場的真正原因——相互理解、相互認可、彼此默契。沒有曼谷的放肆喧囂,沒有芭提雅的瘋狂激情,清萊簡直是泰北一座遠離在塵囂之外的小城。相信更多人知道清萊的所在,是白廟的出現,也讓當時許多前往清邁的遊客願意驅車百裡一睹她的芳姿。真朋友的旅行,當然要不光好玩到爆,還要像四姐妹一樣,可以拍出時尚雜誌封面級的大片才行!
  • 我睡了幾十個陌生人的沙發,才明白過來旅行到底有什麼意思!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沙發旅行?沙發旅行雖然與網友見面類似,但是對於旅行者而言,沙發旅行更是讓人能深入當地的一種交流方式。沙發客,英文是叫couchsurfing。為什麼是沙發客呢?就是出去旅行的時候,借住在別人家的沙發或者房間,這種感覺像是認識了一個當地朋友一樣,到哪裡旅行都像有自己的家。有的人會說這種形式怎麼放心,自己家又不是賓館!如果你是這樣的想法的話,或者本身對網友二字有著隱密曖昧的想法,那你就不適合參與到沙發客群體中來。
  • 我們為什麼旅行?她帶年輕人走遍世界,用旅行改變命運
    點擊「播放」,走進稻草人人類從未停止對旅行的渴望。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在隨筆集《旅行的藝術》中說,旅行能催人思索;旅行指南《孤獨星球》創始人託尼·惠勒(Tony Wheeler)說,旅行能讓人與人相遇。但熱愛旅行的人對旅行團可沒什麼好印象,它們是「走馬觀花」「到此一遊」的代名詞。
  •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艾銻人,讓心靈去旅行!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但可悲的是,我們大部分人只有在去「旅行」的時候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是「旅行」,而忽略了一天八小時,一周五天,甚至更多時候的「旅行」,大部人在這段日子裡體驗不到快樂,因為是交換心態,而不是用這個時間活出自己的心態,活出價值的心態,所以有些人在這個時間段活得鬱悶,無趣,沒有激情,甚至厭倦。
  • 「淺談"人,為什麼要旅行?
    人為什麼要旅行啊?因為旅行的時候,可以用自己順心的方式,暫且過一小會兒「好像不是自己,卻又可以大肆囂張舒適的生活」。誰也不認識,但也可以誰都認識起來;不吃的東西,突然變得可以想嘗嘗;平時不會穿的衣服,旅行的時候突然買了!旅行壯膽,我有個女朋友跟我說,在外面旅行,半夜三更會突然鼓起勇氣給喜歡的男同事發微信表白,反正有時差。
  • 張向東:我們為什麼旅行?
    「再旅行」,是讓旅行回到雙腳,回到雙眼,回到內心。講四個人的旅行故事,第一個是我自己。「當你真正愛上某樣事物,你才學會怎樣愛這個世界。」——張向東在騎車旅行之前,我也有過背包旅行,也登過幾座5千米的高峰。
  • 泛旅行:全景車窗+落基山脈,這才是真正的加拿大全域旅遊
    「加拿大人號」一條鐵路看盡北美洲時空壯闊「加拿大人」號,一列可以用偉大來形容的火車,從名字就能看出,它是加拿大人的國民火車,唯一一輛跨越整個加拿大全境的火車。出現在10加元的鈔票上。它也絕對是加拿大「最」經典的火車旅行線路。
  • 哥斯大黎加:真正的無障礙旅行目的地
    旅行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意體驗這份美好,尤其是對於殘障人士,出行的不便,給旅行帶來巨大的考驗。不過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對於殘障人士非常友好,是真正的無障礙旅行地,那就是哥斯大黎加。從探索茂密的雨林和白沙灘,到投身於各種探險活動,殘障人士都可以自由體驗。
  • 如何像謝靈運一樣做個旅行作家?這5個條件缺一不可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大佬的頭銜比較特別,既是詩人,又是旅行家,如果放到現在,合併在一起,就成了旅行作家謝靈運。謝靈運一路遊、一路寫,不經意間寫成了山水詩的鼻祖。那如何像謝靈運一樣做個旅行作家?有哪些條件需要具備?
  • 輕裝上陣,才是最好的旅行
    曾經,旅行對我而言是痛並快樂著的。快樂不言而喻,看不同的風景,見形形色色的人。痛,是因為自己有小小的潔癖,用不慣酒店裡的物品。每次出發,都迫不得已帶上許許多多的東西。毛巾、拖鞋、牙膏、牙刷、洗髮水……因為只有自己的才用的安心。
  • 旅行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我遇見不同的人們和世界的豐富多樣性
    以前以為環球旅行只是個夢想,但是現實生活中竟然有不少人真的在做這件事。當時我遇到的像我一樣背包客住青旅幾個人一間房的中國人比較少,大部分經濟條件還不錯,或者來自大城市,要麼是和朋友結伴而行,要麼是一個人住酒店。我也不算是窮遊,就是住青旅,正常街邊或者小餐館吃飯,不吃什麼大餐不參加什麼豪華項目,坐汽車巴士和買便宜機票,不拍Vlog不擺攤賺錢(主要是也沒那個頭腦)。
  • 這是我夢想的旅行
    我的旅行與文學或愛情無關,但我的生活總是離不開筆尖的靈感和愛的情感。一個人的旅行是夢的詮釋嗎?然而,似乎少了些什麼。我知道,我心中曾經錯過了一個願望。今天的旅行可能更像是一種逃避。關於感情的失敗,沒有人是對的,也沒有人是錯的,唯一的原因是結束。放開你面前的羈絆,獨自歌唱,繼續你心中遙遠的夢想。
  • 三毛很經典的語錄,道出了旅行真正的目的,讓人雙十一也想去旅遊
    旅行真正的目的,是快樂嗎?是放鬆自己嗎?還是邂逅一場美麗的風景,還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三毛的語錄前,都能說出自己旅行真正的目的。比如有些單身的人他旅遊,就像在這次旅遊途中認識一兩個異性,最好能交朋友,然後談戀愛,這樣是最好不過了,在異地他鄉相遇、相知、相交,意義非凡。
  • 旅行疲倦症
    去年夏天去新疆,7天;十一去廣州,5天;十一後桂林,3天;十二月吉林長春霧凇島,5天;今年四月柬埔寨,7天;七月張家口宣化,2天;這次的哈爾濱,呼倫貝爾,6天。一年有一個月在外旅遊,但卻感覺患上了旅行疲倦症,人說身未動,心已遠,我是身已遠,心未動。旅行已經不能帶給我感動。
  • 新井一二三: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
    文/金羊網記者 何晶很多中國讀者認識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是從她的《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這本書開始的。最近,她的新作《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在這本書中,她分享了自己愛上旅行的開始,以及如何獲得旅行精神。在她看來,只要擁有了旅人精神,就能過上一輩子的旅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