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者在華清池門口歡呼 本報記者 阮班慧 攝
本報訊 (首席記者李永利實習生劉玉妮)昨日上午8點,來自西安市30多家戶外運動俱樂部1000餘名運動愛好者,從省體育場出發,徒步8個小時來到臨潼華清池,經過短暫休息後,免費觀看了今年第一場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
昨天上午8時,1000餘名戶外運動愛好者齊聚省體育場參加以「綠色出行,健康第一」、「健康出行環保第一」為主題的大型公益徒步活動,他們當中有在校大學生、年輕白領,也有年逾花甲的運動發燒友。每個人不但具有多年的戶外運動經驗,而且還專為參加此次活動進行了半個月專業的越野徒步訓練。簡短的出發儀式後,徒步者從省體育場出發,分南北中三條路線向臨潼行進。三條線路分別是向南走西影路、鹹寧路、洪慶到臨潼;中線向東走友誼路、長樂路、東城大道到臨潼;北線向北走西大街、華清路、十里舖到臨潼。每一條線路分設三個沿途站點,活動參與者抵達站點打卡蓋章後,繼續往下一個站點行進,以確保每名參與者都按規定路線走完全程。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雙手持專業手杖的運動達人,他們以標準的以北歐式行走的方式完成30餘公裡的徒步任務。
徒步行走8個多小時後,三條線路的1000餘人於16時許在臨潼華清池會合。81歲的李麗珍老人抵達目的地後舉著手杖樂呵呵地說,「看看,我身板咋樣?我一路上都沒有讓人幫助,幾乎是一口氣走完了30多公裡的路程,現在仍然不感覺到很累,休息一會,晚上還要堅持觀看《長恨歌》呢。」老人的老家在漢中,目前住在西安53歲的女兒家,每天早上都要步行4公裡,身體素質非常好。
組織本次大型徒步活動的西安市運動協會秘書長謝偉說,環保已經成為大家都非常關注的話題,徒步的出行方式就是採用有益於健康,並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出行,從而在出行中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徒步活動的參與者以綠色出行的方式表現環保、回歸自然的概念,以時尚健走的行動作為全民健身體驗。參加本次活動的運動愛好者用自己的行動,向沿途群眾宣傳了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呼籲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少開車,多走路,為綠色西安貢獻自己的一份正能量。
昨天晚上,華清池景區將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2014年的首場演出,作為公益專場奉獻給廣大的徒步健將們,為了支持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擔負起企業傳承古典文化和倡導全民健康的社會責任倡導綠色出行。同時倡導市民參與到徒步這種最簡單、最安全、最普及且最為時尚的健身運動之中,關注生態、保護環境、尊重歷史、傳承文明。據悉,2014版《長恨歌》於3月29日起在華清池試演3天後將於4月1日晚正式拉開演出季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