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就是高爾夫球場上的雨人

2020-12-17 全運體育網

如果你看過湯姆-克魯斯和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電影《雨人(Rain Man)》,你一定會對劇中霍夫曼飾演的「哥哥」印象深刻:他患有自閉症,無法像正常人那樣生活和交流;不過,他卻對數字有著超人的敏感,憑藉不可思議的記憶力在賭場裡大殺四方。

《雨人》劇照

莫-諾曼(Moe Norman)就是「高爾夫球場上的雨人」。你很可能從未聽過這個名字。在國內,你幾乎搜不到任何他的資料和故事。

包括李-特裡維諾在內的很多傳奇球星,都稱諾曼為「史上最偉大的擊球手」。

2005年1月,伍茲在接受《高爾夫大師》採訪說:「歷史上只有兩名球員擁有獨樹一幟的揮桿,一個是莫-諾曼,另一個是本-霍根。希望我能成為第三人。」能得到伍茲這樣高的評價,能與霍根相提並論,諾曼到底是何許人也?

1929年,穆雷-歐文-諾曼(莫-諾曼的本名)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他的家境不好,在學校裡功課一團糟,可是數學成績很好。他與其他小夥伴很難玩到一起。

童年的諾曼童年的諾曼

12歲時,諾曼開始在當地的一家球會當球童。他的第一支「高爾夫球桿」是一個樹枝,第二支「高爾夫球桿」是一個冰球棍。他第一支真正的高爾夫球桿是一支5號鐵。

其實諾曼是個左撇子,不過這支5號鐵是右手杆,於是諾曼從此開始使用右手擊球。

15歲的時候,他被趕出了學校,因為他總是在學校的空地上打高爾夫球。他的父親也反對他打高爾夫球:「去玩玩男人的運動,打棒球和冰球不香嗎?」

諾曼小時候很瘦小,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其他運動都玩不轉,他只喜歡打高爾夫——事實上,他那時也不認為高爾夫是運動,他認為這是遊戲。

19歲那年,諾曼開始瘋狂練球。從早練到晚。據他自己回憶,最多的一天他打了2207顆球,一生中大概擊球超過500萬次(不包括切杆和推桿)。

一個徹頭徹尾的球瘋子。

20歲時,諾曼贏得了第一場比賽,那時他甚至沒有一套完整的球桿——「只有1號木、3號木、3號鐵、5號鐵、7號鐵、9號鐵和推桿,沒有切杆。」諾曼說,「那天我的成績是67桿,低於標準桿4桿。」

1957年,諾曼參加了21場比賽,贏了其中17場。

諾曼贏得1963年安大略公開賽諾曼贏得1963年安大略公開賽

那一年,他第一次打出59桿。賽後他復盤說,如果我不在10號洞三推的話,成績本可以更低。事實上,我整輪推桿表現都不好,總是差一點。能打出59桿,只是因為攻果嶺一桿都離洞杯很近。

贏球對他來說就像家常便飯。1966年,諾曼轉職業。那一年他參加了12場加拿大巡迴賽:贏了5場,5場獲得亞軍,另外2場都位列前5!

到了1979年,諾曼年滿50,他可以參加常青巡迴賽了。他的成績更加不可思議:加拿大常青PGA錦標賽7連冠!第8年獲得並列第5,第9年獲得8桿大勝……

他一共贏得過55場職業比賽勝利。全部在加拿大巡迴賽。從1959年到1960年,他曾去打過16場美巡賽(1次前10,5次未晉級),不過因為他的性格等因素,他受到一些大牌球員的排擠,於是他還是回到了加拿大。

就像《雨人》電影裡的情節那樣,哥哥看過拉斯維加斯和洛杉磯的紙醉金迷,他最後還是想回到自己家鄉熟悉的精神病院。

從外形上來說,諾曼怎麼看也不像一名職業高爾夫球員,他身材不高,微胖,穿著搭配古怪、不太合身的衣服。如果你看過他獨特、甚至有些搞笑的揮桿動作,你更不會認為他是個高手。

他從未有過教練,完全自學成才。

他的站位很寬,離球很遠,雙腿繃直。預備動作時,諾曼的球桿習慣放在球位後方1-2英尺的位置。上杆時雙臂伸直……諾曼的揮桿被稱為「單平面揮桿」,現在美巡賽球員德尚博的揮桿感覺和他有點像。

諾曼的「單平面揮桿」諾曼的「單平面揮桿」

由於擊球次數太多,諾曼的手掌一直都有厚厚的老繭。諾曼自稱,由於老繭越來越厚,他時不時得用剪子修剪一下。「老繭又硬又鋒利,如果我用手划過你的臉,可能會流血。」諾曼說。

其實這與諾曼獨特的握杆方式有關。他主要用手掌而不是用手指握杆。尤其是左手,他握杆非常緊。山姆-斯尼德建議說,「握杆就像手裡握著一隻小鳥,要輕輕的。」以諾曼的握杆力度,肯定能捏死小鳥……

諾曼的擊球非常直。他自稱整個職業生涯只有一次OB。OB了大概半米多點。他有個綽號叫「輸油管道(Pipeline)」。

諾曼參加過一個表演,他在7個小時內打了1540次一號木擊球,所有擊球距離均超過225碼,而且所有球都落在事先標定的30碼寬的區域裡。

有一次,諾曼與山姆-斯尼德和另一名球員一起打表演賽。在一個4桿洞,240碼外的球道上有一條小溪。根據那個年代的球桿材質和開球距離,三個人的1號木都無法越過小溪。

斯尼德和另一名球員都選擇把球打在到小溪前。這時諾曼卻拿著1號木,「我要瞄準小溪上的那座橋。」說著,他的開球落在小橋前,然後一路滾過小橋,停在了小溪對岸!

每一名高爾夫球手都會打出幸運的擊球,而諾曼總能一次次打出這樣「幸運」的擊球。

諾曼是擊球天才,但是他不喜歡推桿。很多時候他在果嶺上都不做Mark,走過去直接推。他認為蹲下來看線純粹是浪費時間。「站在球後面什麼都能看清,你可以用雙腳感受果嶺的坡度。」

他和擊球非常棒、同樣不喜歡推桿的球員喬治-克努德森一起打球時,兩人的賭球規則是這樣的:開球沒上球道,輸20美元;標準桿沒上果嶺,輸20美元;擊中旗杆,贏100美元。球上了果嶺就可以撿走。諾曼最牛的一次,18洞擊中了6次旗杆!

1971年魁北克公開賽,諾曼帶著1桿領先進入最後1洞,可是卻出現4推,最後獲得亞軍。一周後的加拿大公開賽練習輪,有一名記者在一個223碼的3桿洞問諾曼:今天你還有4推嗎?

諾曼沒理他。然後開球。球還在空中的時候,他轉過頭回答說:「今天不需要推桿。」說罷,球落在果嶺上,然後滾進了洞。一桿進洞!

有一年的加拿大公開賽,練習場上一群職業球員都圍在一個打位周圍。那個打位上諾曼正在擊球。那些圍觀的職業球員非常不解:這個揮桿怪異的傢伙如何能把球打那麼直?

這是一張有故事的照片。1995年世界逐洞賽在加拿大國家高爾夫俱樂部舉行。練習場上有個60多歲的老頭在擊球,旁邊站了幾位大滿貫冠軍,像學生聽課一樣虔誠。這些「學生」包括弗雷德-卡波斯、本-克倫肖、尼克-普萊斯、尼克-佛度。那個其貌不揚的老頭就是諾曼。

諾曼的好友、高爾夫作家大衛-歐文有一次親眼所見,諾曼打了131次1號木,地上的Tee紋絲不動。「我打球,又不是打Tee」。諾曼輕描淡寫地說。

有時候,他還會為觀眾表演把球架在玻璃可樂瓶上開球。順便說一句,這哥們一天經常喝15-20瓶(罐)可樂。

諾曼表演可樂瓶擊球諾曼表演可樂瓶擊球

在一些比賽期間,諾曼經常參加給觀眾表演各種擊球的活動。他就像馬戲團的小丑,給人們帶來歡樂,也帶來精彩。

諾曼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球員,他經常缺席頒獎典禮,讓主辦方頭疼;他故意躺在球道上裝睡,以抗議前一組慢打……

在比賽中,球童跟他說某個洞的距離用1號木和9號鐵打剛好合適。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諾曼在發球檯用9號鐵開球,然後用1號木攻果嶺——效果都是一樣的,標On。

還有更誇張的。有一次比賽,最後一個洞的時候諾曼領先3桿,他有一個鳥推。勝利毫無懸念。「為了挑戰自己能否應對壓力,我故意把球推進了沙坑。」這時他發現果嶺邊有兩個人非常激動,幾乎要跑過來揍他。

後來諾曼一切一推吞下柏忌,2桿優勢奪冠。後來他得知,那兩個人下了很大的賭注買他贏。「不好意思,」諾曼說,「我需要嘗試不同的挑戰。」

以諾曼的成就,他早該入選加拿大高爾夫名人堂。不過由於他實在太有個性,他的入選一直遭到部分人的反對。直到1995年,他才入選。

諾曼一共參加過兩次大滿貫賽事,均為美國大師賽。作為加拿大業餘錦標賽冠軍,諾曼1956年收到了奧古斯塔的邀請。當他第一天到達奧古斯塔的時候,由於從未見過這麼好的球場,他興奮地一口氣打了54洞。「這樣的機會可不是每天都有」。諾曼說。

諾曼在大師賽前兩輪交出75-78桿。他的擊球沒有問題,問題是他搞不定奧古斯塔像玻璃一樣的果嶺。首輪他有6個三推,第二天表現更糟。那一年比賽沒有晉級線。

諾曼在第二輪比賽後來到練習場。在那裡他遇到了山姆-斯尼德。斯尼德看了一會諾曼擊球,對他說,「你的長鐵揮桿路徑太陡了,應該像打球道木那樣掃過去。」

斯尼德和諾曼聊了大概40分鐘,然後諾曼開始練習。他連續打了四個多小時,800顆球,直到天黑。

諾曼練得這麼狠,後果是他雙手的血泡都被磨破了。第三輪比賽,他打了9個洞,因為實在疼痛難忍,甚至握不住球桿,他不得不退出了比賽。第二年,諾曼又回到了奧古斯塔,不過沒有晉級。

諾曼前半生一直窮困潦倒。他窮到什麼程度?有時比賽請不起球童,他就自己背包,晚上睡在球場沙坑裡!有時也睡在公園的長凳上。從一場比賽到下一場比賽,主要是搭順風車。冬天的時候,他去保齡球館打工,在那個還沒有機器自動擺球瓶的時代裡,負責把客人打倒的球瓶重新擺好。

業餘時期,諾曼有時在比賽前就賣出冠軍的獎品,因為他知道冠軍不會是別人。有朋友透露,至少有5次他故意輸球,獲得亞軍,因為冠軍的獎品他事先沒有找到買主,而亞軍的獎品有人願意購買。

他一個球通常打5輪,直到球打壞了為止。這時他會去樹叢中再找一些別人打丟的球。晚年,由於經濟窘迫,他一度睡在自己的車裡。

直到1995年,諾曼在美國高博會遇到了高仕利集團(Titleist等品牌母公司)的總裁沃利-尤萊。後者簡直不敢相信,像諾曼這麼出色的球員,之前40年竟然沒有一個贊助合同!他決定每個月給諾曼資助5000美元。在67歲的時候,諾曼第一次去銀行開了個帳戶。是的,他之前一直使用現金。或者說他從來沒有過存款。

有了這些錢,他開始住汽車旅館。

有人問諾曼,如果你中了2000萬美元彩票,你會用這些錢做什麼?「把錢送人,可能送給某個親戚吧。即便他沒照顧過我,或者看過我打球。」諾曼說。

「我從沒有想過發財,我只想努力成為最好的擊球手。」

諾曼一生未婚,他說自己只有過三次約會。「如果我結婚了,對我的妻子來說也不公平。我是一名球員,我會離婚。我自己一個人過挺開心的。」諾曼說。

事實上,每天晚上諾曼都很孤獨,回到汽車旅館,打開電視機……日復一日。白天他可以打一天球,晚上他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儘管沒有確診,但是諾曼的很多朋友都認為他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沒有智力缺陷的自閉症)。」他非常不喜歡和人交流,他和人說話時眼睛從來不盯著對方,緊張的時候他喜歡反覆說一句話。

諾曼最喜歡重複的一句話是:「The feeling of greatness」,意思是「偉大的感覺」。

68歲之前,諾曼從來沒看過醫生。他從來不使用電話。

他記得自己一生中打過的球場數量:434個。其中375個球場他記得每一個洞的精準碼數。他創造了其中33座球場的最低杆紀錄。62歲時,他第三次打出59桿。

諾曼一共打過17次一桿進洞。

2004年9月4日,諾曼在加拿大由於心臟衰竭逝世,享年75歲。有400多名親友參加了他的葬禮,對於一生習慣獨來獨往的他來說,這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高爾夫是他的全部。」諾曼生前一位密友如是評9價他。

相關焦點

  • 語音版丨大白鯊諾曼的50句人生格言
    又將講述格雷戈.諾曼怎樣的傳奇故事呢?美國通用電氣 前CEO 傑克.韋爾奇 :格雷戈.諾曼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夠企及——在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裡都有名列前茅。他即是最偉大的高爾夫球手之一,又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這本書將帶你開始一段奇妙的旅程,深入了解格雷格.諾曼成功背後的故事。
  • 「雨人」——場上的暴扣投籃手,生活中的階下囚,終歸破產入獄
    提到「雨神」大家可能會想到國內的一個男歌手蕭敬騰,他每到之處都會降雨;而提到「雨人」呢?大家會想到什麼?是美國講述自閉症患者兄弟情的一部電影《雨人》?還是NBA裡以扣球猛和準著稱的球星坎普?沒錯,今天要來說的就是這個外號叫「雨人」的籃球運動員肖恩·坎普 。
  • 珠海翠湖諾曼球場開業 格雷格•諾曼親臨
    GP快報:2015年9月26日,珠海翠湖高爾夫球會諾曼球場開業暨翠湖香山百萬房產挑戰賽在珠海翠湖高爾夫球會舉行
  • 默伊-諾曼(Moe Norman)故事片 美國|加拿大劇情片正在籌謀
    洛杉磯和多倫多2015年7月22日電 /美通社/ -- 要問任何職業球手誰是最堅持不懈的球手,得到的一致回答肯定是默伊-諾曼 (Moe Norman)。 諾曼出售他的業餘獎來謀生,搭便車來參加比賽,甚至還在沙坑障礙或者俱樂部露臺上過夜。儘管創造了記錄和贏得了諸多殊榮,但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孤獨、卑微和貧困中度過的。 兒時的一場變故或者說某種形式未曾診斷過的自閉症可能是諾曼行為古怪、說話結巴、喜歡獨處和執著追求打高爾夫球的原因。在職業網球巡迴賽中,諾曼的比賽天資和一貫的古怪姿態吸引了很多的目光。
  • 高爾夫球場上最可愛的人
    高爾夫球場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年輕有活力,他們不辭辛苦在天然氧吧裡奔跑著,他們掌握著全面的服務技能,他們有專業的素養和態度,他們是高爾夫球場上最可愛的人--球童!
  • 高爾夫球場上的風姿足韻
    現如今,高爾夫球場上也驚現出許多女神級別的選手,給觀眾帶來了視覺盛宴。我們欣賞精彩球賽的同時,也領略她們的風姿足韻,可謂美哉!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起去欣賞下各國高球女神(排名不分先後,資料選擇可能不全,望見諒!
  • 高爾夫球場上的最佳搭檔——高爾夫球具
    高爾夫球具可以說是球員的最好朋友,所以平時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好保養,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起到它的好處,並且延長它的使用時間,要知道一個真正最為適合自己的高爾夫球具
  • 《雨人》我是你的雨人,你是我的兄弟
    《雨人》當活了二十多年才被告知有個兄弟,是什麼樣的體驗?>他也憑藉著「雨人」的表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演。電影《雨人》獲得了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而被提名最佳配樂的漢斯·季默雖然沒有拿獎,但他寫下的音樂 已經在無數影迷的記憶中 和畫面融為一體。
  • 得知拜登勝選時,川普正在高爾夫球場上……
    據美國《太陽報》報導,川普7日得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大選中獲勝的消息時,正在位於維吉尼亞州斯特靈的高爾夫球場上,他堅稱自己「贏得了選舉」。據信川普上任4年來已經打了200多場高爾夫球。
  • 黛安娜:雨人
    【松風閣語】雨人黛安娜一朵白雲,在黑暗處待久了,就會變成烏雲,人亦是如此,他們是生活中的雨人。我曾經就是這樣的人,哪怕在廟宇之上,也會傾盆而下,哪管鐘聲陣陣,哪管梵音嫋嫋,我錯過了自省的良辰美景,我錯失了自悟的天賜良機。回想當初的陰暗樣子,才發現人神共厭,自怨自艾只會將自己拖進深淵,怎會逃出犄角,躲在裡面尋找安全,卻忘了它也能傷人。
  • 唐高網 高爾夫球場上的危險擊球及注意事項!
    安全對於運動來說至關重要,對於高爾夫也不例外,如果球員對於高爾夫球和球桿的堅硬程度沒有充分的認識,那愜意美好的球場就可能變成一個危險之地。很多時候,一些性急的球友常常用「打不了那麼遠」、「不能打到的」為理由,不願聽球童或同組球友的勸告而急於擊球,或者擊球前不太注意觀察周邊的情況,悶頭就打,往往會造成險象發生或直接肇事。高爾夫球手們應該了解哪些注意事項呢?
  • 錫安讓佩頓想起「雨人」,坎普:他能量十足,但需要加強中遠距離
    佩頓對坎普說道:「現在聯盟中有一個人能讓我想起你,就是錫安威廉士。他的爆發力很像你,當他投丟球後會迅速起跳,並且他的第一步非常的快。」坎普回應道:「他在場上貢獻的能量非常重要,但他想要在季後賽中取得成功,還需要練習中遠距離和三分球,因為季後賽的禁區會很難突破。」
  • 雨人坎普的破產原因,他不僅私生子太多,還有這個原因
    雨人坎普的破產原因,他不僅私生子太多,還有這個原因雨人坎普大家聽到他的名字過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剛退役就宣布了破產這個消息。因為現在一些NBA球員有多個私生子,所以現在媒體說這些現役NBA球員有多個私生子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提起雨人坎普,因為坎普他退役過後宣布破產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私生子有十多個,每個月的撫養費他負擔不起了。其實以坎普的實力,再加上他多年職業生涯獲得的薪資來說,坎普不應該剛職業生涯一結束就宣布破產的,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吸毒。
  • 電影《雨人》:雨人,是湯姆克魯斯的哥哥,也是一位自閉症大使
    首映於1988年的電影《雨人》,就是一部在提升公眾對自閉症關注意識方面,產生巨大影響的好電影。影片主要講述的是查理(湯姆·克魯斯飾演)知道父親去世後,留下300萬美元的遺產。但讓他意外的是,這些遺產全部給了一個他不認識,還是自閉症的哥哥雷蒙(達斯汀·霍夫曼飾演),這讓他氣憤不已。
  • 「雨人」坎普:極具天賦卻不自律,親手毀掉傳奇籃球生涯!
    那你就一定要知道他為什麼叫「雨人」。坎普因為其恐怖的爆發力,被球迷稱讚,並給他起了「Reign Man」的稱號,意思為「統治者」。後來因為坎普自稱喜歡電影《雨人》,而雨人的英文發音又和統治者一樣,最後就成為了「Rain Man」。坎普作為大前鋒,有著後衛一樣的運能能力,又有著不輸中鋒的力量,這讓他成為了一個無解的球隊強點。
  • 《雨人》,請善待自閉症患者
    但是我在影片《雨人》中看到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影片的主人公雷蒙也就是雨人,他是一個自閉症患者,同時也是一個學者症候群。但是與一般的自閉症相比他沒有言語障礙而且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影片中第一次出現西蒙的鏡頭時,他的表現就異與常人,當他弟弟的女朋友與他交談時,他並未與其有眼神的接觸,而是一邊說話一邊自顧自地擺弄車子的方向盤。這一點就是典型的自閉症患者的特點。
  • 費德勒的心頭好「諾曼」原型究竟何許人也?
    費德勒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我給它取名叫諾曼,和它共進晚餐,花很多時間和它相處。」粉絲們應該都已經知道,費德勒如此喜愛的這位新朋友實際上是他本賽季初在澳網奪冠的獎盃複製品。「諾曼」已經成了瑞士球王的固定旅伴,跟著他一起在瑞士爬雪山,一起為《GQ》拍大片,連上周末在蘇黎世的慈善表演賽都不忘帶著向全場觀眾展示。
  • 2015年NBA選秀球員之諾曼-鮑威爾
    諾曼-鮑威爾(Norman Powell)位置:得分後衛身高:1米95,體重97.52公斤生日1993年5月25日大學那種情況下,你真的無法給他太多出場時間,倘若你過度使用他,他會在場上小時。如今,我認為他已經真正成熟,他可以在保持自己不再在場上多部,並能在此情況下保持侵略性,打出一場這樣的比賽(72-67贏下華盛頓州大)。我真的沒法給他一點批評,整場他打了40分鐘。
  • 參加5次扣籃大賽的雨人,空中漫步令喬丹仰望,曾隔扣皮蓬
    NBA是所有喜歡籃球的人夢想中的天堂,NBA中的巨星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樣子。每一位巨星球員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喬丹也好,科比也好,每一位都是不朽的人物。同樣,坎普也是一位不朽的球員,只不過是滿載著遺憾的球員。5次參加扣籃大賽的雨人,空中漫步令喬丹仰望,曾隔扣皮蓬!
  • 難以溝通的「雨人」
    01影片《雨人》是一部經典的關於親情和心理方面的電影。親情是來源於影片中的兄弟之情和手足之情,心理是因為它所講述的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故事。可能電影太經典了,有時自閉症患者也被稱為「雨人」。影片的精髓在於查理在與哥哥雷蒙相處的過程中,一步步地感受到親情的力量,也知道了「雨人」哥哥的秘密,原來小時候一直唱歌給他聽,一直守護著他的是哥哥雷蒙,而「雨人」還是因為自己小時候的發音不準而給哥哥起的綽號。經過與哥哥這段相處的旅程,查理最終覺得能否得到那一筆遺產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