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周瑟瑟攜新作《慄山》回湘陰 與鄉民共朗詩歌

2021-01-08 長沙新聞網

(嶽陽詩人周瑟瑟攜其最新出版的截句詩集《慄山》回到湘陰縣樟樹鎮慄山書院。通訊員 供圖)

  星辰在線7月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馬明宇)近日,嶽陽詩人周瑟瑟攜其最新出版的截句詩集《慄山》回到湘陰縣樟樹鎮慄山書院,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慄山》與村民見面田野朗誦會」和截句研討會。嶽陽詩人作家李年明、葉菊如,湘籍作家李清明從廣州返鄉,長沙詩人黃明祥、夢天嵐、吳昕孺、肖歌、李不嫁、小七,與故鄉作家洪宗甫、李雄飛、蔣娜、劉廣等齊聚一堂,詩人吳昕孺說:「詩集回鄉,面對父老鄉親舉辦朗誦活動,這還不多見,村長、村支書與作者的髮小、鄉鄰圍坐在一起讀詩聽詩,場面質樸得令人感動。」

  《慄山》是「截句詩叢」第一輯十九本中的一本,由蔣一談主編,北島推薦,時代出版公司黃山書社6月出版。是由一百首短詩組成的一部獻給父親與故鄉的長詩集,周瑟瑟認為,「我寫截句,首先要求自己寫的是短詩,這部詩集全部是重新原創的短詩,詩集主題集中,情感深度與寫作難度並存。」

  活動由詩人吳昕孺主持。他說:「周瑟瑟以『故鄉和父親』為主題集成的截句詩集《慄山》,巧妙地利用了截句的特點,不僅小中現大,平中見奇,而且撒米成珠,串花成錦,用一個個特寫鏡頭和一枚枚吉光片羽,完成了詩人對故鄉的抒寫,對父親的懷念。」村長周建龍說:「歡迎詩人、作家們來到慄山,小地方有詩意,村裡人都是真實樸素的人,慄山出《慄山》,我們村很榮幸。」

  周瑟瑟年近八旬的老媽媽特意從鎮上回到村裡參加活動,她說:「我要收藏一本《慄山》,一個人時慢慢讀。」周瑟瑟談了他創作這部詩集時的內心情感狀態,並且朗誦了第一輯「父親的靈魂」的全部作品。長沙詩人李不嫁突然向周瑟瑟的父親遺像跪下,「周伯伯,我來看您了。」場面深深打動了村民與詩人們。眾人紛紛誦讀《慄山》,談《慄山》。

  詩人黃明祥說:新詩是放棄中式舊體,以自由的名義與西方的語言制式接軌的結果。截句,是文學碎片化傳播趨勢中催生的產物,是一定約束下的新詩。或者說,截句是對四行以內詩歌的細分命名,儘管,同樣的詩歌被不同的詩人叫做「零件」「點射」「散句」「短句」等。面對新生的截句,周瑟瑟似乎並不在意它的定義,而是小心翼翼地抓住詩歌本質與詩歌結構,與行數限制沒有關係。他的截句詩集《慄山》以「獻給我的父親」為意旨,既歸屬於抒情,又構成總體,既讓「每一顆星辰」閃光,還強調「夜空裡的星星」彼此依存的關係。他的寫作方向歷來明確,「截取」有道。

  詩人李不嫁說:我所理解的截句,貌似詩歌正餐外的點心,但讀完截句集《慄山》,此種印象有了改變。正如瑟瑟的書法一樣,高古飄逸,收放自如不顯凡俗,取勢險峻,清正高雅而靈性逼人。寫到父親,筆墨深情而讓人生痛;提及故鄉,轉而明快而使人惆悵,如初中少年暗戀的鄉村女教師,使人慾罷不能,難以釋懷。正所謂情之所至,金石為開。撫卷長思,我已忘了截句的數種定義,或許作者本人在抒寫之際,也已然將概念棄之不顧了。在寫到弘一法師的篇章裡,我可以窺探到一些兒佛光照耀,清靜,返璞歸真;無為,心手如一。至此,截句之外形,可自足,可開闔,截句之異趣,須具備大書大寫的功底,方能出神而入化,一如當年格律森嚴之時,仍有傑作《登幽州臺歌》。

  詩人夢天嵐說:周瑟瑟的截句詩集《慄山》提供給我們的,是一個區別於荷爾德林的周瑟瑟式的返鄉範式。詩集以「父親的靈魂」、「懷鄉」、「枯寂」、「愛是慈悲」作為通往慄山這一母題的主要路徑,雖為截句,少則一兩行,多則三四行,卻完整地呈現了他心靈的內在圖景、情感歸屬和精神指向。這樣的呈現悲中有欣,悲欣交集,詩人周瑟瑟通過對慄山事物的私密化指認,讓愛的本質得以彰顯。這樣的抒寫低沉,寬厚,虔誠,具有「跪拜」的儀式感,更能撼動人心。

  詩人肖歌說:我能聽到那些詩句在我心靈碰撞出的共鳴,感受到這些詩句如溪流般從我靈魂流過時的快意。第一遍閱讀,我讓時光倒流般從後記讀到扉頁,並用筆把我過目難忘的詩作打上著重號。第二遍閱讀是在雨夜。窗外異鄉的雨聲作為我閱讀的背景。《慄山》的人與事,情與景便在這個雨夜鮮活起來。《慄山》的四輯作品中,懷鄉中選入的45首作品是詩集的核心部分。這集的詩作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截句不同凡響、直逼心靈的詩寫力量與藝術魅力。「牆上的水墨畫已發黃,荷花蜻蜓,適得其所/我能感覺到老年農民夫婦均勻的呼吸/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副舊面孔」短短三行中,多大的藝術容量!有聲有色,有虛有實,有電影藝術技法中的特寫。尾句讓我會心一笑,怦然心動,頭腦中出現的是一個宏闊的畫面,被詩人喚醒的是一種別樣的情懷。感謝周瑟瑟。讓我留下這部詩歌,慢慢讀。

  詩人莫笑愚說:翻開瑟瑟兄親筆籤名的《慄山》詩集,每一首精短的四行截句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不亞於他的其他詩歌帶給我的。我從詩集字裡行間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漢字,而是一個詩人的靈魂,在故鄉的田野上漫遊,帶著湖湘赤子的呼吸。這樣的文字表現出的濃鬱思父情結,又何嘗不是一個離鄉遊子對故鄉的深深思念!我也從詩集的文本中看到了我自己的故鄉,湘北一個小村的神秘氣息,在我年歲越大離鄉越久之時它就越發令人魂牽夢縈。我自認為是一個國際主義者,一個永遠的異鄉人。在中國打開國門以後,在全球化進程中被裹挾其中。但是,我始終認為,全球化過程中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大融合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的大撞擊。文化的融合更需要重振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靈魂。蘊藏於博大的文明和文化根系之下的一定是本土的,民族的,帶有鮮明地域性的。這種地域性的本民族的詩歌,同時又是開放的,包容的,兼容並蓄的。瑟瑟兄的截句詩集《慄山》正是這樣的一種帶有鮮明特色的既有當代詩歌開放胸襟又深蘊民族甚至地域特色的詩歌實踐和有益嘗試。它對我個人而言,其意義遠遠大於詩歌本身——它讓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詩人小七說:讀周瑟瑟的《慄山》,我想起了希尼的《人之鏈》,該詩集收錄了很多關於親情的詩。其中一首是詩人2006年中風時,在救護車送他去醫院的路上,妻子坐在他對面,握著他失去知覺的手:「千言萬語,一聲不響,/我們的視線交織快如雷射,從沒有過/這樣的狂迷之旅,直到那一刻......//但我無法感受/你如何抬起這隻手,讓它全程/窩在你的手裡,笨重如繩結。」周瑟瑟寫了一首這樣的詩:「父親臨終那一天,他拉著母親的手上廁所/『不行了,已經不行了......』父親說/經過61年婚姻的人就要分離,母親說『他緊緊抓著我』/我呆立於父親的平靜與母親的悲傷之間。」他們不約而同寫到愛情,希尼寫的自己,瑟瑟寫的父母,都寫到握手。讀之,感人。《慄山》這部詩集深深打動了我,感謝瑟瑟讓我參加了他的慄山詩歌朗誦會。

  詩人李岡說:作為一本沒有目錄的詩集,《慄山》如一幅淡雅的水墨,將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父親的思念一同鋪展開來,讓讀者動容,並且能清晰地感受到生於斯長於斯的慄山在詩人的文本寫作中幾乎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不事鋪張的描述中,詩人的思鄉情緒渲染到了極致,尤其是一個高大的父親形象通過文字的追憶,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將這種全新的「截句」體獻給父親,其實是對父親的一種告慰,他情感的表露不是如訴如泣,但在一字一句貌似輕鬆實則嚴謹的陳述中,我們讀到了他的淚流滿面。

  詩人葉菊如說:當大多詩人還在對「截句」持猶疑、觀望態度時,周瑟瑟獻給天國父親的截句詩集《慄山》橫空出世。《慄山》以「父親的靈魂、懷鄉、枯寂、愛是慈悲」為情感線索,這些保存了他個人情感質地與語言節奏的『截句』,句句都與他最真實的精神狀態、最真實的生活息息相關,包括,苦難或者幸福的心。

  詩人李年明說:周瑟瑟先生帶著新出版的截句《慄山》一書,回到了他闊別多年的故鄉——慄山。我有幸陪著他,一路從嶽陽的南湖到麻布山,再到湘陰的慄山,我們走到哪裡,幸福的誦詩聲就飄揚在哪裡。在我的印象中,截句應該就是古體詩中的絕句。而今,由周瑟瑟先生創作的截句《慄山》一書,讓我對截句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這種古老的手法通過現代白話的表達,變成了一種新的創作形式,讓人耳目一新,這必將成為中國新詩百年來的又一次重大的傳承與創新。在《慄山》的字裡行間中,讓我看到了水一樣透明的文字和水一樣透明的村莊。詩中記錄的情景,很多都是在我身邊時常發生的事。諸如「池塘,稻田,山林,石橋……一個孩子要走過/多少路才能到達外婆家?才能吃到黃色米豆腐」等等。我想,生活其實就是詩歌,如此簡單。通過《慄山》,讓我看到了一個詩人的純情部分。近三十年來,詩人走南闖北,漂泊不定。在詩中處處流露出他對故園眷戀的遊子情懷;也表達了他對家鄉無比熱愛的赤子情懷;更自然地流淌著他對父母無比虔誠的孝子情懷。周瑟瑟先生就是集遊子、赤子、孝子於一身的現實派詩人。周瑟瑟先生是慄山的,《慄山》也同樣是慄山的。

  作家洪宗甫說:《慄山》是詩人關於父親、鄉土、佛禪三大情結在慄山那個湘北小山村的釋放和渲洩,從鬱積、放下到重生,情緒恣意奔放、流淌。詩人藉助情感的流動,對自我的精神體作了感性審視和理性歸納。慄山的厚積而致噴發,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截句」寫作的探索性和標誌性的方向指引。

  作家李雄飛說:讀了周瑟瑟的截句詩集《慄山》仿佛一縷春風,蕩起了我久違的漣漪。詩人那種對故土對父親的真誠情懷打動了我!當我讀到「鷓鴣化身為亡父向我撲過來/我終於等到陰陽相擁的時刻」我的心顫抖了,這樣好的詩句在當代中國詩壇很久沒讀到過了。象「窗簾也只是滑過,然後迅速移開,陽光照在/床鋪上,棉被半掀開,主人的體溫仿佛還在。」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平息自己的心緒,這樣接地氣的詩,正是詩歌的本質,他能打動人,能讓你同呼吸,詩歌是寫給大眾看的,而不是只限於幾個圈內的「詩人」看的,一個普通民眾都能感覺到好的詩,一定是好詩,也一定是有生命力的詩。

  此次田野朗誦會得到了左宗棠文化研究會等機構的支持。左宗棠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品端說:「這部《慄山》詩集,是傳統文化價值與當代詩歌藝術的完美結合,它奉獻的是一種真切的故鄉情、濃鬱的父子情,在世風浮躁的當下,如炎炎夏日的一縷柔風,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本真的清爽。周瑟瑟和歷史偉人左宗棠是地地道道的同鄉。我們今天所在的慄山村,和左宗棠出生地左家塅、左宗棠的舊居柳莊,處於一個奇妙的『黃金三角』,這一帶山水清奇、人文厚重,在左宗棠身上,仁義忠恕的儒家思想與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一脈相承。雖然周瑟瑟青少年就已離開家鄉,但鄉學的浸染、家風的薰陶,左宗棠的文化基因已經根植在靈魂深處,左宗棠的精神血脈在他身上流淌。今天的詩集故鄉研討朗誦和鄉親見面會,重鄉梓,睦友鄰,就已然傳承了左宗棠從寒素中做起、不忘根本、返璞歸真的人格特質。」

  現場鄉鄰見面與朗誦研討活動結束後,詩人導演黃明祥與他的攝影團隊開始了《慄山:父親的床》的拍攝,這是一部獨立的詩電影,慄山清脆的鳥鳴,慄山明暗的光線,慄山墨綠的植物,慄山的舊時光,以及父親的木床與墓床等等構成了一部大地的影像詩篇。

相關焦點

  • 沉下心來,寫出好作品——詩人周瑟瑟2019年的精彩詩歌之路
    1月10日,詩人周瑟瑟結束了「2020北京春季圖書訂貨會」新書《中國詩歌田野調查》發布會;12日,榮獲北京宋莊花語詩社年會的年度優秀詩人獎;13日,參加2020中國詩歌春晚頒獎典禮,詩集《犀牛》獲評「2019年度全國十佳詩集」。此刻,周瑟瑟略顯疲憊,「坐在書房裡其實最舒服,若能回到故鄉慄山,那是最幸福的時光。這時候,洞庭湖的風,應該有了春的清新與暖意。」
  • 《慄山》:周瑟瑟的「情感之繩」與孤寂情味
    李壯  在「截句詩叢」的十九本詩集中,周瑟瑟的《慄山》頗有自己的辨識度。儘管是這樣悲哀的場景、儘管歡樂的背後有無限傷痛,周瑟瑟卻並未讓情感失控,而是用語詞的針尖將那些沉重的東西輕輕挑了出來。不難發現,作者沒有在詩作中具體解釋那些依戀的根源,甚至很少正面為父親的形象留影定性,而是截取了某些瞬間、某種臆想、某一瞬幻覺,在這種方式中寄寓自己的情感。在這個意義上,《慄山》中的這些詩句也恰恰貼合於「截句」這種詩歌文體內在的現代氣質,儘管周瑟瑟對亡父的濃烈情感本身頗具古典情味。
  • 第五屆慄山詩會在湘舉行 92歲阿根廷女詩人獲大獎
    5月24日,第五屆慄山詩會在湖南湘陰縣舉行。湖南省詩歌學會會長梁爾源(右)為第五屆慄山詩會「中國詩歌批評家獎」獲獎者草樹(左)頒獎。與會人員圍繞周瑟瑟詩集《種橘》展開熱烈討論。湖南省詩歌學會會長梁爾源,著名評論家、威海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唐燎原,湖南省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羅鹿鳴等60多位著名詩人、作家、批評家與翻譯家齊聚一堂,共敘詩歌情懷。慄山詩會由湘籍著名詩人、導演周瑟瑟發起。周瑟瑟曾出版長詩集《慄山》。慄山在湘陰縣左宗棠故居柳莊巡山村附近,近年因周瑟瑟的詩歌而知名。
  • 第三屆慄山詩會在湘舉行 李不嫁榮獲「2017年度詩人獎」
    第三屆慄山詩會在湖南湘陰縣舉行,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小組的詩人與藝術家們進行了詩歌田野調查與採風。慄山詩會由湘籍著名詩人、導演周瑟瑟(左一)發起,慄山是周瑟瑟的出生地,近年因為周瑟瑟的詩歌而知名。第三屆慄山詩會上三位獲獎詩人、批評家譚克修、莫笑愚、李不嫁(從左至右)。
  • 第五屆慄山詩會在湖南舉辦 92歲阿根廷女詩人隔空「雲領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湖南有屈原的楚辭詩歌傳統,慄山是詩人周瑟瑟的出生地。在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作家邱華棟看來,「詩人的故鄉就是文學出發的地方。詩人田野調查的創作讓文學更加鮮活。」近日,由周瑟瑟與他的湖南詩人朋友操辦的2020第五屆慄山詩會在湖南湘陰縣進行。詩人們赴湖南汨羅市屈子祠、屈原文化園,常德市安鄉縣湯家崗稻作文化遺址、黃山頭,長沙寧鄉市蘭花谷創作基地進行詩歌田野調查與創作交流,橫跨環洞庭湖的華容、南縣、安鄉三縣。
  • 阿根廷92歲女詩人獲得卡丘·沃倫詩歌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徐亞平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第五屆慄山詩會日前在湖南湘陰縣舉辦,活動由湖南省詩歌學會、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湖南湘陰縣文聯主辦,中國詩歌田野調查小組、湘陰縣詩歌散文學會、《卡丘》詩刊承辦。
  • 周瑟瑟:如果讓小詩人參加高考寫詩一定如魚得水
    文/周瑟瑟如果讓鐵頭、姜二嫚這些小詩人參加高考寫詩這一項,那他們一定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因為他們似乎是從開始識字起就寫詩,詩歌教育是他們的啟蒙教育。但大多數青少年並無寫詩的習慣,很多語文老師本身也缺少新詩寫作方面的教育能力。
  • 蔣一談獲首屆「卡丘-沃倫詩歌獎」殊榮
    2016年3月9日晚間,《卡丘》詩刊主編周瑟瑟通過卡丘公共微信號發布了首屆卡丘·沃倫詩歌獎的獲獎公布,首屆「卡丘·沃倫詩歌獎」授予詩人、作家蔣一談。據周瑟瑟介紹:「設立卡丘·沃倫詩歌獎是為了強調一種寂靜的詩歌精神。我們計劃在每年春天發布獲獎公告,在茫茫人海裡尋找那些寫出異質文本,又有寂靜寫作精神的詩人。
  • 「穀神杯」 全國詩歌大賽現代詩複賽作品公告(一)
    齊魯福建文學社      詩社由李樹喜、羅廣成、周瑟瑟、馬啟代、項見聞、武立勝等知名人士擔任顧問,由著名詩人羅永良以及當代詩人曾小霞、樊建華、程桂彬等人共同創建,並薈集了連方、王建軍、王宏偉、郜廷豐等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詩人。     詩社雜誌有《齊魯文學》《當代詩歌地理》及《精品年選》。
  • 著名詩人何基富第十九本詩歌合集《中國當代傳世詩文大辭典》出版
    意不盡網訊(阮中華)近日,由中央直屬出版社出版的詩歌合集《中國當代傳世詩文大辭典》一書出版發行,全國各大新華書店已上架有售。著名詩人何基富的《賣菜翁說》等代表作品,以及數首新作共18首詩歌,刊發在《中國當代傳世詩文大辭典》一書中,並編排在醒目位置上。扉頁整版介紹了何基富先生。
  • 「緣酒杯」第二屆長淮詩歌獎頒獎典禮在金華武義舉行
    浙江詩人代表9月13日,中國詩人走進「錢江甌江詩路」武義站暨「緣酒杯」第二屆中國長淮詩歌獎頒獎典禮在浙江武義縣田廬文創園隆重舉行。著名詩人梁小斌、海南省作協主席梅國雲、安徽師範大學博導楊四平、詩人雪鷹、馬啟代、方文竹、黃禮孩、孤城、宮白雲、霍竹山、汪劍釗、張德明、周瑟瑟、阿翔、畢志、呂煊、沙漠子、劉斌、牧村、劉西英、蔣立波、呂遊、高亞斌、壽州高峰、宇軒、羅利民、江離、伊有喜、黃勁松、鄢子和、壽勁草、駱豔英、冷盈袖、塗國文、胡新開、施雲東、過承祁、吳警兵、張乎、丁志凱等八十餘位詩人參加了活動。
  •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今晚開幕 60餘位中外詩人共赴「詩歌...
    60餘位詩人相聚成都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詩人梁平,《詩刊》社副主編、評論家霍俊明,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河南省詩歌協會副會長、詩人藍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人閻安等國內優秀詩人,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唐曦蘭(巴達列娃·阿娜斯塔西亞)
  • 保定市第三屆易水詩歌獎頒獎 70後女詩人七葉獲獎
    頒獎典禮現場。姚淑婭 攝  據了解,本屆易水詩歌獎由保定市青年詩人學會、長城新媒體保定記者站、瑞德堡健康產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協辦。評獎以保定籍及在保定長期生活工作的外地詩歌作者2016年的創作成績和作品作為評獎依據,共收到來自保定市區和13個縣市區73名作者的700餘首詩歌作品。
  • 讓詩魂回歸故鄉,用詩歌向詩人致敬——詩人蘇金傘誕辰110周年詩歌盛會將於9月9日在商丘睢縣拉開序幕
    中國新詩堪堪走過百年曆程,有多少詩篇值得我們回味和品味,又有多少詩人值得我們追憶和緬懷。而其中就有這樣一位巨星,歲月流轉,時空變幻,依然光芒燦爛,洞照星空,垂範後世——他就是誕生於河南睢縣這片厚重之上的偉大詩人——蘇金傘!他的詩作以它的文本價值和現實意義在中國詩歌史上熠熠生輝。他的經典詩篇和為人民抒寫的詩歌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 詩歌跑到詩人前面——痛悼詩人冬青
    我將這種對位的詩句結構歸結為古典,因為它勿庸置疑來自於古詩詞中對仗手法的發展,成為詩人最耀眼而具有個人烙印的風格,我很少從其他詩人那裡讀到這麼出彩這麼一以貫之的對位詩句,它們使詩人的詩歌意象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撐。詩人將對位結構運用得出神入化,得心應手。「墳墓睡著  花朵醒著。」這種死與生的對比,觸目驚心的藝術感,讓人難忘,讓人思量。
  • 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宋莊啟動儀式暨卡丘十年研討會在宋莊舉行
    作者:周瑟瑟 中國詩歌網 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啟動儀式  2016年3月26日上午10點,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小組宋莊基地啟動儀式暨卡丘十年研討會在北京宋莊歲月傳媒大廈舉行。《卡丘》詩刊主編、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小組組長周瑟瑟主持儀式與研討會。
  • 【河泊潭】杜甫詩詠湘陰
    第90首《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是北歸途中寫的絕命詩,極可能也是在湘陰境內寫的,放最後賞讀吧。以史為經,以地為緯。我在少年同學群連載了這一讀書筆記。選杜詩11首,入選的標準是杜甫在湘陰寫湘陰的詩。另選歷朝歷代詩人題詠湘陰的詩,附在杜詩之後,供大家比照讀。杜甫湖湘詩90首排序是依據的湖南理工學院黃去非教授的觀點。
  • 【詩歌來到美術館四周歲】第37期:愛爾蘭詩人哈利·克裡夫頓
    詩歌來到美術館第三十七期哈利·克裡夫頓詩歌朗讀交流會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