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今年最大的問題就是後腰,馮卓毅的離開,本以為對建業無傷大雅,但是現在傳出來的消息,讓我們感覺到,好像真的會出事似的,那麼我們就繼續來分析其中的原因,尋求解決辦法。
首先,馮卓毅走了,原本建業前場的出場比較固定,以去年的人員配置,卡蘭加+巴索戈頂在鋒線,伊沃+周定洋+馮卓毅坐鎮中場,如果不出現停賽和傷病,這樣的人員配置幾乎不變。變動最大的就是後防線,從邊後衛到中後衛,王寶山指導一整個賽季都在不停地調換陣容,努力尋找一個最合適的,前場人選基本確定,可變動幅度比較小,後方不斷傳出各種問題:顧操停賽、楊闊受傷、柯釗受傷。還需要滿足U23政策,最終王寶山尋找到了一個大體的框架,胡睿寶作為U23首發邊後衛,王上源+陳灝+韓軒出任常規的中衛組合,輔之以隋東陸替補,另一個位置不停的更換,路堯+柯釗+外力+杜長傑等等,一個賽季就堅持下來了。
現在馮卓毅走了,不再去考慮走不走的問題,合同大小的問題。既然人已經走了,那就考慮誰來頂替他的問題,最好的人選,就是王上源,這個曾經留過洋,在恆大得到過穩定出場時間的萬金油屬性的球員,在建業的發揮有目共睹,所以,其能力頂替馮卓毅完全沒有問題,再輔之以馬興煜+鍾晉寶,建業的中場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現在王上源去打中衛了,原因很簡單,原來的中衛隊長顧操屢犯紀律,停賽加狀態問題,無人可用,只好王上源先頂上,關鍵是發揮挺好,那就先用著。所以關鍵在於中衛問題,只有解決了中衛問題,中場問題迎刃而解,所以,建業想要籤下宋株燻,這樣王上源就可以上提中場,問題就解決了,但是現在籤不了,怎麼辦?
個人認為,不需要總是尋找外援,陣容中的人就可以做到,雖然沒有外援做的好,但是不給國內球員機會,就怎麼知道人家做不好,建業的邊後衛問題基本解決,引進的羅歆可以出任左後衛,傷愈歸來的楊闊+柯釗+路堯,撐起右後衛沒有問題,王上源前提,陳灝搭檔韓軒,唯獨缺少一個中後衛。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建業的U23還沒有著落,位置基本確定,而年輕球員還沒有冒頭,唯一一個冒頭的前鋒,還因喝酒蹦迪被足協禁賽,怎麼辦?關注建業的應該知道黃闖,入選過國奧,還是主力中後衛,個人感覺可以將其提上去,訓練是一方面,但要真到比賽場上歷練,韓軒+黃闖+陳灝,這樣的組合雖然會有問題,但是可以直接解決建業當前的問題,中場問題解決了,中衛問題也解決了,U23問題更解決了。
當然,黃闖過於年輕,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但是問題也正是年輕人的磨刀石,吃一塹長一智,比賽中慢慢鍛鍊,別忘了,我們還有老隊長顧操,拋開場上踢球問題不講,顧操的水平也是可以的,現在擔心的就是狀態,畢竟幾乎一個賽季沒有正式踢比賽,狀態所剩是個問題,但是以老帶新,顧操的經驗+黃闖的年輕,完全可以支撐起那個中衛位置。至於賽季過程中遇到緊急問題,建業的球員從賈指導開始,就幾乎都擁有一個萬金油的功能,王上源可以回撤打中衛,今年外援名額多出來一個,卡蘭加+多拉多可以同時上場,巴索戈後撤加入中場發揮其能跑能充能盤帶的特點,也可以盤活中場,新籤下的阿布拉漢,也可以充任中場位置。當然,羅歆也可以充任中後衛,空出來的邊後衛,柯釗+外力+杜長傑還有劉斌等等均可以臨時頂上。
所以,王寶山指導打熱身賽的目的,完全就可以看出來了,尋找一個可以臨時頂上後腰位置的球員,從宋博軒到外力,都是在嘗試,而且其中還有鍾晉寶、馬興煜的傷病問題,建業的熱身賽往往都是上半場主力,無論成敗,下半場都是替補陣容,這說明,王寶山指導的目的很明確,這個位置的選拔遠沒有結束,大傢伙都還有機會,就看誰努力了
籤不下宋株燻,咋辦?還能咋辦,小球會,內部挖掘唄!華夏幸福的例子就在眼前,挖掘出陶強龍,轉手高價出售,這才是小球會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