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期間,我們抽空於4月21日至22日參加了天馬旅行社組織的費城、華盛頓二日遊,先後遊覽了費城的獨立宮,華盛頓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美國總統府(白宮)、華盛頓紀念堂和紀念碑、國會大廈、航空航天博物館等處。這些都是最能反映美國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的景點,成為旅美遊人必到之地。我們在這裡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遊人,其中中國人特別多。
費城獨立宮(華盛頓總統府),1776年7月4日,美國首任總統於此籤署著名的《獨立宣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陳星橋)
獨立鍾(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陳星橋)
自從義大利籍航海家哥倫布(約1451-1506)率領船隊於1492年10月12日由西班牙橫渡大西洋抵達美洲,「發現新大陸」以來的數百年間,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殖民者前赴後繼登陸美洲,開彊拓域,侵犯、屠殺土著印地安人,販賣、奴役非洲黑奴,殘酷剝削亞裔勞工,同時也經過自己的努力,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殖民地。以後這些殖民地人民通過抗爭和起義戰爭,逐漸從其歐洲的母國(或宗主國)獨立出來,並經過兼併重組,形成了今天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數十個國家。這些國家至今仍與原宗主國在人種、語言、宗教信仰、文化乃至政治、經濟等方面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就美國來說,1607年,一個約100人的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湧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多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義大利和其他國家。他們帶著基督教徒的熱誠與創新精神,懷揣著自我實現的夢想,建立家園,發展經濟,至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張,他們與宗主國英國的矛盾日益加深。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1775年,在麻薩諸塞州列剋星頓點燃戰火,北美獨立戰爭爆發。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於7月4日籤署著名的《獨立宣言》,《獨立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來平等,人們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力。
1778年2月法美籤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1781年,約克城戰役大捷,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革命的成功,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全新政治觀念的機會。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制憲會議,誕生了第一部聯邦憲法,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他們採取一項原則,即中央權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同時,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此外,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佔控制地位,俗稱「三權分立」。
1812年,英國再度入侵剛成立的美國,史稱第二次獨立戰爭,戰後美國各州更加團結。
1860年代初期,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組建南部邦聯;北方則表示,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一切代價。1861年,南方種植園主以林肯就任美國總統為由挑起內戰,內戰爆發了,這是一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爭。1863年元旦,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北方得到雄厚的兵源。1865年,南方政府以失敗告終,這項勝利不但使美國恢復了統一,而且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其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
以後又經過美國與墨西哥戰爭等,美國疆土不僅大大擴展,而且自1870年以來國民經濟居全球第一。美國雖然建國至今只有237年的歷史,但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一個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國家,其多元與個性、追求民主與平等、富有冒險精神和創造性的文化,使得美國當今在經濟、政治、科技、軍事、文化、教育等領域領銜全球。
也因此,作為美國獨立象徵的費城自由鐘、首任總統府(獨立宮)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前來參觀的遊人如織。4月21日上午,我們從紐約乘大巴向西南約2小時(160公裡)即到達費城。費城1790-1800年曾是美國的首都,是美國第5大城市,現仍為美國主要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之一。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市區人口約152萬,整個費城大都會地區人口約600萬。
據了解,費城的佛教也有百年歷史。泰國、日本、寮國、柬埔寨、緬甸、越南和中國僧人在這裡都建有寺院,其中華人寺院有如來寺、佛壽寺、開元寺、大覺寺等六座寺院。如來寺住持為正如法師,他祖籍福建,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我曾忝任教席。法師2000年受邀赴美弘法,2005年創立如來寺,同年創辦中文學校。今年,法師又在紐約開創佛住寺,在積極開展高品質誦經禮佛、念佛禪修的同時,更致力於佛法教理的弘化和中華文化的宣揚。
我們在費城參觀後,吃過午飯即乘車,向西南經過3小時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
華盛頓,全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是美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僅以行政職能為主的大城市,管理國家是華盛頓的主要工作。市區面積178平方公裡,特區總面積6094平方公裡,人口約55萬,其中黑人約佔60~70%。居民主要為聯邦政府官員、僱員及其家屬;勤雜人員幾佔30%(大部分為黑人)。華盛頓白天的人口約為982,853,夜晚流動出華盛頓的人口為410,000,佔常駐人口的72%。此比例為僅次於紐約的美國第二高數字。
華盛頓紀念碑(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陳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