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都是我們一代代口口相傳下來的,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對於這筆財富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揚光大。俗語雖然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但有些俗語除了字面意思,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可能和你的理解有很多偏差,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看字面不好理解,但把它分開就一清二楚了。
首先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如果一個男人沒有鮮明的性格特點,那麼就容易碌碌無為;如果一個女人沒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同樣也會被生活中繁瑣的事情所困擾。
在以前,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是家裡的精神支柱,而女性主要來操持家務和處理家庭關係。
就拿男性來說,你現在可以想一下,上學的時候班級裡一般有兩種人,一種是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霸,還有一種就是調皮搗蛋的學生。但還有一些人是你想不起來的,因為這類學生可能在班級裡默默無聞,這就是一個人特點的重要性,如果說你不能讓別人對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說你自己沒什麼特點,那麼基本上這一輩子就是很平庸了。
這背後的邏輯也很簡單,因為很多事情,給誰做都一樣,只要資源到了,機會到了,誰都能做,關鍵是機會給誰。這樣一來,有明顯性格特點的人會被第一時間想起來,自然這機會也就落在這些人身上了。而如果說一個男人,別人根本就注意不到他,那自然就很難有什麼機會。
對於女性操持家庭的關係也是一樣,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女的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才有利於維護好家庭關係。不能聽被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如果一個女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家裡誰的建議都得聽,那麼最終只能是家裡被搞得一團亂麻。
其實這句俗語想告訴我們的就是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性格,而且是正面的性格,畢竟,你要是在別人印象中留個小偷的鮮明特點,那除了幹壞事的時候,估計好事別人也不敢找你。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古人們雖然簡單的句話裡可以蘊含大智慧,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都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是不斷在發展的,跟不上時代就要及時拋棄,值得學習的我們就要潛心研究。
俗語我們都是從老人那裡聽得多,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這是中國唯一一本記錄俗語智慧的一本書籍,裡面有俗語上千則,在俗語的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還能學到很多智慧!《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和《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這套是白話文版本的,因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難讀懂!這個版本的讀起來實在是有趣!
一整本智慧你只需要49元,真的非常有價值!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