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聯盟暨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中心,在閘北中心醫院揭牌成立,閘北中心醫院、靜安區中心醫院、市北醫院、郵電醫院和北站醫院被授予「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組長單位」銅牌,靜安區中部醫聯體15家成員單位被授予「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成員單位」銅牌。
圖說: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聯盟暨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中心揭牌成立。鄭傑 攝
據靜安區政協副主席、區衛健委主任葉強介紹,慢性腎臟病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長期處於無症狀階段,根據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慢性腎病(CKD)發病率已達約 10.8%,也就是說10個人中就有一個慢性腎病患者,且慢性腎病一旦得病則不可逆轉,也因此每年1‰患者在就診時就已進入終末期,這意味著他們需要通過透析或腎移植的方式進行治療,這給政府、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腎內科作為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地區慢性腎臟病早發現和診療體系建設》的項目實施單位,應用醫防結合模式,在項目負責人梅長林教授帶領下,積極參與慢性腎臟病三級防治體系構建,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機制的建立和實施,藉助於靜安區中部醫聯體,開展慢性腎臟病社區聯動一體化管理,建立與對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長徵醫院的雙向轉診機制與綠色通道,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和健全「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慢性腎臟病社區聯動一體化管理模式,已在上海市楊浦、虹口、徐匯、松江、嘉定、閔行等五個區及安徽、江蘇等地推廣,為上海乃至全國開展慢性腎臟病的早期防治做出了示範。
圖說:靜安區中部醫聯體15家成員單位被授予「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成員單位」銅牌。 鄭傑 攝
作為靜安區衛健委《慢性腎病區級診治中心建設》示範建設的牽頭單位,2019年,閘北中心醫院腎內科制定了《上海市靜安區慢性腎臟病分級診療工作規範》,並參與編制上海市地方標準《慢性腎臟病早期篩查規範》;作為全國首家二級醫院建立了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中心,引進了「免費自助尿檢機」和「慢性腎病管理機」,通過智慧醫療提升了慢性腎病管理能級。今後,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將與各成員單位和聯盟單位共同努力,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上海100項》提出的「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的任務要求,為實現慢性病管理的最終目標,降低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