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12日,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先後去了廣州。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先後會見了傅自應、駱惠寧。
加強交流
這兩次的會見,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均提到,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另外,「加強對接聯繫」也是這兩次見面的一個重點。在與傅自應會見時,李希稱,「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澳門中聯辦的對接聯繫」;在與駱惠寧見面時,李希說,「廣東將加強與香港中聯辦交流對接」。補一個背景。
澳門中聯辦和香港中聯辦,負責聯繫外交部駐澳門/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香港部隊;聯繫並協助內地有關部門管理在澳門/香港的中資機構;促進澳門/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等。
在兩次的會見中,還有一個重點,即——粵港澳大灣區。在會見傅自應時,李希提到,「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推動粵澳合作取得新的成效,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會見駱惠寧時,李希說,「攜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應有貢獻。」傅自應表示,「全力支持廣東與澳門攜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推兩地進一步深化貿易、科技、產業、教育、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
駱惠寧說,香港中聯辦將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創新創業、人員往來等多領域務實合作,助推香港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四大中心城市
這兩年,粵港澳大灣區備受外界關注。
2017年7月,習近平在香港出席《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籤署儀式。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明確,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包括: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
其中四個中心城市是——香港、澳門、廣州、深圳。
上文提及的兩次會見地點就是在廣州。而在這次到廣州之前,1月8日,駱惠寧先去了深圳,當天,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會見了駱惠寧一行。那次會見雙方表示,「攜手推動深港兩地在青年創新創業、經貿往來等多領域務實合作,合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在報導那次會見時,當地媒體用了四個字——「深港同舟」。
「正部級談判高手」和省委原書記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香港、澳門中聯辦高層這兩年來調整不斷。
比如這次前後腳去了廣州的傅自應和駱惠寧。傅自應到澳門中聯辦是在2018年12月,此前他是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政知君注意到,傅自應在外貿系統工作了30多年,被譽為「財務專家」和「談判高手」。從商務部直接履新澳門中聯辦,他是首位。在傅自應之前,白志健、李剛(嚴重違紀)、王志民和鄭曉松等先後擔任澳門中聯辦主任。在履新前,白志健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李剛是澳門中聯辦副主任,王志民是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鄭曉松是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中央要求,作為四大中心城市的澳門要:「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駱惠寧是最近剛剛到香港中聯辦的。與傅自應不同,駱惠寧長期在地方工作,擔任過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青海省省長、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等。他是第一位從全國人大到香港中聯辦任職的;他也是歷任香港中聯辦主任中唯一一位任前有過主政地方經驗的。
兩位副手
當然,不僅僅是一把手。
2019年3月,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南下,出任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公開資料顯示,北大中文系畢業的盧新寧,曾任人民日報社評論部主任,「任仲平」署名評論寫作小組主要成員,曾獲「中國新聞獎」。她履新不久(2019年4月),由著名演員成龍擔任團長的香港影視界訪京團在北京到訪國務院港澳辦、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文化和旅遊部等。盧新寧擔任顧問。2019年6月,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專業媒體聯盟——粵港澳大灣區廣電聯盟在廣州成立。盧新寧在出席活動時說,「三地媒體要運用創新的全媒體傳播手段方式,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在澳門中聯辦方面,在去年10月也新增了一位副主任——羅永綱。羅永綱長期在內蒙古任職,官至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在赴澳門中聯辦履職時,他履新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僅五個月。到澳門中聯辦後,他多次出現在學校。比如,2019年11月,傅自應、羅永綱到澳門培正中學走訪;12月5日,羅永綱走訪澳門大學;12月10日,羅永綱走訪澳門理工學院。在走訪澳門青年聯合會時,羅永綱說:要引領更多青年朋友倍加珍惜當前澳門平安穩定的良好局面,共同維護和創造澳門青年成長成才、建功立業的良好環境和條件,為國家和澳門發展及「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