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的一位民國大師,他的代表作,竟然是用英語寫成?

2021-01-19 每日一書分享

亂世中思想總是相對繁榮,因為時代中的大師總是在盡力用思想「啟民智」,由此發生的思想解放運動總是給後人留下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而在民國這個動亂的年代,名家輩出,傳世的文章也是比比皆是。但是在這文化森林中,這位大師卻用英文寫就了一部曠世巨作。

林語堂——《京華煙雲》

《京華煙雲》

林語堂相信是大多數中國人都熟悉的一位民國大師,很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吾國與吾民」。但是其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小說還是要數那個影響力很多代人的《京華煙雲》,也許你聽說過這本書,也有些了解過,但是你知道這是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就的嗎?

《京華煙雲》是1939年林先生在旅居巴黎時寫就的,這本書講述了晚清到民國時代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姚家太太的娘家也因為人物出現較多,所以我認為也可算是一個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時代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

林語堂

這本書給人最大的感覺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面見解和介紹。林先生學貫中西,對中國的儒道學都有很深刻的認識,而又在國外旅居多年,所以清楚當時西方對於中國的誤解也有很多,借著這本書也有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而其中人物關係也大概可以認為是四大家族,所以這和中國古代小說巔峰《紅樓夢》是有相似之處的,這也不失是林先生對於這本書的致敬。

林語堂先生作為新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書中充滿了道家對於社會、自然的感悟,相較於大多數國學承儒家之教化,這本書的觀點則更讓人容易接受,順應自然。道家總是比儒家胸襟開闊,儒家總認為自己對,道家則認為別家對,自己也會錯。

林語堂語錄

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會變成雪白的銀子;在不該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銀子也會變成一缸清水。

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麼過日子。

電視劇劇照

舉凡名作,繞不開的就是生活的瑣碎和真實,而每一個作者筆下所刻畫出的人物就直接反映了那些偉大的文學家的關於生活的感悟。有人說,文學來源於生活。我認為不如說文學就是生活更為真實,因為一部小說就是一個世界。我們看完一本書也就了解了一個人的一生。

這本書的最大的智慧一個是姚父的道家思想,另外一個就是姚木蘭的關於生活的感悟。

電視劇劇照

但是在女人,若集此奇異的感性,治國處世的才幹,以及強烈的情愛,深沉的仇恨於一身,其結果就令人不寒而慄了。此等人通常都是精明強幹,風度可喜,圓滑隨和。但是一旦決心要抓取權力,掠奪金錢,便如黃河決堤,天下無一物能阻止得住她。

在這種愛裡,沒有夢繞魂牽,只是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許,互相敬重,做將來生活上的伴侶,只是這麼一種自然的情況。只要雙方正常健康,其餘就是順乎自然而已矣。若想使妻子永遠像天使天仙一樣,永遠具有使人意亂情迷的魔力,使她那既是情人又是丈夫的男人永遠沉醉在她的誘惑之下,或者使丈夫也永遠有同樣力量,並不容易,自屬真實。

電視劇劇照

民國時代也是中國思想史上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在那個群星璀璨的時代裡。有委婉的徐志摩,有正直的魯迅。而林語堂先生寫就的《京華煙雲》的意義就在於不受於時代的影響,順其自然的思想吧。

最後推薦一下自己,如果你對文化感興趣,或者有喜愛的文章或是作者,可以點一下上面的關注,下一篇文章我們一起聊聊你心中的那本書。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見解或是想安利給大家的書!

相關焦點

  • 民國的「顏體」大師,楷書雄健開闊,被列「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
    到了民國時期,同樣有著「民國四大家」,這四個人分別是于右任、吳稚暉、胡漢民與譚延。這四個人分別精擅諸體,于右任是一位草書大家,他顛覆了傳統的草書書寫範式,將碑學技巧引入草書當中,成為了「近代草聖」。吳稚暉則是在篆書上,上追秦漢,以獨特的功力,和精絕的藝術天分,將篆書寫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胡漢民則是一位隸書大師,他深入漢魏,並且繼承了清末以來的碑學道統,開創了隸書上一個新天地。
  • 民國的一位歐楷大師,這字比「田楷」還美,田蘊章最為推崇!
    田蘊章先生曾經在欄目《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當中提到過民國時期一位天津的歐楷大師,叫做王維賢,這個人被譽為「津門歐楷第一人」,他的書法剛穩峭拔,得歐陽詢剛正一路,對于田蘊章影響很大。另外王維賢還有一位學生,可謂I能夠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叫做陳益椿,如今你如果走在天津的一些老街區,有幸的話,還能見到兩位先生題寫的大字歐楷匾額。很多人認為歐楷不適合寫大字,其實不然,只不過是你沒有找到用歐楷寫大字的方法,這兩個人就給了很好的一個啟示。
  • 《大師巨匠》寫就民國大師們的學養與風骨
    闡揚大師典範從受教到服務社會,有兩位大師的話讓我永生不忘。一句是在政大讀書時,聽胡適博士的周會演講,他的講題是「談傳記文學」,他認為一個人在成長中應該多讀名人傳記,以激勵生命,引領人生。胡適大力提倡傳記,並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
  • 他是民國第一哲學家,才女林徽因一生的知己和鄰居,竟愛好養雞!
    他是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理論家之一,他將西方哲學同中國哲學相結合,建立起了獨特的哲學體系,代表作有《論道》、《邏輯》和《知識論》。金嶽霖先生金嶽霖先生十分喜歡養雞,您沒有看錯,這樣一位文質彬彬的哲學大家竟然有著這樣的奇怪愛好。在雲南時他養了一隻很大的鬥雞,這隻寶貝鬥雞竟把脖子伸上來桌來和金嶽霖共食,金先生不以為意,泰然處之。
  • 人物| 辜鴻銘:拖著辮子走過民國的大師
    辜、胡都是大師,是民國初年響噹噹的國學大師,但是,二人卻是一生中最大的冤家,辜鴻銘全方位地堅守國粹,胡適則推崇西學,辜鴻銘笑胡適說的英語,是英國鄉下人說的土話,胡適則諷刺他是留著辮子的老怪物,二人相互攻擊,差點還弄上法庭去。
  •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說到民國時期,除了有戰爭之外,其實很多傳統藝術和武術都在蓬勃發展,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成龍的功夫電影也讓很多人對武術痴迷,其實在民國時期,有一個武術大師,他的一手形意拳無人可敵,本來以為他也能和葉問等武術宗師一樣,成為一代名家,但是沒想到的是,解放之後他竟然被槍斃了,他究竟做了什麼呢?
  • 民國大師,只是看起來美好?
    我上大學的時候,就聽過一個說法: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象林語堂、梁實秋、胡適、徐志摩、傅斯年、張愛玲、鬱達夫……,書店裡滿滿都是他們的作品。當時不到一個學期,愣生生看了二十來本大師作品。回憶起來,這些大師的作品,很多文筆優美,特別是散文和人文作品,充滿了花前月下、詩情畫意的情調。
  • 《大師巨匠》為什麼民國時代大師輩出?
    那麼如果你了解過近代中國歷史,你是否會產生一個疑問,民國時代為何大師出現那麼多?而現在反而不如民國,大師更為缺少?試想一下你在一個紛紛亂亂社會,家國不安,生活不穩,生死難料,朝不保昔的時候。你靠什麼去做學術研究,是什麼樣的強大自信,與什麼樣的精神信仰,讓大師們擁有一個濃烈的家國情懷,並且在不斷的探求真知中,造就了大師輩出的美好年華?
  • 當代世界十大電影配樂大師代表作賞析
    這裡分享當代世界十大電影配樂大師的代表作品。這裡的「十大」是流傳較廣的通俗說法,並非權威排名,且主要集中於好萊塢,故只作為賞析參考。除了他們外,還有中國人更為熟悉的譚盾、喜多郎、坂本龍一等都是非常出色的配樂大師。
  • 大師寫《觀音經》除疫消災,為何寫成了醜書?網友嘲笑還真能闢邪
    陳洪標 | 文【全文共 1520個字,16 張圖片】 大師寫《觀音經》除疫消災,為何寫成了醜書?網友嘲笑還真能闢邪!
  • 為什麼民國大師輩出,現代社會卻很少再有大師?
    然而時代發展至今,我們似乎突然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問題:我們聽到的大師,他們居然全都出自民國時期,現代社會已經沒辦法培養出大師了嗎?民國大師的選拔標準我們人人都知道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年代,那麼民國大師的選拔標準又是什麼?
  • 一位瘋狂的NBA傳奇教練,他的這些代表作你記得嗎?
    唐·尼爾森(Don Nelson),一位另類的、爭議的、顛覆的、瘋狂的、不羈的、「混蛋式」的偉大NBA籃球教練。 老尼爾森1940年出生於密西根州馬斯基。 1962年第三輪第一順位被芝加哥西風隊選中。
  • 陳益峰:民國命理大師韋千裡八字分析
    1911年三月三十一日辰時生,卒於民國七十七年。復旦大學文學系畢業。民國著名命理學家,少負奇才。二十多歲就名動全國,一生著述豐碩,代表作是《千裡命稿》。韋千裡年輕時就在上海掛牌算命,並開館授徒。1933年22歲即發表《精選命理約言》,1934年23歲編輯發行《韋氏命學講義》,1935年24歲出版《千裡命稿》,1942年31歲出版《相法講義》,1946年35歲出版《八字提要》。
  • 【人物】民國大師 史學四大家之呂思勉
    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瀋陽高等師範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
  • 《大師巨匠》裡面的民國小故事
    昨天終於收到了期待已久的這本《大師巨匠》,到手後,興奮的打開快遞。特別是書中的內容包含了100位,民國時期的文化風雲人物事跡,雖然不長,只有幾篇,不過足夠我們平時閱讀理解民國那個年代的故事我舉幾個例子分享一下內容例如蔡元培先生,原來是清朝的一個小官,還是在六君子事件憤而辭職,並且在北大開學的時候,還和師生約法三章。
  • 批量教育民國大師的杜威,當孫中山面諷刺國人,孫中山:知易行難
    而西方的理論無疑是最有市場的,當時的許多大家,基本都有留洋經歷,比如說民國大師胡適、「萬世師表」陶行知、中國現代哲學奠基人馮友蘭、 北大教授蔣夢麟等人,而一大批民國大師的師傅,都指向了一個人——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
  • 英語書寫規範很重要,對比一下,你家孩子能寫成啥樣
    在學業水平考試中,英語試卷有15分是寫作,由於是機器批閱試卷,書寫不規範的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即使平時檢測是人工批閱,老師這種「印象病」總認為書寫好的成績就好,給出分數就偏高。英語26個字母書寫英語書寫要從小抓起,很多家長光知道讓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學成什麼樣不知道,寫成什麼樣不知道。小學畢業連26個字母大小寫都寫不好,家長難道不知道?
  • 一頭黃髮的民國學者自稱是中國人,他還用比喻說明納妾是合理的
    民國著名學者辜鴻銘並非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是混血兒,他的父親是福建省惠安縣人,可他的母親卻是一個金髮碧眼的西洋人,不會講中國話,只講英語和葡萄牙語。而辜鴻銘在1857年出生在南洋馬來半島西北的檳榔嶼(馬來西亞的檳城州)一個英國人的橡膠園內。辜鴻銘的父親只是英國人經營的橡膠園的總管,他會說閩南話,也能講英語、馬來語。
  • 風靡全球的12位瑜伽大師,竟然只有一位是女性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領略一下風靡全球的12位瑜伽大師。有意思的是,在這12位瑜伽大師中,竟然只有一位是女性。帕坦伽利歷史對這位生活在公元2世紀的瑜伽大師記載非常之少,但是只有下面這樣一句話就足以說明他在瑜伽發展史上的地位:他創作了《瑜伽經》。
  • 一位寫「顏體」的楷書大師,從民國到今天,無人能出其右者!
    1904年,大清王朝已經風雨飄搖,這一年「春闈」已開,各地的舉子門紛紛進京參加會試,在這些舉子們當中,有一個24歲身穿長袍的青年,他的父親是顯赫一時的兩廣總督譚鍾麟。在這次考試當中,他考中了第一名,也就相當於今天的高考狀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