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徵北戰,徵:徵伐。轉戰南北;打了許多仗。出自:唐 柳宗元《封建論》:「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徵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近義詞有: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反義詞有:安營紮寨、安家落戶、紙上談兵,南徵北戰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經歷的戰爭。南徵北戰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南徵北戰(nán zhēng běi zhàn)成語釋義:徵:徵伐。轉戰南北;打了許多仗。成語出處:唐 柳宗元《封建論》:「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徵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近 義 詞: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反 義 詞:安營紮寨、安家落戶、紙上談兵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經歷的戰爭。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辨析:南徵北戰和「身經百戰」都有久經戰鬥的意思。但南徵北戰偏重在指作戰各地;可用於個人;也可用於集體;「身經百戰」偏重指經歷的戰鬥極多;一般只用於個人。成語辨形:徵,不能寫作「怔」或「爭」。南徵北戰的典故/故事:公元前828年,周厲王的兒子靖即位成為周宣王,他決心恢復周王朝的強盛,廢除田籍制度,進行一些改革,還出兵攻伐北方的淮夷、徐戎和南方的蠻荊等部族,國勢再度強盛起來,號稱中興之主。他破例立戲為魯武公的繼承人,讓魯國內亂。南徵北戰的例句:1、賤妾願隨大王南徵北戰,一統天下。2、鄭和振臂一揮,激情慷慨陳詞,呼籲眾將士下西洋,為祖國立下汗馬功勞,他自己也南徵北戰,最後客死他鄉。3、老一輩革命家為建立新中國南徵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4、在我還能南徵北戰的那會,在一個場子裡碰到過這個女子。5、沒有老一輩的南徵北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6、他十四歲就參加解放軍,南徵北戰,立下了數不清的功勞。7、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徵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南徵北戰的成語接龍:南徵北戰 > 戰略戰術[南徵北戰]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