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末科學還未真正普及到大眾視野的時候,魔術師作為具有化腐朽為神奇力量的人,地位遠高於其他表演者。影片講的就是維多利亞時期兩個追求巔峰魔術的魔術師之間的復仇。他們為了打敗對方無所不用其極,慢慢的他們一開始所堅守的道德,信仰,全被拋在腦後,只為了那最厲害,除了自己誰也不能表演的魔術。貫穿始終的主線就是:犧牲在所難免。
伯登和安吉爾一開始同時在卡特的手下學習魔術,安吉爾的妻子莎拉在一次表演中因為伯登的失誤在水中溺亡,自此他們從一開始的夥伴到形同陌路。安吉爾開始了自己的復仇之路,他要讓伯登身敗名裂,從他們最看重的魔術上打敗他。可是伯登是一個極具魔術天賦的人,安吉爾的天賦並不出眾反而是他的表演天賦很強,安吉爾想要打敗伯登很難。這時候伯登又創造出一個瞬間移動的魔術,這讓伯登名聲大噪,安吉爾卻依然是一個賣弄自己表演天賦的稍有名氣的魔術師。安吉爾解不開其中的奧秘,而卡特卻早已經看明白伯登的魔術就是替身,安吉爾繞不開自己的執念認為伯登的手法一定更高明。
安吉爾打劫了伯登的日記本,在其中的引導之下找到了當時研究交流電的特斯拉,從特斯拉這裡找到了複製人體的秘密。其實伯登並不知道特斯拉的機器有這種奧秘,他當時是故意設圈套引誘安吉爾找特斯拉陷入死胡同,讓安吉爾沒有機會找自己的麻煩。安吉爾利用這個機器做出了比伯登的瞬間移動更具視覺震撼力更加難以捉摸的魔術。可是其中的犧牲也是巨大的,他每一次的表演都會把自己的本體殺掉,而複製出來的他繼續表演,為了復仇為了追求魔術的巔峰,他選擇了殺死自己,讓複製出來的自己繼續表演。安吉爾把伯登送到了監獄,此時所有的伏筆也都顯現出來,安吉爾是一個貴族,他在卡特手下當學徒的時候隱瞞自己的身份也只是真心喜歡魔術儘管自己的天賦不好。伯登是一個窮困的小夥子,他有一個孿生兄弟,他們共享一半的生活,所謂的瞬間移動也只是孿生兄弟的表演。安吉爾讓伯登身敗名裂,可是送到監獄的伯登只是半個伯登,還有他的孿生兄弟在外面。
電影從一開始就揭示了主線,不管是伯登的瞬間移動還是安吉爾的瞬間移動都像那個把鴿子從鳥籠裡變出來一樣。他們的原理都是相同的,籠子裡的鳥兒犧牲,另一隻鳥兒出現。伯登是犧牲一個人的出場機會,他們兄弟兩人永遠不能同時出現,安吉爾犧牲的是自己的生命,複製體出現,本體在後臺被溺亡。安吉爾做滿了一百場表演,他殺死了一百個自己,選擇溺亡何嘗不是對自己妻子死亡的執念,每殺死一次自己,他就更很伯登一分。
諾蘭的電影風格主要是見仁見智了,在此不做點評,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多在網上看看諾蘭電影的影評。看到最後我的感想就是:追求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勢必要失去一些東西,像我們追求好身體就要多去健身運動,作息規律,戒掉不良飲食,我們就會失去一些娛樂的時間和愛吃的零食。可是追求的也有一個限度,我們不能為了瘦而不吃飯,體脂率減到很低,我們過度的去整容,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就算把身體搞壞也在所不惜,我覺得這樣是錯的,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