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上漲,對於自主需求的購房者而言,意味著置業成本的不斷增加,對於想要投資的購房者而言,則是另一番「甜蜜的煩惱」:有錢,卻不知道該買哪裡。來龍湖塵林間消除你的煩惱
上周,就在深圳打新事件跌宕起伏之時,一個長期居住於深圳的香港人,低調西行來到重慶。沒有去博二手房倒掛,香港人篤定李超人「地段論」的金科玉律,在重慶的「宇宙中心」照母山,花費1500萬,在龍湖塵林間一次性購買了4套房子。
這讓人想起比爾·蓋茨的一句話,「我從來都是戴著望遠鏡看世界」。可惜,這世上,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裸眼視力信心十足。真正去實踐站在巨人肩膀上視野的,畢竟是極少數。
地段+品質,購房邏輯新升級
最好的地段買最好的房子,香港人的投資邏輯簡單直接。
2006年照母山第一塊土地出讓,樓面價只有1391元/㎡。2018年初,照母山最後一塊住宅土地出讓,龍湖以樓面價破萬的價格,將其收入囊中。至今已過去快3年,重慶土地市場萬元地迭出,但照母山已遠離熱鬧喧囂。
在精明的香港人眼中,地價的升值已經說明一切,而區域的絕版機會就一定要抓住。
作為重慶向北的最後一個成熟板塊,落定照母山的好處顯而易見:
自住需求可以最大化滿足——交通軌道、商場小店、學校公園,各種配套應有盡有;投資需求也能最快變現——有統計顯示,重慶二手住房最高成交單價的板塊就是照母山,其後才是江北嘴、北濱路、南濱路。這裡的成熟物業根本不愁人接盤。
「買房不過照母山。」這不僅是一句外地投資客的調侃,更是一個他們心裡用金銀錨定的坐標點位。剛好,幸會了龍湖塵林間。
這是香港人地段+品質的心水之選。
全能百變戶型 讓家也能成長
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一個戶型無疑讓選擇少了糾結,但也意味著缺少變化和吸引力。
但好產品自有其變幻魅力。就像只剩下28套房子的塵林間,憑藉出色設計,演繹出「少即是多」的真理。
塵林間這個套內162㎡大戶型的基礎上,只需要簡單的打通或隔斷,就能變換出4種獨具特色,又和實際需求相匹配的戶型出來,就像玩空間魔術般神奇。
原本162㎡的戶型,打造的是一個方正有序的規整4房。
通透、敞亮的板式設計,獨立電梯入戶,公共區域與私密住宅區一分為二,雙主臥的設計搭配雙兒童房,尤其貼合當下二孩家庭的一個全家居住需求。
如果想體驗極致奢闊的居住空間,改做2房又如何?
將原來的雙主臥各自與子女房打通,獲得子母套房式的超舒適起居空間,每一個起居室裡擁有獨立的衛生間、衣帽室、床和私人訂製空間,就像把一個2層別墅平鋪開來,私密性和舒適度都是TOP級。
當然,如果變為市面上最為常見的改善型3房戶型,因為面積夠大,基本上就是一種降維打擊。
餐廚空間富餘,客廳可劃為玩耍、交談、健身、小憩4個部分,既獨立又融為一體。獨立主臥擁有近7米的縱深+近4米的開間,床的擺放隨意發揮,搭配1個約10㎡的獨立衣帽間,盡享奢闊感。
即便在原4房設計上再進一步,將功能化發揮到極致的5房戶型,也仍然闊綽有餘。原本的雙主臥+子女房不變,保證了多個家庭成員的居住需求,將整個達7.75米大開間設計的客廳一分為二,增加一個多功能用房的同時,也絲毫不影響房間的採光。
可以說,1個套內162㎡的龍湖塵林間,就像風靡全球的樂高一般,隨意組合搭配,就變換、創造出了從2房到5房的4種空間可能性。
僅剩的28套房子,不就意味著112種戶型選擇嗎?雖少卻多,這樣的空間魔法,充滿了挑戰性與居住的樂趣,不妨來親身體驗一下。
最後28席,只為少數人臻藏
後照母山時代,板塊內所剩新房已不多,這是個註定只有少數人才有機會「上車」的高端居住區。即便是最後住宅地塊上,那個曾打動無數人並心生仰慕的龍湖塵林間,也到了收官階段。
過往的寶馬香車、霓裳鬢影,大多已如倦鳥歸林;而曾經的叱吒市場、當紅不讓,也即將封為美談傳奇。如今龍湖塵林間,即將收官照母山,最後28席,龍湖集團特批97折清盤價,趕快行動吧,入住城央的機會分秒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