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大叔在長沙:拉起60家沙縣小吃店,厲害!

2021-02-27 掌上新化

新化: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新近歸化」之意。新化縣在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王化之新地」之意,隸屬邵州。南宋寶慶元年改邵州為寶慶府,新化屬寶慶府。元時屬寶慶路,行政長官稱縣尹。明清時屬寶慶府,行政長官稱知縣。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年至十年(1914-1921)屬湘江道,民國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938-1949)屬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行政長官稱縣知事或縣長。1949年10月21日成立新化縣人民政府,屬邵陽專區,行政長官稱縣長。1977年10月屬漣源地區。1982年6月漣源地

北緯26度的沙縣和北緯28度的長沙,名字只一字之差,且緯度相近,它們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卻不可同日而語。相當長的時間,沙縣在群山之間默默無聞。
從默默無聞,到幾乎無人不知,沙縣只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而讓它迅速出名的,是沙縣有著數百年乃至上千年歷史的各類小吃。

「沙縣小吃」素有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的「活化石」之稱,其製作工藝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用高德地圖搜索沙縣小吃,湖南有1501家,其中長沙1063家。
據瀟湘晨報記者劉建勇最新報導,有3個人是長沙1000餘家沙縣小吃經營者的縮影,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沙縣小吃經營者的縮影。一個是沙縣人官建成, 13年前就到長沙打市場的老江湖。一個是沙縣人鄧方福 ,在柬埔寨開過店才到長沙的90後。一個是新化人劉承華 ,曾假冒沙縣人、現在正大光明地以湖南人身份開著「沙縣小吃」的湘中大叔。
現摘取關於劉承華創業賣沙縣小吃的部分,以饗湖南新化網友。

長沙近60家沙縣小吃

其實是新化大叔造

新化金鳳鄉命田村的劉承華開了沙縣小吃店,是因為他的二姐 2000 年嫁到了福建的南平!

2003 年,婚後不久的他,在得知二姐、二姐夫的竹製品廠需要人的時候去了南平。南平兩年多,他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一個叫阿水的南平人。阿水和劉承華同事了兩年多後隨親戚去了東莞開沙縣小吃。

劉承華和他的妻子劉友花。組圖/盧睿

" 來東莞跟我開沙縣小吃吧,一個月七八千。" 阿水給他打電話。阿水給劉承華打了 20 多個電話後,劉承華動心了,和老家的妻子去了東莞。在阿水的店裡學會了那些小吃的製作後,劉承華向他嶽父借了 1 萬塊錢,接下了阿水的沙縣小吃店。沒幾個月,每天雖有兩三百塊錢收入,但他不大滿足了,畢竟他們夫婦差不多是 24 小時營業的。2008 年初,劉承華在深圳公明街道找了個店,除去成本," 一個月隨隨便便賺萬把塊錢 "。

做改良版的沙縣小吃

最多時在長沙開了 10 多家店


2008 年下半年和 2009 年,劉承華的嶽父和父親先後患上癌症後,他覺得還是在離家近一些的地方好,便在 2010 年初離開了深圳,在益陽桃花侖市場附近找了個門面。益陽桃花侖的沙縣小吃店,劉承華沒開幾個月,放棄了,去了大通湖,在大通湖政府附近開了個店。大通湖的沙縣小吃店,劉承華開了一年多後,賺錢不多,也關了," 還是應該去長沙 "。

為了多些生意,井灣路劉承華的沙縣小吃店也賣不屬於沙縣小吃的黃燜雞米飯。

2011 年 6 月,劉承華和堂哥劉仁姣一起在長沙找門面的時候,長沙的沙縣小吃店已經有兩三百家了。他們在井灣路的鑫天芙蓉附近找了家正要轉讓的沙縣小吃店。" 我們是有信心的。" 劉承華說。這來自他對某些小吃的 " 改良 "。劉承華和他堂哥在長沙的第一個店," 還是賺了些錢 "。雖然他們很快各自另外找了門面單獨經營,但那個店,他們請了人在那裡打理,到 2018 年才轉給劉承華的大姐。

1 月 9 日晚,客人走後,劉承華寒假在店裡幫忙的雙胞胎女兒在吃晚飯。

劉承華最多的時候有過 10 多個沙縣小吃店,那些小吃店做事的,都是他或者他妻子那邊的親戚,這些親戚跟著他們在店裡做了幾個月後,便可以獨當一面了。

長沙近 60 個湖南烙印的沙縣小吃店

全是他的親朋好友

劉承華的改良,是在餃子、餛飩、拌麵、炒粉、炒飯以及滷雞腿等小吃品類適當地加些辣。

劉承華店裡改良版的滷雞腿和滷蛋。

" 長沙的大多數沙縣小吃店,為什麼頭一年生意還可以,第二年生意就要差一些,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照顧到長沙人的口味。" 這是劉承華的經驗之談。從 2011 年和堂哥到長沙開第一家沙縣小吃開始,他們兄弟倆帶出了近 60 個或新化、或安化的親戚經營沙縣小吃。這些有著湖南烙印的沙縣小吃店,按劉承華的說法," 每家每年至少可以賺個 10 萬、20 萬,沒一家虧的 "。或許因為和沙縣人打交道特別多,劉承華也像在長沙的沙縣人那樣,沒有在長沙買房安家。劉承華 2013 年在老家蓋了一棟別墅樣的新房,每年年底到次年正月初八或者初十,住上十天半個月,又用他的豐田霸道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回到長沙。早些年,他帶出來做沙縣小吃的親戚,總有那麼幾個會爭著搭他的便車回家和到長沙。現在,他們也都開著私家車往返了。說起他帶出來的這些每年都可以賺十幾二十萬的親戚,劉承華頗有些得意,他臉上的疲態也少了很多。

相關焦點

  • 三個長沙異鄉人,一部沙縣小吃攻城略地史
    他和朋友是一個月前接手的這個店,這個店,他接手之前,是家桂林滷粉店。鄧方福來長沙,是受了在長沙大道附近開沙縣小吃店的一個朋友的 " 召喚 "。來長沙之前,他在柬埔寨開沙縣小吃。柬埔寨之前,他是在廣東的陽江開店。陽江也是他開第一家沙縣小吃的地方,他先是在陽江的表哥的店裡做了三年,結了婚後,他新婚的妻子隨他從三明到了陽江,他們開了家夫妻店。鄧方福一到法定年齡就結了婚。
  • 福建沙縣、永安最好的小吃店推薦!!
    廟門扁肉是沙縣最有名的小吃店,許多遊客來沙縣是衝著它來的,扁肉在北方叫餛飩,在四川叫抄手,在臺灣叫扁食。這才是正宗沙縣拌麵嘛,濃香的花生醬,面不糊帶韌,現在福州許多沙縣小店拌麵受到詬病就是因為麵糊的不行,一坨坨,看起來倒胃口。店家自製的雜醬面,酸豆角炒肉末,因為面好所以顯得都好。
  • 沙縣小吃:衝出亞洲的「土味小吃店」,佔領全球的東方神秘力量
    網上把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桂林米粉這四家神秘組織並稱為中國餐飲四巨頭。聽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不服氣,什麼?難道我張亮麻辣燙沒有牌面嗎?我就問你,你當我重慶雞公堡是吃素的嗎?重慶小面笑而不語,新疆大盤雞和羊肉串在一旁默默哭泣,都給我讓開,我柳州螺螄粉難道它不香嗎?我隆江豬腳飯難道不爽嗎?都是小老弟,杭州小籠包才是C位吧。
  • 童年的味道,長沙深藏不露的10家特色小吃店推薦
    一想到長沙的小吃,吃貨君腦袋裡第一個閃出的竟然是中國五大餐飲巨頭:蘭州拉麵,桂林滷粉,沙縣小吃,重慶麻辣燙……呃…還有表示不服的後起之秀黃燜雞米飯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
  • 去沙縣,吃就行了
    沙縣每家小吃店的經營項目大多在10種以上,寶珠小吃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芋餃和泥鰍粉幹;廟門扁肉店則有美味的蔥花拌麵,與扁肉成為絕配。以寶珠小吃店為中心,廟門扁肉在右,佳蘭燒麥在左,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這裡的燒麥以細皮嫩肉聞名,細皮是麵粉與木薯粉混合擀成的,嫩肉裡有粉絲、瘦肉、香菇、冬筍等。只見四隻手上下翻飛,包出來的燒麥猶如雪白的果凍一般,煞是可愛。
  • 【吃貨之旅】探尋沙縣、永安最好的小吃店!!有吃有玩才精彩!!
    「別人家的「廟門是什麼味道?來沙縣就知道!從李記再轉建國路,在沙縣國土資源局對面,這家的廟門扁肉是總店,是生意最好最正宗的。廟門扁肉是沙縣最有名的小吃店,許多遊客來沙縣是衝著它來的,扁肉在北方叫餛飩,在四川叫抄手,在臺灣叫扁食。
  • 豈止是一碗沙縣小吃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在包鍋貼。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公司樓下,有不少餐飲店,我常去的是一家沙縣小吃店。
  • 年賣500億、擬入非遺,風靡全球的沙縣小吃到底有多厲害?
    在評論中,不少網友都表示了自己對沙縣小吃的喜愛,甚至還有網友替「蘭州拉麵」操起了心。 不過沙縣小吃的力量還真不容小覷,據沙縣小吃辦統計,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連鎖標準店3103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帶動30萬人就業
  • 沙縣小吃:小吃裡的大國奮鬥史
    清晨走在沙縣街頭,街邊小吃店的蒸鍋已是熱氣騰騰,順著晨曦往巷子裡散去,店內是奶奶哄著孫子吃蒸餃、扁肉,吃完早餐的人一邊付錢一邊和老闆娘拉幾句家常。在明麗悠閒的縣城,小吃已經成為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但沙縣小吃的源頭並不在城裡,要繼續深入到縣城數十公裡外的夏茂鎮。
  • 「沙縣小吃」為什麼?
    12月22日下午,沙縣小吃突然登上熱搜,記者點進去一看,發現原來是這兩天,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其中沙縣小吃的製作技藝赫然在列,在評論中,不少網友都表示了自己對沙縣小吃的喜愛,看來沙縣小吃的力量還真不容小覷。那麼,一個看似普通的街邊小吃,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成為國民料理呢?
  • 「踏青嘗鮮季 沙縣吃貨會」!美味的沙縣小吃在向你招手!
    它是隨時隨地的便利它也是遊子的鄉愁然而 只有真正去過沙縣的人才能品味到沙縣美食文化的獨特和豐富面對美食  人們總有一種「正宗」情結此次  福建新聞廣播多路吃貨記者帶您走進沙縣實地一嘗究竟Let's go~~作為福建最有名的小吃縣城——沙縣,在全國來說都是存在感極強的一個縣
  • 快來沙縣嘗美食
    是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沙縣小吃。12月8日,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系列活動拉開大幕啦,這是到沙縣嘗嘗正宗小吃的最好時候。來,先了解這些知識,摸個門道。拌麵扁肉雖好,但千萬不要以為沙縣小吃就只有這倆……據統計,全國沙縣小吃店超2萬家,幾乎是肯德基的5倍,麥當勞的10倍,金字招牌貼滿了整個中國版圖。
  • 我們去了趟沙縣,看看真正的沙縣小吃長什麼樣
    於是,熟人帶著生人,越來越多的沙縣人背井離鄉,到外地經營小吃店謀生。根據沙縣小吃辦的數據,全國的沙縣小吃已超過2萬家,年營業額接近70億元。不過,這麼多店面並不都是沙縣人開的,因為利潤可觀,不僅沙縣周邊的人紛紛入行,也有不少外地人來學習手藝,開起了沙縣小吃。
  • 帶著XXL的胃,到沙縣吃了個通關
    蒸餃,餛飩,拌麵,燉罐,堪稱外地沙縣小吃店的四大金剛,然而沙縣本地小吃店裡,普遍沒有蒸餃和燉罐這兩樣。穿過燒餅一條巷就能看到肥姐沙縣小吃。肥姐家種類蠻豐富,比一般的沙縣小吃店選擇多很多,能吃到不算常見的甜燒麥和紅菇豆腐湯。
  • 沙縣小吃黃燜雞中有活蟲子?鄭州男子渾身起雞皮疙瘩
    前幾日,田先生和朋友在鄭州市銘功路西太康路附近的一家沙縣小吃點了黃燜雞米飯可是這飯剛吃了幾口田先生覺得不對勁兒!田先生說當時自己被噁心的直起雞皮疙瘩,可是更讓他氣憤的是店家的態度...
  • 《沙縣小籠包(速凍)》、《沙縣蒸餃(速凍)》將標準化生產
    免費:房產租售 本地信息  沙縣小吃為更好地發揮標準對沙縣小吃產業發展支撐引領作用,深入推進「標準化+」戰略,探索實踐團體標準如何規範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路徑,11月18日,沙縣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沙縣小籠包(速凍)》、《沙縣蒸餃(速凍)》團體標準研討會,來自福建省標準化研究院
  • 沙縣小吃,窮人的深夜食堂
    不少沙縣人在標會的資助下,修起了寬敞明亮的新家。眼見有利可圖,不需舉債建房的人紛紛舉債入會,賺取利息。巨大的現金流無異一針激素,刺激標會野蠻生長。很快,標會在沙縣遍地開花,特別是城關和夏茂這兩個地方,幾乎所有成年人都是標會成員。據統計,約60%的沙縣人參加標會,個別地方達到了80%以上。人們在標會熱潮中迷失,向著更大規模的集資狂飆突進。
  • 全國10家列印店,竟有8家是湖南新化人開的!起底列印王國發家史!
    今年陪老婆回邵陽老家過年,但是坐長沙到新化南的高鐵,一路上我發現旁邊人的口音很熟悉,很親切,想了好久才想到我們大學列印店的阿姨和小哥,還有我們小區樓下列印店的妹子都是這個口音,我想怎麼這麼巧?
  • 沙縣小吃開到日本後火了!拌麵30元一份,想吃竟然還要排長隊?!
    不過,最近沙縣小吃正式空降日本!在高田馬場開了第一家店,這家店也很厲害,因為是沙縣政府授權開的分店~據說開業消息在日本還是很火爆的,第一天就排起了長隊!除了有在日的中國留學生,很多日本當地人也迫不及待,趕來嘗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