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了解有線無線回程差異,網件WiFi6 路由Orbi RBK752深度體驗

2020-12-23 K星數碼站

hello,我又來了。

作為一個數碼深度發燒友,對於路由器這件事上,我也很執著。

2020年是WiFi6快速普及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各大品牌都紛紛推出了屬於自己的WiFi6產品,包括MESH路由器在內,數量很多。

我之前寫過兩套Mesh WiFi6路由器,總有讀者問我有線回程和無線回程的問題,從理論上來說,無線回程穩定性上肯定不及有線回程,但是差距真的有那麼大麼?

另外很多戶型阻礙無線回程的基本都是牆壁,WiFi6時代,牆壁的阻礙是信號有效穩定傳輸的最大障礙,尤其是隔了兩堵牆以上,哪怕是三頻WiFi6路由器,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至於Mesh原理,這次就不多聊了,Mesh核心就在於無線回程的穩定性上,三頻無線路由器由於多了一個頻段用於節點信號傳輸,能保證有效的傳輸速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在無法實現AC+AP的場景下,Mesh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重要的話說三遍,因為真的是沒精力去逐一回復「AC+AP不香嗎」的言論了。

本文就是實戰了解兩者之間不同環境下的差異,順帶深度體驗這套網件Orbi RBK752路由器。

來聊聊這套網件Orbi RBK752

這是網件Orbi系列的第二套WiFi6 Mesh路由了,目前三大主流品牌,基本都集齊了兩套WiFi 6 MESH路由器,或者有計劃推出第二套,Mesh 是大勢所趨。

硬體配置方面,高通的IPQ8174 1.4GHz主頻,1GB DDR4 內存,以及512MB快閃記憶體,三頻包括5.2G、5.8G以及2.4G WLAN,均支持WiFi6頻段。

2.4G頻段2X2 MU-MIMO,5.2G頻段2X2 MU-MIMO,80Mhz,最高1200Mbps,5.8G 4X4 MU-MIMO 80Mhz,也是標準的高通方案參數,不支持160Mhz,但是速率可以達到2400Mbps,這個頻段為Mesh專用的回傳頻段,有線回程下不能釋放出來。

除了Mesh為大勢所趨,簡潔純白的外觀設計也是這些年華碩、網件、領勢發展的主力方向,這樣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家庭環境中,不至於特別突兀。

Orbi RBK752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圓潤,你可以在機身上看到各種圓潤的邊角和曲線。

把設計思路還原到最簡潔,你在Orbi RBK752正面除了Logo外看不到任指示燈、開關和按鍵。

整套路由器只有轉過背部才能看到對應的黑色區域,也就是接口、電源等位置。

頂部圓潤,光滑,中間覆蓋了銀色面板,很巧妙的隱藏了開口,四個角也做了曲線設計,總體來說很好看,和之前黑色的路由器對比美感高下立判。

Orbi RBK752整體相對扁平,擺放不佔場地。

腰線這一圈設計,巧妙的隱藏了一個LED燈條,開機後才可以看到。

Orbi RBK752採用了子母路由設置,一隻為主路由,一隻為子路由,網線接口方面也有差異。

主路由提供了千兆網線wan接口以及三個lan接口,而子路由只有兩個lan口,數量略顯少。

底部有大面積防滑橡膠墊,配備了兩個螺絲安裝孔,底部的散熱孔洞也是最大的。

細節展現,Orbi RBK752的整體做工還不錯,精緻而又不失優雅,很適合點綴在家庭的各個角落裡。

實戰體驗

測試環境:本次測試環境依舊是接近常見的戶型,103平米,不算特別大,理論上位置優秀的話,單個旗艦路由就可以覆蓋絕大部分範圍,但是問題在於,很多家庭的路由器位置並不是在正中心,考慮到牆體的隔絕,實際上單個路由器無法覆蓋所有的死角,對於智能家居的用戶來說,邊緣的智能設備很容易掉線。

我兩位朋友,戶型均為小戶型,面積85平,一家單個就可以完美覆蓋,而另一家位置不佳,衛生間基本無信號,這就是位置帶來的差異性。

雙節點路由很適合這種場景,而三節點路由更適合面積150-200及以上的大戶型。

這類常見的戶型路由器位置非常重要,位置不好的話,單個路由器最多要穿3堵牆,這樣的信號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不具備有線回程安裝條件,無線回程也會受比較多的影響,畢竟衰減的比較厲害。

網件節點路由的配置非常簡單和效率,是我用過最友好簡潔明了的界面之一,關鍵還效率,流程也不會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點是網件的優勢之一。

節點路由配置過程大約只花了5-10分鐘左右,我還依稀記得某品牌的配對過程,我全程用了好幾個小時,6隻配對差點沒把我弄成焦慮症。

小細節有時候真的會影響產品的體驗。

主路由位置為A處,C處為節點路由位置,中間無阻隔,而對比測試的環節為主路由在B位置。

可以看到A處所在位置為家庭的邊緣位置,理論上不是最好的路由器放置位置,也不是家庭正中心,而如果你裝修考慮到位的話,完全可以在走廊位置預留一個主路由的放置位置。

測試工具和環境:IOS和安卓系統(紅米note 8)下的WiFi魔盒,Mac平臺下的WiFi Exploer 以及流量監控軟體NetWorker Pro,兩臺用於測試的AX200無線網卡的PC。

A處的主路由位置,和B處的節點路由基本無阻礙,是理論上比較優秀的無線回程環境,雖然距離比較遠。

B處的節點路由放置位置較高,在路由器系統搭建的過程中,相對較高的位置可以提供更穩定一些的信號覆蓋。

Orbi RBK752無法分頻,所以測試環境均是在三頻合一的場景下測試的,三頻合一的優勢是使用起來方便,多頻段彌補信號不足的地方,可以做到無縫覆蓋,對現在只支持2.4G頻段的智能家居來說支持性也不錯。

漫遊測試

iPhone 11 Pro測試的漫遊結果,在無線回程兩臺路由器之間阻隔較少的場景下,多個戶型來回奔跑,一共產生了4次漫遊,3次丟包,延時均在25ms以內,對於手遊來說影響很小。

而紅米note 8測試結果是平均延遲33ms,平均信號強度-53dm,一共產生了5次漫遊,無丟包現象。

因為奔跑測試一致性比較差,所以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在漫遊測試的信號強度方面,我測試了8個地點,這次測試在主臥和次臥產生一次漫遊,各點的信號強度如上圖標識。

對於這個強度的解釋,正常來說-50dBm~0dBm是非常優秀水準,-50dBm~-70dBm也是屬於不錯的水平,完全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而低於-90dBm才算的上差。

信號強度測試

信號強度穩定性方面,我用了WiFi Exploer 檢測了較長一段時間,可以從圖標曲線的波折程度來判定穩定性。

信噪比這個數值越大越好,他是接收端信號功率密度減去噪音信號功率密度計算得來的,例如,接收端的信號功率密度為-63dBm,噪聲的信號功率密度為-95dBm,則:信噪比(S/N)=(-63dBm)-(-95dBm)=33dBm。

書房噪音信號功率密度比較大,上圖為5G信號,下圖為2.4G信號,可以看到書房因為設備多,各種藍牙設備無線設備聚集,2.4G頻段信號相對幹擾比較厲害,信號強度53% ,信噪比26dB,而5G表現相對好很多,78%信號強度,信噪比26dB。

主臥幾乎沒有多餘的無線和藍牙設備,2.4G信號覆蓋強度不錯,71%,信噪比38dB,不過信號強波曲線中途波折了一下。

而5G頻段信號相對表現平穩一些,隔了一堵牆61%的信號強度,信噪比32dB。

次臥同客廳的主路由相隔一堵牆,表現差不多,穩定性尚可,5G頻段56%信號強度,2.4G 66%信號強度,信噪比26dB和34dB。

客廳表現是最好的,畢竟主路由+低強度幹擾,5G前者90%信號強度,信噪比55dB;2.4G頻段93%信號強度,信噪比60dB。

衛生間型號強度,這應該是書房節點路由覆蓋的範圍內,2.4G頻段信號相對書房更好一些,總體表現還都算不錯,但是2.4G依舊出現了一個波谷,穩定性相對5G略差一些。

廚房需求不太大,主要是2.4G頻段下的智能設備,以及偶爾做飯聽音樂的需求,這裡2.4G頻段下穩定性可以。

陽臺表現也是優秀,雙70%信號強度,2.4G波折了一點,雙37db信噪比,5G頻段信號相對穩定一些。

數據吞吐量測試

在無線回程下,一臺主機信號可以達到1.2Gbps,另一臺徘徊在1.0Gbps-1.2Gbps之間,兩臺AX200 WiFi6網卡主機SMB協議下對拷數據差不多是50MB每秒,而換成千兆和WiF6對拷,則可以跑接近千兆的速度,差不多100MB每秒。

抱著Macbook Pro滿屋子奔跑拷貝文件,可以看到數據吞吐量,期間出現了兩次波谷是走到了信號漫遊區,這個延遲對於遊戲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正在拷貝數據的筆記本來說,效果立杆見影。

更換主路由和節點路由位置後無線回程對比測試

那麼如果將路由器調整位置,比如將主路由放在和節點路由隔了三堵牆的B位置,整體表現又如何呢?

從戶型圖能看到,B位置和C位置橫跨了兩堵牆,以及斜跨了一堵牆,對於無線回程來說肯定有影響,但是影響會有那麼誇張麼?

數據吞吐量變化

從數據吞吐量來看,無線信號斷開了很長一段時間,相對完全沒有阻隔的無線回程下,信號衰弱明顯有很大變化,所以我建議如果做無線回程,一堵牆以內最佳,三堵牆會非常影響體驗。

漫遊測試

從漫遊測試來看,也是不如無阻礙無線回程下的表現的,雖然部分位置信號表現更好,但是容易丟包,你可以理解為整體體驗不佳,個別區別體驗優秀。

這個意味著你在走動打王者榮耀或者刺激戰場的時候,很可能因為延時過大而耽誤時機。

有線回程下的漫遊表現

有線回程下,安卓平臺測試平均延遲為24ms,平均信號強度為-47dm,只產生了1次漫遊,0次丟包;而蘋果測試為1次漫遊,3次丟包,平均延時也比無線回程下更低一些。

有線回程下後臺可以看到協議類型,一般用有線連接會自動切換到有線回程,你要是等不及也可以手動快速配對,網件在這方面表現是非常優秀的。

從上面的對比測試中,無線回程三堵牆的隔離下,漫遊成了一個大問題,個別地區信號可能會變強,但是整體漫遊體驗是下降了。

在應對數據傳輸的時候,有線回程下穩定性,漫遊表現都要強上一圈。

但是無線回程,相隔三堵牆的表現也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糟糕,考慮到Mesh用戶都是以無線覆蓋為主,不追求極致速度,打手遊也不會沒事跑來跑去,那麼兩堵牆或者一堵牆的無線回程表現還是比較合格的。

結論就是,有條件有線回程,沒有條件無線回程,儘量保證相隔不超過兩堵牆。

就算是相隔一兩堵牆外,無線回程對於要求不高的用戶來說也是足夠使用的。

總結

網件Orbi RBK752總體配置輕鬆,節點路由組網效率高,這是它強大的優勢。

在無線覆蓋、漫遊測試中無阻礙無線回程下的這套設備表現也屬於優異範疇,切換到有線回程穩定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對於很多用戶來說,如果無法實現有線回程,那麼無線回程下第三頻作為專屬頻段就尤為重要了,這是很多雙頻無線Mesh路由器不具備的優勢。

另外穩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追求全覆蓋,可以降低速率,但是穩定性不能下降。

網件Orbi RBK752依舊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不支持分頻,lan接口偏少,沒有USB接口。

但是總的來說,穩定性夠強,能覆蓋相對應的面積,無縫漫遊和低延遲,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告別中繼,喜迎WiFi6+MESH!網件RBK752路由器開箱評測
    說回產品,RBK752是一臺三頻WiFi 6路由,包括兩組5GHz和一組2.4Ghz,其中一組5GHz的信道專門用於回程線路,也就是所謂的管理頻段,不會影響其他兩條信道的傳輸
  • 網件Orbi RBK752升級記
    前言:即將過去的2020年,「WIFI6」應該無疑是年度熱詞之一,手機、電腦等終端如果不帶WIFI6,估計都不太好意思說自己是當年新品!那既然越來越多的終端支持了WIFI6,無線設備自然也需要跟著更新換代,所以,今年關於WIFI6的路由設備也越來越受關注。
  • 覆蓋500平米,WiFi 6這樣用,網件Orbi AX6000路由器開香
    網件Orbi RBK852憑藉搭載Mesh連接技術,在WiFi6路由器中頗為搶眼。Mesh的連接方式與無線中繼類似,同樣是通過無線網絡進行信號擴展,但Mesh不會降低中繼後的網絡速率,而是利用專用的5.8G頻段,實現速率為2400Mbps的專用回程通道,在保證500平方米信號覆蓋範圍的同時,網絡不會出現降速的不良體驗。
  • 網件入門級WiFi 6 Mesh路由,MK63評測:普通用戶嘗鮮之選
    同時為了讓每一個用戶新鮮上手自己購買的新路由,每一隻路由除了套有一個專屬塑封袋外,路由四周還保留有一層塑封膜,讓用戶享受撕膜的快I感。其實在路由的上面還有一張快速入門的小卡片,這也是MK63 AX5400的唯一操作說明。網件居然沒有單獨配備說明書?是網件對自家產品簡單的操作流程過於自信還是高估了用戶智商?到了後續體驗環節我們再來看。
  • WiFi6+Mesh,全屋覆蓋,網件路由器 值得入手嗎?
    2、Mesh我是國內用Mesh路由較早的一批,自從網件推出第一代MESH路由,Orbi RBK50,我就用上啦。簡單說就是容易上手的情況下,相比中繼更強大的全屋網絡根據信號強度,絡擾和負載情況,動將設備引導到整個絡更優的節點路由。
  • 家用WiFi 6路由哪款最合適?這個硬核測試告訴你答案!
    160MHz無線傳輸測試結果      160MHz的無線傳輸測試結果已經呈現在大家眼前,可以看到各款產品之間已經有所差異。      售價1099元網件RAX40的在多次重啟並恢復出廠設置後,仍然一連網就掉線,無法完成無線信道測試,這樣的機率簡直想讓小編去買彩票了。
  • 不如「改行」做中繼 美國網件R6220體驗報告
    不如「改行」做中繼 美國網件R6220體驗報告試用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款產品。首先在外型設計上,網件R6220採用了常規設計,有背於美國網件的一貫『傳統』;配置方面,網件R6220採用11ac無線技術,最高速率可達1200Mbps,是一款AC1200千兆入門款路由;其內搭載MT7621晶片,雙核CPU處理能力為880MHz,搭配128M內存和128M快閃記憶體。
  • 備戰雙·11 3000兆級別WiFi 6路由器怎麼選
    想要有個好網絡,不少朋友們都有個升級WiFi 6無線路由器的想法。畢竟WiFi 6要比現在主流的WiFi 5網絡更快、延遲更低。今天,我們就選取了3000Mbps級別的四款電商熱賣WiFi 6路由器,通過專業設備的測試,展示這四款產品的測試成績,幫助網友們買到最適合自己使用的WiFi 6路由。
  • 拒絕廉價平庸 家用無線路由特色新品推介
    在滿足智慧型手機、Pad、筆記本等無線終端接入同時,還支持有線接入,滿足各種聯網需求。HyFi智能無線路由配置方法與普通無線路由器一致,而註冊過的HyFi智能無線擴展器完全免配置,即插即用。對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圖賞和評測了解更多信息,這裡就不作過多贅述了。目前,華為WS325參考價159元。
  • 如何看待wifi6無線速率超過有線速率?
    對於wifi相關知識不了解的朋友,肯定會認為既然無線速率遠超過有線速率,那麼有線網絡是不是就可以淘汰了?要解答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講解,捋清楚速率的關係後,問題就一目了然了。下面我就談一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為了儘量讓多數人能看懂,我還是從頭說起,文字儘量直白些。
  • 如果你家網絡不好,這套網件WIFI6套裝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剛了解完wifi6,可是市面上的產品都是一堆一堆的英文,我們該如何選購好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款性價比比較高的wifi6產品網件RAX80 雙四核CPU智能無線網絡wifi6路由器網件是1996年成立於美國矽谷的一間致力於為全球商用企業用戶和家庭個人用戶提供創新產品、卓越的智能家庭無線解決方案的公司,23年專注無線創造,為更多家庭打造更安全、更便利的網絡家居體驗
  • 黑暗中的白塔:領勢 MX5300 WiFi6 路由器體驗
    在這款產品之前,我屬於一個對路由器很佛系的人,對於路由器的技術指標我幾乎從來不過問,反正上網沒有明顯掉線卡頓就行,不過隨著這次體驗的展開,我開始了解到路由器和WiFi背後的龐大技術積累,不禁對WiFi這種技術肅然起敬。如本文封面所表達的,像領勢MX5300一樣的新一代無線路由器,就像一座高聳的燈塔,照亮黑暗冷寂的遠方。
  • 粘你一輩子 JYR-N495路由萬能中繼體驗
    很多人在使用無線路由器WiFi上網的時候,總抱怨無線信號不好,手機離無線路由器太遠就搜不到信號了,為此,有些用戶就想通過兩個路由器進行中繼來擴大無線信號覆蓋範圍。但是,如果兩個路由不是同一個品牌,無線中繼就存在兼容性差的問題,到時無法進行中繼。
  • 該給WiFi升級了!家用熱門WiFi 6路由器橫評
    2020年已經進入WiFi 6普及之年,以3000Mbps性能的WiFi 6路由器為例,其價格從高不可攀的千元級別,直降到300元左右的級別。目前大多數家庭用戶都願意花錢升級網絡體驗,再結合千兆寬帶升級的背景,WiFi 6在2020年迎來了一波換機潮。WiFi 6路由究竟該怎麼買?會不會買錯了?
  • WiFi 6路由器能給家庭組網部署帶來怎樣變化:360 WiFi6全屋路由V6
    簡單說2020年選擇路由器,就優先考慮:支持Mesh組網技術的路由器,最好就是WiFi6路由器,因為當這2個技術相組合之後,效果就是1+1>2,因為在Mesh組網的優勢下,又有WiFi6的高速率、MU-MIMO等技術,可以實現很不錯的無線回程體驗,提升無線回程主路由和節點路由的通訊質量,減少延遲、丟包等。WiFi6路由器有選擇的必要嗎?
  • WiFi 6加MESH是種怎樣的體驗?360 V6全屋路由詳評
    相比以前AC+AP的方式,Mesh路由器具有極其優秀的無縫漫遊體驗,同時管理以及設置也更加智能,可以說,Mesh方案才是真正的適合家庭使用,增強wifi覆蓋的最好途徑,而WiFi 6+Mesh兩者結合更是能讓我們在家中享受高質量WiFi體驗的不二選擇。本篇體驗的主角就是360最新推出的WiFi6全屋路由,AX3600天穹系列。
  • 如何實現WiFi 6全屋覆蓋,360 WiFi 6全屋路由天穹實測
    下面則是有九個功能模塊,包括有Colink路由套裝自動聯網、全屋網絡(設備連接圖)、聯網設備、上網設置(寬帶及WiFi設置)、一鍵測速、遊戲模式、我的存儲、指示燈說明、小程序。(其實下面還有,包括防火牆體驗、防火牆設置、攝像機檢測)WiFi 6 相對於WiFi 5 首先速率就會有提升。
  • 美國網件MK63實測,高速分布式組網帶來強悍AX5400組合速率
    縱觀市面支持分布式組網組網的路由器品牌,都繞不開品質和口碑都在一線行列的美國網件(NETGEAR)。近期美國網件推出了一款面向高端家庭用戶的MK63 WiFi6 Mesh路由器,它一套包裝裡有三個外觀一樣的路由器,支持WiFi6協議和Mesh組網,超小的體積和簡便的組網方式設計,讓這款路由一問世就吸引了很大的關注。
  • 單路由解決不了網絡盲點,兩種WiFi組網模式推薦給你
    一、無線AP系統無線AP為Access 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節點」,它是用於無線網絡的無線交換機,也是無線網絡的核心。無線AP是移動計算機用戶進入有線網絡的接入點,主要用於寬帶家庭、大樓內部以及園區內部,典型距離覆蓋幾十米至上百米,目前主要技術為802.11系列。
  • 用網件夜鷹RAX200是啥感覺?
    然後在擺弄的過程中發現,所用路由缺少鏈路聚合功能。這事情就有些大條了,咋整呢?換路由吧。我開始考慮的是網件的夜鷹RAX80次旗艦,硬體配置與功能都相當優秀。但直到點出網件RAX200頁面後,我不經感嘆了一聲,就是它了。為了節省各位的時間,我將數據測試放在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